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layer Tectonic Model for Intraplate Deformation and Plastic-Flow Network in the Asia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Shengzu Institute of Geology,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Liu Linq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47-271,共25页
In a large area of the east—central Asian continent there is a unified seismic network system composed of two families of large—seismic belts that intersect conjugately. Such a seismic network in the middle—upper c... In a large area of the east—central Asian continent there is a unified seismic network system composed of two families of large—seismic belts that intersect conjugately. Such a seismic network in the middle—upper crust is actually a response to the plastic flow network in the lower lithosphere including the low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fied plastic flow system confirms that the driving force for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compression of the India plate, while the long-range transmission of the force is carried out chiefly by means of plastic flow. The plastic flow network has a control over the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ectonic deformation multi-layer tectonic model large-scale seismic belt seismic network plastic flow network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Layer for Vermicular Iron under Dry Sliding Friction
2
作者 SUN Le-min SHANG Guan-bao +1 位作者 ZHANG Yong-zhen CHEN Yue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4-47,共4页
At room temperature,dry sliding wea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pin-on-disc test rig,in which the pin is made of vermicular iron and the disc is made of 40 Cr steel.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frictional surfaces for... At room temperature,dry sliding wea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pin-on-disc test rig,in which the pin is made of vermicular iron and the disc is made of 40 Cr steel.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frictional surfaces for the pin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Under the action of both frictional heat and frictional shearing stress,aplastic deformation layer under the frictional surface is formed.Th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layer depend on specimen material,contact pressure and frictional shearing stress.I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layer,the phosphorous mass percent varies at different depth and results in different hardness.On the outer side of surface,the hardness is the biggest and the phosphorous mass percent is the highest.They become gradually small from outer side to inner side of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micular iron dry sliding plastic deformation layer
下载PDF
铁路基床底层风积沙填料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马梦倩 聂如松 +2 位作者 钱冲 阮波 祁延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4-2294,共11页
为了研究铁路基床底层风积沙填料的长期动力稳定性,以和若铁路某试验段路基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动力响应试验,试验车速分别为5,20和30 km/h,轴重分别为14.5 t和23.5 t,分析动应力随列车速度、轴重及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基于现场测试和以... 为了研究铁路基床底层风积沙填料的长期动力稳定性,以和若铁路某试验段路基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动力响应试验,试验车速分别为5,20和30 km/h,轴重分别为14.5 t和23.5 t,分析动应力随列车速度、轴重及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基于现场测试和以往动三轴试验成果,将临界动应力和累积塑性变形作为评价参数,分别从动强度和动变形2个方面评价和若铁路基床底层风积沙填料的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当列车以不大于30 km/h的速度运行时,车速对基床动应力值的影响很小,但轴重的影响十分显著,不同轴重作用下动应力衰减系数沿深度的变化曲线基本重合,动应力经过基床表层衰减约39.7%,传递至基床底层底面衰减约84.6%。2)在和若铁路基床底层范围内,列车荷载产生的动应力为12.86~53.05 kPa,小于风积沙临界动应力66.02~100.21 kPa,从动强度角度来说,风积沙用作铁路基床底层填料满足长期动力稳定性要求。3)基于基床填料的累积塑性应变模型,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和若铁路基床层的累积塑性变形,结果发现列车荷载作用下基床变形主要集中在第1个月,累积变形量为13.59 mm,小于规范允许的月沉降量25 mm,从动变形角度来说,风积沙用作铁路基床底层填料满足长期动力稳定性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沙漠地区路基填料选择及基床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基床底层 长期动力稳定性 临界动应力 累积塑性变形
下载PDF
软塑黄土层对浅埋黄土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4
作者 姜函 郭光旭 +2 位作者 贾伟 邓斌 高松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为解决在建西延高铁洛川隧道长大距离穿软塑黄土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模型,软塑黄土层分布在拱顶、边墙、拱底时,不同层厚(1、3、5 m)对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变形产生影响,结合监控量... 为解决在建西延高铁洛川隧道长大距离穿软塑黄土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模型,软塑黄土层分布在拱顶、边墙、拱底时,不同层厚(1、3、5 m)对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变形产生影响,结合监控量测数据提出合理的变形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对软塑黄土层不同分布以及不同厚度工况下围岩位移进行对比,发现软塑黄土层的存在增大了围岩位移,软塑黄土层分布较其厚度影响更明显,当软塑黄土层位于隧道拱顶上方且厚度为5 m时,影响最大。(2)浅埋软塑黄土隧道在超前管棚作用下,围岩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相较于无管棚超前支护时位移减小,在穿软塑黄土层施工时要及时做好防护。(3)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随开挖均呈断崖式急剧变形、持续缓慢变形和变形趋于平稳3个阶段。因此,实际施工时应及时开展开挖初期急剧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并加强围岩监控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延高铁 软塑黄土 黄土层分布 黄土层厚度 管棚 黄土隧道 围岩变形 洛川隧道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coupled layer thickness and strain rate effect on tensile behaviors of Ti/Ni multilayered nanowires
5
作者 Meng-Jia Su Qiong Deng +3 位作者 Lan-Ting Liu Lian-Yang Chen Meng-Long Su Min-Rong 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400-411,共12页
Nove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multilayered nanowires(MNWs)urge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ir mechanical behaviors comprehensively.Using the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tensile behaviors of Ti/Ni MNWs are inv... Nove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multilayered nanowires(MNWs)urge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ir mechanical behaviors comprehensively.Using the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tensile behaviors of Ti/Ni MNWs are investigated under a series of layer thickness values(1.31,2.34,and 7.17 nm)and strain rates(1.0×10^(8)s^(-1)≤ε≤5.0×10^(10)s^(-1)).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isopachous Ti/Ni MNWs are determined by the layer thickness and strain rate.Four distinct strain rate regions in the tensile process can be discovered,which are small,intermediate,critical,and large strain rate regions.As the strain rate increases,the initial plastic behaviors transform from interface shear(the shortest sample)and grain reorientation(the longest sample)in small strain rate region to amorphization of crystalline structures(all samples)in large strain rate region.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reveal that the disparate tensile behaviors are ascribed to the atomic fraction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small strain rate region,and only related to collapse of crystalline atoms in high strain rate region.A layer thickness-strain rate-dependent mechanism diagram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couple effect 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isopachous nanowires.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modulation ratio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unequal Ti/Ni MNWs,but barely affect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aterials.The observations from this work will promote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i/Ni MN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Ti/Ni multilayered nanowires coupled layer thickness-strain rate effect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s
下载PDF
考虑道砟嵌入作用的有砟轨道基床表层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聂如松 李亚峰 +3 位作者 冷伍明 黄茂桐 周思危 董俊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137,共10页
为研究有砟轨道道砟嵌入现象及其对基床表层变形行为的影响,开展以道砟碎石-基床粉土双层试样为研究对象的动三轴试验,分析道砟嵌入对基床表层变形行为的影响,探讨基于道砟嵌入指标的基床表层变形行为标准。试验结果表明,道砟嵌入使得... 为研究有砟轨道道砟嵌入现象及其对基床表层变形行为的影响,开展以道砟碎石-基床粉土双层试样为研究对象的动三轴试验,分析道砟嵌入对基床表层变形行为的影响,探讨基于道砟嵌入指标的基床表层变形行为标准。试验结果表明,道砟嵌入使得道砟碎石-基床粉土试样的粉土表层出现道砟槽痕并发生侧向变形,同时承受动荷载的能力降低;提高动应力水平和增加粉土含水率会加剧道砟嵌入程度;道砟碎石-基床粉土试样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剪切破坏型和软化破坏型;基床粉土含水率较低时,道砟碎石-基床粉土试样整体变形主要源于道砟和粉土的压缩变形,而当粉土含水率较高时,道砟嵌入引起的轴向和侧向变形则较为显著;当粉土处于最优含水率时,道砟嵌入速率为2.9×10^(-5) mm/s时道砟碎石-基床粉土试样达到塑性安定极限,而当粉土处于天然含水率和饱和含水率时,塑性安定极限对应的道砟嵌入速率则为1.4×10^(-4)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砟嵌入 动三轴试验 基床表层 变形行为 塑性安定极限
下载PDF
各向异性对IC10高温合金磨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志成 杨昭 +5 位作者 潘博 张帅奇 杨忠学 王赛 张长春 郭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目的探究IC10单晶高温合金缓进磨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因素,提高关键零件的使用性能。方法通过制备不同晶面、同一晶面不同晶向试块,采用刚玉砂轮在同一工艺参数下开展缓进磨削实验,研究各向异性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 目的探究IC10单晶高温合金缓进磨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因素,提高关键零件的使用性能。方法通过制备不同晶面、同一晶面不同晶向试块,采用刚玉砂轮在同一工艺参数下开展缓进磨削实验,研究各向异性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塑性变形层的影响。结果在vs=20 m/s,vw=150 mm/min,ap=0.2 mm条件下,不同晶面磨削后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0.4μm,其中(001)晶面加工后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2μm,加工纹理均匀且轮廓起伏变化程度最小,(011)晶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5μm,(111)晶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9μm,其表面出现了深的犁沟及凹坑等现象;不同晶面加工后工件表面均发生了硬化,硬化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001)、(011)、(111)晶面;不同晶面磨削后表面存在微米级厚度的塑性变形层,其中(111)晶面塑性变形层最厚,厚度为3.6μm,(011)和(001)晶面的厚度分别为2.8、2μm。(001)晶面在不同晶向磨削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塑性变形层则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结论IC10单晶高温合金各向异性对磨削后工件表面完整性具有一定影响,不同晶面由于塑性变形难度存在差异,导致磨削后其表面完整性存在规律性变化,其中(001)晶面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最低,加工纹理最平整,显微硬度最大,塑性变形层厚度最小。由于显微组织呈现随机分布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态,且不规则,导致同一晶面不同晶向对磨削后工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10单晶高温合金 缓进磨削 各向异性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塑性变形层
下载PDF
层状Ti-Al复合材料界面约束导致的晶内变形不均匀性
8
作者 倪新波 刘壮壮 +4 位作者 缪克松 冷金凤 范国华 滕新营 吴昊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789-801,共13页
以纯钛箔和纯铝箔为原料,通过热压和热轧制制备层状Ti-Al复合材料。使用原位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层状复合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取向演化和形变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Ti晶粒内部塑性变形存在不均匀性,即越靠近晶界或Ti/Al层状界面,Ti晶... 以纯钛箔和纯铝箔为原料,通过热压和热轧制制备层状Ti-Al复合材料。使用原位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层状复合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取向演化和形变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Ti晶粒内部塑性变形存在不均匀性,即越靠近晶界或Ti/Al层状界面,Ti晶粒的塑性变形越困难。这种晶内变形不均匀性主要来自于晶界和Ti/Al相界的协同约束效应。因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充分利用界面约束效应来调控塑性变形行为从而实现性能优化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塑性变形 电子背散射衍射 界面约束
下载PDF
缓倾层状岩体大断面高铁隧道变形特征研究
9
作者 张涛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3期22-26,共5页
隧道穿越缓倾层状围岩时,易发生剪切滑移、张拉破坏和弯折内鼓等现象,致使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拱顶掉块、塌方等问题。以重庆楠竹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研究不同岩层倾角下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并探讨缓倾层状岩体隧... 隧道穿越缓倾层状围岩时,易发生剪切滑移、张拉破坏和弯折内鼓等现象,致使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拱顶掉块、塌方等问题。以重庆楠竹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研究不同岩层倾角下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并探讨缓倾层状岩体隧道变形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当缓倾层状岩体节理角度由0°增加至15°、30°时,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变化不大,但节理角度增大对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较大,最大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拱腰至边墙部位;隧道周边围岩塑性发展及破坏区受缓倾层状岩体节理角度的控制较为明显,当层状岩体倾角为0°、15°时,塑性区以压溃破坏为主,当层状岩体倾角为30°时,塑性区主要以层间剪切滑动破坏为主。研究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层状岩体 高铁隧道 破坏机理 变形特征 应力分析 塑性区
下载PDF
铁路车轮轮辋疲劳裂纹和踏面剥离掉块的微观伤损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丛韬 韩建民 +2 位作者 张关震 吴斯 张澎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共7页
以某型铁道车辆装用的3组(20个为1组)车轮(其中,1组车轮的轮辋出现疲劳裂纹,1组车轮的踏面存在剥离掉块,1组车轮运行30万km未出现伤损)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系统研究3组车轮轮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组成、性质及定量关系,并采... 以某型铁道车辆装用的3组(20个为1组)车轮(其中,1组车轮的轮辋出现疲劳裂纹,1组车轮的踏面存在剥离掉块,1组车轮运行30万km未出现伤损)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系统研究3组车轮轮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组成、性质及定量关系,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轮辋疲劳裂纹、踏面剥离的伤损形貌和特征,分析导致轮辋疲劳裂纹和踏面剥离的微观伤损因素。结果表明:辋裂车轮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以脆性夹杂物为主,约占非金属夹杂物总数的85%,并且断口中存在的毫米级脆性氧化物类夹杂物属于冶炼或浇注过程中混入的耐材或熔渣等外来物,这是轮辋疲劳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踏面剥离掉块车轮和未损伤车轮中,塑性非金属夹杂物占绝对多数,分别约占非金属夹杂物总数的84%和93%,踏面剥离掉块车轮的踏面塑性变形层平均厚度约为1mm,为未伤损车轮踏面塑性变形层的10倍,说明踏面塑性变形层的相对变形量较大是导致车轮踏面剥离掉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轮辋 疲劳裂纹 车轮踏面 剥离掉块 非金属夹杂物 踏面塑性变形层
下载PDF
华北地区壳内低速层与地壳流变的关系及其对强震孕育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周永胜 何昌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京津唐张地区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没有发现低速层 ,壳内低速层的这种分布受新生代裂陷伸展的控制。华北地区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低速层是岩石塑性流变的结果 ,中地壳上部低速层是地壳裂陷伸展时形成的水平拆离带和韧性... 京津唐张地区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没有发现低速层 ,壳内低速层的这种分布受新生代裂陷伸展的控制。华北地区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低速层是岩石塑性流变的结果 ,中地壳上部低速层是地壳裂陷伸展时形成的水平拆离带和韧性剪切带 ,岩石各向异性和流体作用可能是引起低速的原因。壳内软弱层 (低速和塑性流变层 )增强了块体层间的解耦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流变 低速层 塑性流变 强震孕育 华北地区 新生代 裂陷伸展
下载PDF
表面喷丸工艺对Super304H奥氏体耐热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锐坤 郑志军 高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3-909,共7页
采用表面喷丸处理在Super304H钢表面制备出大塑性变形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X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对喷丸表面及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表征,并对试样在喷丸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 采用表面喷丸处理在Super304H钢表面制备出大塑性变形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X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对喷丸表面及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表征,并对试样在喷丸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uper304H钢经喷丸处理后,表层通过塑性变形产生高密度的位错、层错并细化晶粒,同时获得形变诱发马氏体,从而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剧烈塑性变形层。随着喷丸时间增加,晶粒越细小,马氏体相越多;喷丸处理后表层硬度显著提高,是原始试样硬度的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 表面喷丸处理 剧烈塑性变形层 硬度
下载PDF
多层表面膜在滑动接触时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新祥 徐久军 严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文研究梯度层、三明治层及普通多层膜覆层体受相同表面载荷滑动接触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从表层至基体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的正梯度硬覆层体,能显著改善膜层与基体界面附近的应变分布,沿纵向的应力分布曲线非常平滑,在膜... 本文研究梯度层、三明治层及普通多层膜覆层体受相同表面载荷滑动接触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从表层至基体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的正梯度硬覆层体,能显著改善膜层与基体界面附近的应变分布,沿纵向的应力分布曲线非常平滑,在膜层与基体界面间及基体中的应力较小;三明治覆层能显著降低膜层与基体界面处的最大剪应力,且裂纹尖端的应力值最小,但在界面附近的应力值和应变梯度很大;普通多层膜与单层膜相比,应力、应变分布没有明显的改进。通过对上述四种覆层体在应变、应力分布及裂纹应力场的分析可知,梯度层在这几方面都有较明显的优点,其它三种覆层体虽在某一方面有最突出的优点,但却在其它方面存在最明显的缺点。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及设计覆层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层 膜层 基体 表面膜 动接触 应变分布 弹塑性变形 研究结果 平滑 降低
下载PDF
上保护层开采下伏煤层卸压变形及应力分布 被引量:6
14
作者 撒占友 王立 +3 位作者 李磊 陆卫东 卢守青 杨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65,共5页
为掌握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下伏煤层卸压破坏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提高上保护层开采预防下伏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效果,以河南平顶山四矿己16-17煤层为对象,基于PoytingThomson模型构建煤岩体蠕变动力学模型,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5.2软... 为掌握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下伏煤层卸压破坏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提高上保护层开采预防下伏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效果,以河南平顶山四矿己16-17煤层为对象,基于PoytingThomson模型构建煤岩体蠕变动力学模型,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5.2软件对下伏煤层膨胀变形及卸压分布规律进行仿真模拟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上保护层工作面的推进(由10 m推进至60 m),下伏煤层左右两侧分别形成98.5°及114°卸压角,横向塑性变形量增至最大约为216 m;下伏煤层呈塑性变形→形变恢复的变化特征,说明上保护层的开采有助于下伏煤层瓦斯卸压通道的形成,有利于下伏煤层瓦斯的抽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 卸压角 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塑性形变
下载PDF
超声冲击工艺参数对SMA490BW钢塑变层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宗敏 何柏林 于影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共4页
用HJ-Ⅲ型超声冲击设备对SMA490BW钢表面进行冲击处理,利用GX-51OLYMPUS金相显微镜观察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测试试样冲击层的深度。结果表明:超声冲击使SMA490BW钢表层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电流相同时塑变层深度随着冲击... 用HJ-Ⅲ型超声冲击设备对SMA490BW钢表面进行冲击处理,利用GX-51OLYMPUS金相显微镜观察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测试试样冲击层的深度。结果表明:超声冲击使SMA490BW钢表层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电流相同时塑变层深度随着冲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电流为2.0、1.5 A时的塑变层深度基本相同,说明塑变层深度并不会随冲击强度的增加而无限增加;冲击强度相对较大时,试样表层开始出现微观缺陷使表面质量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塑变层 冲击参数 缺陷
下载PDF
中厚板矫直过程中的中性层偏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庆学 桂海莲 +2 位作者 李曜 李长乐 张卓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8-1181,共4页
为了提高中厚板矫直过程中矫直力的精度,对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过程中的中性层偏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推导出中性层偏移计算公式。中性层偏移公式说明,在矫直过程中,中性层偏移受弹区比和偏移系数的影响较大,故本文以40mm板厚矫直过程为例... 为了提高中厚板矫直过程中矫直力的精度,对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过程中的中性层偏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推导出中性层偏移计算公式。中性层偏移公式说明,在矫直过程中,中性层偏移受弹区比和偏移系数的影响较大,故本文以40mm板厚矫直过程为例,分析了弹区比和偏移系数对中性层偏移及弯曲力矩的影响,并做了误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弹区比在15%~40%时,矫直效果最佳,在这个范围内,由于中性层偏移造成的误差达到了10.09%。因此,在辊式矫直过程中,为得到更精确的弯曲力矩和矫直力,中性层偏移量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直 中性层偏移 弹塑性变形 矫直力矩
下载PDF
U68CuCr与U75V轨道钢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敏 徐光 +2 位作者 侯蓉 郑建国 周建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9-155,共7页
目的研究耐蚀轨道钢U68CuCr的磨损性能及损伤机理。方法利用M200型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轨道钢U68CuCr和U75V与车轮钢滚动对磨实验。运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轮轨失重,来研究轮轨磨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观... 目的研究耐蚀轨道钢U68CuCr的磨损性能及损伤机理。方法利用M200型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轨道钢U68CuCr和U75V与车轮钢滚动对磨实验。运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轮轨失重,来研究轮轨磨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观察轮轨表面损伤形貌。结果磨损初始的15h,U68CuCr磨损量大于U75V。磨损40h时,U68CuCr与U75V的磨损量基本相同,但随时间增加,U68CuCr的磨损量将低于U75V钢。在干态实验下磨损,钢轨表面存在未剥落的片状氧化物以及其剥落后留下的凹坑和划痕,并伴有塑性变形,而车轮表面没有残留的片状氧化物。磨损过程中,钢轨亚表层为塑性变形区,珠光体发生变形,产生加工硬化,使塑性变形层的硬度高于基体。结论 U68CuCr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又有高的耐腐蚀性,能改善钢轨使用性能。氧化磨损是钢轨表面损伤的主要方式,磨损是氧化与剥落交错重复出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68CuCr U75V 摩擦磨损 磨损量 氧化 塑性变形层
下载PDF
退火轴承钢磨削白层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向明 周志雄 +1 位作者 杨军 汤爱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018-3023,共6页
采用热电偶技术和三向压电晶体测力仪,分别在线测量了退火轴承钢GCr15在不同磨削条件下接触区的温度和磨削力,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磨削表面白层组织形态、残余奥氏体、组织亚晶粒以及微观应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有限... 采用热电偶技术和三向压电晶体测力仪,分别在线测量了退火轴承钢GCr15在不同磨削条件下接触区的温度和磨削力,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磨削表面白层组织形态、残余奥氏体、组织亚晶粒以及微观应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砂轮磨粒对工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和应变,探讨了退火钢磨削白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退火钢白层组织中存在超细粒隐晶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等组织。磨削白层是相变的产物,但可在低于材料名义相变温度Ac1的条件下产生。白层的形成条件是磨削过程快速升温和快速冷却以及磨削力引起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和高接触应力,塑性变形和接触应力能降低材料相变温度和细化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白层 磨削温度 塑性变形 接触应力 相变
下载PDF
钢铁材料摩擦层结构演变与干摩擦自润滑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存宏 李少波 梁益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134-19140,共7页
由于产生了大量的塑性变形、摩擦热、氧化和组织结构演变,摩擦层的形成不仅影响着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还可能在摩擦条件和材料微观结构匹配合理的情况下引发自润滑行为。研究摩擦层和自润滑行为的微观机制可为在不加入添加剂的基础上,... 由于产生了大量的塑性变形、摩擦热、氧化和组织结构演变,摩擦层的形成不仅影响着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还可能在摩擦条件和材料微观结构匹配合理的情况下引发自润滑行为。研究摩擦层和自润滑行为的微观机制可为在不加入添加剂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固态润滑方法及对应润滑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磨材料的强度、硬度、层错能高低等特性差异将导致摩擦层结构演化形式、细化程度和深度均有所不同。特别是诸如低碳条状马氏体钢和珠光体钢等钢铁材料,因其具有马氏体束、块、条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先共析相、渗碳体等亚结构特征,摩擦层内部结构的演变又与其他材料有所区别。干摩擦自润滑通常是因为表面氧化物和纳米级氧化颗粒的保护所致,但是材料不同或材料包含的微结构不同,能够形成的氧化物或氧化颗粒的类型和尺度亦有所不同。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有关摩擦层和自润滑行为的研究,他们从摩擦层内部材料冷作硬化、晶粒细化和动态再结晶等方面分析了摩擦层高应变引起的材料组织结构演变,以及不同微观组织材料所表现出的摩擦层和摩擦磨损特性差异。此外,还对摩擦引起的纳米晶/结构对材料摩擦磨损特性产生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研究。最后,研究人员试图利用摩擦接触导致的高应变速率和高应变梯度来获得超细化晶粒以制备表层纳米结构和调控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本文从塑性变形、结构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摩擦层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摩擦层内部塑性变形程度的摩擦外载条件因素。另外,从摩擦层内部形成纳米结构、梯度结构和由表面氧化物颗粒形成的自润滑层等方面讨论了干摩擦过程中产生的自润滑现象及对应机制。最后,探讨了如何利用材料表层结构设计和预制自润滑层以获得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 摩擦层 自润滑 塑性变形 固态润滑
下载PDF
中厚板矫直过程中中性层偏移动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桂海莲 李曜 +3 位作者 李强 李玉贵 杨霞 黄庆学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448,493,共6页
研究中性层偏移对矫直力的影响,以提高矫直力精度.通过对矫直件三维弹塑性变形进行分析,提出中性层偏移理论,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讨论中性层偏移的动态变化规律,说明中性层偏移是影响矫直力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与数... 研究中性层偏移对矫直力的影响,以提高矫直力精度.通过对矫直件三维弹塑性变形进行分析,提出中性层偏移理论,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讨论中性层偏移的动态变化规律,说明中性层偏移是影响矫直力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与数值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为建立更为准确的矫直力模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直 三维弹塑性变形 中性层偏移 矫直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