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水分挤压过程中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琼玲 张金闯 +1 位作者 刘丽 王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0-359,共10页
高水分挤压制备植物基肉制品过程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形成产品外观、质构、风味、口感等品质的分子基础。然而,目前高水分挤压过程中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植物基肉制品品质的影响规律... 高水分挤压制备植物基肉制品过程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形成产品外观、质构、风味、口感等品质的分子基础。然而,目前高水分挤压过程中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植物基肉制品品质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制备植物基肉制品常用的蛋白质种类及其结构变化特点,梳理蛋白质结构表征及植物基肉制品品质评价方法,分析植物基肉制品制备过程中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提出植物基肉制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植物基肉制品品质控制和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挤压 植物基肉制品 生物大分子 相互作用 产品品质
下载PDF
植物蛋白肉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
作者 欧雨嘉 郑明静 +2 位作者 曾红亮 曾绍校 郑宝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9-305,共7页
"人造肉"是肉类代替品,已成为2019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植物蛋白肉是"人造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介绍以植物性蛋白为原料的"人造肉",阐述了植物蛋白肉的加工技术及其原理,着重分析加工与生... "人造肉"是肉类代替品,已成为2019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植物蛋白肉是"人造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介绍以植物性蛋白为原料的"人造肉",阐述了植物蛋白肉的加工技术及其原理,着重分析加工与生产中影响植物蛋白肉品质的主要因素,综述了植物蛋白肉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蛋白肉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植物蛋白肉研究和开发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肉 植物蛋白肉 肉类代替品 挤压技术 蛋白组织化
下载PDF
植物基肉制品营养品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浩栋 张金闯 +3 位作者 陈琼玲 张玉洁 李同庆 王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8-439,共12页
植物基肉制品产业发展对于有效缓解因人口增加而带来的动物肉短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先锋。健康是消费者选择植物基肉制品的最主要原因,植物基肉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以上(... 植物基肉制品产业发展对于有效缓解因人口增加而带来的动物肉短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先锋。健康是消费者选择植物基肉制品的最主要原因,植物基肉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以上(猪肉的3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健康食品。然而,目前植物基肉制品与动物肉相比还存在一些营养方面的差距,如B族维生素、硒元素、锰元素等微量营养素含量低,锌元素、铁元素及其它维生素仍需进一步均衡、强化,消化吸收特性尚不明确。本文概述植物基肉制品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植物基肉制品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良对策,为其营养品质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肉制品 营养品质 评价方法 影响因素 改良提升
下载PDF
植物基肉制品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浩栋 张金闯 +2 位作者 陈琼玲 李同庆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7,共11页
为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售植物基肉制品营养品质现状,筛选了国内外30种市售植物基肉制品,对其营养组成、营养质量指数(INQ)和营养当量值(NEU)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植物基肉制品营养素组成综合评价... 为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售植物基肉制品营养品质现状,筛选了国内外30种市售植物基肉制品,对其营养组成、营养质量指数(INQ)和营养当量值(NEU)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植物基肉制品营养素组成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分级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市售植物基肉制品以植物基鸡块、植物基牛排等半成品为主,营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能量(140.85~1076.00 kJ/100 g)、蛋白质(5.20~25.00 g/100 g)、脂肪(1.00~22.00 g/100 g)、碳水化合物(1.40~24.58 g/100 g)和钠元素(313.00~1080.00 mg/100 g),有的还特别标识含有膳食纤维、钙元素和铁元素等。聚类分析发现,高蛋白(≥12.00 g/100 g)产品有23种,占比76.67%,以植物基牛排、植物基鸡块为主;低脂肪(≤3.00 g/100 g)产品有植物基香肠和植物基猪肉共2种,占比6.67%;低碳水化合物(≤5.00 g/100 g)产品有11种,占比约36.67%,包括植物基鸡块、植物基猪肉和植物基牛排等。相关性分析显示,植物基肉制品的能量和NEU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与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INQ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利用植物基肉制品营养素组成综合评价模型F=0.674 F_(1)+0.175 F_(2)+0.151 F_(3)计算产品综合得分,将30种产品分为4类,综合得分越高,其营养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肉制品 营养组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人造肉对传统肉的可替代性: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韩亮 万俊毅 《新疆农垦经济》 2021年第12期74-83,共10页
人造肉作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被视为解决传统肉类生产引起的环境、健康和福利等问题的有效方案。目前人造肉生产技术中较为主流的有植物肉和培养肉两类。两类人造肉对传统肉的可替代性不同,主要表现在产品替代、消费者接受、既有利益集... 人造肉作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被视为解决传统肉类生产引起的环境、健康和福利等问题的有效方案。目前人造肉生产技术中较为主流的有植物肉和培养肉两类。两类人造肉对传统肉的可替代性不同,主要表现在产品替代、消费者接受、既有利益集团反对和政府规制等方面。推广人造肉技术可能减少人类对传统肉类生产的依赖,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和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但植物肉需要加强口感、质地、营养与安全性,培养肉需要解决产业化技术难点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肉 植物肉 培养肉 替代性 社会接纳
下载PDF
食用菌植物基肉酱的制备及感官品质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鑫乐 竹雪程 +1 位作者 张瑛 刘慧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198,共7页
以食用菌和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生产肉代替物,通过正交试验探究食用油种类、用量以及黄豆酱的用量交互作用的最佳水平以制备食用菌植物基肉酱,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 以食用菌和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生产肉代替物,通过正交试验探究食用油种类、用量以及黄豆酱的用量交互作用的最佳水平以制备食用菌植物基肉酱,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考察的因素中对食用菌植物基肉酱感官品质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黄豆酱用量>食用油种类>食用油用量,采用菜籽油40 mg、黄豆酱70 mg获得的产品感官品质最佳,与市售产品差异较小。此外,通过采用极性与非极性毛细管色谱对食用菌植物基肉酱挥发性风味进行全面的分析,共检出84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含量分别为14.507和15.81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肉代替物 食用菌 大豆蛋白 挥发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