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s of gas hydrate form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1
作者 Qiang Zhou WanLun Li +1 位作者 WeiTao Chen YongJiang W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6期691-697,共7页
At present, gas hydrates are known to occur in continental high latitude permafrost regions and deep sea sediments. For middle latitude permafrost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ascert... At present, gas hydrates are known to occur in continental high latitude permafrost regions and deep sea sediments. For middle latitude permafrost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ascertain its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gas hydrates. This paper reviewed pertinent literature on gas hydrat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Both geological and ge- ographical data are synthesiz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s hydrate formation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evo- lution, Plateau uplift, formation of permafrost, and glacial processes.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numerous residual basins in the Plateau have been formed by original sedimentary basins accompanied by rapid uplift of the Plateau. Ex- tensive marine Mesozoic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se basins could provide rich sources of materials forming gas hydrates in permafrost. Primary hydrocarbon-generating period in the Plateau is from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while seconda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regionally or locally, occurs mainly in the Paleogene. Before rapid uplift of the Plateau, oil-gas reservoirs were continuously destroyed and assembled to form new reservoirs due to structural and thermal dynamics, forcing hydrocarbon migration. Since 3.4 Ma B.P., the Plateau has undergone strong uplift and extensive gla- ciation, periglacier processes prevailed, hydrocarbon gas again migrated, and free gas beneath ice sheets within sedi- mentary materials interacted with water, generating gas hydrates which were finally preserved under a cap formed by frozen layers through rapid cooling in the Plateau. Taken as a whole, it can be safely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great temporal and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generation of gas hyd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s petroleum geology frozen earth and glacial plateau uplift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原湖泊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林 吴素霞 +2 位作者 朱西德 常国刚 李凤霞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利用2001-2006年逐年汛前期和汛后期两个时相黄河源区湖泊群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气候、冻土监测数据,分析了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寒湖泊群的最新动态变化,描述了器测时期以来该区域气候的演变背景,揭示了湖泊面积和数量对气候... 利用2001-2006年逐年汛前期和汛后期两个时相黄河源区湖泊群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气候、冻土监测数据,分析了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寒湖泊群的最新动态变化,描述了器测时期以来该区域气候的演变背景,揭示了湖泊面积和数量对气候、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2年来源区出现了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增加和蒸发量增大的气候变化大背景,但2001年以来气候以暖湿为主要特征的同时,蒸发量明显减少,且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冻土环境表现出冻土厚度减小、冻结时间缩短等退化趋势;2001—2006年黄河源区湖泊群的最新波动表现为湖泊面积增大、数量增多的一致性变化迹象,这种波动趋势在汛前期表现得较汛后期更为显著,并以湖泊数量的变动最为明显;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湖泊扩张、数量增大正是同期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和冻土退化加大了地下冰融化水补给量等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气候变化 冻土环境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设计与施工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章金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6,共7页
本文论述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研究、设计、施工方面的问题。根据桩基场和涵洞试验研究 ,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践总结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钢筋混凝土板桥、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T梁、钢筋混凝土箱梁等简支梁都能适... 本文论述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研究、设计、施工方面的问题。根据桩基场和涵洞试验研究 ,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践总结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钢筋混凝土板桥、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T梁、钢筋混凝土箱梁等简支梁都能适用于该地区。对于位移量要求较严 ,附加内力要求小的超静定的连续梁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圆管涵和合金钢波管涵等都适应于多年冻土地区。 (2 )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 ,桥梁基础可采用灌注桩和插入桩 ,插入桩具有减少野外作业量、施工简便、施工热干扰小、地温场回冻快等优点 ;灌注桩具有承载能力高、桩径尺寸灵活等优点。分段设置涵洞基础的沉降缝可以有效防止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圬工开裂。 (3)桥涵工程施工阶段与竣工后一年时间内 ,破坏的最多 ,也最严重。因此 ,施工阶段为防止大气热量与水的潜热介入桥涵地基 ,采用低温、早强、耐久性混凝土是防止桥涵工程冻害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 桥梁 涵洞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低温青藏高原土壤中镁合金阳极的电化学性能
4
作者 梁成浩 袁传军 勇艳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为评价低温土壤对镁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电流效率实验方法,研究了4种镁合金阳极在-4℃和4℃的模拟低温青藏高原土壤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镁合金中加入Mn、Al和Zn元素可与杂质元素形成阴极作用较弱的... 为评价低温土壤对镁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电流效率实验方法,研究了4种镁合金阳极在-4℃和4℃的模拟低温青藏高原土壤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镁合金中加入Mn、Al和Zn元素可与杂质元素形成阴极作用较弱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了镁合金的自溶解倾向,提高了电流效率;镁合金阳极在低温青藏高原土壤中呈活性溶解状态,溶解活性和反应活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GAZ63B镁合金、MGAZ31B镁合金、MGM1C镁合金和高纯镁;4种镁合金阳极中MGAZ63B的电流效率最高,-4℃和4℃时分别为54.39%和61.77%;4℃土壤中氧的扩散速率比-4℃时高,故镁合金阳极在青藏高原土壤中4℃时溶解活性和电流效率均优于-4℃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阳极 低温土壤 青藏冻土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下载PDF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蓉 李传富 《中国建筑防水》 2008年第3期26-31,共6页
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在低温、冻融环境条件下采用化学灌浆材料的可行性,比选了适用于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渗漏水治理的化学灌浆材料,解决了低温环境下的灌浆工艺问题,该成果直接应用于昆仑山隧道的渗漏水治理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原冻土 铁路隧道 渗漏治理 聚氨酯灌浆材料
下载PDF
高原冻土对道路桥涵的危害及防治
6
作者 宋学东 许召强 +3 位作者 程传超 王熙文 孙晓杰 王龙飞 《建筑技术开发》 2014年第2期48-50,53,共4页
在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广布。动土的存在,使得土壤的不稳定性增加,给我国的路桥交通的建设和养护带来了不少麻烦,严重威胁着路桥的稳定性。在凭借相关施工案例,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冻土对道路桥涵的... 在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广布。动土的存在,使得土壤的不稳定性增加,给我国的路桥交通的建设和养护带来了不少麻烦,严重威胁着路桥的稳定性。在凭借相关施工案例,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冻土对道路桥涵的危害、动土的防治措施,减少后期养护的工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 道路桥涵 危害与防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乌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芳 袁雅丽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8期4-7,共4页
通过改良天峻县高原冻土层土壤,改善其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改良方式对乌柳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高寒高海拔冻土层地区适合乌柳生长的土壤改良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改良配方对乌柳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其中:S4处理(60%森林土+10%... 通过改良天峻县高原冻土层土壤,改善其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改良方式对乌柳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高寒高海拔冻土层地区适合乌柳生长的土壤改良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改良配方对乌柳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其中:S4处理(60%森林土+10%腐熟羊粪+10%河沙+5%珍珠岩+15%本土)中乌柳各项生理参数最高,平均株高1.74m,平均冠幅55.66cm,平均地径0.978cm;其次为处理S8(60%泥炭+10%腐熟羊粪+10%河沙+20%本土),平均株高1.73m,平均冠幅54.57cm,平均地径0.972cm。S4和S8处理为适合高寒冻土层地区乌柳生长发育的土壤改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层 土壤改良 乌柳 生长参数
下载PDF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建设问题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化瑞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0期269-270,共2页
着重介绍了青藏铁路沿线概况和自然特征,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施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主要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原 冻土 环境 铁路
下载PDF
高原高寒冻土区半填半挖路基施工技术
9
作者 吴艳春 《企业技术开发》 2006年第11期24-27,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高原高寒冻土区半填半挖路基地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 高原高寒 冻土 半填半挖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