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tic value of 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 calculated by plasma renin activity or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 in primary aldosteronism: a meta-analysis
1
作者 Zhenjie Liu Xiaohong Deng +5 位作者 Li Luo Shaopeng Li Man Li Qinqin Deng Weiguo Zhong Qiang L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39-647,共9页
Background:Sinc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calculated by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PRC)or plasma renin activity(PRA)is still inconclusive,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by systematically re... Background:Sinc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calculated by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PRC)or plasma renin activity(PRA)is still inconclusive,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by systematicall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ARR calculated by PRC or PRA,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s:We searched PubMed,Embase,and Cochrane Library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March 2021.We included studies that report the true positive,false positive,true negative,and false negative values for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aldosteronism,and we excluded duplicate publications,research without full text,incomplete information,or inability to conduct data extraction,animal experiments,reviews,and systematic reviews.STATA 15.1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Results:The pooled results showed that ARR(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PRC)had a sensitivity of 0.82(95%confidence interval[CI]:0.78-0.86),a specificity of 0.94(95%CI:0.92-0.95),a positive-likelihood ratio(LR)of 12.77(95%CI:7.04-23.73),a negative LR of 0.11(95%CI:0.07-0.17),and symmetric area under the curve(SAUC)of 0.982,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diagnostic odds ratio(DOR)of ARR(PAC/PRC)was 180.21.Additionally,the pooled results showed that ARR(PAC/PRA)had a sensitivity of 0.91(95%CI:0.86-0.95),a specificity of 0.91(95%CI:0.90-0.93),a positive LR of 7.30(95%CI:2.99-17.99),a negative LR of 0.10(95%CI:0.04-0.26),and SAUC of 0.976,respectively.The DOR of ARR(PAC/PRA)was 155.52.Additionally,we conducted a subgroup analysis for the different thresholds(<35 or≥35)of PAC/PR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R of the cut-off≥35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e cut-off<35 groups(DOR=340.15,95%CI:38.32-3019.66;DOR=116.40,95%CI=23.28-581.92).Conclusions: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ARR(PAC/PRC)and ARR(PAC/PRA)was all effective screening tools for PA.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ARR(PAC/PRC)are higher than ARR(PAC/PRA).In addition,within a certain range,the higher the threshold,the better the diagnost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aldosteronism 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 plasma renin activity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 Diagnostic value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Specific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affects sympathetic nervous activity-associated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 changes
2
作者 Kanae Umemoto Tomoya Hayashi +4 位作者 Kaori Fukushige Shuichi Hirai Hayato Terayama Kou Sakabe Munekazu Naito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250-255,共6页
OBJECTIVE:To examine whether specific 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affects sympathetic nervous activity(SNA)-associated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PRC).METHODS:Eight healthy volunteers participated in three pattern con... OBJECTIVE:To examine whether specific 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affects sympathetic nervous activity(SNA)-associated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PRC).METHODS:Eight healthy volunteers participated in three pattern conditions in random order:control(Cont),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and stimulation of sham point(Sham).All participants were initially in the supine position for>60 min,and then remained 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o increase SNA.An electrocardiogram was used to calculate low frequency/high frequency(LF/HF)ratio;blood was collected to analyze PRC.RESULTS:The LF/HF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upine position(P<0.01).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F/HF ratio during or after 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stimulation in the supine position;however,the LF/HF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nt and Sham conditions(P<0.01).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RC after 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stimulation in the supine position;however,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C in the Cont and Sham conditions(Cont P<0.05,Sham P<0.01).CONCLUSION: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pecific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Shenshu(BL23)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decreased SNA-associated PRC,which was not observed during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sham 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Point BL23(Shenshu) Sympathetic nervous activity 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
原文传递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压与血管紧张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小华 韩志强 +2 位作者 田明庆 方剑 刘贤兵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血压、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o)、肾素活性(pla...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血压、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o)、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以及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合并OSAHS的患者40例,测量晨起(7:00)、中午(12:00)、傍晚(17:30)、睡前(22:00)4个时间点血压,并抽血检测其血浆PRA、AngII及Aldo水平。患者连续4晚使用CPAP治疗,再次测量患者血压和血浆PRA、AngII及Aldo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PRA、AngII、Aldo的变化。[结果]治疗4d后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浆PRA、AngII较前增加(P<0.01);Aldo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CPAP治疗降低了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血压,并能有效的改善血管紧张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OSAHS PRA ANG Aldo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春莉 李玉梅 +1 位作者 卢京 孙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同时,利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评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入选患者中,有94名(70.7%)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正常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在年龄、坐位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生素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RA、FMD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与年龄(r=-0.21,P=0.033)、坐位收缩压(r=-0.22,P=0.035)、Hs-CRP(r=-0.23,P=0.031)、甲状旁腺激素(r=-0.19,P=0.039)、PRA(r=-0.31,P=0.013)和FMD(r=0.35,P=0.010)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PRA(β=-0.235,P=0.002)存在负相关性,与FMD(β=0.432,P<0.001)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缺乏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且维生素D水平与PRA活性及FMD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浆肾素活性 维生素D 流量介导的血管舒张
下载PDF
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小庆 王强 +5 位作者 孙铸兴 张常莹 李坚 高运来 王如兴 王雁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在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临床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治疗10例患有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时放置Swan-Ganz漂... 目的:观察在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临床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治疗10例患有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时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测定患者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血浆醛固酮浓度。应用rhBNP后24 h、48 h再次复查上述指标,并复查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静脉应用rhBNP后患者的PCWP在5 min时降低了3 mmHg(1 mmHg=0.133 kPa),在60 min时降低了12.5 mmHg,降低了25%,至24 h及48 h时PCWP稳定在30 mmHg上下。在静脉应用rhBNP后48 h内,患者的PCWP降低了19.4 mmHg左右,占38.8%,同时右心房压及中心静脉压也有所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明显上升,但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在应用rhBNP后24 h,48 h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应用rhBNP静脉注射能快速,有效地降低PCWP,血浆肾素活性及中心静脉压,从而使血流动力学获得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脑钠肽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下载PDF
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荔 徐新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上腺CT检查,根据CT显示肾上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共有58例,同时随机选取65例CT显示肾上腺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上腺CT检查,根据CT显示肾上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共有58例,同时随机选取65例CT显示肾上腺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533例高血压患者中,伴肾上腺增生的有58例,占受检人群的10.88%。44例伴左侧肾上腺增生(75.86%),14例伴双侧肾上腺增生(24.14%)。至今未发现伴右侧肾上腺增生的高血压病患者。(2)试验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卧立位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血钠、24 h尿钾、尿钠水平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试验组的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患者中肾上腺增生大部分为左侧肾上腺增生,其增生的肾上腺可能有自主分泌功能,影响血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上腺增生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下载PDF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含量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光清 向谷良 +2 位作者 戴中伟 邱娟 郭肖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2例,其中轻型20例,中型78例,重型2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PRA、AngⅡ、ALD含量.结果高压组血浆PRA、AngⅡ...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2例,其中轻型20例,中型78例,重型2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PRA、AngⅡ、ALD含量.结果高压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型三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呈逐步升高态势,组间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有较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PRA、AngⅡ、ALD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可靠而且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放射免疫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时间与血浆肾素、醛固酮和心钠素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武春梅 李霞莲 +2 位作者 尹莉莉 李玲 杜叶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37-1538,共2页
目的动态监测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时不同时间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和心钠素(ANP)的变化。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用放射免疫法(RIA)动态观察CO2气腹前10min(T0)、气腹形成后30min(T1)、60min(T2)及解除气腹后10min... 目的动态监测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时不同时间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和心钠素(ANP)的变化。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用放射免疫法(RIA)动态观察CO2气腹前10min(T0)、气腹形成后30min(T1)、60min(T2)及解除气腹后10min(T3)时患者血浆PRA、ALD、ANP含量。结果与T0比较,T1、T2点PRA、ALD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T1点明显(P<0.05);ANP则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T1点显著(P<0.05)。T3与T0相比,PRA、ALD、ANP均无明显变化(P>0.05)。PRA与ALD随着时间变化表现为T1>T2>T3>T0,而ANP则表现为T0>T3>T2>T1。PRA和ALD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正相关(r=0.996,P<0.05),而PRA与ANP则呈负相关(r=-0.981,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肾素活性、醛固酮、心钠素有一定影响,高血压、心脏病及内分泌异常者行CO2气腹手术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 气腹 肾素活性 醛固酮 心钠素
下载PDF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子安 谢清娇 +2 位作者 徐宁 谭志容 尹芳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PAC/PRC以下简称A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为原醛症)的价值.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2例原醛症和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卧位醛固酮和肾素浓度,计算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ARR),构建A... 目的 探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PAC/PRC以下简称A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为原醛症)的价值.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2例原醛症和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卧位醛固酮和肾素浓度,计算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ARR),构建AARR对原醛症的ROC曲线,确定AARR筛查原醛症的最佳切点.结果 原醛症患者组立位肾素浓度为4.55 (15.67) pg/ml,卧位为2.85(5.34) pg/ml,立位醛固酮浓度为213.70 (237.38) pg/ml,卧位为207.52(137.90)pg/ml,立位AARR为61.53(182.84),卧位为100.69(254.0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立位肾素浓度为6.80(11.90)pg/ml,卧位为4.79(8.36) pg/ml,立位醛固酮浓度为121.20(31.94)pg/ml,卧位为112.47(23.99) pg/ml,立位AARR为17.49(28.57),卧位为22.67(37.43).立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ROC曲线AUC为0.802,Youden&#39;s指数提示最佳切点为54.40 pg/ml,灵敏度为0.719,特异度为0.852;卧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ROC曲线AUC为0.848,最佳切点为64.18 pg/ml,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18.卡方检验提示立、卧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行筛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立、卧位AARR诊断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肾素定量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及其代谢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楼江 严伟 +3 位作者 王刚 徐萍 李焕德 王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601-3604,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与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总活性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汉族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与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总活性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汉族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和总活性物的血药浓度,采用聚合酶链-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患者MDR1C1236T、G2677T和C3435T的基因分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MDR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总活性物血药浓度/剂量校正比(C/D)值的相关性。结果:78例患者体内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总活性物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3.58±8.31)、(25.62±15.52)、(39.24±25.76)ng/ml;C1236T、G2677T和C3435T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C1236T CT和TT型患者利培酮的C/D值高于CC型患者,G2677T TT型患者利培酮与总活性物的C/D值均高于GG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基因型患者体内各待测物C/D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MDR1 C1236T和G2677T多态性与利培酮及总活性物的血药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基因多态性 利培酮 9-羟基利培酮 总活性物 血药浓度/剂量校正比 相关性
下载PDF
高血压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燕 涂向东 +3 位作者 魏卫平 张立波 宋晓华 向红利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分泌异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并发OSAHS住院患者9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其血浆PRA、AngⅡ及Ald...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分泌异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并发OSAHS住院患者9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其血浆PRA、AngⅡ及Aldo结果分析。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OSAHS组46例和中重度OSAHS组50例,进行血浆PRA,AngⅡ及Aldo比较;并按年龄分层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PRA,AngⅡ及Aldo浓度比较。结果:高血压病并发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的血浆PRA,AngⅡ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中重度OSAHS组的Aldo浓度[(211±85)ng/L]较轻度组[(175±58)ng/L]明显升高(P<0.05);按年龄分层后与同血压水平的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其不同年龄段的血浆PRA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Aldo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并发OSAHS患者的血浆Aldo浓度明显升高,其血浆PRA,AngⅡ及Aldo浓度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溶血反应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姣梅 刘钰涛 唐家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溶血反应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血标本每例分成2份,每例标本各取1份施行模... 目的探讨溶血反应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血标本每例分成2份,每例标本各取1份施行模拟溶血,将溶血及非溶血样本离心后,分别取血浆,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RA、AngⅠ、AngⅡ、ALD及ARR水平,并对溶血组及非溶血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溶血样本PRA、AngⅠ、AngⅡ、ALD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溶血样本(P〈0.01),ARR假阳性率升高(P〈0.05)。结论溶血对血浆PRA、AngⅠ、AngⅡ、ALD及ARR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严重干扰临床诊断,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肾素活性 醛固酮 血浆醛固酮 肾素活性比值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秦 陶维俊 +2 位作者 王梦卉 汪迎春 李南方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浓度(PAC)的差异,旨在探讨OSA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新疆维吾...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浓度(PAC)的差异,旨在探讨OSA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诊断及排除标准纳入290例完成标准状态下PRA、PAC测定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OSA组(AHI≥5次/小时,n=220)和非OSA组(AHI<5次/小时,n=70),并按AHI水平进一步将OSA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比较3组间PRA、PAC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非OSA组比较,OSA组患者的OSA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腹围较高(P<0.05),而PRA及PA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年龄对RAAS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分析50岁以下高血压合并OSA患者(n=161),发现PRA水平在轻、中、重度OSA患者中逐步递增,并且在轻度与重度OSA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0.96ng/(ml·h)vs 1.82±1.18ng/(ml·h),P<0.05];PAC水平在重度OSA患者中也较轻度及中度OSA患者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PRA呈负相关(r=-0.26,P=0.01),AHI与PRA(r=0.24,P=0.002)及PAC(r=0.20,P=0.011)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HI与PRA独立相关(P<0.05).结论在50岁以下高血压合并OSA患者中,PRA、PAC水平与OS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在重度OSA患者中升高最明显,提示OSA可能通过反复夜间低氧激活RAAS,这可能在OSA患者血压升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血浆肾素活性(PRA) 醛固酮浓度(PAC)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光霞 赵连春 卢亚敏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肾素(REN)、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的水平及其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120例MS住院患者为MS组和12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REN、An...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肾素(REN)、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的水平及其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120例MS住院患者为MS组和12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REN、Ang、AL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2h)和体重指数(BMI)等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MS组血清REN、AngⅠ、AngⅡ、ALD、TG、TC、LDL-C、FPG、PBG2h、BMI水平以及高血压和高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1)。MS患者血清AngⅡ与HDL-C负相关(r=-0.256,P=0.007),与TG、TC、BMI、FPG、PBG2h和高血压呈正相关(r=0.920、0.410、0.310、0.410、0.423和0.568,P均<0.01)。结论REN、Ang和ALD在MS组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可能与MS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代谢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小剂量递增法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肝硬化腹水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讷 应卫星 李荣洲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递增法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肝硬化患者,在护肝、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尿量、腹水变化、血浆肾素活性、血浆血... 目的探讨小剂量递增法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肝硬化患者,在护肝、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尿量、腹水变化、血浆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微量蛋白、24h尿钠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每日尿量、腹水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微量蛋白及24h尿钠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少量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且出现低血压及头晕等不适。结论对于Child-Pugh A级及Child-Pugh B级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递增法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厄贝沙坦 小剂量递增 肾素活性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24h尿钠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醛固酮肾素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西元 庞欣欣 张旭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选择术前诊断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最佳切点,并探讨醛固酮肾素比值在诊断原醛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04年1月到2007年6月在同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病例133... 目的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选择术前诊断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最佳切点,并探讨醛固酮肾素比值在诊断原醛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04年1月到2007年6月在同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病例133例分为总原醛症组、醛固酮瘤组、肾上腺增生组和非原醛组,用ROC工作曲线选择醛固酮肾素比值的最佳切点。结果总原醛症组和醛固酮瘤组的醛固酮肾素比值的最佳切点为40,而肾上腺增生组的最佳切点为20,醛固酮肾素比值与肾素活性(r=-0.615,P<0.01)和血管紧张素Ⅱ(r=-0.527,P<0.01)有负相关性。结论运用醛固酮肾素比值来诊断原醛有很大价值,但还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肾素比值 肾上腺肿瘤
下载PDF
测定醛固酮浓度/肾素活性(SAC/PRA)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立人 戴耀宗 刘久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测定SAC/PRA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血浆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以及血清醛固酮(Aldo) ,并计算醛固酮浓度 /肾素活性 (SA... 目的 :探讨测定SAC/PRA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血浆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以及血清醛固酮(Aldo) ,并计算醛固酮浓度 /肾素活性 (SAC/PRA)比值。结果 :正常组PRA、AT -Ⅱ、Aldo测定值分别为 0 5 7±0 0 8ng/ml/h ,3 6 0 3± 6 11ng/L ,0 3 3± 0 0 4nmol/L ;原醛患者PRA、AT -Ⅱ、Aldo测定值分别为 0 14± 0 0 8ng/ml/h ,2 1 2 1± 7 5 5ng/L ,1 0 7± 0 3 4n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SAC/PRA(ng/dl/ng·ml-1·h-1) 913± 4 0 9。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西元 李航 叶大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82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正常血钾组和低血钾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与其血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82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正常血钾组和低血钾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与其血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的关系。结果原发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有相关性(P<0.05),正常血钾组与低血钾组AR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反映其血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
下载PDF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慧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探索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98例做过血浆醛固酮、肾素检查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A患者90例(肾上腺醛固酮瘤组48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组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 目的探索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98例做过血浆醛固酮、肾素检查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A患者90例(肾上腺醛固酮瘤组48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组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健康人30例(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卧立位实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周围血浆肾素活性(PRA)(ARR=血浆PAC/PRA比值)。结果肾上腺醛固酮瘤组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组患者的ARR值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多见于中年人,35-45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患者血压水平通常为3级,主要症状是头晕和头痛;PA患者ARR值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和健康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 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血浆肾素浓度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凡森 王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0期40-42,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PAC/PRA,ARR)及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浓度(PAC/PRC,AARR)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差异,评价测定血浆肾素浓度在PA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经确证实验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患... 目的比较应用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PAC/PRA,ARR)及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浓度(PAC/PRC,AARR)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差异,评价测定血浆肾素浓度在PA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经确证实验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患者和32例经筛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测定ARR与AARR。结果 AARR和ARR卧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和0.854,AARR和ARR立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和0.961。ARR卧位cutoff值在70.5时,诊断原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8%;ARR立位cutoff值在78时,诊断原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100%;AARR卧位cutoff值在80.65时,诊断原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75.6%;AARR立位cutoff值在44.65时,诊断原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8%。AARR立位与ARR立位的诊断价值基本相当,有较高准确性,而AARR卧位比ARR卧位诊断价值要高。结论应用AARR与ARR筛查PA的准确性相当,AARR方法较ARR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浓度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