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感知-偏好-人格”的传统园林花木人格化研究:以《全唐诗》松树为例
1
作者 尹以俗 刘娟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花木影响人格发展的“感知-偏好-人格”神经心理过程,构建研究框架;其次,以古代大数据《全唐诗》所见松树为例,基于NVivo软件和扎根理论方法,发现:(1)诗人偏爱松树,共有3044首描写松树五感景观的唐诗,占比高达6.22%;(2)其中,以视觉景观为主,听觉和触觉次之,占比分别为82.85%、10.09%和9.23%;(3)松树视觉“青”“霜雪”“孤”“鹤”“风云月”等和听觉“风中松声”共计1432个编码,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松景观偏好,与坚韧不屈、贞节不阿、超凡脱俗的“百木长”松格建立关联。“感知-偏好-人格”研究框架,能较为全面有效地揭示传统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唐诗》 松树 扎根理论 景观偏好 花木人格化
下载PDF
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及配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邸高曼 王秀荣 《广东园林》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植物造景 唐诗 景观意境 配置方式
下载PDF
以多元历史文献为解读文本的宋代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婷 金荷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通过提取及分析宋词选(《乐府雅词》《绝妙好词》《阳春白雪》)、宋代园记(笔者筛选整理得105篇)、宋代地志(《方舆胜览》《舆地纪胜》)文献中的植物香景文本,结合其余历史文献、图像资料等,对宋代植物香景的营造材料、营造手法、营造... 通过提取及分析宋词选(《乐府雅词》《绝妙好词》《阳春白雪》)、宋代园记(笔者筛选整理得105篇)、宋代地志(《方舆胜览》《舆地纪胜》)文献中的植物香景文本,结合其余历史文献、图像资料等,对宋代植物香景的营造材料、营造手法、营造特征、典型香景植物及园林、审美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基于宋代文人群体的植物香景偏好,发现宋人喜好的许多香景营造范式在历史上早有渊源,从文学作品方面,包括先秦典籍、两晋隐逸山水诗、唐诗宋文等都对宋人香景审美产生重要影响。造景形式上宋人相互仿照或沿袭前人不在少数,但也发展了宋代的植物香景应用实践;一些新兴的带有典型宋代文化符号的香景植物审美内涵也为宋人所挖掘,如酴醾之“香雪”“垂架飘香”,部分园林已具有香景营建自觉意识。另外总结宋人的香景审美理念,即宗“理”审美为主,“娱情”审美兼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宋词选 园记 地志 香景 宋代 植物
下载PDF
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植物景观的时空分布与意境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滨谊 刘婉榕 胡金龙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文章以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具体描写植物景观的山水诗词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CM、ArcGIS等对诗词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量化研究法探究诗词中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解析其中的植物景观意境。研究结果显示,在时间角度上,从游历山水到开... 文章以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具体描写植物景观的山水诗词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CM、ArcGIS等对诗词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量化研究法探究诗词中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解析其中的植物景观意境。研究结果显示,在时间角度上,从游历山水到开发造园,诗词中涉及的植物种类及其特征描写是由粗略概括向细腻多元过渡的;在空间角度上,植物景观具有岭南植物和江南植物种类相结合的特点,并呈现生长茂密、春花与秋叶共现的景象。借助社会语义网络的分析方法,文章将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的植物景观归纳为5种类型,并分析其意境构成特点,以期为桂林山水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彰显文化底蕴的生态人居环境营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词 植物景观 时空 分布特征 植物意境 桂林
下载PDF
常德诗墙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建中 陈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常德诗墙公园植物的调查,分析了其在树种的选择和搭配上的造景特色,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配置,顺应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从而达到了提高环境景观质量、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进而营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关键词 常德 园林 诗墙公园 植物造景
下载PDF
儿童诗:为孩子种梦 被引量:3
6
作者 蒋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从儿童文学中选出诗这种最具艺术魅力的文体探讨了本届大会的主题。笔者认为:人生在世离不开精神的支撑,需要梦想的激励,需要希望的指引。为孩子种梦,放飞孩子的梦想,点燃孩子的希望,对儿童健康成长,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和人类的明天都... 从儿童文学中选出诗这种最具艺术魅力的文体探讨了本届大会的主题。笔者认为:人生在世离不开精神的支撑,需要梦想的激励,需要希望的指引。为孩子种梦,放飞孩子的梦想,点燃孩子的希望,对儿童健康成长,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和人类的明天都有重大的意义,儿童诗的艺术魅力,吸引并滋润着儿童的心灵,促进他们茁壮健康成长,值得全社会协同作战。用文学为孩子们种梦,是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诗 种梦 儿童文学
下载PDF
论《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秀华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23-26,共4页
《古诗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诗歌涉及植物意象。与《诗经》、《楚辞》相较,在植物意象的选取上,《古诗十九首》既体现传统而又多有创新;在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古诗十九首》注重意象的组合;在艺术表现上,《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融入了诗歌... 《古诗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诗歌涉及植物意象。与《诗经》、《楚辞》相较,在植物意象的选取上,《古诗十九首》既体现传统而又多有创新;在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古诗十九首》注重意象的组合;在艺术表现上,《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融入了诗歌的抒情话语,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也即,较之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具有唯美化、组合化和更为情景交融的特点,由此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植物意象 审美特质
下载PDF
北京大学校园内植树碑考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希群 王安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4-35,共2页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旁有两块植树碑,一块是清朝乾隆皇帝丁未年(1788)所立,一块是民国十一年(1922)燕京大学教育系壬戌班所立,本文对这两块碑的碑文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石碑 北京大学 未名湖 清朝 乾隆 “种松”诗 燕京大学 民国时期
下载PDF
从唐诗看唐代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生态状况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润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2-68,共7页
唐代蜀道题材诗歌数量可观,这些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蜀道地区的相关信息。唐代诗人在蜀道题材诗歌中描写了很多蜀道地区的植物和植被景观,系统分析梳理这些植物信息,可以窥探蜀地的生态状况。从唐诗来看,唐代时期蜀道地区森林蓊郁茂密,... 唐代蜀道题材诗歌数量可观,这些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蜀道地区的相关信息。唐代诗人在蜀道题材诗歌中描写了很多蜀道地区的植物和植被景观,系统分析梳理这些植物信息,可以窥探蜀地的生态状况。从唐诗来看,唐代时期蜀道地区森林蓊郁茂密,植物种类多样,可分为普通野生树木、经济作物、观赏植物等三大类。相关诗文等历史文献说明唐代四川地区的生态状况极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唐代 蜀道 四川 植物 生态
下载PDF
论《花草粹编》选词的主导倾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放 鲍菁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6-70,共5页
《花草粹编》是明人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词选,它以《花间集》、《草堂诗余》为主要选源,在风格上亦承袭《花》、《草》,体现出主婉媚的选词方式。而作者的这种审美取向亦和当时明代词坛"花草"盛行的背景密不可分。对姜夔等风... 《花草粹编》是明人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词选,它以《花间集》、《草堂诗余》为主要选源,在风格上亦承袭《花》、《草》,体现出主婉媚的选词方式。而作者的这种审美取向亦和当时明代词坛"花草"盛行的背景密不可分。对姜夔等风雅派词人作品的选入亦使是选体现出"复雅"的倾向,这是陈氏在"花草"盛行的背景下独特的词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耀文 《花草粹编》 婉媚 复“雅”
下载PDF
《诗经》情爱诗与采摘意象关系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鹤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2-74,共3页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情爱诗,在这些情爱诗中有大量的采摘意象参与表达。文章从采摘意象参与情爱诗的表现类型入手,对这种意象生成的文化心理以及由此所构建的美学意蕴进行了溯源和探讨。
关键词 情爱诗 采摘意象 原始宗教 美学意蕴
下载PDF
宋代诗词稻作知识传播作用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的启迪
12
作者 殷三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443-17444,共2页
宋代诗词中涉及很多稻作知识。该文从不同方面撷取部分诗词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对当前文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等的启示。
关键词 宋代 诗词 稻作 农业技术推广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古史家采摭诗文入传与文学文本经典化进程
13
作者 田恩铭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
采摭诗文入传是史书中常见的传记文本的书写方法。自《史》《汉》以来,存在着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史家采摭诗文入传是文学文本经典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史家的采摭往往确立了文学文本的经典地位,并以之为媒介继续传播。采摭诗... 采摭诗文入传是史书中常见的传记文本的书写方法。自《史》《汉》以来,存在着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史家采摭诗文入传是文学文本经典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史家的采摭往往确立了文学文本的经典地位,并以之为媒介继续传播。采摭诗文入传的意义在于:诗文入传构成传主形象书写的一个组成部分,此点自《史》《汉》以来莫不如是;诗文发挥文章的政教意义;诗文作为文学文本往往确定传主的文学家身份;采摭诗文入传发挥了保存一代文章的特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史家 采赋入传 历史化语境 文本经典化
下载PDF
“单豹且里内,高门复何如”——柳宗元诗《种术》新解
14
作者 王祚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4-95,共2页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面对严酷的政治迫害,柳宗元故作平淡清闲,但其内心却充满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矛盾。《种术》一方面企图从道家种药修炼中寻求解脱,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正是柳宗元被贬初期思想状况的真...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面对严酷的政治迫害,柳宗元故作平淡清闲,但其内心却充满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矛盾。《种术》一方面企图从道家种药修炼中寻求解脱,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正是柳宗元被贬初期思想状况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种术》 文学评论 种植诗 政治理想
下载PDF
龚自珍诗中花果草木意蕴的内涵
15
作者 刘新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龚诗描绘了各种各样的花(果),尤以梅花意象繁多,约分言志,言情,思亲,赠友,纪游,咏古等方面;诗中草木意象或比奇才、世衰、现实或喻扼杀不育人才或表壮志难酬,其花果草木意象内涵外延皆比前代扩大发展。
关键词 龚诗 意象 花草美人 内涵
下载PDF
魏晋植物赋浅析
16
作者 夏侯轩 张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8-10,共3页
魏晋植物赋是魏晋赋体文学中值得关注的一类,从体物、抒怀、明理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植物赋所反映的时代思潮、文化观念以及赋体文学自身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魏晋植物赋 时代思潮 文化观念 赋体文学特征
下载PDF
藉田礼与《诗经》雅、颂中的农事诗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红霞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周天子每年初春都要在藉田中举行亲耕仪式,对重视农业的周人而言,藉田礼是当时很重要的礼仪。《诗经》雅、颂中有多篇农事诗歌,或描绘藉田礼举行时的劳作场面,或表现与藉田礼相关的仪程祭祀,清晰地展现出远古先民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 周天子每年初春都要在藉田中举行亲耕仪式,对重视农业的周人而言,藉田礼是当时很重要的礼仪。《诗经》雅、颂中有多篇农事诗歌,或描绘藉田礼举行时的劳作场面,或表现与藉田礼相关的仪程祭祀,清晰地展现出远古先民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藉田礼 《诗经》 农事诗
下载PDF
基于古诗词的植物旅游资源教学与课程育人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杨 任娟娟 贾风勤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3期185-188,共4页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长河里的瑰宝,她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课程育人则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植物常被用来承载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通过解析古诗词...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长河里的瑰宝,她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课程育人则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植物常被用来承载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通过解析古诗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等,将其与植物旅游资源教学相结合,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育人,同时将其与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了若干“在课程中学习,在课程中育人”的“旅游+教育+情景体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古诗词 植物旅游资源 课程育人 教化思想
下载PDF
《庭中有奇树》之“奇树”试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萍 徐国荣 《天中学刊》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产生于汉魏时期的《庭中有奇树》是一首怀人诗,全诗就“奇树”展开,但历来注者无人说明此树是什么树。联系诗歌内容,可知槐树的种植位置和生物特征与“奇树”一一吻合,因此,“奇树”当为槐树。同时,结合对槐树文化意蕴的探讨,亦可深入... 产生于汉魏时期的《庭中有奇树》是一首怀人诗,全诗就“奇树”展开,但历来注者无人说明此树是什么树。联系诗歌内容,可知槐树的种植位置和生物特征与“奇树”一一吻合,因此,“奇树”当为槐树。同时,结合对槐树文化意蕴的探讨,亦可深入理解汉魏古诗比兴艺术与感物传统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奇树 槐树文化 种植位置 生物特征
下载PDF
“红裙妒杀石榴花”——《全唐诗》“红裙”服饰文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莉 邵旻 《服饰导刊》 2021年第6期21-26,共6页
[研究意义及方法]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中涉及大量关于"红裙"服饰的描写,针对《全唐诗》中"红裙"服饰文化现象,文章运用考古文物、古文献史料及古代绘画三维印证的方法,从《全唐诗》红裙相关诗句的整理归纳... [研究意义及方法]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中涉及大量关于"红裙"服饰的描写,针对《全唐诗》中"红裙"服饰文化现象,文章运用考古文物、古文献史料及古代绘画三维印证的方法,从《全唐诗》红裙相关诗句的整理归纳、红裙与染色、红裙与佳人的关系等三面展开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认为:红裙在唐代妇女间是普遍流行的;红色染织原料的提取及染色技术的发展是造成红裙流行这一现象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唐朝红裙流行文化的背后,亦渗透了色彩的等级观念,这在中国色彩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裙 《全唐诗》 传统色彩 女性服饰 植物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