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Deep Poverty-stricken Villages in the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A Case Stud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in Laopingzi Village,Luquan County 被引量:1
1
作者 Meiqi SHAO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6期59-63,70,共6页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cor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the rural poor to achieve stable incom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Laopingzi Village,Jiaopingdu...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cor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the rural poor to achieve stable incom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Laopingzi Village,Jiaopingdu Town,Luquan County,Kunming County,Yunnan Province,located in the dry-hot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has become a typical deep poverty-stricken village due to its special natural conditions.In recent years,in the battle to w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the people of Laopingzi Village have achieved a virtuous cycl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n acces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get rich through vigorously developing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By the end of 2018,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Laopingzi Village Committee dropped from 45. 62% in 2014 to 1. 11%,and the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ha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developing the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in the village,analyzes the main result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mode and discusse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prickleyash cultivation on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so a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ractical examp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overty-stricke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Green prickleyash Characteristic planting Mode DEEP POVERTY-STRICKEN village Dry-hot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Vill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YANG Ren ZHANG Xin XU Q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013-1034,共22页
China is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th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ies as the primary goal.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of’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China is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th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ies as the primary goal.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of’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villages(ASVs)under OVOP provide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basis for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pecialization and clustering of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takes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s an example,using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Ripley’s K function,geometric fractals,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SVs.It was found that the ASV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dominated by the planting industry,with an uneven number in space and a multi patch distribution.Specifically,ASV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haoshan Plain in the eastern Guangdong,the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Guangzhou,and the eastern part of Maoming City.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 obeys the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at the scale of province,region and municipality(prefecture-level city).In addition,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SVs are affected by multip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he influence of basic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s gradually weakening,whil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market demand is gradually increasing.This study can enr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ASVs and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long-term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下载PDF
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
作者 胡盈盈 李玉萍 +4 位作者 李海亮 罗红霞 杨歆歆 禹萱 郑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98,共10页
【目的】探究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农业特色产业优化布局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2年湖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 【目的】探究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农业特色产业优化布局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2年湖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利用平均最近邻域分析、核密度分析、地理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示范村镇分布多,中部和中西部分布较少;2011—2022年“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呈极显著聚集分布(P<0.01),主要聚集在区位特色资源明显的湘西,以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长沙和湘潭。湖南省不同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种植业是最具优势产业,其产业聚集度在全省呈遍地分布的特点,高值区聚集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一村一品”产品类别多样化且有明显分布特点,其中果品、蔬菜和茶叶三大类最为突出及具有竞争力。果品类主要聚集在东南西三面环山的主产区,其分布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96,R^(2)=0.93,P<0.05);蔬菜类主要聚集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茶叶类主要集中在茶叶主产区湘西。“一村一品”获批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示范村镇的地理重心整体上分布在中部。【建议】加大特色资源挖掘,提升示范村镇数量和质量;深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涉农服务业、电商和信息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据现有特色产品的区位优势,优化乡村产业布局;重视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多途径培育品牌,多样化推广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空间分布 核密度分析 主导产业 GIS 湖南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李祖慧 李玉萍 +2 位作者 梁伟红 叶露 彭聃琦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一村一品”作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以云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为基础,阐述分析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认定数量、区域分布、年度获批、主导产业等情况... “一村一品”作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以云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为基础,阐述分析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认定数量、区域分布、年度获批、主导产业等情况,归纳总结云南省“一村一品”主要的几种发展模式,并针对“一村一品”存在的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差异化不明显、品牌化建设滞后、产品营销有待加强、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大力推进规模化发展、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融合、重视品牌建设与营销、强化技术人才培育等对策,为云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一村一品 乡村产业 发展现状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演化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5
作者 陈长兴 廖嘉玮 +1 位作者 王兰兰 潘纪晓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946-952,共7页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乡村在传统农业村落、现代工业村落、乡村旅游村落3个产业变迁过程中文化空间生产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袁家村物质文化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化到...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乡村在传统农业村落、现代工业村落、乡村旅游村落3个产业变迁过程中文化空间生产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袁家村物质文化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化到乡镇工业文化,再到乡村旅游文化的转变;精神文化空间由乡土观念和小农意识逐渐发展为集体信仰和组织观念,再到强化道德教育和乡风文明建设;制度文化空间从血缘宗族制度下的礼俗秩序转变为集体主义规范兴起下的制度规范与业缘交往,最终实现了多元主体融合下的三治合一。文化空间的功能价值从最初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活与旅游功能并重。这些演化过程是内外部经济资本积累、构建者主导的政治权力以及集体主义导向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结果,共同决定了袁家村文化空间的形态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生产 产业结构变迁 袁家村
下载PDF
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研究——以山西运城新绛县光村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为例
6
作者 刘东材 韩英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研学旅行产品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在深度挖掘光村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资源的同时也分析了光村在研学旅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研学旅行产品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在深度挖掘光村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资源的同时也分析了光村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产业 研学旅行产品
下载PDF
云南沧源竹文化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模式构建——以班洪乡南板村为例
7
作者 辉宇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云南省沧源县是中国巨龙竹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具有发展特色竹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在沧源县构建特色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符合当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需求,能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同时能够促进边疆少数民... 云南省沧源县是中国巨龙竹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具有发展特色竹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在沧源县构建特色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符合当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需求,能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同时能够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具有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战略意义。文章以沧源县班洪乡南板村为例,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分析了沧源县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优势,提出班洪乡南板村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建设的内容与路径,旨在为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竹文化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并在学术上填补少数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竹文化产业 一村一品 少数民族 品牌建设 云南沧源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萍 叶露 +3 位作者 梁伟红 邓春梅 刘燕群 王丹阳 《中国热带农业》 2023年第5期63-70,共8页
“一村一品”是我国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发展模式。以海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为基础数据,分析海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认定数量、区域分布、年度获批、主导产业等情况,归... “一村一品”是我国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发展模式。以海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为基础数据,分析海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认定数量、区域分布、年度获批、主导产业等情况,归纳总结“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模式,剖析“一村一品”发展中存在的特色资源挖掘不足、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提出坚持规划先行、推进规模化经营、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化建设、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培养等发展路径,以促进海南省“一村一品”快速健康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海南省 乡村产业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工业型乡村家庭生产场景互助性特征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仲利强 刘胜昆 +2 位作者 叶倩衡 蓝家泰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5期2-9,共8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北地区乡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地域农人的生计方式朝非农转型,引发生产行为模式和生产空间分异,导致生产空间及家庭生产场景的发展趋势由单一转向多样化。文章以浙北安吉碧门村21处农宅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北地区乡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地域农人的生计方式朝非农转型,引发生产行为模式和生产空间分异,导致生产空间及家庭生产场景的发展趋势由单一转向多样化。文章以浙北安吉碧门村21处农宅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行为注记及入户测量等方法,获取新农人生产行为和农宅生产空间数据,提炼家庭生产场景结构并依据互助性水平将典型样本划分为低、中、高3类。研究发现行为参与人数、参与人互动关系共同决定了工业型乡村家庭生产场景的互助性水平。互助性水平越高,生产空间的规模越大,空间层次越丰富。研究通过厘清家庭生产场景中“行为-空间”作用机制,归纳有助于提升互助性水平的空间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行为 生产空间 家庭生产场景 互助性水平 工业型乡村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村镇工业集聚区空间更新的价值实现机制——以海珠同创汇更新治理为例
10
作者 李明月 许蕾 +1 位作者 周艺霖 方萌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存量开发时代,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但普遍面临实施困难和价值难以实现等多重困境。以广州市海珠同创汇空间更新治理为实证案例,运用场域理论审视村镇工业集聚区空间演化和多元价值实现过程。研究发现,低效村镇工业集聚... 存量开发时代,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但普遍面临实施困难和价值难以实现等多重困境。以广州市海珠同创汇空间更新治理为实证案例,运用场域理论审视村镇工业集聚区空间演化和多元价值实现过程。研究发现,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空间生产历经“传统农业空间、外源性空间生长向多维空间协同提升”演化路径,空间治理的目标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空间中的行动者在权力、资本和社会的分化重塑和场域转变中调适惯习并觉醒治理主体意识;村镇工业集聚区空间再生产过程中,权力、资本、社会三要素从分治逐渐形成嵌入式协同的治理结构,基层社会治理场域和惯习的相互作用和转化速率加快,倒逼提高空间更新治理效率和提增空间更新治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工业集聚区 更新治理 场域 空间生产
下载PDF
丘陵山区不同种植型乡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云梅 张仕超 +2 位作者 冉娜 唐俊霞 刘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1-213,共13页
为探明乡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差距及障碍因子,该研究基于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6镇15个样点村的调研数据,从产业融合行为、融合效益2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算不同种植型乡村产业融... 为探明乡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差距及障碍因子,该研究基于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6镇15个样点村的调研数据,从产业融合行为、融合效益2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算不同种植型乡村产业融合水平,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样区乡村产业融合水平整体偏低,均值仅0.210。分产业类型来看,花椒型(0.399)>粮油型(0.254)>花木型(0.134)=蔬菜型(0.134)>水果型(0.127)。从同类产业乡村差距来看,花木型、蔬菜型和水果型乡村之间融合水平差值均低于0.110,但花椒型和粮油型乡村差距较大,分别为0.732和0.361。2)乡村产业融合耦合协调水平不高,14个样点村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占比近93.33%。耦合协调度最大的是花椒型乡村(0.436),其次是粮油型乡村(0.369),最后依次是蔬菜型(0.291)、花木型(0.285)和水果型(0.274)乡村。同类乡村内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差距也较大,花椒型(0.372)>粮油型(0.201)>水果型(0.157)>蔬菜型(0.098)>花木型(0.051)。3)在障碍度≥0.08水平上,村镇邻近度、产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例、融合主体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无产业融合配套设施等因子对各类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乡村应立足自身特色资源,持续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夯实产业融合基础,差异化制定融合提升方案,拓展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产业 丘陵山区 种植型乡村 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度模型 障碍度模型
下载PDF
产业集聚推动农业高质量生产的机制研究:来自专业村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哲晰 穆月英 潘彪 《宏观质量研究》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推动农业高质量生产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新发展阶段中,以专业村为表现形式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质量生产、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出路受到各界关注。依托产业集聚理论,从经验共享、服务共享和空间共享... 推动农业高质量生产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新发展阶段中,以专业村为表现形式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质量生产、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出路受到各界关注。依托产业集聚理论,从经验共享、服务共享和空间共享三个维度,对专业村集聚发展模式作用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分组回归以及样条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专业村通过经验共享、空间共享两个主要维度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而服务共享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具体来看,经验共享、服务共享有利于缩小农户技术效率差异,空间共享则表现出对大规模经营主体效率提升作用更明显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集聚存在“拥挤”效应,低水平的扩容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对此,提出欲继续高质量推动专业村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应将重点置于发挥规模化经营主体的技术示范带动作用,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公共资源配套建设,创建区域特色品牌,实现竞争力提高与农民增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村 产业集聚 农业高质量生产 技术效率 HSFA
下载PDF
乡村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2,共15页
基于2007—2020年全国24个省1451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考察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示范政策对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这种作用因当地财政收入水平、人力资本... 基于2007—2020年全国24个省1451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考察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示范政策对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这种作用因当地财政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特色产品种类等存在差异。此外,示范政策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进一步地,从县域层面作用机制来看,示范政策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涓滴效应促进农民增收;从企业层面作用机制来看,示范政策促使涉农企业集聚、工商资本下乡以及涉农企业营收增加,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从农民层面作用机制来看,示范政策提高了农民非农就业水平、农业技术采用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 县域经济 涉农企业 农民行为
下载PDF
村社共同体重建与乡村发展机制创新——以广西三江县布央村为例
14
作者 陈智杰 《城市建筑》 2023年第7期15-20,共6页
国内外经验表明,基于地方产业的乡村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也是乡村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我国乡村地区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和多功能主义转型,村社共同体不但在农村地区的乡村治理中起到重要... 国内外经验表明,基于地方产业的乡村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也是乡村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我国乡村地区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和多功能主义转型,村社共同体不但在农村地区的乡村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多元产业驱动乡村创新发展中得到复兴与再造,有可能成为乡村发展机制创新中的关键角色。聚焦广西三江县布央村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研究村社共同体在布央村地方产业(茶叶)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并进一步讨论其在布央村“产村互动”过程中的角色,发现政府引导、村社主导、村企协作、全民参与等对布央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上述发现可为我国类似地区的乡村振兴及其政策干预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共同体 地方产业 产村互动 茶旅融合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生产加工型镇村级工业园消防安全工作初探
15
作者 刘彪 《今日消防》 2023年第12期14-17,共4页
随着各类镇村级生产加工型工业园规模的不断加大,各类火灾隐患问题时有发生,且此类村镇级工业园大多直接与行政村落毗邻,生产加工车间普遍与居民社区距离较近,火灾事故发生后若不能予以及时处置,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因此... 随着各类镇村级生产加工型工业园规模的不断加大,各类火灾隐患问题时有发生,且此类村镇级工业园大多直接与行政村落毗邻,生产加工车间普遍与居民社区距离较近,火灾事故发生后若不能予以及时处置,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因此,结合我国生产加工型镇村级工业园火灾防控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以上区域内部存在的火灾隐患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力争有效降低以上区域发生重特大火灾的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村级工业园 生产加工 消防安全隐患 防火监督
下载PDF
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16
作者 蒙惠军 曹彬 +2 位作者 田芳银 孙战育 刘亚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8-232,共5页
渭南市一村一品产业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类型多样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群。为了对进一步推进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对其他地方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分析了渭南市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的特... 渭南市一村一品产业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类型多样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群。为了对进一步推进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对其他地方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分析了渭南市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的特点、成效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渭南市优势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产业化发展 问题 对策 渭南市
下载PDF
欠发达区特色种植型村域经济发展时空变化——以河南省十里铺村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乔家君 汪海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6,共5页
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对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村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十里铺村特色种植及其周边时空扩散为例,阐述欠发达农区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特色种植业的时空变化轨迹,形成"基地+农户&qu... 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对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村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十里铺村特色种植及其周边时空扩散为例,阐述欠发达农区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特色种植业的时空变化轨迹,形成"基地+农户"型村域经济发展模式。实地调查发现,十里铺村特色种植的时空变化阶段明显:受亲缘、区位、交通等影响,依次呈现出兴起、壮大、稳定的演变轨迹;空间上表现出初始的点状分布、快速扩散、稳定增长三个扩散阶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的产业体系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种植业 村域经济 时空变化 十里铺村
下载PDF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概况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娟 李艳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575-5579,共5页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市场经济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在初步掌握该模式概念内涵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为例,从政策实施、企业发展、农民参与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该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市场经济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在初步掌握该模式概念内涵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为例,从政策实施、企业发展、农民参与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该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该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其他地区实践和推广该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 现代农业 新农村
下载PDF
进入与退出:“资本下乡”为何逃离种植环节——基于皖北黄村的考察 被引量:77
19
作者 陈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1-37,共7页
"资本下乡"通过土地规模流转试图直接进入生产环节,以此构成资本化的规模经营,并试图扩展到农业的全产业链。通过皖北黄村的实证调查,探讨资本下乡的绩效与社会经济后果。结果显示:"资本下乡"通过土地流转较迅速地... "资本下乡"通过土地规模流转试图直接进入生产环节,以此构成资本化的规模经营,并试图扩展到农业的全产业链。通过皖北黄村的实证调查,探讨资本下乡的绩效与社会经济后果。结果显示:"资本下乡"通过土地流转较迅速地形成了大户农场,却无法通过规模经营而在种植环节盈利,在资本规律引导下,出现产业转换和退出种植环节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种植环节 土地流转 资本式经营 农业产业链
下载PDF
我国“一村一品”地理分布与数量特征分析:兼论区域内生发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向延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3,87,共4页
"一村一品"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内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为区域市场本地生产和就业创造机会,促进区域内生发展。通过研究"一村一品"的发展,结合区域内生发展理论,探讨我国"一村一品"地理... "一村一品"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内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为区域市场本地生产和就业创造机会,促进区域内生发展。通过研究"一村一品"的发展,结合区域内生发展理论,探讨我国"一村一品"地理分布及其数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一村一品"地理分布并不均匀,存在区域差异,同时,我国"一村一品"产业类别存在不同比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区域内生发展 产业类型 地理分布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