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for Pituitary Adenoma. Early Experience in Sohag University Hospitals
1
作者 Karam Kenawy Ahmed Ismail +1 位作者 Ibrahim Rezk Abdin K. Kasim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21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bjective: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our first seri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a pure&...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bjective: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our first seri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a pur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surgery in Sohag University Hospital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atients and Method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 reviewed 20 consecutiv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20 with pituitary adenoma who underwent purely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of their lesions. The patients’ clinical outcomes, degrees of tumor removal,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re were 18 primary and 2 recurrent adenomas (19 nonfunctioning and 1 functioning GH secreting adenoma). The average degree of gross total removal for tumors was 70%, C.S.F leak occurred in 20%, diabetes insipidus in 10% and sellar hemorrhage in 5%.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vascular injury, sphenoiditis, septal perforation, epistaxis or general complication.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purely endoscopic approach for pituitary adenoma treatmen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icroscopic procedure.</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Surgery ENDONASAL pituitary adenoma TRANSSPHENOIDAL OUTCOME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Carotid artery injury in 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Rahul K.Sharma Alexandria L.I race +1 位作者 Jonathan B.Overdevest David A.Gudis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22年第1期54-60,共7页
Objective:Endoscopic approaches for sinus and skull base surgery are increasing in popularity.The objective of this narrative review is to characterize risk factors f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jury in endoscopic end... Objective:Endoscopic approaches for sinus and skull base surgery are increasing in popularity.The objective of this narrative review is to characterize risk factors f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jury in 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EES),highlight preventative measures,and illustrate key management principles.Data Sources: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Methods:Relevant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using PubMed/MEDLINE.Results:Carotid artery injury in EES is rare,with most studies reporting an incidence below 0.1%.Anatomic aberrancies,wide dissection margins,as well as specific provider and hospital factors,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injury.Multidisciplinary teams,comprehensive preoperative imaging,patient risk assessment,and formal training in vascular emergencies may reduce the risk.Management protocols should emphasize proper visualization of the injury site,fluid replacement,rapid packing,angiography,and endovascular techniques to achieve hemostasis.Conclusions:While EES is a relatively safe procedure,carotid artery injury is a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that warrants full consideration in surgical planning.Important preventative measures include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notable risk factors and obtaining preoperative imaging.Multidisciplinary teams and management protocols are ultimately necessary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injury complications internal carotid pituitary pituitary adenoma pituitary tumor skull base surgery surgical outcomes transphenoidal
原文传递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海兵 马翔宇 徐淑军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我科210例行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104例;无功能腺瘤15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60例.存在假包膜的肿瘤行包膜外切除,术后随...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我科210例行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104例;无功能腺瘤15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60例.存在假包膜的肿瘤行包膜外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2个月.结果肿瘤全切170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及部分切除35例.术后尿崩63例(30.0%),激素水平低下25例(11.9%),脑脊液鼻漏4例(1.9%),颅内感染4例(1.9%),鼻出血2例(0.9%),视力下降1例(0.5%),死亡1例(0.5%).截止随访结束:垂体功能低下18例(8.5%),永久性尿崩2例(0.9%),无肿瘤复发.对鞍区解剖结构的熟悉及娴熟的内镜技术有助于安全有效的切除垂体腺瘤,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42例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治疗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建波 卞晓星 +1 位作者 陈红春 魏文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36例,近全切除6例,1例因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暂时性...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36例,近全切除6例,1例因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暂时性尿崩症20例,颅内感染2例,均治愈。结论内镜下经蝶窦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较少、较轻,熟悉解剖特点和熟练操作技巧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垂体瘤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屈浙 田军 +4 位作者 胡昱红 苏白玉 王坤 檀浩鹏 李建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3期49-51,55,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颅显微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全切率、术后症状缓解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残留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全切率、术后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残留率、复发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蝶手术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41例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经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严正村 吴巍 +3 位作者 许恩喜 王晓东 张恒柱 王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41例。总结手术前后影像学(CT和MRI)及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33例(80.5%)病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41例。总结手术前后影像学(CT和MRI)及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33例(80.5%)病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78.0%),次全切除7例(17.1%),部分切除2例(4.9%)。术后复查,内分泌激素不同程度改善。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嗅觉减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蝶窦囊肿1例,脑脊液鼻漏3例,长期尿崩症3例,暂时性高热和水、电解质紊乱1例。33例随访患者中,2例在术后2年内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创伤小,显露清楚,术前鼻腔脑棉填塞,术中充分发挥内镜的作用,精细操作处理肿瘤和瘤腔,术后积极合理地治疗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辅助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
7
作者 梁玉红 曹军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鼻腔出血2例,术后发生尿崩症29例,脑脊液鼻漏11例,视觉障碍1例,鼻中隔穿孔1例,蝶窦感染1...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鼻腔出血2例,术后发生尿崩症29例,脑脊液鼻漏11例,视觉障碍1例,鼻中隔穿孔1例,蝶窦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前充分完善的准备及重视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蝶入路 内镜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手术单鼻孔经蝶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杨绍涛 杨元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9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探讨与比较单鼻孔经蝶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内镜手术,显微组患者则给予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总体治疗... 目的探讨与比较单鼻孔经蝶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内镜手术,显微组患者则给予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总体治疗效果、相关临床参数与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患者有效切除率明显高于显微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显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显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单鼻孔经蝶内镜手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鼻孔经蝶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垂体腺瘤 并发症
下载PDF
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爱顺 林镇荣 +1 位作者 王毅喆 郑伟兴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患者60例,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假包膜内切除术,观... 目的探究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患者60例,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假包膜内切除术,观察组行假包膜外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总肿瘤切除率、不同肿瘤大小及Knosp分级患者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对生活质量、GH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肿瘤全切除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观察组大腺瘤患者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2级、3级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特异性指标分值低于对照组,GH、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应用于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对提升临床肿瘤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GH、IGF-1水平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 假包膜外切除技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 肿瘤切除率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ACTH腺瘤切除术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翔宇 张鑫 +5 位作者 李卫国 张文华 王新宇 董明 徐淑军 李新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ACTH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岩下窦采血、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筛选出47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对以上患者全部行单鼻孔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 目的 初步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ACTH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岩下窦采血、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筛选出47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对以上患者全部行单鼻孔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全切43例(91.5%),部分切除4例(8.5%).术后内分泌功能改善者44例(93.6%),未改善者3例(6.4%).术后出现并发症者6例(12.8%),其中垂体功能低下者3例,脑脊液鼻漏者2例,脑干梗死者1例.术后随访4~52个月,出现并发症者有3例明显改善,4例未全切者经影像学证实无复发.结论 ACTH腺瘤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合并症多,微腺瘤比例高,解剖结构辨认难度大,且部分患者需行瘤周垂体部分切除术,术中鞍膈及蛛网膜破裂的可能性大,围手术期风险较高.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野清晰,可在直视下切除病变、重建鞍底,可安全有效切除垂体ACTH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ACTH腺瘤 库欣病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润宏 刘艳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2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长治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奇偶性"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显微镜下行垂...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长治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奇偶性"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和观察组(42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生长激素水平、血清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可有效缩短垂体瘤治疗时间,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 血清应激反应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前及术后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新管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前、术后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前、术后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行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则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泌乳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复常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泌乳素复常24例,复常率为80.0%;生长激素复常23例,复常率为76.7%;观察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尿崩1例,脑脊液漏1例,鼻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7±9.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1±13.4)min;观察组肿瘤全切25例,肿瘤切除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稳定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切除术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针对性护理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瑾 张路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胃肠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