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of Polyimide Film in Improving Conductivity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知非 施云城 +1 位作者 陈惠敏 陈英方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3年第6期510-513,共4页
Current ion implant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ique have been shown to be quite effective in modifying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PSII), a new innovative and cost-eff... Current ion implant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ique have been shown to be quite effective in modifying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PSII), a new innovative and cost-effective process developed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terials, represents an excellent ion implant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 In PSII, the target specimen to be implanted is placed directly in a plasma source and then pulse-biased to a high negative potential. A plasma sheath forms around the target and ions bombard the entire target from all sides. Generally, PSII offer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relative to 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POLYIMIDE film conductivity.
原文传递
双放电腔微波-ECR等离子体源增强磁控溅射沉积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军 邓新绿 +2 位作者 张家良 陆文棋 马腾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因其设备简单、沉积速率高等特点 ,磁控溅射沉积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薄膜制备中 .但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化合物薄膜如氧化物、氮化物膜时 ,为了得到化学配比的膜层 ,薄膜生长表面的反应激活基团、离子等的密度必须足够大 .为此对原有的... 因其设备简单、沉积速率高等特点 ,磁控溅射沉积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薄膜制备中 .但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化合物薄膜如氧化物、氮化物膜时 ,为了得到化学配比的膜层 ,薄膜生长表面的反应激活基团、离子等的密度必须足够大 .为此对原有的微波 -ECR等离子体源进行了改造 .研究了双放电腔微波 -ECR等离子体源增强磁控溅射的放电特性 ,并用该方法制备了氮化碳膜 .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化合物薄膜的技术 ;用该方法制备的氮化碳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放电特性 氮化碳膜 等离子体源 薄膜制备 沉积
下载PDF
离子渗氮新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3
作者 龙发进 周祎 +2 位作者 康光宇 李鑫鸿 耿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4,80,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离子渗氮的一些固有缺点,近些年来出现一些新的离子渗氮技术,如活性屏离子渗氮、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离子注入离子渗氮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新技术及其原理、特点,总结了这类技术的共性模型。其中,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和... 为了克服传统离子渗氮的一些固有缺点,近些年来出现一些新的离子渗氮技术,如活性屏离子渗氮、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离子注入离子渗氮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新技术及其原理、特点,总结了这类技术的共性模型。其中,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技术有着明显的设备和工艺优势,可能成为离子渗氮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活性屏 等离子体源 离子注入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低压等离子体渗氮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亮 许彬 +2 位作者 于志伟 许晓磊 黑祖昆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23,27,共3页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弧源离子渗氮技术在低压(4×10^(-1)Pa)、低温 (350~400℃)条件下进行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渗氮处理,可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硬度高、耐蚀性好,厚度10μm左右的氮在奥氏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氨...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弧源离子渗氮技术在低压(4×10^(-1)Pa)、低温 (350~400℃)条件下进行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渗氮处理,可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硬度高、耐蚀性好,厚度10μm左右的氮在奥氏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氨化层,最高表面氮浓度达到4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等离子体 离子渗氮 不锈钢 低温
下载PDF
ECR微波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仲麟 雷明凯 +1 位作者 袁力江 孔常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低温渗氮方法──电子回旋共振(ECR)微波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对纯铁、45钢和35CrMo钢试样在150~350℃进行渗氮处理,测定了渗氮层的硬度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纯铁在低于200℃的温度下即可获得... 研究了一种新的低温渗氮方法──电子回旋共振(ECR)微波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对纯铁、45钢和35CrMo钢试样在150~350℃进行渗氮处理,测定了渗氮层的硬度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纯铁在低于200℃的温度下即可获得连续分布的表面氮化物层,35CrMo钢在低于250℃温度处理也可获得良好的渗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等离子体源 热处理 ECR 微波
下载PDF
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沉积纳米TiN薄膜的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万国江 黄楠 +2 位作者 冷永祥 杨萍 陈俊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4-910,共7页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PⅢ-D)在不锈钢基底上合成TiN薄膜。对沉积TiN薄膜后的不锈钢试样进行拉伸变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观察表明在较大塑性变形量下氮化钛薄膜没有剥落和裂纹出现。采用划痕法测得薄膜与基体间有较...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PⅢ-D)在不锈钢基底上合成TiN薄膜。对沉积TiN薄膜后的不锈钢试样进行拉伸变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观察表明在较大塑性变形量下氮化钛薄膜没有剥落和裂纹出现。采用划痕法测得薄膜与基体间有较强的结合力。薄膜的纳米压痕测试显示出很高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值。通过对合成TiN薄膜的TEM结构测试、AFM表面观察、AES成分结果分析,认为该合成薄膜的纳米级晶粒尺寸、致密的表面质量以及成分沿深度的分布是其具有优异的抗塑性变形性能以及高的结合强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 机械性能 TIN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 1Cr18Ni9Ti 奥氏体不锈钢磨损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雷明凯 李有宏 +1 位作者 张仲麟 黄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6-213,共8页
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即低能(1~3keV)、超大剂量(1019~1020ions/cm2量级)N+注入-同步扩散改性技术,在280℃和380℃下处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获得了最大深度分别为1.6μm和... 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即低能(1~3keV)、超大剂量(1019~1020ions/cm2量级)N+注入-同步扩散改性技术,在280℃和380℃下处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获得了最大深度分别为1.6μm和10.6μm,固溶N的最高原子浓度均约为25%的N过饱和面心立方相(γN)改性层.销-盘磨损试验表明:在2m/s和较宽负荷范围(等效正应力0.2~2.8MPa)条件下,高硬度(HK0.1N2200)的γN相改性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耐磨寿命.高度过饱和N在母相奥氏体中的固溶强化作用,是使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离子渗氮 奥氏体不锈钢 耐磨性
下载PDF
真空中聚乙烯膜在纳秒脉冲电压下的沿面闪络特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汤俊萍 邱爱慈 +4 位作者 陈维青 何小平 任书庆 黄建军 李洪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在高功率离子束二极管中,当利用阳极膜沿面闪络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束引出源时,其特性对产生离子束的大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研究阳极膜的沿面闪络特性。主要介绍了所研制的一套适用于沿面闪络特性研究的实验装置和...  在高功率离子束二极管中,当利用阳极膜沿面闪络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束引出源时,其特性对产生离子束的大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研究阳极膜的沿面闪络特性。主要介绍了所研制的一套适用于沿面闪络特性研究的实验装置和测量诊断系统。对离子束二极管中使用的三种厚度聚乙烯薄膜在脉冲电压下的沿面闪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沿面闪络过程中薄膜表面的发光现象作了初步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闪络 聚乙烯薄膜 离子束二极管
下载PDF
端部霍尔离子源工作特性及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潘永强 朱昌 +1 位作者 陈智利 杭凌侠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离子束辅助沉积光学薄膜的端部霍尔等离子体离子源 ,论述了该源的工作原理以及伏安特性。着重研究了用五栅网探针测试该源所发射的离子能量的原理和方法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光学薄膜 端部霍尔等离子体 离子源 工作原理 束流密度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合成硼碳氮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明凯 袁力江 +1 位作者 张仲麟 马腾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9-192,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即低能(1-3keV)、超大剂量(10^(19)~10^(20)ions.cm^(-2))氮离子注入-同步热扩散技术,在300~500℃处理碳化硼薄膜,合成了硼碳氮三元薄膜.俄歇电子能谱和漫反射富氏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硼碳...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即低能(1-3keV)、超大剂量(10^(19)~10^(20)ions.cm^(-2))氮离子注入-同步热扩散技术,在300~500℃处理碳化硼薄膜,合成了硼碳氮三元薄膜.俄歇电子能谱和漫反射富氏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硼碳氮薄膜是碳硼比固定,氮含量可控的非晶态薄膜.300℃渗氮的薄膜由sp^2型的硼、碳、氮微区构成,而500℃渗氮的薄膜则由sp^3和sP^2型复合的微区组成.较高的渗氮工艺温度促进sP^3型结构的形成,渗氮工艺时间对薄膜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离子渗氮 硼碳氮薄膜
下载PDF
ZrN单层、多层、梯度层及复合处理层对不锈钢固体粒子冲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奚运涛 刘道新 韩栋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对比研究了离子镀ZrN单层、多层、梯度层及其与离子渗氮复合处理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抗大小攻角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硬度、韧性、结合强度、动静态承载能力等特性的综合测试与分析,探讨了表面处理层对不锈钢固体粒子冲蚀行... 对比研究了离子镀ZrN单层、多层、梯度层及其与离子渗氮复合处理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抗大小攻角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硬度、韧性、结合强度、动静态承载能力等特性的综合测试与分析,探讨了表面处理层对不锈钢固体粒子冲蚀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述4种表面改性层均显著提高了2Cr13不锈钢表面的硬度和抗微切削能力,因而有效改善了2Cr13钢抗30°小攻角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经离子渗氮层上沉积ZrN梯度层的复合处理后,其硬度由表面至基材呈梯度分布,界面应力分布连续性好,承载能力和抗塑性变形能力高,多冲疲劳性能优,能够显著提高基材抗90°大攻角固体粒子的冲蚀能力.然而,ZrN单层、多层、梯度层的抗多冲疲劳性能较差,其抗大攻角固体粒子的冲蚀能力反而不及2Cr13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粒子冲蚀 离子镀 离子渗氮 ZRN 梯度层 复合处理
下载PDF
复合离子束制备氮化物多层膜的抗冲蚀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杰 王丽叶 +3 位作者 黄晓林 孟祥宇 陈蕴博 高克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了在TC4钛合金上获得抗冲蚀性能优良的膜层,利用金属蒸发真空多弧(Metal evaporation vacuum arc,MEVVA)离子源和阴极真空磁过滤弧复合离子束沉积技术在TC4钛合金基材表面制备Cr/Cr-N、Ti/Ti-N、Cr-Ti/Cr-Ti-N、Ti-Al/Ti-Al-N 4种体... 为了在TC4钛合金上获得抗冲蚀性能优良的膜层,利用金属蒸发真空多弧(Metal evaporation vacuum arc,MEVVA)离子源和阴极真空磁过滤弧复合离子束沉积技术在TC4钛合金基材表面制备Cr/Cr-N、Ti/Ti-N、Cr-Ti/Cr-Ti-N、Ti-Al/Ti-Al-N 4种体系的多层膜。采用努普显微硬度计、划痕仪、微粒喷浆冲蚀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体式显微镜等仪器对不同体系膜层的力学性能及形貌进行测试表征,对比研究各膜层体系抗冲蚀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制备的膜层致密、交替层结构明显;不同膜层体系的抗冲蚀性能差异较大,尤以二元金属及其氮化物交替复合多层膜具有较好的抗冲蚀性能,其中CrTi/Cr-Ti-N体系的膜层抗冲蚀性能相比基体提高10.1倍以上,其次为Ti-Al/Ti-Al-N、Ti/Ti-N、Cr/Cr-N,分别提高6.1倍、4.1倍和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VVA离子源 阴极真空磁过滤 多元氮化物 抗冲蚀
下载PDF
不锈钢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多弧离子镀膜复合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苟伟 李国卿 +1 位作者 柳翠 王亮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 (10 - 1 Pa)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 多弧离子镀膜复合表面改性 ,并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成分 ,探讨了复合处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380℃离子渗... 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 (10 - 1 Pa)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 多弧离子镀膜复合表面改性 ,并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成分 ,探讨了复合处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380℃离子渗氮 3h ,表面可形成 10 μm厚的化合物层 ;复合处理后 ,试样表面硬度为 2 10 0 2 4 0 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离子渗氮 多弧离子镀 不锈钢
下载PDF
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TiN薄膜的纳米压痕和纳米划擦行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洪喜 蒋业华 汤宝寅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D)复合改性技术在AISI52100轴承钢基体表面合成了高硬耐磨的TiN薄膜。膜层的相组成及其表面形貌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合成薄膜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经纳米压痕和划痕实验评价...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D)复合改性技术在AISI52100轴承钢基体表面合成了高硬耐磨的TiN薄膜。膜层的相组成及其表面形貌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合成薄膜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经纳米压痕和划痕实验评价。XRD结果表明,膜层中主要存在TiN相,择优取向(200),同时含有少量TiO2和钛氮氧的化合物。AFM形貌显示出试样表面TiN呈定向排列,膜层均匀完整,结构致密。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膜层具有较高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值分别达到22.5和330 GPa,较基体分别增长104.5%和50%。根据纳米划痕形貌和划痕深度随划痕位置的变化关系分析出,薄膜在纳米划擦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加载开裂或卸载剥落三个阶段。划擦剥落抗力达到80mN,表明TiN薄膜具有很好的弹性恢复能力和较强的疲劳剥落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 纳米压痕 纳米划擦行为 TIN薄膜 轴承钢
下载PDF
全方位离子注入及增强沉积工业机和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洪辉 陈庆川 +6 位作者 霍岩峰 王珂 穆莉兰 冯铁民 赵军 严兵 耿漫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84-689,共6页
报道了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PSII)或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及增强沉积工业机的实验结果及应用。该机真空室直径 90 0mm ,高 10 5 0mm ,立式放置 ,抽气系统由分子泵及机械泵构成并且实现了PLC控制 ,本底真空小于 4× 10 - 4Pa... 报道了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PSII)或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及增强沉积工业机的实验结果及应用。该机真空室直径 90 0mm ,高 10 5 0mm ,立式放置 ,抽气系统由分子泵及机械泵构成并且实现了PLC控制 ,本底真空小于 4× 10 - 4Pa。等离子体由热阴极放电或三个高效磁过滤式金属等离子体源产生 ,因此可实现全方位离子注入或增强沉积成膜。该机的负高压脉冲最高幅值为 80kV ,最大脉冲电流为 6 0A ,重复频率为 5 0— 5 0 0Hz ,脉冲上升沿小于 2 μs,并且可根据需要产生脉冲串。其等离子体密度约为 10 8— 10 10 ·cm- 3,膜沉积速率为 0 .1— 0 .5n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沉积工业机 全方位离子注入 金属等离子体源 表面改性 金属材料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的电化学阻抗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成龙 杨大智 +1 位作者 彭乔 邓新绿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4-1320,共7页
利用双放电腔微波等离子体源全方位离子注入设备,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复合技术两种工艺对医用316L不锈钢进行类金刚石薄膜表面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考察了两种工... 利用双放电腔微波等离子体源全方位离子注入设备,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复合技术两种工艺对医用316L不锈钢进行类金刚石薄膜表面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考察了两种工艺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相比,在72 h的浸泡时间内,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复合技术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防腐蚀性能明显增高,腐蚀阻抗较高,碳注入层可有效抑制溶液渗入薄膜和基体之间的界面,起到了腐蚀防护层的作用。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采用复合技术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倾向性更低,钝态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电化学阻抗谱 模拟体液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雪梅 赵贝贝 +2 位作者 朱雪梅 李广宇 雷明凯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对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渗氮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并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技术和Zsimp Win软件拟合技术研究改性前后AISI 304奥氏体不锈...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对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渗氮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并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技术和Zsimp Win软件拟合技术研究改性前后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组成结构及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了氮浓度峰值为23.0%、厚度约为17μm的相改性层.改性前后AISI 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形成的钝化膜电极过程的等效电路为R(QR);浸泡时间为10 h时,与AISI 304不锈钢相比,γN改性层的钝化膜电阻R_p从3.615×10~4Ω·cm^2增加至3.765×105Ω·cm^2,增大了1个数量级,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至48 h,γN相改性层的钝化膜电阻始终高于AISI 304不锈钢1个数量级,保持在105Ω量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 AISI 304不锈钢 γNN相 钝化膜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改性层耐蚀性实验研究 Ⅱ.3%NaCl溶液中E-pH图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明凯 朱雪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085-1089,共5页
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1Cr18Ni9Ti不锈钢获得的峰值氮含量为32%,深度为13μm的单相高氮面心相(γN)表面改性层,与原始不锈钢相比较,在3%NaCl溶液中的E-pH图具有扩大的热力学稳定区、完全钝化区,以及缩小的不完全钝化区、孔蚀区.... 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1Cr18Ni9Ti不锈钢获得的峰值氮含量为32%,深度为13μm的单相高氮面心相(γN)表面改性层,与原始不锈钢相比较,在3%NaCl溶液中的E-pH图具有扩大的热力学稳定区、完全钝化区,以及缩小的不完全钝化区、孔蚀区.在pH<0.4时,γN相改性层发生与原始不锈钢相同的均匀腐蚀;在pH=0.4—3时,γN相改性层孔蚀击穿电位增高,耐孔蚀性能改善;在pH=4─11时,γN相改性层完全不发生扎蚀,耐孔蚀性能显著优于原始不锈钢;在pH>11时,γN相改性层与原始不锈钢相同,均不发生孔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氮 表面改性 孔蚀 E-pH图
下载PDF
渗硼注氮复合处理表面硬化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钧石 陈元儒 +2 位作者 柳襄怀 王曦 童洪辉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2年第2期1-3,8,共4页
采用渗硼工艺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源氮离子注入技术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 ,获得了高硬度的表面硬化层。用XPS对硬化层进行相分析和性能试验 ,结果表明 :硬化层主要由立方氮化硼 (C BN)和FeB组成 。
关键词 复合处理 表面硬化 渗硼 等离子体源氮离子注入 表面硬化层 立方氮化硼 CR12MOV钢 表面处理
下载PDF
多弧离子镀膜机(буиат-6)性能分析和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谢光荣 胡社军 +2 位作者 黎炳雄 王桂棠 黄小平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4-20,共7页
分析研究了多弧离子镀膜机буиат—6的主要性能。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于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膜和TiN膜,用扫描电镜观察Ti膜表面形貌;用能谱仪对Ti膜上小液滴颗粒成份进行测试分析;用超微负荷硬度计测量了TiN膜... 分析研究了多弧离子镀膜机буиат—6的主要性能。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于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膜和TiN膜,用扫描电镜观察Ti膜表面形貌;用能谱仪对Ti膜上小液滴颗粒成份进行测试分析;用超微负荷硬度计测量了TiN膜的显微硬度;用表面刻划仪测试了TiN膜与基体的附着力。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条件,包括弧流大小,电磁场强度,镀膜时间以及冷阴极离子源辅助沉积,可获得性能优良的TiN膜,其显微硬度可达Hv2500,附着力为6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膜机 性能分析 工艺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