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Emulsifier Wastewater Treatment through UASB+SBR Technology
1
作者 LU Cheng-dong JIANG Dong +2 位作者 LAN Feng-gang LIU Feng MA San-jian 《Chinese Food Science》 2012年第3期46-49,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OD removal effect of emulsifier wastewater and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djustment and operation of project. [Method] Using UASB+SBR technology to process emulsi...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OD removal effect of emulsifier wastewater and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djustment and operation of project. [Method] Using UASB+SBR technology to process emulsifier wastewater, the problems in operation process were discussed. [Result] The experiment carried out for 71 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arge changes of COD concentration (the highest: 10 924 mg/L, the lowest: 2 880 mg/L, mean value: 5 751 mg/L), COD removal efficiency of UASB was around 70% and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of SBR was above 70%, which met the emission standard.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echnology had good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emulsifier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 SBR method emulsifier wastewater TRIAL COD concentration China
下载PDF
膜滤工艺中添加Fe^(2+)及在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对牛乳胶束酪蛋白的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冯子真 杨继涛 +2 位作者 郑杰 秦娟娟 杨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利用膜滤工艺从脱脂鲜牛乳中制备胶束型酪蛋白,膜滤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e^(2+)水洗液,利用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制备出胶束酪蛋白浓缩物粉末,分析样品结构、吸油性、溶解性、乳化性、浊度及热稳定性等相关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 利用膜滤工艺从脱脂鲜牛乳中制备胶束型酪蛋白,膜滤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e^(2+)水洗液,利用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制备出胶束酪蛋白浓缩物粉末,分析样品结构、吸油性、溶解性、乳化性、浊度及热稳定性等相关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工艺及Fe^(2+)添加均对酪蛋白胶束二级结构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其溶解性变化不大;在喷干工艺下,加入Fe^(2+)会使胶束酪蛋白热稳定性增加、浊度上升,改善了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增强吸油性;在冻干工艺下,加入Fe^(2+)同样会使胶束酪蛋白热稳定性增加、浊度上升,但是其吸油能力减小,乳化活力增大,添加0.1 mg/L Fe^(2+)时胶束酪蛋白乳化活力最佳。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胶束酪蛋白食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酪蛋白 亚铁离子 二级结构 浊度 乳化性
下载PDF
乳化剂对大豆浓缩磷脂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梁慧敏 梁少华 +3 位作者 孙聪 申志莉 陈雁然 刘景凡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0,57,共8页
针对大豆浓缩磷脂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存在HLB值低、乳化力和润湿能力差等问题,利用单甘酯、甘油二酯、吐温20、吐温80和复配乳化剂等物理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并考察其对大豆浓缩磷脂的HLB值、乳化力和润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浓缩磷脂... 针对大豆浓缩磷脂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存在HLB值低、乳化力和润湿能力差等问题,利用单甘酯、甘油二酯、吐温20、吐温80和复配乳化剂等物理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并考察其对大豆浓缩磷脂的HLB值、乳化力和润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浓缩磷脂的HLB值和乳化力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润湿能力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或先增强后趋于稳定;热图分析表明单一乳化剂改性大豆浓缩磷脂性能的能力依次为吐温80>吐温20>单甘酯>甘油二酯,而复配乳化剂改性大豆浓缩磷脂性能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性。明晰了乳化剂对大豆浓缩磷脂性能的影响,为大豆浓缩磷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磷脂 物理改性 HLB值 乳化力 润湿能力
下载PDF
乳化剂与乳清蛋白包埋壁材对透明质酸微胶囊溶解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菲 车思彤 赵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文章选用乳清蛋白作为包埋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乳清蛋白-透明质酸微胶囊,探究不同乳化剂(蔗糖酯、大豆卵磷脂)对微胶囊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微胶囊的粒径、Zeta-电位、游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时间、水溶性指数及吸水性指数... 文章选用乳清蛋白作为包埋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乳清蛋白-透明质酸微胶囊,探究不同乳化剂(蔗糖酯、大豆卵磷脂)对微胶囊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微胶囊的粒径、Zeta-电位、游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时间、水溶性指数及吸水性指数等指标对微胶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干燥能有效改善HA溶解性,添加不同乳化剂对微胶囊溶解性产生不同影响;蔗糖酯作用后微胶囊颗粒直径从27.3μm减小至15.3μ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蔗糖酯微胶囊颗粒大小均一、分散均匀,溶解时间从550 s缩短至246 s,吸水性指数最高为220%,扩散性及溶解稳定性较好。大豆卵磷脂作用后微胶囊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表面巯基含量从25.03μmol/g升高至73.02μmol/g,溶解时间最短为180 s,但溶解过程中粉末易结块且形成的溶液稳定性差,会产生分层现象。蔗糖酯对提升乳清蛋白-透明质酸微胶囊溶解性、解决透明质酸应用缺陷具有较强的潜力及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浓缩乳清蛋白 乳化剂 微胶囊 溶解性
下载PDF
可溶性油类和溶解性有机物对砂加载混凝沉淀处理高悬浮矿井水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王雨晨 邸卫猛 +3 位作者 虎晓龙 宋喜东 郝春明 刘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316-9323,共8页
矿井水中可溶性油类和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对石英砂加载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影响机制也不清晰。为此,选用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井水中乳化油、浓缩液、腐殖酸(humic acid,HA)、富里酸(fulvic a... 矿井水中可溶性油类和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对石英砂加载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影响机制也不清晰。为此,选用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井水中乳化油、浓缩液、腐殖酸(humic acid,HA)、富里酸(fulvic acid,FA)和L-色氨酸(L-tryptophan,LA)含量对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矿井水中乳化油、浓缩液和过量的HA含量不利于加载混凝沉淀处理的效率和沉淀速率。HA、LA和适量的FA含量并不能影响加载混凝沉淀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的效率和沉降速率。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乳化油和浓缩液的浓度变化对砂加载混凝沉淀效率和过程的影响较大,而HA、FA和LA的浓度变化则对其影响较小。该结果为进一步认知砂加载混凝处理工艺,提升其处理效率,实现中国煤矿矿井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油 浓缩液 腐殖酸 黄腐酸 L-色氨酸 混凝沉淀
下载PDF
40%异噁草松·仲丁灵乳油的HPLC分析
6
作者 刘九梅 程冬冬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4μm(4.6×150 mm)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DAD)检测器,在210 nm检测波长下,对40%异噁草松·仲丁灵乳油中的异噁草松和仲丁灵进行分离和定...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4μm(4.6×150 mm)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DAD)检测器,在210 nm检测波长下,对40%异噁草松·仲丁灵乳油中的异噁草松和仲丁灵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中异噁草松和仲丁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725和0.0956,变异系数分别为0.7090和0.3210,回收率分别为99.66%和9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噁草松 仲丁灵 HPLC DAD 乳油
下载PDF
不同剂型啶虫脒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新刚 董丰收 +2 位作者 王淼 郑永权 姚建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72-1775,共4页
应用GC-ECD测定,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SP)和3%啶虫脒乳油(EC)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20%SP啶虫脒在棉叶中半衰期为2.1~2.7d,在土壤中为1.9~3.1d;3%EC... 应用GC-ECD测定,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SP)和3%啶虫脒乳油(EC)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20%SP啶虫脒在棉叶中半衰期为2.1~2.7d,在土壤中为1.9~3.1d;3%EC啶虫脒在棉叶中半衰期为1.1~1.7d,在土壤中为0.85~1.6d。虽然可溶性粉剂较乳油降解更慢,但最终残留相差不大。用量13.5~27ga.i.·hm-2,间隔10d施药2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4d收获棉花籽中啶虫脒残留量小于0.0422mg·kg-1,建议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或3%啶虫脒乳油在棉花上防治蚜虫最多使用2次,用量为13.5ga.i.·hm-2,安全间隔期为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可溶性粉剂 乳油 残留 棉花
下载PDF
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润湿性能及对空心莲子草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红春 石旭旭 +2 位作者 娄远来 张伟星 汤呈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40,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EC)防除空心莲子草的增效作用,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可显著提高20%氯氟吡氧...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EC)防除空心莲子草的增效作用,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可显著提高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鲜重及再生能力的抑制效果,其中以添加聚三硅氧烷的处理增效最为显著,添加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鲜重、再生茎叶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6.95%和81.66%;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接触角减小,滞留量增加,其中以添加聚三硅氧烷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添加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的初始接触角小于50°,180 s时接触角均小于15°,表面张力为25.09 m N/m,滞留量为1.891 g/cm2;添加氮酮或聚三硅氧烷可缩短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正、反面的干燥时间,而添加油酸甲酯则会延长其干燥时间。研究表明,添加助剂改善了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的润湿性能,可能是助剂提高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防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空心莲子草 乳油 助剂 防效 润湿性能
下载PDF
紫苏饼粕浓缩蛋白溶解性与乳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锦波 吴振 +1 位作者 朱国君 赵国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以氮溶解指数、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离子强度、蛋白质质量浓度、蔗糖添加量等对紫苏饼粕浓缩蛋白溶解特性和乳化特性的影响。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NSI在50~60℃范围内最大。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等电点在pH4... 以氮溶解指数、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离子强度、蛋白质质量浓度、蔗糖添加量等对紫苏饼粕浓缩蛋白溶解特性和乳化特性的影响。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NSI在50~60℃范围内最大。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等电点在pH4.4,其溶解度与pH值的关系呈典型的V型。低浓度(<0.05 mol/L)的NaCl对蛋白质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均表现为正面作用,而高浓度(0.1~0.25 mol/L)NaCl对其影响则截然相反。添加蔗糖(0%~2.5%)明显改善了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浓缩蛋白 氮溶解指数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酶法改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梅 周瑞宝 马智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 ,采用Alcalase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试验。试验表明 ,酶法水解能显著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酶解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 6 2℃、底物浓度 5 % ,酶浓度 2 % (E/S) ,在此条件下酶解... 为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 ,采用Alcalase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试验。试验表明 ,酶法水解能显著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酶解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 6 2℃、底物浓度 5 % ,酶浓度 2 % (E/S) ,在此条件下酶解 4h ,大豆浓缩蛋白的水解度在 12 %以上 ,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从 10 %提高到 85 %左右 ,有较好的溶解性。并利用浊度法测定了不同水解度条件下酶解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特性 ,结果表明水解度约为 8%时乳化性最大 ,水解度约为6 %时乳化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酶法改性 ALCALASE蛋白酶 溶解性 酶解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柴油作为精喹禾灵乳油中二甲苯替代溶剂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跃群 李艳芳 +1 位作者 郭天娥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为评价不同来源生物柴油作为溶剂配制精喹禾灵乳油的效果,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种类及含量,利用相应制备的5%精喹禾灵乳油进行了防治禾本科杂草的盆栽试验,同时比较了不同生物柴油对药剂稀释液表面张力、干... 为评价不同来源生物柴油作为溶剂配制精喹禾灵乳油的效果,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种类及含量,利用相应制备的5%精喹禾灵乳油进行了防治禾本科杂草的盆栽试验,同时比较了不同生物柴油对药剂稀释液表面张力、干燥时间和在叶片表面沉积量等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生物柴油均能够制备出合格的5%精喹禾灵乳油,并且利用生物柴油制备的乳油在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g/hm2时防效略高于常规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的乳油,5g/hm2和20g/hm2剂量下无显著差异;生物柴油配制乳油稀释液与二甲苯配制乳油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差异不显著,但前者的沉积量则明显提高50%左右,能提高稀释液在小麦叶片的渗透速率。上述结果初步表明,生物柴油作为精喹禾灵乳油的替代溶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精喹禾灵 溶剂 物理性状 乳油
下载PDF
毒死蜱微球和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力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石有 刘德坤 +6 位作者 张翠 张少飞 邓振洲 李正杨 黄彬彬 吴祖建 吴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3龄幼虫的持续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微球在水中的消解速率比乳油慢,半衰期比乳油的长,高浓度微球和乳油的消解半衰期均长于低浓...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3龄幼虫的持续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微球在水中的消解速率比乳油慢,半衰期比乳油的长,高浓度微球和乳油的消解半衰期均长于低浓度下的消解半衰期。有效成分为1.2、12和24 mg/L的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4±2.1)d、(27.8±1.6)d、(31.0±1.7)d和(12.8±1.0)d、(16.1±0.9)d、(19.7±1.1)d;毒死蜱微球对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强于乳油且持效期长,1.2 mg/L的毒死蜱微球水解85 d后处理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死亡率高达76.6%,高于相同浓度、相同条件乳油的处理(53.3%),具有良好的持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微球 乳油 消解 白纹伊蚊 毒杀作用
下载PDF
渔用阿维菌素水乳剂的安全性和药效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帅 房文红 吴淑勤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1,共5页
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渔用新制剂阿维菌素水乳剂(EW)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银鲫(Carassius auratus)和麦穗鱼(Peudorasbora parva)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患病草鱼(Ctenophayngodon idellas)、银鲫体表锚头鳋的药效实验,且二... 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渔用新制剂阿维菌素水乳剂(EW)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银鲫(Carassius auratus)和麦穗鱼(Peudorasbora parva)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患病草鱼(Ctenophayngodon idellas)、银鲫体表锚头鳋的药效实验,且二者均以相同阿维菌素含量的乳油(EC)为参照进行对比,旨在评价水产养殖用阿维菌素水乳剂对养殖鱼类的安全性及其驱虫效果。结果显示,2%阿维菌素水乳剂对鲢、银鲫和麦穗鱼的96 h-LC50分别为2.15 mg/L、1.15 mg/L和1.83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2 mg/L、0.12 mg/L和0.18 mg/L;而对应乳油96 h-LC50为0.98 mg/L、0.57 mg/L和1.08 mg/L,安全浓度为0.09 mg/L、0.06 mg/L和0.1 mg/L。对患锚头鳋的草鱼、银鲫施用0.05 mg/L2%阿维菌素水乳剂后6 h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6.27%、91.88%,24 h即达到100%、96.15%;施用0.025 mg/L 2%阿维菌素水乳剂后6 h的校正防效分别为43.65%、68.58%,24 h达到91.56%、90.80%;而施用0.05 mg/L 2%阿维菌素乳油对应的校正防效分别为47.31%、77.46%和95.69%、91.62%,可见相同含量的水乳剂驱虫效果优于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水乳剂 乳油 急性毒性 药效
下载PDF
净叶宝乳油中水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惠 王满营 +1 位作者 张兴 王明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2,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GDX_102色谱柱上分离和测定净叶宝系列乳油中的水分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且对人体和环境安全;对同一试样的6次平行独立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17 % ,相对标准偏差为3.5 % ,加标回收率在98 %以上。
关键词 农药 乳油 乳相色谱法 水分 净叶宝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优化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高配科 马挺 +4 位作者 赵玲侠 李国强 曹美娜 王燕森 梁凤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05-2012,共8页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PN)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解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注入水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采用离子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分析了油藏地层水的离子组成,从而确定了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激活的基础背景资料...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PN)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解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注入水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采用离子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分析了油藏地层水的离子组成,从而确定了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激活的基础背景资料。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为基础,同时考虑在激活过程中抑制有害菌———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确立了以激活前后水样中总菌浓的变化、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变化和对原油的乳化效果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激活剂效果评价。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成功将Box-Benhnke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应用到激活剂体系各因素的优化组合,最终得到玉米浆干粉0.33 g.(100 ml)-1、磷酸氢二铵0.312 g.(100 ml)-1和硝酸钠0.2 g.(100 ml)-1的激活配方,此时总菌浓达到1.57×108cells.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 提高原油采收率 菌浓 乳化作用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新型磺酸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东恩 胡守印 张逸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醇(PEG1000,PEG2000,PEG6000,PE6200)以及自制的新型磺酸盐二胺扩链剂为原料,采用丙酮法经预聚和扩链合成了4种新型水溶性磺酸盐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S),采用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物...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醇(PEG1000,PEG2000,PEG6000,PE6200)以及自制的新型磺酸盐二胺扩链剂为原料,采用丙酮法经预聚和扩链合成了4种新型水溶性磺酸盐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US),采用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能、发泡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为底物所得到的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20 g/L,在此浓度下水溶液表面张力为41.6mN/m;以嵌段聚醚为底物所得到的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则小于1g/L,在此浓度下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2mN/m.另外,该类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一定的触变性和乳化力,以及较低的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乳化性 发泡性
下载PDF
无患子皂苷及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伍恒 王娜 +3 位作者 翁震 徐德平 汪何雅 姚卫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4,共6页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无患子皂苷水提液及其发酵液以及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结果显示,经发酵纯化后的无患子皂苷的高温稳定性、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泡沫性能及乳化力都有不同程...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无患子皂苷水提液及其发酵液以及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结果显示,经发酵纯化后的无患子皂苷的高温稳定性、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泡沫性能及乳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Rosen理论推算出无患子皂苷发酵液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烷基聚葡萄糖苷(AP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平平加)进行二元复配的最佳配比。γCMC、CMC及泡沫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无患子皂苷发酵液与这4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二元复配体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协同增效效应;乳化力测试结果显示,无患子皂苷与APG复配对棕榈油和液体石蜡都有较大的协同增效作用,但其他3种复配体系仅对棕榈油有协同增效作用,对液体石蜡无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皂苷 发酵法 复配体系 临界胶束质量浓度 泡沫性能 乳化力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催化裂化用常压渣油乳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昱东 杨朝合 +1 位作者 梁迎春 段练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6,共3页
根据催化裂化的特殊要求 ,选择适用于重油催化裂化乳化进料的中性非离子型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实验 ,建立了乳状液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并对乳状液的制备条件、乳状液的类型和各种乳化剂所形成的乳状液在 80℃下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 根据催化裂化的特殊要求 ,选择适用于重油催化裂化乳化进料的中性非离子型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实验 ,建立了乳状液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并对乳状液的制备条件、乳状液的类型和各种乳化剂所形成的乳状液在 80℃下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以确定各种乳化剂的使用浓度。结果表明 ,在 80℃下 ,各乳化剂所形成的乳状液均为W /O型 ,且其储存稳定性并不随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大 ,而是存在最佳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常压渣油 乳化工艺 研究 乳化剂 浓度 稳定性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小霖 张文胜 +4 位作者 马汉祥 杨宗斌 刘爱杰 罗南富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测定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静脉),并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时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吸入)进行比较。方法将40只杂种犬平均分成静脉和吸入麻醉两组。应用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同时测定犬的MAC值。结果静脉组序贯法所... 目的测定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静脉),并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时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吸入)进行比较。方法将40只杂种犬平均分成静脉和吸入麻醉两组。应用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同时测定犬的MAC值。结果静脉组序贯法所测得的MAC静脉(0.94±0.10)%,与自身交叉法所测得的前6个交叉点的MAC静脉(0.89±0.14)%或全部交叉点的MAC静脉(0.93±0.13)%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吸入组序贯法所测得的MAC吸入(1.29±0.10)%,与自身交叉法所测得的前6个交叉点的MAC吸入(1.24±0.06)%或全部交叉点的MAC吸入(1.33±0.09)%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MAC静脉均小于MAC吸入,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时的MAC静脉明显小于吸入异氟醚麻醉时的MAC吸入,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对MAC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乳化异氟醚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江华 曹立冬 +3 位作者 孔令娥 李凤敏 吕和平 黄啟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建立了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快速检测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环己烷为内标,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粒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甲醇体积分数为0.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 建立了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快速检测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环己烷为内标,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粒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甲醇体积分数为0.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1,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33%,空白溶液甲醇的添加回收率在95%~100%之间。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为其他农药液体制剂中易挥发有毒助剂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农药 乳油 甲醇 含量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