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水植物对南京莫愁湖总氮、总磷的净化研究
1
作者 边园琦 柴夏 +1 位作者 唐坦 傅侃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控制南京莫愁湖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基础上,对莫愁湖实施沉水植物修复。全湖共分8个区栽种沉水植物,修复不同组成的沉水植物群落,监测调查各区栽种前后湖水总氮、总磷浓度,分析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 在控制南京莫愁湖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基础上,对莫愁湖实施沉水植物修复。全湖共分8个区栽种沉水植物,修复不同组成的沉水植物群落,监测调查各区栽种前后湖水总氮、总磷浓度,分析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有效降低莫愁湖水体总氮浓度,平均去除率可达79.9%,不同沉水植物群落对总氮去除率有所差异,其中苦草-黑藻-狐尾藻群落优于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优于苦草-黑藻群落,优于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和苦草-狐尾藻群落。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水体中总磷平均去除率为48%;其中,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去除率最高,优于苦草-黑藻-狐尾藻群落,优于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优于苦草-狐尾藻群落和苦草-黑藻群落;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狐尾藻等沉水植被混交群落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比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要好,可为选择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有效降解总氮、总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总氮 总磷 净化 莫愁湖
下载PDF
旱季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氮素关系
2
作者 刘交 潘国强 +4 位作者 杨帆 李晓曼 谢彦杰 韦敏祥 任美洁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952,共12页
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及其与氮素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以西南某市旱季市政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探究DOM荧光组分随工艺单元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氮素转化的... 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及其与氮素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以西南某市旱季市政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探究DOM荧光组分随工艺单元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氮素转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市政污水处理厂水体DOM主要由4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蛋白质组分C1(类酪氨酸)、C2(类色氨酸)和类腐殖质组分C3、C4。污水处理厂进水以类蛋白质组分为主,该组分占总荧光强度比例的平均值为66.5%,其中C1含量较高,其荧光强度占类蛋白质组分比例的平均值为54.6%。最终出水则以类腐殖质组分为主,该组分占总荧光强度比例的平均值为71.7%,而出水的类蛋白质组分中C2含量较高,其荧光强度占类蛋白质组分比例的平均值为99.8%。2)随处理工艺流程的进行,DOM的荧光强度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是C1在工艺流程中荧光强度逐渐趋于0;而类腐殖质组分相对稳定,不随处理流程的进行而变化。3)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之后DOM的荧光指数(FI)均大于1.9,表明DOM以转化为自生源为主。4)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NH_(4)^(+)-N和溶解性总氮(DTN)与C1组分和腐殖化指数(HIX)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方式可有效预测工艺流程中NH_(4)^(+)-N和DTN的浓度。建议污水处理厂可根据DOM光谱性质与氮素(NH_(4)^(+)-N和DTN)之间的大量数据建立普适模型,对尾水的排放和受纳水体中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溶解性有机质(DOM) 特征变化 氨氮 溶解性总氮(DTN)
下载PD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Natural Ecosystems across the Conterminous US 被引量:1
3
作者 LeeAnna Y. Chapman Steven G. McNulty +1 位作者 Ge Sun Ya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9期1300-1312,共13页
Nitrogen is the primary nutrient limiting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ver most of the US. Although soil nitrogen content is important, knowledge about its spatial extent at the continental scale is limited. The objective ... Nitrogen is the primary nutrient limiting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ver most of the US. Although soil nitrogen content is important, knowledge about its spatial extent at the continental scale is limi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for the conterminous US (CONUS) using an empirical modeling approach by scaling up site level measurements.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total soil nitrogen data across the CONUS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different ecosystems: low elevation forests, high elevation forests, and grasslands. Equations to predict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ere developed through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using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nitrogen deposition as predictor variables for four categories: low elevation high temperature forests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 0.83), low elevation low temperature forests (R2 = 0.74), high elevation forests (R2 = 0.80), and grasslands (R2 = 0.88). A map o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as developed in GIS using these equations and national-scale databases for the CONUS. The result shows that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varies widely across the US. Grasslands were predicted to have the lowest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hile low elevation forests in the east had the highest. Mean values were 14.3 kg·ha-1·yr-1 for grasslands, 22.6 kg·ha-1·yr-1 for high elevation forests, 58 kg·ha-1·yr-1 for low elevation low temperature forests, and 82.9 kg·ha-1·yr-1 for low elevation high temperature forests. This continental scale estimation o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rovides a means of comparing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cross regions, and the databases developed from this study are useful for accounting for nitrogen limitations in large scale ecosystem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LIMITATION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FOREST GRASSLAND Linear Regression plant Available nitrogen
下载PDF
果园种植面源污染电混凝去除的关键设计及PAM强化
4
作者 李婷 孙辉 +3 位作者 孔庆刚 左晓俊 王涛 李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3期240-244,252,M0022,M0023,共8页
针对果园种植面源污染电混凝去除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果园种植面源常规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混凝关键设计,分析pH和电导率的影响,并探讨聚丙烯酰胺(PAM)的强化条件。结果表明:电压为10 V(2.5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时,电混凝处理... 针对果园种植面源污染电混凝去除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果园种植面源常规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混凝关键设计,分析pH和电导率的影响,并探讨聚丙烯酰胺(PAM)的强化条件。结果表明:电压为10 V(2.5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时,电混凝处理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总悬浮颗粒物(TSS)、硝氮(NO3--N)、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6%、30.4%、78.4%、23.7%和92.1%;酸性(pH=5)和碱性(pH=9)条件均不利于这些污染物去除;电导率的增大有利于NH3-N去除,但不利于其它污染物去除;当PAM投加量为0.5 mg/L、沉淀时间为5 min时,其强化效果最明显,对TSS、NH3-N和TP去除均有强化,去除率增幅分别为39.1%、10.3%和7.5%,但对NO3--N和TN去除有一定的抑制。该研究结果可为电混凝预处理果园种植面源污染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种植面源 总悬浮颗粒物 氮磷 电混凝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大理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时空演变特征
5
作者 蒯雁 苏欣悦 +5 位作者 王晋峰 范志勇 李建华 孙楠 张久权 徐明岗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7-185,共9页
为揭示大理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为土壤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巍山县和永平县烟田1982、2012和2022年3个采样时期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全氮(total nitrogen,TN)及碳氮比(carbo... 为揭示大理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为土壤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巍山县和永平县烟田1982、2012和2022年3个采样时期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全氮(total nitrogen,TN)及碳氮比(carbon nitrogen ratio,C/N)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2和2022年3个时期的烟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30.95、31.40和28.03 g·kg^(-1),总体呈先持平后下降趋势;全氮含量分别为1.52、1.76和1.65 g·kg^(-1),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碳氮比平均值分别为11.54、10.59和9.88,呈下降趋势。空间上,1982—2022年SOM和TN含量呈现东高西低,C/N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0年间SOM和C/N空间变异受人为管理因素影响增加,TN的块金效应均在25%~75%,其空间变异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施肥、耕作等人为管理因素共同影响。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总体上,目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施肥等人为管理因素共同影响,其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该区域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进一步提高烤烟对肥料的养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有机质 全氮 碳氮比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增温、增雨对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总氮及稳定氮同位素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广一 贺梦婷 +1 位作者 徐学宝 王成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67-4175,共9页
剖析气候变化下植物和土壤氮含量关系,有助于了解植物—土壤氮循环,揭示植物群落和土壤演替趋势。收集了增温(环境温度、增温2℃和4℃)增雨(自然降水量、降水量增加25%和50%)6年析因实验处理后荒漠草原优势物种和土壤样品,通过对叶片和... 剖析气候变化下植物和土壤氮含量关系,有助于了解植物—土壤氮循环,揭示植物群落和土壤演替趋势。收集了增温(环境温度、增温2℃和4℃)增雨(自然降水量、降水量增加25%和50%)6年析因实验处理后荒漠草原优势物种和土壤样品,通过对叶片和土壤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有效氮(Available nitrogen,AN)以及稳定氮同位素(Stable nitrogen isotopes,δ^(15)N)测定分析,探究了增温增雨后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氮含量变化趋势以及控制植物—土壤氮循环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单独增温和同时增温增雨使土壤TN、AN和δ^(15)N值升高但不显著(P>0.05);单独增雨显著降低了土壤AN(P<0.05)。(2)单独增温使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叶片TN升高,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蒙古葱(Allium mongolicum)叶片TN降低;单独增雨和同时增温增雨显著降低了4个物种叶片TN(P<0.05),这可能是受到了土壤AN的调控。(3)增温会使叶片δ^(15)N值富集,增雨会使叶片δ^(15)N值贫化,叶片δ^(15)N受温度、降水、土壤δ^(15)N值和植物叶片TN的共同调节。因此,本研究认为增温刺激了荒漠草原物种间的氮竞争,有助于短花针茅和栉叶蒿对氮的吸收和积累,这可能会增加其在植物群落中的占比。此外,降水量对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氮循环有主导作用,频发的降水事件可能会加剧荒漠草原的氮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草原 植物和土壤 总氮 稳定氮同位
下载PDF
湖南稻作烟区植烟土壤全氮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7
作者 全柯颖 肖艳松 +7 位作者 康力夫 李宏光 刘利佳 张阳 陈舜尧 秦凌 夏冰 邓小华 《作物研究》 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明确湖南稻作烟区植烟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和分组回归方法研究了土壤全氮含量区域和空间分布及特征,并分析了土壤耕层厚度、海拔高度、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稻作... 为明确湖南稻作烟区植烟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和分组回归方法研究了土壤全氮含量区域和空间分布及特征,并分析了土壤耕层厚度、海拔高度、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稻作烟区植烟土壤全氮含量丰富,其平均值为2.37 g/kg,变幅为0.62~5.26 g/kg,适宜样本(全氮含量为1.00~2.00 g/kg)占32.02%,有21个县区土壤全氮含量>2.00 g/kg,土壤全氮含量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耕层厚度越深,土壤全氮含量越低;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达到峰值(高度为150~250 m)后下降;植烟土壤的全氮含量与土壤pH、有机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全氮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湖南烟区
下载PDF
新疆某污水厂冬季出水总氮及氨氮超标的优化调控
8
作者 赵白恩 王维红 康增彦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97-102,182,共7页
新疆某污水处理厂进入冬季后出水氨氮、总氮(TN)超标。通过在线数据和相关指标的跟踪检测分析显示:工业废水占比提高,进水TN超标,加之较低的温度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生物脱氮功能受到抑制,是出水氨氮和TN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水解酸化... 新疆某污水处理厂进入冬季后出水氨氮、总氮(TN)超标。通过在线数据和相关指标的跟踪检测分析显示:工业废水占比提高,进水TN超标,加之较低的温度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生物脱氮功能受到抑制,是出水氨氮和TN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水解酸化池氨化反应不彻底,氨氮转化去除率低也是出水TN、氨氮超标的重要原因。文中针对相应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改进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出水氨氮和TN均值分别为5.47 mg/L和11.92 mg/L,达到排放标准,无超标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总氮氨氮超标 参数优化 水解酸化 低温
下载PDF
5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怡 张乔雨 +1 位作者 郭春兰 卞阿娜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闽南本土常见的5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筛选出适合闽南气候条件的净水型水生草本植物,为闽南水质净化植物的选用和搭配方式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通过室外环境模拟与实验室测定,分析单种植物和5种植物... 【目的】通过比较闽南本土常见的5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筛选出适合闽南气候条件的净水型水生草本植物,为闽南水质净化植物的选用和搭配方式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通过室外环境模拟与实验室测定,分析单种植物和5种植物组合组[菖蒲(Acorus calamus)、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美人蕉(Canna indica)和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净化能力,并对其净化能力进行对比。【结果】选用的水生植物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去除率由高到低为组合组>梭鱼草>美人蕉>菖蒲>狐尾藻>铜钱草,其中5种植物组合搭配的TN去除率最高,其TN去除率高达99.7%。水生植物的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率由高到低为美人蕉>组合组>狐尾藻>梭鱼草>铜钱草>菖蒲,其中5种水生植物搭配的TP去除率最高值可达89.1%。5种水生植物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由高到低为:组合组>梭鱼草>美人蕉>菖蒲>铜钱草>狐尾藻。【结论】水生植物混合运用能够加快水体中氮磷污染物质的去除,且能够有效提高TN、TP和COD的去除率。选用的植物当中,美人蕉和梭鱼草对污水中TN、TP和COD的净化效果相对较好。建议以美人蕉和梭鱼草为主,多种植物组合,构建净水草本植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地区 水生植物 净化能力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减少外加碳源强化脱氮在A2/O氧化沟的应用
10
作者 王艳 黄路明 安佳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151,156,共5页
针对广东省某生活污水厂进水总氮浓度高、COD偏低、碳氮比低、碳源投加量大的现状。为实现在少加、甚至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厂出水总氮稳定达标的目标,在现有一体化A2/O改良氧化沟的基础上,拟采取严控缺氧区溶解氧、利... 针对广东省某生活污水厂进水总氮浓度高、COD偏低、碳氮比低、碳源投加量大的现状。为实现在少加、甚至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厂出水总氮稳定达标的目标,在现有一体化A2/O改良氧化沟的基础上,拟采取严控缺氧区溶解氧、利用出水氨氮控制风机风量等简便、易操作的措施强化脱氮。实践表明,在出水总氮达标的前提下,缺氧区溶解氧由0.56 mg/L降至0.36 mg/L,外加碳源的投加量可节省23%;保证出水氨氮不超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风机风量,可以不外加碳源,并确保总氮达标,达到了节省碳源和降低能耗的目的,降低了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不外加碳源 生活污水处理厂 脱氮 总氮
下载PDF
不同植物配置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11
作者 张友德 田文凤 +2 位作者 张甜甜 徐欣 许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43-45,共3页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通过设计5种植物配置试验,研究不同植物配置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最佳的植物配置组合。结果表明,5种植物配置均对农田排水中的氮磷具有拦截净化效果。对TN(总氮)的去除效果表现为苦草+...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通过设计5种植物配置试验,研究不同植物配置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最佳的植物配置组合。结果表明,5种植物配置均对农田排水中的氮磷具有拦截净化效果。对TN(总氮)的去除效果表现为苦草+金鱼藻+伊乐藻(35.60%~38.73%)>苦草+伊乐藻(34.67%~36.27%)>苦草+金鱼藻(33.20%~35.53%)>苦草(33.73%~34.73%)>土壤空白(29.87%~31.20%)。对TP(总磷)的去除效果表现为苦草+金鱼藻(64.00%~65.00%)>苦草+伊乐藻(59.33%~60.67%)>苦草+金鱼藻+伊乐藻(49.33%~53.67%)>苦草(48.33%~52.00%)>土壤空白(42.00%~42.67%)。多种植物组合种植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水 生态沟渠 植物配置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添加对北盘江流域6个树种全磷、全氮及固氮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威锋 高志娅 +3 位作者 李欢 班启堂 丁波 彭雪梅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8-14,共7页
为揭示微生物肥料不同添加量对北盘江流域常见树种全磷、全氮及固氮功能的影响。以北盘江流域合欢、大叶石栎、毛叶黄杞、板栗、荔枝和柑橘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微生物肥料添加量(MF),即MF_(0)(0 kg·株^(-1))、MF_(1)(0.25 kg... 为揭示微生物肥料不同添加量对北盘江流域常见树种全磷、全氮及固氮功能的影响。以北盘江流域合欢、大叶石栎、毛叶黄杞、板栗、荔枝和柑橘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微生物肥料添加量(MF),即MF_(0)(0 kg·株^(-1))、MF_(1)(0.25 kg·株^(-1))、MF_(2)(0.5 kg·株^(-1))、MF3(1 kg·株^(-1))。5月微生物肥料添加60 d后采集植物叶片测定氮含量(TN)和磷含量(TP),计算其固氮能力(ARF)。六个树种的TN在不同微生物肥料添加量下的差异显著(P<0.05),MF_(1)下较MF_(0)平均增加了13%~33%,MF_(2)增加了23%~55%,MF3增加了41%~75%,但TP无显著差异。合欢与柑橘的ARF在不同微生物肥料添加量下无显著差异,柑橘ARF为25.48%~31.41%,合欢ARF为38.60%~44.78%。其余4个树种ARF在MF3下均较小,与MF_(1)和MF_(2)差异显著(P<0.05),不同树种间ARF也呈显著差异(P<0.05)。研究区内植物的TP与MF、TN、ARF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微生物肥料添加水平是影响人工栽培树种氮含量与固氮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氮磷含量、固氮能力强弱与植物种类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各植物ARF较小,柑橘和合欢的ARF未受到抑制,其他四种植物微生物肥量高于0.5 kg·株^(-1)时有抑制现象。建议对于合欢和柑橘增加微生物肥料的用量,其他植物可采取少施多次的模式,施肥时可适当添加一定的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植物 全氮 全磷 固氮功能
下载PDF
污水进水低碳氮比的总氮应急处理技改实践
13
作者 刘培志 汪辉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国内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投入相对缺乏,设计时未考虑总氮(TN)的去除,此外,其工艺设计过于简单,设备设施简陋,且投运时间久远。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要求,部分污水厂需在有限条件下进行技术改造。针对部分... 国内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投入相对缺乏,设计时未考虑总氮(TN)的去除,此外,其工艺设计过于简单,设备设施简陋,且投运时间久远。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要求,部分污水厂需在有限条件下进行技术改造。针对部分污水厂水量不足、碳氮比严重失调易导致出水TN超标的情况,本项目通过现场技改试验,研究进一步削减TN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水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低的情况下,增加生化系统内硝化液回流、控制反硝化过程中溶解氧浓度和投加碳源可有效增加TN去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低碳氮比 总氮去除 技改
下载PDF
短花针茅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赵敏 吕世杰 +3 位作者 殷国梅 刘思博 孟卫军 韩国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8-978,共11页
为明确植物的用水策略及适应性机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其载畜率分别为每1 hm^(2)每年0、0.93、1.82和2.71个羊单位的放牧强度,调查建群... 为明确植物的用水策略及适应性机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其载畜率分别为每1 hm^(2)每年0、0.93、1.82和2.71个羊单位的放牧强度,调查建群种短花针茅的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的理化性状,并且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法和红外光合仪法对短花针茅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旨在阐明短花针茅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响应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放牧对短花针茅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显著;随着载畜率的增大,有利于短花针茅的扩散使其分布面积增加,且在中度放牧条件下尤为明显。(2)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土壤速效钾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对土壤全碳含量和pH无显著影响,说明适度放牧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促进土壤氮含量的积累,但放牧会导致土壤速效钾减少。(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短花针茅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 l)呈现“V”形变化趋势,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 t)与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 i)总体呈降低的变化趋势。(4)相关分析显示,放牧强度与短花针茅密度、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碳、pH、WUE 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WUE t与WUE 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短花针茅内在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重度放牧导致短花针茅株丛破碎化,增加了种群的扩散面积,是短花针茅长期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直接原因;短花针茅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可能是由其内在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建群种 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密度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下载PDF
施肥对高寒草甸植物及土壤N,P,K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德科加 张德罡 +3 位作者 王伟 徐成体 张明 魏希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5,共7页
施肥对退化草地的重建和恢复有重要作用,以青藏高原典型嵩草(Kobresia)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了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分析了植物N/P,N/K,P/K,土壤N/P,N/K,P/K等化学计量特征。... 施肥对退化草地的重建和恢复有重要作用,以青藏高原典型嵩草(Kobresia)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了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分析了植物N/P,N/K,P/K,土壤N/P,N/K,P/K等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H9施肥条件下,土壤全氮、全钾、土壤N/P为最大值,分别为13.80 g.kg^(-1),11.99 g·kg^(-1)和16.16;在H5处理下,土壤速效磷、植物全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22 g·kg^(-1)和9.18 g·kg^(-1);在H4处理下的植物全氮为最大值(108.38 g·kg^(-1));在H1处理下,植物全钾为最大值(17.84g·kg^(-1));在H4处理下,植物N/P,N/K为最大值,分别为17.78和7.06,施肥对植物养分的作用要大于土壤。因此,施肥能显著提高高寒草甸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质量分数,影响植物及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全氮 植物全磷 土壤养分
下载PDF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5
16
作者 张英利 许安民 +1 位作者 尚浩博 马爱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研究了用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待测溶液中硫酸浓度调节缓冲溶液中NaOH的鲼,保持反应pH在适宜范围,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能够准确地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全氮含量,与蒸馏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 研究了用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待测溶液中硫酸浓度调节缓冲溶液中NaOH的鲼,保持反应pH在适宜范围,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能够准确地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全氮含量,与蒸馏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7.8%~102.3%,土壤和植物待测液中NH4^+-N含量的检出限分别为0.0337和0.016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仪(CFA) 植物全氮 土壤全氮 测定方法
下载PDF
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氮和磷的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万志刚 顾福根 +2 位作者 孙丙耀 徐光磊 杨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针对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氮、磷元素培养液的耐受性作了定性、定量的观察与分析。通过测定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找出了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耐受性规律。在这些植物中... 针对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氮、磷元素培养液的耐受性作了定性、定量的观察与分析。通过测定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找出了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耐受性规律。在这些植物中,以凤眼莲(水葫芦)对氮、磷元素的耐受性最高,水体中氮浓度达到1514.26 mg/L时死亡;水体中磷浓度达到20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氮耐受性最差的是浮萍和水鳖,即水体中氮浓度达到551.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磷浓度耐受性最差的是水鳖,在水体中磷浓度达到50.1 mg/L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总氮 总磷 耐受性
下载PDF
人工模拟不同种植密度下四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对氮、磷的去除 被引量:14
18
作者 宋超 裘丽萍 +2 位作者 孟顺龙 范立民 胡庚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4,共7页
水产养殖中后期(每年9—11月)是水体污染排放最严重的阶段。通过构建池塘循环水养殖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是目前国内养殖污水处理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选取四种水生植物(聚草、菹草、金鱼藻和浮萍),在9—11月进行为期7... 水产养殖中后期(每年9—11月)是水体污染排放最严重的阶段。通过构建池塘循环水养殖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是目前国内养殖污水处理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选取四种水生植物(聚草、菹草、金鱼藻和浮萍),在9—11月进行为期7周的人工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在整个实验阶段,浮萍和聚草的生物量与种植时间、种植密度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表现出对总氮和总磷良好的去除效果;金鱼藻和菹草在实验前期也表现出上述现象,但是在实验最后一周,可能由于气温下降较大,开始死亡、破败,由于生物量下降,其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作用也停滞。多因子分析认为,时间对生物量和对总氮、总磷的去除贡献较种植密度和种类两个因子的影响大。研究表明,温度降低造成水生植物死亡势必会影响养殖末期污水处理的能力,聚草因其高净化能力、耐低温,优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过高的种植密度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净化效果。在人工湿地中选取合适的种植品种,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及对过量水生植物的及时收割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水生植物 生物量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脱氮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德生 范太兴 +1 位作者 申彦冰 吴为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4-1090,共7页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低,无法实现生物深度脱氮,外排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氮,若排入河流会引起富营养化,因此深入研究尾水的深度脱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催化电氧化技术,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电...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低,无法实现生物深度脱氮,外排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氮,若排入河流会引起富营养化,因此深入研究尾水的深度脱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催化电氧化技术,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结果表明,催化电氧化技术在电流密度为32.67mA.cm-2、进水pH值为6.25~7.02、HRT为30min时,总氮(TN)从26.40mg.L-1降至11.91mg.L-1,NO3--N从18.03mg.L-1降至4.90mg.L-1,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4.9%和72.8%;TN的脱除主要以硝氮(NO3--N)的去除为主。催化电氧化技术能高效去除污水厂尾水中的总氮,且具有运行稳定和抗冲击等优点。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深度脱氮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尾水 总氮 催化电氧化 硝氮
下载PDF
测定植物全氮的H_2SO_4-H_2O_2消煮法改进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朝英 郑路 +1 位作者 卢立华 李丽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批量植物全氮,提高检测效率,对测定植物全氮的H2S04-H202消煮法提出改进。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在消煮过程只加1次H2O2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定氮含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回收率在95%~105%之间...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批量植物全氮,提高检测效率,对测定植物全氮的H2S04-H202消煮法提出改进。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在消煮过程只加1次H2O2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定氮含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回收率在95%~105%之间。与原H2S04-H202消煮法相比,节约用时50-80min批样,减少H202消耗0.38~0.68mL/样,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改进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性符合检测分析要求,同时缩短了植物全氮检测用时,H2O2耗用量相对较少,效率明显提升,适宜批量植物全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全氮 H2SO4-H2O2消煮法 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