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Phthalic Ester Degradation in Two Contaminated Soils 被引量:8
1
作者 CHENRui-Rui YINRui LINXian-Gui CAOZhi-H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A 60-day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as a typical organic pollutant phthalic ester and cowpea (Vigna sinensis) as the host plan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 A 60-day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as a typical organic pollutant phthalic ester and cowpea (Vigna sinensis) as the host plan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degradation of DEHP in two contaminated soils, a yellow-brown soil and a red soil. The air-dried soils were uniformly spray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EHP, inoculated or left uninoculated with a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us, and planted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uscular mycorrhizae phthalic ester degradation plant growth soil pollu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ew Pyrethroid Acid Oxime-esters Containing Pyrazole Ring 被引量:1
2
作者 MA Jun-an HUANG Run-qiu +2 位作者 FENG Lei SONG Jian QIU De-we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A series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oxime-ester linkage and pyrazole ring(in place of the ester linkage and the alcohol moiety in pyrethroid est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 compounds prepar... A series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oxime-ester linkage and pyrazole ring(in place of the ester linkage and the alcohol moiety in pyrethroid est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 compounds prepared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and MS spectroscopy as well as elemental analyses. The bioassay data of those compounds 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TMV),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potato virus X(PVX) and potato virus Y(PVY) were presented. Among them compound 6i was found to possess significant plant antiviral activities. But all the compounds showed low insecticidal and acaricidal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ETHROID Oxime-ester SYNTHESIS PYRAZOLE plant antiviral activity
下载PDF
Combined Effects of Plant Sterols with Low Ratio of n-6/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ApoE–/–Mice
3
作者 Chen CHEN Li LU +3 位作者 Ya-ting QIN Chao LV Xiao-ning WAN Xiao-mei GUO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0年第6期1099-1106,共8页
The effects of low ratio of n-6/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have been clarified against atherosclerosis.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plant sterols(PS)have a significant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This ... The effects of low ratio of n-6/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have been clarified against atherosclerosis.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plant sterols(PS)have a significant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PS combined with n-6/n-3(2:1)PUFA on atherosclerosis and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In ApoE−/−mice,the milk fat in high fat diets was replaced with n-6/n-3(2:1)PUFA alone or supplemented with 6%PS for 16 weeks.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S combined with PUFA exerted commentary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n ameliorating atherosclerosis,improving lipid metabolism and lipid deposition in liver,and alleviat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These chang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decreased serum TC,TG,LDL-C and increased fecal cholesterol efflux,as well as the lower inflammatory cytokine CRP,IL-6,TNF-α.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PS combined with n-6/n-3(2:1)PUFA promoting the fecal cholesterol efflux may be mediated by liver X receptorα/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sterol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THEROSCLEROSIS lipid metabolism fecal cholesterol inflammatory response
下载PDF
Two New Sterols from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被引量:1
4
作者 Wen Yong LIU, Wei Dong ZHANG, Hai Sheng CHEN, Zheng Ring GU, Ting Zhao LI, Wan Sheng CHENCollege of Pharmac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Two new sterols were isolated from bulbs of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stigmasta-7, 22, 25-triene-3-O-nonadecanoic acid ester (1) and stigmasta-7, 22, 25-triene-3-O-... Two new sterols were isolated from bulbs of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stigmasta-7, 22, 25-triene-3-O-nonadecanoic acid ester (1) and stigmasta-7, 22, 25-triene-3-O-B-D- (6'-palmitoyl) glucopyranoside (2) by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sterol stigmasta-7 22 25-triene-3-O-nonadecanoic acid ester stigmasta-7 22 25-triene-3-O-B-D- (6'-palmitoyl) glucopyranoside.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novel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delivery system for poorly water-soluble β-sitosterol 被引量:1
5
作者 Urve Paaver Ivo Laidmae +4 位作者 Hélder A.Santos Jouko Yliruusi Jaan Aruvali Karin Kogermann Jyrki Heinamaki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6年第4期500-506,共7页
Electrospinning was used as a novel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polymeric nanofibers of a serum cholesterol lowering and poorly water-soluble plant sterol, β-sitosterol. Chitosan was used as a stabilizer/carrier polyme... Electrospinning was used as a novel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polymeric nanofibers of a serum cholesterol lowering and poorly water-soluble plant sterol, β-sitosterol. Chitosan was used as a stabilizer/carrier polymer. The mean diameters of nanofibers ranged from 150 nm to218 nm. β-sitosterol was in an amorphous form and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in the nanofibers. The β-sitosterol-loaded nanofibers were freely water-soluble and exhibited very short lag-time in releasing the plant sterol. The dissolu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mmediate recrystallization of β-sitosterol in submicron level. In conclusion, electrospinning is a promising future technology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oorly water-soluble plant ster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PINNING plant sterol Β-SITOsterol NANOFIBERS Solid-state properties DISSOLUTION
下载PDF
大豆甾醇酯的物理性质及其对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窦伟国 姚双燕 +3 位作者 汤桂云 张沁强 刘伟 陈竞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4,98,共6页
旨在为大豆甾醇酯(SSEs)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甾醇(SS)和脂肪酸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了大豆甾醇油酸酯(SSO)、大豆甾醇亚油酸酯(SSL)和大豆甾醇共轭亚油酸酯(SSC),采用化学法制备了大豆甾醇棕榈酸酯(SSP)和大豆甾醇硬脂酸酯... 旨在为大豆甾醇酯(SSEs)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甾醇(SS)和脂肪酸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了大豆甾醇油酸酯(SSO)、大豆甾醇亚油酸酯(SSL)和大豆甾醇共轭亚油酸酯(SSC),采用化学法制备了大豆甾醇棕榈酸酯(SSP)和大豆甾醇硬脂酸酯(SSS),分析了5种SSEs的脂溶性、熔融结晶特性及热稳定性,并探究了不同添加量SSEs对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SO、SSL和SSC的脂溶性远高于SS,而SSP和SSS的脂溶性相较于SS并无明显改善;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表明SS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酯化反应比饱和脂肪酸能更有效地降低SS的熔点和结晶点,其热稳定性顺序为大豆甾醇饱和脂肪酸酯>大豆甾醇不饱和脂肪酸酯>SS。SSEs添加量为0.1%和1%时,5种SSEs对鱼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综上,不饱和大豆甾醇酯相较于SS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在油脂的抗氧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甾醇 大豆甾醇酯 物理性质 抗氧化 鱼油
下载PDF
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甾醇酯的柱层析法分离提取
7
作者 张沁强 陈竞男 +3 位作者 姚双燕 窦伟国 彭丹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减少甾醇酯的生产工序,提高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总甾醇得率,采用柱层析法直接分离提取甾醇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吸附剂种类、上样量、洗脱剂比例和柱长直比(填料高度与直径比)对甾醇酯产品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为减少甾醇酯的生产工序,提高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总甾醇得率,采用柱层析法直接分离提取甾醇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吸附剂种类、上样量、洗脱剂比例和柱长直比(填料高度与直径比)对甾醇酯产品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分离提取的甾醇酯产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以及甾醇组成和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柱层析法分离提取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剂为硅胶(粒径50~75μm),上样量0.5 g,洗脱剂比例为正己烷、乙醚、冰乙酸体积比95∶5∶1,柱长直比16∶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甾醇酯产品纯度为(89.90±0.94)%,得率为(96.15±1.49)%;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提取的产品中含甾醇酯,甾醇酯上的甾醇组成主要为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麻酸。综上,柱层析法无需复杂工序,即可实现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甾醇酯的有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分 重相组分 甾醇酯 柱层析
下载PDF
NiMoRe/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
8
作者 郭效博 江文夺 +3 位作者 侯文彪 赵平 徐俊明 刘朋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3种商用催化剂,NiMoRe/HZSM-5中金属Ni具有较小颗粒,且分散均匀,BET比表面积(S_(BET))更大,为239.1 m^(2)/g,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度260℃、0.3 g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4 h、初始H 2压力3 MPa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和烷烃选择性均为100%,且催化剂稳定性较佳,第5次循环原料转化率仍高达96.1%,加氢脱氧(HDO)反应的选择性(S HDO/DCO),即HDO反应与脱羧脱羰(DCO)反应的比值由1.2降至0.56。将催化剂NiMoRe/HZSM-5用于脂肪酸甲酯无溶剂条件下的加氢脱氧反应放大实验后进行中试,采用2.8 L固定床对25 kg脂肪酸甲酯进行连续加氢性能评价,经过15循环后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中试 加氢脱氧 烃基生物柴油
下载PDF
有机磷酸酯在植物体内的吸收、积累、迁移与转化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慧娴 刘宪斌 +1 位作者 田胜艳 刘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在各类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其环境归趋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植物作为陆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污染物的重要存储体之一,关于植物体吸收、积累O...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在各类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其环境归趋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植物作为陆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污染物的重要存储体之一,关于植物体吸收、积累OPEs及其在植物体内迁移转化的研究,对明确OPEs的环境行为、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及科学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OPEs在植物体内归趋的研究进行汇总,综述了植物吸收OPEs的主要方式、积累以及OPEs在植物体内的迁移与转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OPEs主要通过被动扩散被根系吸收;辛醇-水分配系数(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K_(ow))是影响植物吸收、积累和迁移OPEs的关键因素,植物根系对lg K_(ow)值为3.5—9.5间的OPEs吸收速率更快;lg K_(ow)<3的OPEs更易通过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运输. OPEs在植物中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还受植物根系的蛋白质、脂质含量以及蒸腾能力等生理状况的差异影响. OPEs在植物体内会发生Ⅰ相和Ⅱ相代谢过程,磷酸三酯水解成对应的磷酸二酯是OPEs在植物中的主要转化途径,酸性磷酸酶是参与植物体内OPEs水解反应的关键性酶,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也能有效促进OPEs在植物中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植物 吸收 积累 迁移 转化
下载PDF
植物油中总甾醇测定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倪芳妍 刘配莲 +2 位作者 孟橘 蒋敏 夏天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6,共3页
通过研究甾醇酯的皂化条件,确立了植物油中总甾醇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其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46%,人员之间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1%~0.58%之间,实验室间结果稳定性也较好,最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26%,回收率在95.... 通过研究甾醇酯的皂化条件,确立了植物油中总甾醇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其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46%,人员之间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1%~0.58%之间,实验室间结果稳定性也较好,最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26%,回收率在95.02%~104.29%范围内,适用于植物油中总甾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酯 甾醇 植物油 皂化
下载PDF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斌 郁听 +1 位作者 栗磊 孟祥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能同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2010年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中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总结了典型的植物甾醇分离提取工艺,并综述了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和甾醇氧...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能同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2010年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中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总结了典型的植物甾醇分离提取工艺,并综述了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和甾醇氧化产物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天然植物甾醇及其氧化物的安全性问题,为甾醇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分离提取 改性研究 甾醇氧化产物 安全性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对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SBIs)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叶滔 马志强 +5 位作者 毕秋艳 牛芳胜 韩秀英 张小风 王文桥 张利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共16页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SBIs)杀菌剂通过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同环节的酶,干扰或阻断病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对SBIs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现状、遗传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分子机制及...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SBIs)杀菌剂通过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同环节的酶,干扰或阻断病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对SBIs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现状、遗传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分子机制及治理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室内及田间有关SBIs杀菌剂抗药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病原菌对该类杀菌剂的抗药性可能是由1种或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ABC和MFS运输蛋白基因及CYP51蛋白基因是植物病原真菌对SBIs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中ABC运输蛋白基因能够通过翻转酶将药剂从膜内层转移至外层而排出细胞体外;MFS运输蛋白基因的超表达和本底表达则是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关键因素;而CYP51蛋白基因与药剂作用时易在病原菌体内发生基因点突变或基因超表达,造成编码蛋白与药剂亲和力下降,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可从基因水平上寻找出与抗药性直接相关的基因、蛋白及调控途径等信息,同时与其他学科结合,合理设计新的、多作用位点的高效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从而延长该类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抗药性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林金科 陈荣冰 +4 位作者 陈常颂 游小妹 张应根 陈林 李秀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酯型儿茶素 特异资源 筛选
下载PDF
精炼工艺对大豆油中微量物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冰 魏翠平 +3 位作者 王瑛瑶 刘京 段章群 栾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1,共4页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在除去不利于油脂稳定性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磷脂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和油脂品质的物质同时,也造成油脂中微量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一些新的有害物质的生成。研究了国内5个厂家的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含量...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在除去不利于油脂稳定性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磷脂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和油脂品质的物质同时,也造成油脂中微量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一些新的有害物质的生成。研究了国内5个厂家的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精炼后大豆油中生育酚及甾醇含量显著降低,分别由26.0~37.4 mg/100 g、402.75~841.92 mg/kg降为15.3~31.3mg/100 g、291.90~372.50 mg/kg,同时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提高到0.23%~1.85%、0.220%~0.738%、0.40%~2.94%。对精炼各工序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除甾醇主要是在碱炼工序损失外,生育酚、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及缩水甘油酯变化最显著均在脱臭工序。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厂家各工序段的工艺参数,以期阐明大豆油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植物油适度精炼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大豆油 生育酚 甾醇 反式脂肪酸 聚合甘油三酯 缩水甘油酯
下载PDF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样中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31
15
作者 陈海东 鲜啟鸣 +2 位作者 邹惠仙 刘云 孙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带电子捕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0%)、较低的检测限(MDLDBP=0.4ng·g-1, MDLDEHP=0.5ng·g-1)和较高的回收... 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带电子捕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0%)、较低的检测限(MDLDBP=0.4ng·g-1, MDLDEHP=0.5ng·g-1)和较高的回收率(RDBP=87.3%,RDEHP=92.1%).用该法测定了太湖沉水植物中的 PAEs含量,其中DBP在0.009-0.013μg·g-1,DEHP在0.026-0.106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气相色谱 植物 超声萃取
下载PDF
以甾醇为底物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俊 卢梦瑶 +5 位作者 厉秋岳 吴正章 张鹏 冯文欢 常明 金青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5-209,共5页
甾体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甾体类药物和甾体类保健食品(以甾醇酯为主),是食药领域的重要组成。目前,以油脂加工副产物甾醇为底物,用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主要种类及以甾醇单体或混... 甾体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甾体类药物和甾体类保健食品(以甾醇酯为主),是食药领域的重要组成。目前,以油脂加工副产物甾醇为底物,用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主要种类及以甾醇单体或混合甾醇为底物的微生物合成法,分析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瓶颈,以期为油脂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提出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微生物合成 甾体类化合物 甾体类药物 甾醇酯
下载PDF
GC-MS/FID法分析玉米胚芽油中的甾醇和甾醇酯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帅 毕艳兰 +2 位作者 汪学德 杨国龙 张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137,共7页
利用薄层色谱和GC-MS/FID结合的方法分析玉米胚芽毛油中的总甾醇、游离甾醇和甾醇酯的组成及含量,并且对甾醇酯上的甾醇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胚芽毛油的总甾醇含量为(1 1.01±0.01)g/kg,其中谷甾醇(59.04%)... 利用薄层色谱和GC-MS/FID结合的方法分析玉米胚芽毛油中的总甾醇、游离甾醇和甾醇酯的组成及含量,并且对甾醇酯上的甾醇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胚芽毛油的总甾醇含量为(1 1.01±0.01)g/kg,其中谷甾醇(59.04%)、菜油甾醇(21.16%)和谷甾烷醇(1 1.08%)是占比最多的3种甾醇。甾醇酯是玉米胚芽油甾醇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总甾醇的47.59%,游离甾醇占总甾醇的35.33%。谷甾醇(61.45%)、菜油甾醇(20.42%)、谷甾烷醇(11.26%)和豆甾醇(4.77%)是甾醇酯中的主要甾醇,亚油酸(57.81%)、油酸(21.09%)、棕榈酸(10.94%)和硬脂酸(2.86%)是甾醇酯中的主要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油 甾醇 甾醇酯 GC-MS
下载PDF
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爱英 张培培 姚成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改进的Lieberman—Burchard比色法,建立了测定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的方法。采用不加显色剂的样品溶液作空白,甾醇含量在0.034~0.344m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良好。测得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在12.1%左右,提取物... 采用改进的Lieberman—Burchard比色法,建立了测定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的方法。采用不加显色剂的样品溶液作空白,甾醇含量在0.034~0.344m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良好。测得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在12.1%左右,提取物中总甾醇含量为74.5%左右。标准偏差s=0.0603%,样品回收率在94.8%~98.1%之间。该法操作简单,检验费用低,显色反应明显,并且能稳定0.5h,适于企业化验室操作,能对植物油沥青中高附加值组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沥青 分光光度法 甾醇 甾醇酯
下载PDF
蛇菰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1
19
作者 滕荣伟 王德祖 杨崇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225-233,共9页
从蛇菰科植物蛇菰 (BalanophoraharlandiiHook .f.)花序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 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桐甾醇 (1)、桐甾醇 - 3-O - (6′ -O -棕榈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 (2 )、 (- ) -lariciresinol (3)、 (- ) -松脂醇 [(... 从蛇菰科植物蛇菰 (BalanophoraharlandiiHook .f.)花序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 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桐甾醇 (1)、桐甾醇 - 3-O - (6′ -O -棕榈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 (2 )、 (- ) -lariciresinol (3)、 (- ) -松脂醇 [(- ) -pinoresinol](4 )、β -香树脂醇 (5)、乙酸蛇麻脂醇酯 (6 )、棕榈酸 (7)、 1-O -咖啡酰基 - β -D -葡萄吡喃糖 (8)、 1-O -咖啡酰基 - (6 -O -没食子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 (9)、 1-O -咖啡酰基 - (4 -O-没食子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 (10 )以及没食子酸 (11)。应用 2DNMR技术对化合物3,4 ,8,9和 10的氢和碳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 9和 10尚未见从植物中分离到的报道 ,化合物 1,2 ,8和 11系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菰科 蛇菰 花序 化学成分 中草药
下载PDF
O/W型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 被引量:7
20
作者 钱伟 张春枝 吴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71-3772,共2页
[目的]探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以及水和乳化剂的质量比,根据表面活性剂不同的HLB值进行复配,采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结果]选择蔗糖脂肪酸酯(HLB11)与蔗糖... [目的]探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以及水和乳化剂的质量比,根据表面活性剂不同的HLB值进行复配,采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结果]选择蔗糖脂肪酸酯(HLB11)与蔗糖脂肪酸酯(HLB16)和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7.5)进行复配,体系的HLB值≥13.0,复配的3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完全溶解于水性材料中,在水:丙三醇为1:1、乳化温度为60℃和pH值为6.0的条件下,形成的乳液最稳定。用O/W微乳液法制备的植物甾醇酯颗粒分布在200~300am,且分布均匀,分布集中在263.9nm,放置后稳定,无漂浮和沉降。[结论]该研究为功能材料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植物甾醇酯 乳化剂 HL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