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设计与教学应用
1
作者 王浩 孙维佳 张盛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6期80-82,共3页
平面应力模型是三维工程问题简化为二维力学模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本科生力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文章基于平面应力模型的知识点论述,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建设,介绍了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在解决实际采矿工程... 平面应力模型是三维工程问题简化为二维力学模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本科生力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文章基于平面应力模型的知识点论述,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建设,介绍了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在解决实际采矿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并以本科生相似模拟实验教学为案例,介绍了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力学模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其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力模型 相似模拟平台 本科生教学
下载PDF
微动磨损形貌与接触应力场耦合机制仿真分析
2
作者 韩怡茗 李欣 +1 位作者 刘乐强 杨建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5-140,共6页
微动磨损是影响机械关键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研究磨损形貌和应力场的演化过程及耦合机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柱面/平面有限元接触模型,并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对微动磨损形貌与接触应力场演化过程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微动磨损过程中磨... 微动磨损是影响机械关键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研究磨损形貌和应力场的演化过程及耦合机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柱面/平面有限元接触模型,并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对微动磨损形貌与接触应力场演化过程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微动磨损过程中磨损形貌和应力场的耦合机制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局部滑移下,磨损形貌呈“W”形,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接触宽度和磨损深度略有增加,接触区最大正应力和切应力略有增大;全局滑移下,磨损形貌呈“U”形,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磨损形貌显著变宽、变深,接触区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应力场分布逐渐变宽变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接触应力场 耦合机制 柱面/平面 Archard模型
下载PDF
基于修正邓肯-张模型的沥青混凝土坝体应力变形分析
3
作者 李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4,共9页
邓肯-张模型在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为科学合理地评估沥青混凝土坝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规律,依据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下内摩擦角的参数转换关系,通过将轴对称状态的参数值修正为平面应力状态的... 邓肯-张模型在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为科学合理地评估沥青混凝土坝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规律,依据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下内摩擦角的参数转换关系,通过将轴对称状态的参数值修正为平面应力状态的参数值对邓肯-张模型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分析。以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为例,分析坝体心墙、过渡层和堆石区应力与变形在两种状态下的差异。结果表明,心墙大主应力沿高度方向分布呈底部剧降、中部缓降和顶部增大,靠近上下游侧的大小主应力分布特征相似,差异不显著;中心轴的主应力分布显著小于两侧,内部存在应力梯度,但未产生显著性的水平位移。在坝体中下部,平面应变的大主应力大于轴对称,前者的水平位移小于后者。在心墙坝填筑竣工后,心墙和过渡层大、小主应力变化较为剧烈,平面应变状态下计算出的主应力大于轴对称状态下计算出的主应力,在上下游堆石区内主应力变化较为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邓肯-张模型 应力变形 平面应变
下载PDF
Stresses distribution after planing and cutting in welded plates
4
作者 周建来 刘树春 姚传维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0年第3期55-60,共6页
To forecast the mod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a butt-welded plate,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was numerically evaluated by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de. The plate was originated by welding an... To forecast the mod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a butt-welded plate,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was numerically evaluated by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de. The plate was originated by welding and suffered after chip- forming machining.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was taken as a pre-stress condition for the next cutting simulations.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after machining was then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initial residual stress field. Numerical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at shows the potentiality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numerical techniques. Three major contribut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in welded plates is deeply changed by mechanical tooling; Planing and cutting increases peak values of transversal residual stress and in general introduces some unevenness in distribution along X-direction;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values is generally satisfactory for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stress WELDING PLAN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下载PDF
三维化方法对土的平面应变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仰平 武孝天 崔文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9-467,共9页
临界状态本构模型需要通过三维化来反映材料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采用不同三维化方法在描述应力罗德角和偏应力对应力应变的影响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在平面应变条件下,这种差异性对土的应力应变计算结果影响往往非常显著。以K_(0... 临界状态本构模型需要通过三维化来反映材料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采用不同三维化方法在描述应力罗德角和偏应力对应力应变的影响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在平面应变条件下,这种差异性对土的应力应变计算结果影响往往非常显著。以K_(0)固结土的统一硬化(UH)本构模型和空间滑动面(SMP)强度准则为例,分别采用变换应力(TS)方法和g(θ)方法这两种常用方法对模型三维化,推导了相应的三维弹塑性刚度矩阵[D_(ep)],阐述了不同方法在三维应力应变计算过程上的本质区别。相比g(θ)方法,TS方法可以合理描述不同K_(0)状态下土的应力水平对偏平面上屈服曲线形状的影响规律,即由低应力比下的近圆形转变为剪切破坏时的SMP破坏准则形状,实现了土体从剪切屈服到剪切破坏的一致性。通过对一系列平面应变单元试验和边值问题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TS方法三维化的UH模型预测结果与已有试验规律更为吻合。在不同K_(0)固结条件下,由于计算得到的破坏面呈现不规则形状,采用g(θ)方法往往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的应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化方法 本构模型 平面应变 土的应力应变
下载PDF
A NEW ENGINEERING CALCULATING MODEL FOR A LINEAR INCL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6
作者 Wo Gouwei Qin Taiyan Tang Renj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P.R.China)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1994年第4期354-366,共13页
By usi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traight bar and beam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a new engineering calculating model for a linear inclusion in plane is presented.Through the Kelvin's solution of a... By usi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traight bar and beam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a new engineering calculating model for a linear inclusion in plane is presented.Through the Kelvin's solution of a concentrated force,the inclusion problem is reduced to solving a set of uncoupled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the numerical method of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Based on these results,several applicable examples including an inclusion-crack problem a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are quite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inclusion in a plane engineering calculating model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下载PDF
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共面冲击下的平台应力研究
7
作者 孙德强 本金翠 +4 位作者 张超 许亚利 葛凤 常露 李芸娴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5,共9页
借助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共面平台应力.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共面冲击下的有限元模型,并用压缩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 借助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共面平台应力.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共面冲击下的有限元模型,并用压缩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低速冲击下呈现出“波浪”形坍塌,中速冲击下呈现出“一”字形加“波浪”形坍塌,高速冲击下表现为稳定的“一”字形坍塌.基于线性回归理论推导出不同变形模式间的临界速度表达式,发现其与相对密度呈线性关系.根据特征单元变形模式,推导出了预测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下平台应力的理论模型,理论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9.79%.此外,大量参数化计算后发现:同一结构参数下,二维圆弧阵列结构共面平台应力与冲击速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并随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冲击速度下,其共面平台应力随着壁厚半径比的增大而增大;同一相对密度下,其共面平台应力随着圆弧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圆弧阵列结构 共面 平台应力 有限元模型 理论模型
下载PDF
FINITE-ELEMENT MODELLING OF SOIL-GEOGRID INTERACTION DEALING WITH THE PULLOUT BEHAVIOUR OF GEOGRIDS
8
作者 闰澍旺 冯守中 B.Barr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1-373,375-382,共12页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geogrids embedded in sand under pullout loading conditions, the two dimensional plane-stress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present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and geogrid were simulated as ...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geogrids embedded in sand under pullout loading conditions, the two dimensional plane-stress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present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and geogrid were simulated as non-linear springs,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springs was determined from simple tests in the specially designed pullout box. The predicted behavior of the geogrid under pullout load agrees well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ncluding the load-displacement properties, the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frictional and bearing resistance. (Edited author abstract) 8 R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 GEOGRID interaction two 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ling plane-stress small pullout box pullout rig friction bearing resistance
全文增补中
平面幂律塑性Ⅰ型裂纹尖端应力场全解
9
作者 王志强 蔡力勋 黄茂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12,共18页
在航空航天、船舶、石油管道和核电等领域,服役结构或部件在长期极端条件下运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裂纹,因此,为研究含裂纹结构的准静态断裂行为,必须了解裂纹尖端附近区域的应力应变场特点.对于幂律材料裂纹构元,研究平面应变和平面应... 在航空航天、船舶、石油管道和核电等领域,服役结构或部件在长期极端条件下运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裂纹,因此,为研究含裂纹结构的准静态断裂行为,必须了解裂纹尖端附近区域的应力应变场特点.对于幂律材料裂纹构元,研究平面应变和平面应力条件下Ⅰ型裂纹尖端应力场的解析分布.基于能量密度等效和量纲分析,推导了能量密度中值点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的等效应力解析方程,并定义其为应力因子,进而针对有限平面应变和平面应力紧凑拉伸(compact tension,CT)试样和单边裂纹弯曲(single edge bend,SEB)试样,以应力因子作为应力特征量,并构造用于表征裂尖等效应力等值线的蝶翅轮廓式和扇贝轮廓式三角特殊函数,提出描述幂律塑性条件下平面I型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半解析模型.该半解析模型形式简单,对CT和SEB试样的裂尖应力场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比较表明,两者之间均密切吻合,模型公式可直接用于预测Ⅰ型裂纹尖端应力分布,方便于断裂安全评价和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塑性 平面条件 Ⅰ型裂纹 能量密度等效 半解析模型 应力场
下载PDF
圆锥形件拉深成形应力应变的直接积分解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泗吉 邓超 +2 位作者 杨莉 孔晓华 王耀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7,共7页
针对圆锥形件的拉深成形,在平面应力和比例加载条件下,采用参数方程的方法分析得到了变形区应变的微分方程。可在圆锥形件的凸缘区、凹模圆角区及锥壁区分别根据应变微分方程,代入相应的边界条件,采用直接积分得到应力、应变解,将应用... 针对圆锥形件的拉深成形,在平面应力和比例加载条件下,采用参数方程的方法分析得到了变形区应变的微分方程。可在圆锥形件的凸缘区、凹模圆角区及锥壁区分别根据应变微分方程,代入相应的边界条件,采用直接积分得到应力、应变解,将应用于轴对称平面内的积分解法推广至分析圆锥形件的拉深成形问题。在凸缘区,锥角等于0;在锥壁区,锥角等于一定值;在凹模圆角区,将圆角部分的弧段分成若干个微锥段,每一微锥段都可分别作为一个小的等锥角的锥环处理。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锥形件的拉深成形问题,而且可以计算曲面形状已知的一般轴对称曲面零件的成形问题。用直接积分法替代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使求解过程大大简化。选取厚0.87mm的ST16板材进行了拉深成形实验,以板坯内层为测量面,测量了凸缘区、凹模圆角区和锥壁区的应变分布,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成形 圆锥形零件拉深 平面应力模型 直接积分解法
下载PDF
考虑应力释放含衬砌的深埋圆形隧道应力及变形的弹塑性解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鹏飞 赵勇 +1 位作者 张顶立 刘建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5,共8页
基于厚壁圆筒受均布压力的弹塑性解,推导考虑应力释放时含衬砌的深埋圆形隧道应力及变形的弹塑性求解公式。采用推导的公式对1个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与FLAC3D有限差分程序模拟解对比分析,验证了求解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施... 基于厚壁圆筒受均布压力的弹塑性解,推导考虑应力释放时含衬砌的深埋圆形隧道应力及变形的弹塑性求解公式。采用推导的公式对1个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与FLAC3D有限差分程序模拟解对比分析,验证了求解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施作具有一定刚度的支护,可以降低开挖面围岩应力释放量,从而减小围岩塑性变形;受开挖面变形释放的影响,衬砌与围岩接触界面变形并不连续,不能将支护变形等价于围岩变形;在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塑性变形时,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可以更好地描述隧道开挖后岩(土)体的塑性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平面应变模型 应力释放 塑性区半径 变形释放
下载PDF
平面应力下薄壁管材连续矫直压弯量力学模型与数值解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子骞 颜云辉 +1 位作者 杨会林 王雷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9,共8页
薄壁管材在连续矫直过程中,各矫直辊组的压弯量作为核心工艺参数直接决定了薄壁管材的矫直精度。而目前现场仍沿用经验图表结合人工经验和反复试矫对其进行估定,亟待建立针对性的压弯量数学模型以指导生产。为此从薄壁管材的结构特点和... 薄壁管材在连续矫直过程中,各矫直辊组的压弯量作为核心工艺参数直接决定了薄壁管材的矫直精度。而目前现场仍沿用经验图表结合人工经验和反复试矫对其进行估定,亟待建立针对性的压弯量数学模型以指导生产。为此从薄壁管材的结构特点和矫直辊系组成出发,构建了针对压弯量计算的简化悬臂结构模型,基于相关假设和弹塑性相关理论,分别确定了平面应力状态下弹性区和弹塑性区管材横截面的弯矩模型,运用虚功原理建立了矫直辊压弯量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数值计算方法,完成了程序开发。经有限元动态仿真试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通过对典型管材数据的计算绘制了一系列工艺参数曲线,得到管材轴线弯曲半径和压弯量随管材直径、壁厚和屈服极限的变化关系,为现场压弯量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管材 矫直 压弯量 力学模型 平面应力状态
下载PDF
断层封闭演化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亚辉 刘泽容 陈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同。吴堡运动时期,两条断层为开启状态;三垛运动时期,两条断层均承受压应力,但崔6断层的封闭性优于崔7断层,即成藏期封闭性好的断层控制的断块,其油气富集程度高;反之,油气富集程度就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面 构造演化 数学模型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基于修正塑性功函数的砂土硬-软化本构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芳乐 白晓宇 +1 位作者 谭轲 龙冈文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0-726,共7页
基于与应力路径无关的修正塑性功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可以考虑砂土变形强度应力路径效应的弹塑性硬化-软化本构模型.模型所采用的与应力路径不相关的修正塑性硬化函数是基于砂土多应力路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结果、经过数学拟合而得到的.... 基于与应力路径无关的修正塑性功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可以考虑砂土变形强度应力路径效应的弹塑性硬化-软化本构模型.模型所采用的与应力路径不相关的修正塑性硬化函数是基于砂土多应力路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结果、经过数学拟合而得到的.文中建议的本构模型属于等向硬化-软化、考虑非关联流动的弹塑性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较好地模拟砂土变形强度的应力路径效应,同时也可以模拟砂土变形强度的应力水平依存性、强度的固有结构性各向异性、初始空隙比依存性,以及砂土伴随剪切破坏的软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平面应变压缩 本构模型 应力路径 硬化-软化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平面轴对称接触模型参数设置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卫明 骆桂林 嵇宽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00-102,106,共4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轴孔过盈配合接触模型中的平面应力轴对称模型与实体模型和横截面平面应力模型有限元计算的差异,着重研究了平面应力轴对称接触模型参数设置方法,主要研究了轴孔配合模型的几何过盈和间隙、接触单元实常数CNOF...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轴孔过盈配合接触模型中的平面应力轴对称模型与实体模型和横截面平面应力模型有限元计算的差异,着重研究了平面应力轴对称接触模型参数设置方法,主要研究了轴孔配合模型的几何过盈和间隙、接触单元实常数CNOF以及接触单元关键字KEYOPT(9)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读者在遇到类同的问题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孔过盈 实体模型 平面应力模型 有限元 轴对称模型
下载PDF
考虑空间影响的两种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书法 朱维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9-372,共4页
提出了改进的平面模型法和等效初应力法两种考虑空间影响的方法 ,并结合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建立了两种利用平面模型解空间问题的方法 。
关键词 平面模型 非连续变形 空间影响 岩体
下载PDF
变换应力三维化方法在清华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邹博 姚仰平 路德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4303-4307,共5页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是描述三维应力状态下土体剪切屈服和破坏特性的最好的破坏准则之一;清华模型作为三维弹塑性模型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将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和清华模型结合起来,使其得到合理三维化,简单且易于理解,...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是描述三维应力状态下土体剪切屈服和破坏特性的最好的破坏准则之一;清华模型作为三维弹塑性模型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将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和清华模型结合起来,使其得到合理三维化,简单且易于理解,不增加任何新的参数并能合理地描述土体在一般应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 变换应力 清华模型
下载PDF
连杆小头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翼 刘晓勇 苏铁熊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提高连杆小头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根据试验中断裂连杆的实际结构和加工工艺状态研究了小头寿命的预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了连杆的应力分布,采用临界面法考虑了结构受力的多轴特性,并获取了危险部位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为了提高连杆小头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根据试验中断裂连杆的实际结构和加工工艺状态研究了小头寿命的预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了连杆的应力分布,采用临界面法考虑了结构受力的多轴特性,并获取了危险部位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和平均应力,采用正应力模型对连杆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可以使寿命分析的误差控制在2.6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临界平面法 正应力模型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有限等参单元的等效平面桁架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方伯 韩松 +1 位作者 尚守平 张艳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08-114,共7页
针对有限元分析的复杂性,从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单元出发,结合无限小单元法和有限单元法,提出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和等效桁架单元在同样节点荷载下的位移等效,分析了等效后桁架杆件的初始刚度、截面面积及等效弹性模量等... 针对有限元分析的复杂性,从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单元出发,结合无限小单元法和有限单元法,提出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和等效桁架单元在同样节点荷载下的位移等效,分析了等效后桁架杆件的初始刚度、截面面积及等效弹性模量等特征值;建立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单元刚度矩阵、应变矩阵和单元的轴力矩阵;给出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分离式模型,分析了非规则带钢筋的四边形等参单元,建立了等参单元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单元刚度矩阵。以某混凝土简支梁和混凝土重力坝作为研究对象,将等效桁架模型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9.0的计算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等效桁架模型对平面问题的处理可以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同时使计算模型简单化,体现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平面应力单元 等效平面桁架模型 等参变换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弱爬振现象对平板闸门振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昉 吴敏睿 +2 位作者 李文胜 盛传明 徐国宾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7,共9页
本文基于巴塘水电站几何比尺为1:25的闸门水弹性模型,为研究闸门在动水闭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弱爬振现象,改变其上游水位使闸门产生微弱爬振,分析平面闸门下落过程中发生爬振前后门体不同部位局部应力、整体加速度和位移的变化,研究闸门... 本文基于巴塘水电站几何比尺为1:25的闸门水弹性模型,为研究闸门在动水闭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弱爬振现象,改变其上游水位使闸门产生微弱爬振,分析平面闸门下落过程中发生爬振前后门体不同部位局部应力、整体加速度和位移的变化,研究闸门微弱爬行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弱爬振不改变闸门原有的整体振动类型;弱爬振时闸门垂向振动加速度能量增加了2.6倍。(2)闸门垂向振动位移在弱爬振时约为无爬振的11倍,其均方差幅值已超出标准,属于严重振动,可能会对闸门及其连接结构产生不利影响。(3)弱爬振情况下,受影响最大的是吊耳正下方测点15#,闸门在高水头运行时有可能发生吊耳撕裂;应力主频增大约10倍,门体在微弱爬振的影响下,闸门局部受迫振动转变为周期性振动。因此,应该对闸门主纵梁上侧及吊耳等受爬振影响较大的部位进行加固强化,避免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门振动 爬振 平板闸门 水弹性模型 位移 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