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wind guide plates on wind velocity acceleration and dune leveling: a case study in Ulan Buh Desert,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HAN Yanlong GAO Yong +4 位作者 MENG Zhongju DANG Xiaohong JIA Xu DING Yanlong LI Pe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743-752,共10页
The areas used to be covered by shifting sand dunes have been reclaim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t is a challenge to reclaim high sand dunes because it is rather costly to level the high dunes to gentle arab... The areas used to be covered by shifting sand dunes have been reclaim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t is a challenge to reclaim high sand dunes because it is rather costly to level the high dunes to gentle arable lands. In this study, a wind guide plate was used to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wind to level the sand dunes. The use of wind energy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dune leveling and decrease the cost. Low wind velocity is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 in Ulan Buh Desert of China where the average wind speed is much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velocity for sand movement. The experiment o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ccelerate the wind velocity by a wind guide plate to level a sand dun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shold velocity for sand movement is 3.32 m/s at 10 cm above the sand surface in Ulan Buh Desert. A wind guide plate set at an angle less than 50°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wind velocity. The wind velocity could be accelerated up to the threshold velocity for sand movement behind a plate when the plate is at the angles of 20°, 25°, 35° and 40°. The most significant acceleration of wind velocity appears at 1.5 and 3.0 m behind the plate with an angle of 25°. An obvious wind velocity acceleration zone exists behind the wind guide plate when the angles are at 25°, 35°, 40° and 45°, with the most obvious zone under the angle of 45°.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sand transferred over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increased by 6.1% under the effects of wind guide plates compared to the sand moved without wind guide plat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s for desert management in sand dun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guide plate sand dune dune leveling wind velocity sandy desert Ulan Buh Desert
下载PDF
Boundary determination of leveling capacity for plate roller leveler based on curvature integration method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芳 罗远新 +1 位作者 严兴春 王勇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08-4615,共8页
Leveler is widely 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fective mild steel plates.Its typical ranges of the leveling capacity are constrained by three criteria,namely the maximum stroke of rollers,allowable total leveling ... Leveler is widely 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fective mild steel plates.Its typical ranges of the leveling capacity are constrained by three criteria,namely the maximum stroke of rollers,allowable total leveling force and motor power.In this work,an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constraints was built for the maximum yield stress search of each thickness of plates.The corresponding search procedure with three loops was given.The approximate range by the simplification model could be used as the initial value for the actual range search of the leveling capacity.Therefore,the search speed could be accelerated compared with a global search.The consistency of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field data demonstrat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procedure.The typical ranges of the leveling capacity are expressed by several boundary curves which are helpful to judge whether the incoming plate can be leveled quickly or not.Also,these curves can be used to find the maximum yield stress for a specific thickness or the maximum thickness for a yield stress for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ratio leveling capacity curvature integration plate
下载PDF
Level Set method for license plate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3
作者 YANG Yu-wang TAO Jun GU Li YANG Jing-yu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08年第5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水平置位方法 牌照识别 目标局部化技术 计算机技术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换热器板片故障检测算法研究
4
作者 王伯涛 周福强 +1 位作者 吴国新 王少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3,共9页
针对换热器板片装配检测成本高、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7算法检测换热器板片的装反问题。在原始数据集上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进行处理,提高待检测图像的清晰度;在YOLOv7模型原有基础上,针对换热器板... 针对换热器板片装配检测成本高、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7算法检测换热器板片的装反问题。在原始数据集上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进行处理,提高待检测图像的清晰度;在YOLOv7模型原有基础上,针对换热器板片层数较多、模糊且噪点多,提出一种多级自适应注意力机制添加至Backbone最后一层;针对图像识别模型计算量大、下采样特征损失严重,采用改进的MP-D模块优化原有的下采样模块;针对特征提取部分,加入F-ReLU激活函数,使得计算速度和检测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针对Neck部分的PANet结构,融合BiFPN跨尺度连接的思想,进一步提高融合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实验可得,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和初始YOLOv7相比,mAP@0.5、召回率R、检测速度分别提高0.6%、2%、16.9帧/s,针对换热器板片检测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板片 YOLOv7 多级自适应注意力机制 MP-D模块 BiFPN
下载PDF
预应力锚固体系锚垫板上灌浆孔的研究
5
作者 朱万旭 陆鑫 +2 位作者 熊城洋 黄明鑫 黄家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预应力锚固区及其锚垫板的结构设计研究中,为了提高模型分析运算速度,通常简化模型结构而忽略灌浆孔,进而忽略了灌浆孔对预应力锚固区应力分布的影响。本文以设置灌浆孔的锚垫板旋转角度为变量,对铸造型锚垫板上的灌浆孔展开研究,建立... 在预应力锚固区及其锚垫板的结构设计研究中,为了提高模型分析运算速度,通常简化模型结构而忽略灌浆孔,进而忽略了灌浆孔对预应力锚固区应力分布的影响。本文以设置灌浆孔的锚垫板旋转角度为变量,对铸造型锚垫板上的灌浆孔展开研究,建立2 200 MPa级预应力锚固区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锚垫板的最佳放置位置,然后进行锚固区传力试验。结果表明:锚垫板放置在45°位置,锚固区承载力相对较高,锚固区安全可靠。由于灌浆孔的存在,锚垫板应力集中出现在灌浆孔,因此建立拉压杆模型对锚垫板进行结构设计时需忽略灌浆孔。与未设置灌浆孔相比,设置灌浆孔的锚垫板主拉应力最大增加了34.27%,主压应力最大增加了4.81%。螺旋筋主拉应力最大减少了4.16%,Von-Mises应力最大减少了16.83%,锚下混凝土侧表面拉应力最大增加了1.99%。试验结果验证了锚垫板放置在45°位置时2 200 MPa级预应力锚固区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预应力锚固区 锚垫板 灌浆孔 2200 MPa级预应力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对蒸汽发生器一次侧高水位密封组件结构及性能的优化
6
作者 肖可 胡娜 +2 位作者 杨斌 刘涛 段乐乐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8期62-66,共5页
为替代蒸汽发生器一次侧高水位堵板装拆人工作业,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通过在密封组件中预埋形状记忆合金,研制了一种新型密封组件,为在核电高辐射区域应用机器人实施关键设备检修——高水位堵板装拆作业奠定了基础。与传统密封组... 为替代蒸汽发生器一次侧高水位堵板装拆人工作业,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通过在密封组件中预埋形状记忆合金,研制了一种新型密封组件,为在核电高辐射区域应用机器人实施关键设备检修——高水位堵板装拆作业奠定了基础。与传统密封组件相比,新型蒸汽发生器高水位密封组件的结构及性能得到极大优化:省去了干密封—自密封—湿密封3道充气环密封,结构更紧凑轻便,堵板装拆机器人执行末端负载大大减轻(新型密封组件小于5 kg);预埋的形状记忆合金圈采用三道同心圆分布和二次硫化工艺,解决了金属/非金属硫化成型变形问题,回弹性好,从而满足密封组件可折叠进入,同时又可以在仅有中板支撑时稳定、准确地落座在主管道法兰环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一次侧 高水位堵板装拆机器人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密封组件
下载PDF
翘曲板材三维重构及智能化压平的建模研究
7
作者 马宝 马晓宝 +5 位作者 兰媛 任玉成 刘云飞 马彦芝 王荣军 江连运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5-886,共12页
为提高板材压平质量和效率,实现智能化压平,本文采用结构光相机获取翘曲板材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分割、点云去噪和点云精简等预处理,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重构了翘曲板材的三维曲面.采用微分几何的曲面理论计算得到板材的翘曲曲率,提出基于... 为提高板材压平质量和效率,实现智能化压平,本文采用结构光相机获取翘曲板材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分割、点云去噪和点云精简等预处理,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重构了翘曲板材的三维曲面.采用微分几何的曲面理论计算得到板材的翘曲曲率,提出基于三维曲面特征的翘曲板材垫铁支点和压下点的优化方法,根据三点弯曲矫平理论得到了压力下和压下位移.翘曲板材三维轮廓的重构方法和翘曲曲率计算模型确定了垫铁位置和压下位置点优化原则,为翘曲板材智能化压平提供了理论模型.理论和实验的结果显示,重构的三维曲面与实际结果吻合,基于重构三维曲面数据计算的压平力与实测结果偏差大约为2.21%,初始平直度17.2 mm·m^(-1),压平矫直后减小为3.28 mm·m^(-1),结果准确,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压平 结构光视觉 三维曲面 矫直理论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8
作者 纪小孟 刘璠 +5 位作者 唐晓波 王健 胡勇 卞为伟 董佩龙 刘振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32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并计算椎... 目的探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32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并计算椎间隙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60~115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术后无切口感染、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显示: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正常,融合器在位,未出现明显移位及下沉等情况。JOA评分、椎间隙高度百分比、Cobb角: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12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27/32。结论采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发症少,椎体隙高度、脊髓神经功能、颈椎曲度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嵌片颈椎融合器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
下载PDF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及工程案例解析
9
作者 王亚勇 陈才华 邱盛源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14,34,共9页
框支-剪力墙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高层建筑的复杂功能需求,已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随着城市更新、城市TOD开发,框支-剪力墙结构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简要回顾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梁式转换、箱式转换以及板式转... 框支-剪力墙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高层建筑的复杂功能需求,已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随着城市更新、城市TOD开发,框支-剪力墙结构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简要回顾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梁式转换、箱式转换以及板式转换三种常见的转换层结构的特点及优缺点,比较了现行国家规范、行业以及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中关于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条文,给出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最后结合了不同时期、不同转换方式、不同建筑功能的8个典型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对框支-剪力墙结构采用高位转换和板式转换的限制在7度及以下地区可适当放松,相关的标准规范也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转换层 高位转换 板式转换 抗震设计
下载PDF
输电线路塔脚板脱离损伤评估鉴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辜良雨 张杨宾 +2 位作者 何松洋 刘翔云 李钟 《特种结构》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本文对输电线路塔脚板脱离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总结了相应的工程预防措施。针对塔脚板脱离区域形状大小不规则、损伤程度难以定性评估等复杂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等效的受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安全性指标,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根据安全性... 本文对输电线路塔脚板脱离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总结了相应的工程预防措施。针对塔脚板脱离区域形状大小不规则、损伤程度难以定性评估等复杂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等效的受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安全性指标,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根据安全性指标数值大小定量地评估塔脚板脱离损伤对结构受力安全性能的影响,可为实际输电线路工程中塔脚板脱离损伤的评估鉴定和改造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脚板脱离 损伤机理 安全性指标 评估等级
下载PDF
柳钢中板双机架轧机LevelⅡ控制系统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向荣 刘芳 +1 位作者 钟秋海 张迪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2-386,共5页
针对柳钢2 800 mm双机架中厚板轧机,自主设计开发了完整的L eve lⅡ计算机控制系统.L eve lⅡ系统由数据通讯模块、模型设定模块、模型自学习模块、轧件跟踪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等多个模块组成.数据通讯模块负责L eve lⅡ控制系统和其他... 针对柳钢2 800 mm双机架中厚板轧机,自主设计开发了完整的L eve lⅡ计算机控制系统.L eve lⅡ系统由数据通讯模块、模型设定模块、模型自学习模块、轧件跟踪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等多个模块组成.数据通讯模块负责L eve lⅡ控制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与数据记录,为模型计算查询模型参数,记录每块轧件的实际工艺过程参数等;轧件跟踪模块负责轧件从出炉到轧制结束全过程位置和数据的跟踪,并在不同的触发点调用其他功能模块,进行自动轧钢的轧件调度控制和轧制节奏控制;模型设定模块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轧制规程;模型自学习模块包括长期自学习和短期自学习.通过各功能模块的协作,可以实现轧机生产过程的模型自动设定和全自动轧钢控制.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现场,且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双机架 level Ⅱ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Smith模糊多级积分分离PID的加热盘温度控制
12
作者 张硕 张爱华 +2 位作者 董世杰 范狄庆 方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947,共9页
为提高大尺寸晶圆的加工良率,研究采用金属氧化物导电涂层加热的碳化硅晶圆加热盘分区控制方法,提出基于Smith模糊多级积分分离PID的四分区温控系统,解决高精度要求下晶圆加热盘表面温度一致性问题。通过热效应仿真建立系统模型,分析各... 为提高大尺寸晶圆的加工良率,研究采用金属氧化物导电涂层加热的碳化硅晶圆加热盘分区控制方法,提出基于Smith模糊多级积分分离PID的四分区温控系统,解决高精度要求下晶圆加热盘表面温度一致性问题。通过热效应仿真建立系统模型,分析各区域的热量分布,进而基于PLC控制器搭建加热盘温度控制系统,提出便于实际应用的Smith模糊多级积分分离PID算法提高控制精度,在MATLAB中结合系统模型与常规PID算法进行对比,最后基于所建立的加热盘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实现加热盘表面温度一致性稳定在0.05℃左右,平均温度稳态误差±0.05℃,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加热盘 温度一致性 Smith模糊PID 多级积分分离 温控系统
下载PDF
空压机组高位油箱容积计算方法及应用
13
作者 钱继兵 陈梁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63-65,共3页
机组高位油箱的设置对于紧急情况下实现机组顺利完成惰走,保证机组安全停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卧式油箱不同液面高度容积,确定溢流管口高度。通过计算确定孔板孔径,满足充油、惰走的油量和时间要求。这些计算完成了高位油箱子系统... 机组高位油箱的设置对于紧急情况下实现机组顺利完成惰走,保证机组安全停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卧式油箱不同液面高度容积,确定溢流管口高度。通过计算确定孔板孔径,满足充油、惰走的油量和时间要求。这些计算完成了高位油箱子系统的主要参数设计,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压机组 高位油箱 体积 溢流 孔板
下载PDF
400 km/h高速列车车下带格栅裙板区域气动噪声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宗发 肖新标 +1 位作者 韩健 杨益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位于高速列车车体下部区域的通风口格栅与设备舱壁面构成格栅–空腔结构,列车高速运行时,该结构的流声耦合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流声耦合机理。将位于车体下部区域的带格栅裙板简化为带格栅的二维空腔模型(格栅–空腔结构),采... 位于高速列车车体下部区域的通风口格栅与设备舱壁面构成格栅–空腔结构,列车高速运行时,该结构的流声耦合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流声耦合机理。将位于车体下部区域的带格栅裙板简化为带格栅的二维空腔模型(格栅–空腔结构),采用延迟分离涡数值模型(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DES)研究其气动噪声产生机理、流场和声场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以400 km/h速度运行时,格栅–空腔结构开口处的剪切振荡较为剧烈,特别是空腔冲击边缘附近区域;基于总声压级的空间、频域分布和湍流压力波数–频率谱,发现形格栅–空腔结构的流场始终处于自激振荡的过渡状态,且各位置的总声压级和波数域上的振荡幅值始终低于V形格栅–空腔结构和半圆环形格栅–空腔结构;对目前常用的半圆环形带格栅裙板考虑通风口的出风作用后,观察到空腔内部的涡团演化明显减缓,直接导致格栅附近的总声压级大幅下降约15 d B,表明出风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带裙板格栅的近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流声耦合 格栅 裙板 剪切振荡 格栅–空腔 总声压级 气动噪声
下载PDF
4200 mm厚板厂冷床区域自动化水平提升研究及实践
15
作者 陈功 黄仲权 《冶金动力》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提升厚板产线中轧钢与剪切精整区域间的协同能力,湛江钢铁4200 mm厚板厂策划实施了冷床区域操作室合并技改项目,期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面向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改造方案,根据工艺和控制要求对... 为提升厚板产线中轧钢与剪切精整区域间的协同能力,湛江钢铁4200 mm厚板厂策划实施了冷床区域操作室合并技改项目,期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面向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改造方案,根据工艺和控制要求对冷床区域进行智能化分段,实际运用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水平 智能控制 冷床 厚板
下载PDF
坚硬顶板综采面瓦斯抽采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孙凯岩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88-190,共3页
为了提高某煤矿坚硬顶板综采面的开采安全性,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确定瓦斯抽采高位钻孔最佳位置,以此为基础对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在某矿工作面当中,优化后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综采面瓦斯抽采效率。
关键词 坚硬顶板 综采面 瓦斯抽采 高位钻孔 优化
下载PDF
新型高纵横比通孔镀铜整平剂研究
17
作者 徐国兴 张基兴 +2 位作者 许梓浩 孙宇曦 曾庆明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S01期160-167,共8页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与设备不断轻薄化、小型化、集成化。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载体,电路板设计和制造也朝着高密度互连、小孔化技术的方向快速发展。通...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与设备不断轻薄化、小型化、集成化。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载体,电路板设计和制造也朝着高密度互连、小孔化技术的方向快速发展。通孔作为连接层与层之间的导通孔,逐渐成为实现层间互连的核心技术。但是高厚径比通孔的电镀工艺往往存在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孔内镀液传质不佳等现象,导致镀层均匀性及铜层结晶质量变差现象产生,无法满足客户端的需求。如何解决高厚径比的微通孔镀铜是电镀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整平剂是镀铜整平剂体系中很重要的物质,其含量较低,对孔内的低电流密度区域影响不大。目前针对高厚径比通孔电镀整平剂研究较少,且市面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镀铜整平剂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高厚径比通孔电镀方法,有效改善线路板表面与孔内镀层均匀性,提升通孔深镀能力,从而打破技术垄断,突破“卡脖子”难题,促进我国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新材料 电镀铜技术 高厚径比通孔 整平剂
下载PDF
本钢特钢小棒材表面划伤改善
18
作者 王东 李明明 于海啸 《冶金信息导刊》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分析本钢特钢小棒材表面划伤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轧机工装精度提升的管控,空过辊道两侧加装惰轮,设计制作裙板耐磨锥轮,有效解决小棒材表面划伤问题,显著提升成品表面质量,缩短交货期,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小棒 划伤 工装 辊道 裙板 冷床
下载PDF
两种固定方法对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术后恢复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的影响
19
作者 沈林华 蔡程名 +1 位作者 高尚 董雨青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通过术后恢复、并发症及成本-效用探究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创伤性尺桡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钢板组、髓内钉组,各46例。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目的:通过术后恢复、并发症及成本-效用探究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创伤性尺桡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钢板组、髓内钉组,各46例。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进程、围手术疼痛程度,并于术前、术后6h、72h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炎症应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6个月采用Flynn功能恢复评分标准评估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74.85±12.47)min、(5.02±1.53)cm、(8.60±2.77)d,均短于钢板组的(86.18±14.00)min、(9.77±1.94)cm、(14.18±4.00)d,失血量、引流量分别为(38.59±10.14)mL、(90.03±20.63)mL,均低于钢板组的(120.83±15.67)mL、(151.66±17.94)mL;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持重时间分别为(8.56±1.49)周、(11.29±3.44)周,均早于(10.08±1.95)周、(13.58±4.36)周,术后6个月骨折端骨密度比率为(0.89±0.06),高于钢板组(0.86±0.05)(t=4.201、2.797、2.605,P=0.000、0.006、0.011);髓内钉组术后6h、12h、48h、72h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26±0.84)分、(2.87±0.75)分、(2.50±0.69)分、(2.48±0.51)分,低于钢板组的(4.00±0.59)分、(3.74±0.66)分、(3.52±0.70)分、(3.36±0.64)分;髓内钉组术后6h、72h的CRP分别为(15.11±6.00)mg/L,(8.53±1.76)mg/L,低于钢板组的(18.42±7.03)mg/L,(11.40±2.83)mg/L,IL-1β分别为(101.60±30.51)pg/mL,(19.10±5.96)pg/mL,低于钢板组的(140.78±34.19)pg/mL,(24.85±8.74)pg/mL,IL-18分别为(32.00±9.57)pg/mL,(18.04±5.66)pg/mL,低于钢板组的(39.56±11.24)pg/mL,(27.11±7.25)pg/mL,TNF-α分别为(29.42±8.33)pg/mL,(9.05±2.18)pg/mL,低于钢板组的(37.02±10.51)pg/mL,(13.74±3.59)pg/mL;两组功能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髓内钉组成本-效用优于钢板组。结论:交锁髓内钉用于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患者,可优化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围术期疼痛,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炎症应激 疼痛程度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and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of mesh-plate DB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olypropylene modific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Yan HUI Na LU +4 位作者 Pengzhen LUO Kefeng SHANG Nan JIANG Jie LI Yan WU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1-59,共9页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harg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are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surface treatment of materia...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harg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are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surface treatment of materials.In this work,gray level histogram(GLH)and Fourier energy spectrum based on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 no logy a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discharge mode of mesh-plate DBD.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is calculated to describe the uniformity of the dischar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harge mode of mesh-plate DBD changes from periodic discharge to filamentary discharge when the applied voltage increases from 11-15 kV.Moreover,a more regular spatial structure is obtained under lower applied voltages during the discharge process.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apertures of mesh electrodes which are below 1 mm have smaller values of CV compared to plate electrodes,indicating more uniform discharge.Finally,polypropylene is treated by mesh-plate DBD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The hydrophilic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decreased by 64°,and the dyeing depth is also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plate DBD GRAY level histogram Fourier energy spectrum CV surface MOD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