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vated Plasma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Soluble Throm-bomodulin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s a Possible Index for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被引量:2
1
作者 ZHONG-HUA LIU RAN WEI +13 位作者 YA-PING WU TON LISMAN ZENG-XIAN WANG JI-JU HAN DAO-LING REN BIN CHEN ZUO-LI XIA BIAO CHEN ZHEN ZHU YAN ZHANG XING CUI HAI-TAO HU PHILIP G. DE GROOT WEN-BO X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0-264,共5页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endothel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via enhanced levels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 Methods Ca...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endothel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via enhanced levels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 Methods Case patients were from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and all of them met clinical criteria for SARS. Healthy controls were some of the hospital employees. Endothelial injury bio-markers tPA and sTM were detected by commercial ELISA-methods. Results Classic plasma markers of endothelial injury, tPA and sTM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SARS patients in comparison to controls [t-PA: 1.48±0.16 nmol/L versus 0.25±0.03 nmol/L (P〈0.0001), and sTM: 0.26±0.06 nmol/L versus 0.14±0.02 nmol/L (P〈0.05)]. The only patient who died had extremely high levels of these endothelial injury markers (t-PA: 2.77 nmol/L and sTM: 1.01 nmol/L). The likelihood ratio analysis indicated the excellent discriminating power for SARS at the optimal cut-point of 0.49 nmol/L for tPA and 0.20 nmol/L for sTM,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numerical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these endothelial injury markers in SARS patients. The numerical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Pearson r between t-PA and sTM was 0.5867 (P〈0.05). Conclusion In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PA and sTM in patients with SAR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endothelial injury. SARS patients might need anticoagulant therapy or fibrinolytic therapy in order to reverse intraalveolar coagulation, microthrombi formation, alveolar and interstitial fibrin deposition. It may not only provide a useful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index but also allow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 SARS-CORONAVIRUS Bio-markers Endothelial injury
下载PDF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the brain:implications for stroke recovery 被引量:2
2
作者 Julia A.Grummisch Nafisa M.Jadavji Patrice D.Smith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401-1402,共2页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 emic stroke: tPA is a serine protease that catalyzes the breakdown of blood dots. Because of its thrombolytic properties, tPA is used to treat speci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 emic stroke: tPA is a serine protease that catalyzes the breakdown of blood dots. Because of its thrombolytic properties, tPA is used to treat specific types of stroke, including ischemia, but is contra- indicated for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stroke or head trauma. Although a life saving and powerful 'dot buster', tPA has a short therapeutic window. When administered outside of this prescribed timefram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PA can produce neurotoxic ef- fects in the brain, due in part to activation of several signalling pro- cesses associated with cell apoptosis, degradation of the extracel- lular matrix, and increase i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neurovascular unit (Yepes et al., 2009). Concerted research has been dedicated to- ward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mediating the impact of tPA on the brain, using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animal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the brain pa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血流变学、t-PA和PAI-1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加平 孟晓波 +1 位作者 李恒星 梅燕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4036-4039,共4页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流变学指标、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东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流变学指标、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东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CGN患者,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取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疗法,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且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流变学及t-PA、PAI-1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量(Upro)水平为(1.02±0.36)g/24 h,血肌酐(SCr)水平为(135.45±31.45)μmol/L,尿素氮(BUN)水平为(10.72±2.98)mmol/L,尿红细胞计数为(16.34±6.98)个/HP,对照组分别为(1.45±0.34)g/24 h、(168.76±29.46)μmol/L、(12.12±3.12)mmol/L、(26.92±9.59)个/H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为(3.23±1.27)mPa·s,全血低切黏度为(7.51±1.55)mPa·s,t-PA水平为(5.64±1.07)μmol/L,PAI-1水平为(27.65±4.60)μmol/L,对照组分别为(3.98±1.41)mPa·s、(8.47±1.62)mPa·s、(4.43±1.02)μmol/L、(38.74±5.06)μmol/L,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CGN,可有效缓解患者肾功能状态,改善其血流速度,平衡机体血清t-PA和PAI-1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缬沙坦 前列地尔 肾功能 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勇华 张微微 +4 位作者 张国鲁 范慧敏 石进 牛俊英 马维娅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其中联合溶栓组(A组)44例、单用rt-PA组(B组)37例、单用尿激酶组(C组)32例、对照... 目的评价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其中联合溶栓组(A组)44例、单用rt-PA组(B组)37例、单用尿激酶组(C组)32例、对照组(D组)48例。评价4组治疗后28d的疗效,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个溶栓组与D组在28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之间28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再发脑梗死率、病死率及非症状性脑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27.0%、28.1%、4.2%,A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与B、A与C、B与D、C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和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相当,但脑出血发生率低于两组,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HTUPA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明新 陶贵周 +2 位作者 王守力 高航 王高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评价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STEMI患者40例,随机分为HTUPA组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进行溶栓治疗(每... 目的评价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STEMI患者40例,随机分为HTUPA组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进行溶栓治疗(每组20例)。药物溶栓后监测实验室指标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种药物溶栓治疗后的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心功能变化及不良事件,评价HTUPA疗效及安全性。结果HTUPA组与rt-PA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与HTUPA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0%和85.0%;两组出血率分别为35.0%和25.0%,两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度出血发生,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rt-PA组有1例消化道出血。两种溶栓药物对肾功能、血清离子等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结论①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EMI与rt-PA比较具有同等效果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②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EMI与rt-PA比较不增加出血事件,两种溶栓药物对心功能改善效果一样。③HTUPA用法简便,优于rt-PA,不需要持续静脉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 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下载PDF
小剂量rt-PA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荣英 曹雪滨 +5 位作者 田英平 石汉文 佟飞 苏建玲 谷新顺 姜云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30min、60min和90min三种给药方法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功能和预后的比较。方法2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50mg30min方案组(A组,49例)、60min方案组(B组,76例)和90min方案... 目的探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30min、60min和90min三种给药方法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功能和预后的比较。方法2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50mg30min方案组(A组,49例)、60min方案组(B组,76例)和90min方案组(C组,119例)。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ST段回降率、心功能和住院并发症。结果溶栓60min时A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90min时B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C组(P<0.05);120min时C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冠脉再通率高于C组(P<0.05)。C组CK-MB峰值高于A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A组(P<0.05)。三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有高于A组的趋势。结论小剂量rt-PA30min给药法较60min和90min给药法明显促进ST段早期回降,提高冠脉再通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是值得推荐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t-PA、PAI活性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韦秀英 夏宁 +2 位作者 王乃荣 胡世红 黄锦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T2DM病人,根据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DM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Mb)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T2DM病人,根据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DM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Mb)和临床蛋白尿组(DMc)。此外,还选择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浆t-PA和PAI的活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照组、DMa组、DMb组和DMc组血浆t-PA活性递减,PAI的活性递增,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t-PA与UAER呈负相关(r=0.615,P=0.000),PAI和UAER呈正相关(r=0.721,P=0.000)。结论DN早期即有纤溶活性低下;t-PA和PAI可能作为DN肾脏损害程度的佐证,对指导临床用药以缓解或延迟DN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螺旋藻激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mRNA、PAI-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杰 肖云晓 +1 位作者 蒋浩 庞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1473,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irulina kinase,SPK)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mRNA、PAI-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肾上腺素(Adr)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irulina kinase,SPK)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mRNA、PAI-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肾上腺素(Adr)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SPK,并以肝素(Hep)为阳性对照,与空白组对照,经过12,24,48 h后,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分离后,凝胶图像分析仪照相和扫描,测定各组t-PAmRNA、PAI-1mRNA与内参基因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Adr损伤模型中,2 mg/ml SPK可以上调t-PAmRNA表达,超大剂量SPK降低t-PAmRNA表达。SPK还可以随着剂量的增加明显的抑制PAI-1mRNA的表达,效果强于大剂量的肝素。结论 SPK可能通过小部分活化t-PAmRNA的表达,抑制PAI-1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抗血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卡维地洛及TNF-α对内皮细胞释放t-PA和PAI-1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弹 程绪杰 +3 位作者 李红霞 薛枫 杨向军 刘志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48-449,452,共3页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 (ECV3 0 4) ,分为TNF α刺激组 ,培养基中TNF α加至终浓度为 5、10、2 5、5 0、1...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 (ECV3 0 4) ,分为TNF α刺激组 ,培养基中TNF α加至终浓度为 5、10、2 5、5 0、10 0ng/ml;卡维地洛干预组 ,培养基中加TNF α (5 0ng/ml)后加入卡维地洛 ,终浓度为 2 0、5 0、10 0、2 0 0nmol/L ,2 4h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含量。结果 内皮细胞在TNF α刺激 2 4h后 ,其分泌的PAI 1抗原含量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两组间t PA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而卡维地洛干预组却显著降低PAI 1(P <0 0 5 ) ,对t PA含量无明显作用 (P >0 0 5 )。结论 TNF α对内皮细胞株分泌的PAI 1有显著的升高作用 ,而对t PA无显著影响 ;用卡维地洛干预后 ,PAI 1显著降低 ,t PA含量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细胞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30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冮洁 杜连祥 +3 位作者 路福平 邹亚杰 贾丹丹 姚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30 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优化发酵条件下 ,摇瓶液体发酵液中的t P...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30 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优化发酵条件下 ,摇瓶液体发酵液中的t PA酶活力达 3386 91IU/mL ,比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提高上千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液体发酵 培养基配方 工艺优化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血浆PAI-1、t-PA检测的意义和结果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磊 夏文权 +1 位作者 余文红 胡翊群 《血栓与止血学》 2002年第1期20-22,25,共4页
目的:通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分组(伴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伴血管病变组、Ⅱ型糖尿病组)检测PAI-1、t-PA抗原及活性,并计算抗原比和活性比,以评价各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PAI-1及t-PA抗原,采用发色底... 目的:通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分组(伴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伴血管病变组、Ⅱ型糖尿病组)检测PAI-1、t-PA抗原及活性,并计算抗原比和活性比,以评价各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PAI-1及t-PA抗原,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Al-1、t-PA活性。结果:189例标本总体患病组及分组后各组的PAI-1活性、t-PA活性及t-PA活性/PAI-1活性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组间除t-PA抗原,其余检测显示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组伴血管病变组与Ⅱ型糖尿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上述检测指标中t-PA活性、PAI-1活性反映血管病变的发生较敏感,t PA/PAI-1的活性比值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Ⅰ型组织纤溶酶 原激活抑制物 临床意义 血管病变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时D-D、t-PA和PAI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琰 薛武军 +2 位作者 姜亚卓 项和立 蒋红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衰竭(ARF)时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7例ARF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滤过(HF)组... 目的研究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衰竭(ARF)时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7例ARF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滤过(HF)组,测定治疗前、治疗1、4h后血浆中D-D含量及t-PA、PAI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为14例健康人。结果①ARF患者D-D含量及PAI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t-PA活性明显降低(P<0.05);②HD治疗过程中D-D含量和PAI活性持续升高,t-PA活性持续下降,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F和HF治疗过程中D-D含量和PAI活性先升高后下降,t-PA活性先下降后升高,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治疗4h后,HDF和HF对D-D含量及t-PA、PAI活性的影响与HD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RF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HD可以加重这种改变。采用HDF或HF治疗可以降低或避免对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 血液净化 D-二聚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下载PDF
里氏木霉306生物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5L罐分批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洁 杜连祥 +4 位作者 路福平 邹亚杰 肖琳 乔玉龙 张宝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1,共4页
以摇瓶分批发酵条件为基础,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306进行了5L发酵罐分批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发酵条件:温度为28℃,溶氧浓度控制30%饱和度,pH值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以5L发酵罐分批发酵试验数据为... 以摇瓶分批发酵条件为基础,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306进行了5L发酵罐分批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发酵条件:温度为28℃,溶氧浓度控制30%饱和度,pH值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以5L发酵罐分批发酵试验数据为依据,对里氏木霉306生物合成t-PA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应用MATLAB工具软件进行非线性规划,建立了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发酵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分批发酵 发酵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血液t-PA和PAI-1水平及活性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纪举 魏然 +3 位作者 陈彬 任道凌 杨明峰 夏作理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60-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液t PA和PAI 1的水平及活性与血流变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 4 0~ 6 0岁无心、脑血管意外病史健康体检者 ,进行血液t PA和PAI 1浓度、活性、血流变指标常规测定。结果 t PA浓度与PAI 1浓度高度相关 (P<0 ... 目的 探讨血液t PA和PAI 1的水平及活性与血流变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 4 0~ 6 0岁无心、脑血管意外病史健康体检者 ,进行血液t PA和PAI 1浓度、活性、血流变指标常规测定。结果 t PA浓度与PAI 1浓度高度相关 (P<0 .0 0 1 ) ,t PA浓度与血液黏度呈高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 ) ,t PA活性与血液黏度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PAI 1浓度、活性与血液黏度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PAI 1活性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在不同性别之间外周血t PA ,OAI 1活性、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性别间全血黏度、血还原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 ) ,数值男性大于女性 (血沉除外 )。 4 0~ 4 9岁体检者与 5 0~ 6 0岁年龄组间只有血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具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1 ) ,除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外 ,数值以年龄≥ 5 0岁组为高 ;其他无差异。结论 血液t PA浓度与PAl 1浓度高度相关 (P <0 .0 0 1 )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t-pa paI-1 血液流变学 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67
15
作者 赵秀欣 穆利春 马丽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86-488,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门头沟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于发病4.5 h内...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门头沟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于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溶栓药物为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 mg)。分析患者危险因素、溶栓的时间窗、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及14 d时的NIHSS评分及脑出血等溶栓并发症情况。结果 入选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史71.0%,大量饮酒史51.6%,高血压病49.6%,糖尿病32.25%,心房颤动9.6%,既往脑梗死病史9.6%。发病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0.91±50.29)min。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14 d 时NIHSS评分分别为(8.32±2.77)、(5.48±1.07)、(5.41±1.26),溶栓后24 h及溶栓14 d 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进相关性分析显示,静脉溶栓时间窗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4,P=0.490)。溶栓过程中1例(3.2%)出现皮下出血,2例(6.4%)出现牙龈出血。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而且安全;rt-PA静脉溶栓后主要在24 h内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海带多糖L0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和分泌t-PA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露 刘爱群 +1 位作者 黎静 王丽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探讨肾上腺素刺激状态下海带多糖L01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对其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从内皮细胞抗血栓功能方面探讨海带多糖L01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 目的: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探讨肾上腺素刺激状态下海带多糖L01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对其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从内皮细胞抗血栓功能方面探讨海带多糖L01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用肾上腺素刺激24h、48h、72h采样,ELISA法测定HUVECs培养上清液中的t-PA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UVEC细胞内t-PA mRNA的表达,其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密度扫描及半定量分析。结果:肾上腺素模型组HUVECs培养液中t-PA(24h、48h)含量明显增加,;单给海带多糖对HUVECs t-PA分泌无影响。海带多糖L01在肾上腺素刺激下给药24h,48h后t-PA抗原分泌明显降低(P<0.01),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但HUVECst-PAmRNA表达各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肾上腺素可刺激内皮细胞分泌t-PA抗原,海带多糖L01对血管内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肾上腺素刺激下HUVECs分泌t-PA,而对t-PA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多糖 肾上腺素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AI-1与t-PA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效松 雷惠新 +2 位作者 张旭 程琼 周秀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8期942-943,共2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病7 d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7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AI-1t、-PA、计算PAI-1/t-PA(P/t)值,并与5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病7 d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7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AI-1t、-PA、计算PAI-1/t-PA(P/t)值,并与50名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t-pA活性及PAI-1活性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体内纤溶活性相对亢进。在判定体内纤溶活性指标中,P/t值较t-PA、PAI-1稳定可靠。P/t值与纤溶活性呈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浆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定量脑电图变化与预后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娟 赵晓晖 +1 位作者 白青科 隋海晶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是否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具有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6例发病在4.5 h内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0岁。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且对这些患者...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是否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具有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6例发病在4.5 h内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0岁。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且对这些患者分别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 h、24 h、7 d、14 d、90 d进行QEEG观察评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各时间点脑电图的指标大脑对称指数(BSI)、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的变化。根据NIHSS评分的变化将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早期有效组及无效组,NIHSS评分在14 d时间点改善者归为改善组,未改善者归为未改善组。结果两组NIHSS评分变化:两组7 d 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善组优于未改善组,重要的是改善组NIHSS评分在7 d时间点已经较24 h明显改善,而未改善组无改善(P〈0.01);90 d 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善组优于未改善组(P〈0.01)。两组脑电图变化:在改善组,脑电图BSI的改善从24 h开始,DTABR从7 d开始(P〈0.01);在未改善组,BIS和DTABR均从24 h开始恶化,BIS从7 d开始改善,DTABR从14 d开始改善。溶栓治疗有效的患者NIHSS评分从7 d开始明显改善,持续缓解至90 d。rt-PA静脉溶栓NIHSS评分改善越早,90 d预后越好。脑电图BSI及DTABR改善越早NIHSS评分改善越早;BSI及DTABR早期恶化的NIHSS评分改善越晚。结论在评估脑功能改善方面,BSI灵敏度优于DTABR和NIHSS。QEEG指标以BSI改善较早,它可以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敏感的预测;BSI和DTABR早期恶化可以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不佳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 定量脑电图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PA)及其突变体的纯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恒奇 徐秀英 黄培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6,共5页
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ht PA)的CHO细胞株和表达组合突变体的细胞株进行了 3L转瓶培养 .将培养上清分别进行了Lys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和Zn2 + Sepharose 4B层析两步纯化 ,rht PA纯度提高了 5 34倍 ,比活达 2 5&... 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ht PA)的CHO细胞株和表达组合突变体的细胞株进行了 3L转瓶培养 .将培养上清分别进行了Lys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和Zn2 + Sepharose 4B层析两步纯化 ,rht PA纯度提高了 5 34倍 ,比活达 2 5× 10 5IU mg ,产率为 73% ;突变体纯度提高了1119倍 ,比活达 5 9× 10 5IU mg ,产率为 6 9% .纯化产物SDS PAGE分析显示 ,rht PA和突变体基本都呈单一条带 ,扫描分析均达到 98%以上纯度 .rht PA和突变体在纯化系统中的行为作对照分析发现 ,突变体的构建思想在Lys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过程中有充分体现 .这两步层析组合是很好的纯化t PA及其突变体的方法 ,尤其是Lys Sephar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突变体 纯化
下载PDF
三七皂苷组方对家兔血浆t-PA、PAI-1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伟成 黄颖 许光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组方对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对家兔血浆有显著作用的药方。方法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不同三七皂苷组分在体外对家兔血浆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组方对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对家兔血浆有显著作用的药方。方法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不同三七皂苷组分在体外对家兔血浆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的影响。结果新配方和三七总皂苷相比,有一个三七皂苷配方能提高血浆t-PA活性水平,另一个三七皂苷配方抑制血浆PAI-1活性。结论改变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单体的含量,所得配方在功效上有很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