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炭黑对九种水产致病菌的抑制和吸附效果
1
作者 陈斌 林煜 +3 位作者 樊海平 薛凌展 元丽花 钟全福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为研究植物炭黑对常见水产致病菌的抑制和吸附效果,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植物炭黑对9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将受试菌悬液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炭黑混合,测定受试菌的吸附率、解吸附率和植物炭黑吸附力。结果表明,植物炭黑对溶藻弧菌(V... 为研究植物炭黑对常见水产致病菌的抑制和吸附效果,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植物炭黑对9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将受试菌悬液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炭黑混合,测定受试菌的吸附率、解吸附率和植物炭黑吸附力。结果表明,植物炭黑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MIC均为200 mg/mL,对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MIC为12.5 mg/mL,对其他6种致病菌的MIC均为25 mg/mL;当受试菌浓度为106CFU/mL时,随着植物炭黑浓度的增加,受试菌吸附率逐渐增大,至100%后保持不变,解吸附率逐渐减小,至0后保持不变,且当植物炭黑浓度为2 mg/mL时,试验组受试菌的吸附率均可达100%,解吸附率均为0;当受试菌浓度保持不变,植物炭黑浓度逐渐增加时,植物炭黑吸附力逐渐减小。因此,植物炭黑对常见水产致病菌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淡水致病菌的抑制性强于海水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炭黑 水产致病菌 抑制 吸附
下载PDF
退役炭黑厂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空间分布特征及溯源分析
2
作者 张艳欣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197-200,206,共5页
以某退役炭黑厂地块为例,研究了土壤和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特征组分比值法对其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4.8倍,超标点位在炭黑车间和仓库。地下水中萘和石油烃超标,最大... 以某退役炭黑厂地块为例,研究了土壤和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特征组分比值法对其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4.8倍,超标点位在炭黑车间和仓库。地下水中萘和石油烃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5.6倍和29.5倍,超标范围为整个厂区。从特征组分比值法分析可知,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该研究结果对退役炭黑厂的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炭黑厂 多环芳烃 石油烃 空间分布特征 特征组分比值法
下载PDF
植物炭黑对饲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饲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杰 邓波 +2 位作者 陈雪颖 王翰阳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17-592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的饲粮中添加植物炭黑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24日龄、体重为(7.76±0.24)kg、健康的“杜×大×长”断奶仔猪(公猪),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的饲粮中添加植物炭黑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24日龄、体重为(7.76±0.24)kg、健康的“杜×大×长”断奶仔猪(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4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植物炭黑组,饲喂基础饲粮+0.1%植物炭黑;DON组,饲喂基础饲粮+1.5 mg/kg DON;DON+植物炭黑组,饲喂基础饲粮+1.5 mg/kg DON+0.1%植物炭黑。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DON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末重及第11~21天和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第10天血液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第21天血液WBC、HGB含量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T-AOC(P<0.05),显著提高第10天和第21天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并引起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以及空肠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异常提高(P<0.05)。2)与DON组相比,在DON污染的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第1~10天平均日采食量以及第21天血清SOD活性(P<0.05),并且能缓解DON引起的仔猪末重、第11~21天和第1~21天ADG、第10天红细胞计数以及第21天WBC的降低,抑制第10天和第21天血清MDA含量以及空肠蔗糖酶活性的异常升高,并且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正常饲粮中添加植物炭黑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小肠二糖酶活性均无负面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0.1%植物炭黑能缓解DON引起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抑制DON造成的空肠蔗糖酶活性的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炭黑 断奶仔猪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生长性能 血常规指标 血清抗氧化指标 二糖酶活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中龄林土壤碳汇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景群 苏印泉 +1 位作者 徐喜明 温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以黄土高原26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为对象,在调查了5个样地和测定125个碳含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与造林对土壤碳增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0-80cm土层范围内,26年生刺槐林林地... 以黄土高原26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为对象,在调查了5个样地和测定125个碳含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与造林对土壤碳增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0-80cm土层范围内,26年生刺槐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4.093 kg.m-2)与荒地(4.533 kg.m-2)相比,减少了0.440 kg.m-2,说明黄土高原荒地刺槐造林不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密度。对土壤分层研究表明:荒山刺槐造林明显改变了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表现为:在0-1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密度显著提高(33.4%);在10-30 cm土层范围内,有机碳密度则明显降低(45.5%)。通过土壤层中总有机碳密度的研究显示,由于根系有机碳不断积累,林地总有机碳密度(5.214 kg.m-2)比荒地(4.688 kg.m-2)明显增加,土壤中总碳增汇率为11.2%,说明黄土高原刺槐造林具有显著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人工林 植物根系 土壤碳汇 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炭黑厂尾气管道泄漏火灾事故后果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荚江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67-68,共2页
采用喷射火模型,对某炭黑厂尾气管道泄漏火灾事故后果进行定量模拟分析,依据热辐射的不同入射通量对人的伤害程度确定死亡、重伤、轻伤半径分别为3.1m、3.7m、5.3m,从而为尾气管道泄漏火灾事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炭黑厂 尾气 泄漏 火灾 喷射火模型 热辐射
下载PDF
六种野生植物油脂肪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胡荣 王德林 姚凯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53-56,共4页
本文采用新型石墨化碳黑载体涂层玻璃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对沙棘、黑加仑、野玫瑰、亚麻、月见草、接骨木等六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此方法不仅能使脂肪酸按碳数、按不饱和度分离,而且可以对油酸及反油酸作较好的分... 本文采用新型石墨化碳黑载体涂层玻璃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对沙棘、黑加仑、野玫瑰、亚麻、月见草、接骨木等六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此方法不仅能使脂肪酸按碳数、按不饱和度分离,而且可以对油酸及反油酸作较好的分离。为野生植物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分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碳黑 脂肪酸 野生植物
下载PDF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一次颗粒物和黑碳实时排放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晋宏 孔少飞 +10 位作者 冯韵恺 严沁 覃思 刘玺 牛真真 郑淑睿 吴方琪 姚立全 曾昕 燕莹莹 祁士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6,共11页
燃煤电厂是大气一次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其超低排放改造改变了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为满足当前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的需要,燃煤电厂颗粒物实时排放质量浓度及关键组分比值亟需更新。本研究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对某超低排放改造... 燃煤电厂是大气一次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其超低排放改造改变了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为满足当前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的需要,燃煤电厂颗粒物实时排放质量浓度及关键组分比值亟需更新。本研究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对某超低排放改造后的燃煤电厂开展实测,获得该燃煤电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超细颗粒物(PM1.0)和黑碳(BC)的实时排放质量浓度,更新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分析PM1.0/PM2.5、PM2.5/PM10和BC/PM2.5质量浓度比值(文中以上比值均为质量浓度比值)日变化。结果表明,上述污染物排放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6.0)mg/m^3、(5.0±5.9)mg/m^3、(4.9±5.9)mg/m^3和(36.6±28.3)μg/m^3;对应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03 kg/t、0.03 kg/t、0.03 kg/t和0.2 mg/kg。该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质量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日间变化,高值时段(20:30至次日10:30)PM2.5平均质量浓度是低值时段(10:30~20:30)的12.2倍,推测可能与不同时段的污染控制措施效率变动有关。作为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黑碳排放高值时段(06:00~12:00和14:30~19:00)的质量浓度是低值时段(00:00~05:00)相应值的1.5~2.4倍,推测与煤的添加和锅炉燃烧效率有关。颗粒物及组分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在构建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时需予以考虑。本研究实测所得PM2.5/PM10和BC/PM2.5比值分别为1.00±0.01和0.03±0.04,均远高于清单编制技术手册中推荐的燃煤电厂相应比值0.3和0.002,采用现有清单编制技术手册的相应比值可能低估了燃煤电厂细颗粒物和黑碳排放,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 一次颗粒物 黑碳 排放因子 BC/PM2.5比值
下载PDF
天然气制乙炔装置副产炭黑处理技术及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跃明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107-108,共2页
介绍了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装置副产炭黑的处理技术,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解决办法。不仅解决了副产炭黑废水污染问题,而且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天然气制乙炔 副产炭黑 资源综合利用
下载PDF
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炭黑循环冷却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跃明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3期173-174,共2页
介绍了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现场循环冷却水系统工艺流程,分析了该工艺存在的环保、运行等问题,提出了技术改造的方向。通过流程改造和优化,提高了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的环境友好性,延长装置的运行时间。
关键词 天然气制乙炔 炭黑 循环冷却水
下载PDF
PSA制氮装置分子筛粉化的原因分析及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宾 《煤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伊朗国家石化"北Yaran油田炼油装置"配套的PSA制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消音器喷黑粉现象,为此从吸附器均压、设备部件、分子筛质量及装置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故障排查和原因分析,确定了装置操作不当和分子筛保存不当是造成... 伊朗国家石化"北Yaran油田炼油装置"配套的PSA制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消音器喷黑粉现象,为此从吸附器均压、设备部件、分子筛质量及装置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故障排查和原因分析,确定了装置操作不当和分子筛保存不当是造成分子筛粉化的主要原因。通过重设吸附器报警线,更换碳分子筛缓冲垫为椰垫,更换部分碳分子筛,安装露点仪等措施,消除了消音器喷黑粉现象,实现了PSA制氮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制氮装置 碳分子筛 黑烟 粉化 吸附器
下载PDF
CFB锅炉连续掺烧制氢碳黑的应用
11
作者 徐金凤 《大氮肥》 CAS 2020年第3期208-210,216,共4页
针对制氢装置碳黑副产品水含量高、脱水工作量大等特点,通过浆液形式送至CFB锅炉掺烧,既解决了碳黑作为固废处置困难,又回收了碳黑中的部分热量,具有布置简洁,占地小,可稳定连续运行等特点。
关键词 制氢装置 碳黑 脱水 掺烧 喷枪
下载PDF
南黄海黑碳记录的中国东部晚上新世以来C_(3)/C_(4)植被演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州美子 万世明 +3 位作者 张晋 黄杰 刘书明 李安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8-964,共17页
陆地植被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C_(3)/C_(4)组成类型及演化进程对于理解过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晚上新世以来东亚C_(4)植被扩张的时间、过程和机制等仍存很大争议,尤其缺少长江流域C_(3)/C... 陆地植被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C_(3)/C_(4)组成类型及演化进程对于理解过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晚上新世以来东亚C_(4)植被扩张的时间、过程和机制等仍存很大争议,尤其缺少长江流域C_(3)/C_(4)植被相对丰度演化的地质记录及不同纬度植被演化的时空综合对比。本研究利用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在南黄海钻取的CSDP-1孔约300.10 m长的岩芯沉积物的黑碳含量、通量及碳同位素组成,重建了晚上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C_(3)/C_(4)植被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在晚上新世(约3.0~2.6 Ma),黑碳碳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正偏,指示沉积物源区长江流域的C_(4)植被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受到了中低纬度地区干旱化增强及大气CO_(2)浓度下降的共同影响;而中高纬度如黄土高原地区的C_(4)植被则相对减少,推测更低的温度可能成为了C_(4)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中更新世(约1.0 Ma)以来,黑碳碳同位素比值整体负偏,表明源区C_(4)植被相对丰度减少。尽管沉积物源区在0.8 Ma左右转变为纬度更高的黄河流域,但东亚不同纬度地区记录均显示了碳同位素负偏,表明这是一区域现象,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冷是影响中更新世以来C_(4)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揭示出,除了全球性的因素(大气CO_(2)浓度)外,区域气候(温度和干旱度)在东亚地区C_(3)/C_(4)植被长期演化中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植被演化 黑碳 干旱 全球变冷 南黄海 晚上新世-更新世
原文传递
南京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是怡芸 赵月 +1 位作者 查燕 张银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86-1893,共8页
黑碳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产生温室效应,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选取了南京市的6个典型功能区,研究不同污染水平和不同季节下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将其与地面尘和表层土壤中的黑碳含量... 黑碳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产生温室效应,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选取了南京市的6个典型功能区,研究不同污染水平和不同季节下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将其与地面尘和表层土壤中的黑碳含量进行比较,探讨黑碳在多介质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2)工业区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最高,并与其他功能区的差异达显著水平;(3)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越高,BC/OC值也越大,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4)黑碳气溶胶通过植被表层到达地表的过程中其含量逐渐下降,植物叶面颗粒物可作为监测大气黑碳污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物 叶面颗粒物 黑碳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