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d accessibility in inland mountainous areas 1917-2017: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HUANG Yan ZONG Hui-m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9期2262-2279,共18页
Located in the western hinterland,Southwest China is a typical mountainous area covered by plateaus,mountains and hills.Its ruggedness hinders region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ons,and its poor transportation inf... Located in the western hinterland,Southwest China is a typical mountainous area covered by plateaus,mountains and hills.Its ruggedness hinders region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ons,and its poo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as long constraine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 China.Based on the GIS transportation database,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Southwest China from 1917 to 2017.Regional accessibility in Southwest China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as gradually integrated the transportation circles of the52 central cities.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has followed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from a"hub-spoke pattern"to a"network patter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speed railway(HSR)has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spatial polarization.We argue that innovation i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s for promoting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regional accessibility.In addi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accessibility in Southwest China presents a verticalcharacteristic t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the plains,as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new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on accessibility improvement are partly offset by the mountainous terrain.Additionally,in Southwest China,there is significant"path dependence"in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since a large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along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in mountainous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china mountainous areas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CCESSIBILITY INFRASTRUCTURE
下载PDF
CONSULTATIVE RECOMMENDAT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KARST AND ROCK-NAKED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2
作者 Academic Division of Geoscience and Division of Biology , the CAS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The serious degrad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stone desert have had a serious effe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karst and rock-naked mountain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Moreover, ... The serious degrad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stone desert have had a serious effe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karst and rock-naked mountain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Moreover, these areas are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greater significance of agriculture to the economy, face sharp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opulation, the arable land and resources, and are suffering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invest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current situation, thre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in this article: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 among grain, ecology,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dopting policies consistent with social equity in areas of pov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LTATIVE RECOMMENDAT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KARST AND ROCK-NAKED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ROCK ROCK
下载PDF
Emergency road network structure and planning optimiza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west China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s
3
作者 WEI Meng HUANG Yong +1 位作者 WAN Dan DENG Liang-ka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771-780,共10页
Emergency road networks(ERNs),an important part of lo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s,can provide security to residents and their property.Exploring the ERNs struc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promoting dis... Emergency road networks(ERNs),an important part of lo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s,can provide security to residents and their property.Exploring the ERNs struc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promot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stablishing road safety in dangerous mountainous areas.This study considered the ERNs of the Kangding section of the Dadu River Basin as the area for a case study.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characteristic indicators of mountain roads and the degree of earthquake impacts under the Lushan,Wenchuan,and Kangding Earthquake scenarios.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the southwest mountain road network was evaluated;then,computer simulation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road network after index changes.The network was optimi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avoidance network was propos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untainous ER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mpleteness of the mountainous ERNs in Southwest China is poor and prone to traffic accidents.Moreover,the local stability is poor,and the network is susceptible to natural hazards.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road network is balanced,but that of certain road sections is not.Road sections with different attributes present a“gathering-scattering”spatial distribution,i.e,some sections are clustered together while others are far apart.Accordingly,a plann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and systematic nature of the mountainous ERN as a whol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lanning in 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china Emergency road network mountainous area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Geological hazards
下载PDF
西南山区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时空演化格局研究——以云南省镇沅县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卓 廖和平 +1 位作者 刘愿理 朱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共13页
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贫困地理与农村多维空间贫困、乡村地域系统与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研究视角,并对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探析.以云南省镇沅县109个村域为评价分析单元,构建了... 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贫困地理与农村多维空间贫困、乡村地域系统与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研究视角,并对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探析.以云南省镇沅县109个村域为评价分析单元,构建了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演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演化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和基于“时空立方体—新兴时空热点分析”的时空演化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显示:(1)镇沅县2013-2021年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演化时序阶段性特征经历了“差异波动演化(2013-2015年)—快速演化(2016-2019年)—增长滞缓趋稳(2020-2021年)”3个主要阶段.(2)镇沅县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时空演化模式以连续热点模式为主,加强的热点模式呈零星分布,表征2013-2021年镇沅县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整体上经历了较快且连续稳定的减贫演化过程,是减贫政策普惠作用在时空演化模式上的具体表现;连续冷点模式和持续冷点模式呈现出县域东西两端集聚分布态势.(3)多维空间贫困陷阱主要集中在和平镇、者东镇、振太镇的部分村域,相关村域脱贫稳定性相对较差、返贫风险较高.乡村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循环累积与动态演化的结果,深入刻画分析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时空演化格局与特征,对于科学推动脱贫地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贫困地域系统 时空演化格局 西南山区 镇沅县
下载PDF
Research on Auto-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Mountainous Areas——An Application in Southwest of China
5
作者 冯朝阳 张淑敏 +2 位作者 张宝雷 吕世海 高吉喜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9年第3期191-196,共6页
In mountainous areas, it is the undulant terrain, various types of geomorphic and land use that make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great metamorphism. Moreover, due to the elevation, there are many areas covered with shad... In mountainous areas, it is the undulant terrain, various types of geomorphic and land use that make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great metamorphism. Moreover, due to the elevation, there are many areas covered with shadow, clouds and snow that make the images more inaccurate. As a result,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carry out auto-classification of RS images in these areas. The study took Southwest China as the case study area and the TM images, SPOT images as the basic information sources assisted by the auxiliary data of DEM, NDVl, topographical maps and soil maps to preprocess the images. After preprocessing by topographic correction and wiping off clouds, snow and shadows, all the image data were stacked together to form the images to be classified. Then, the research used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hierarchical method to extract the main types of land use in the area automatic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ative accuracies of all types of land use extracted in Southwest China were above 90 percent, and the quantitative accuracies was above 86 percent. The goal of reducing workloads had been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GMENTATION hierarchical method auto-classification mountainous areas southwest of china
原文传递
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6
作者 张会吉 陈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44,共13页
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 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村民自主治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多中心治理4种主要模式,并深入比较4种治理模式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4种模式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各有利弊,且适用环境不尽相同。距县城、中心镇较远,宗亲关系密切和农户较为分散的村落适宜推行村民自主治理模式;人口较为集聚且政府治理能力强的村落适宜推行政府治理模式;资源禀赋强、人文历史和交通条件好的村落适宜推行市场治理模式;村落发展较好且利益联动机制较为完善的村落,适宜推行多中心治理模式。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后续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针对政府治理成本大、市场进出机制不完善和村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从政府、市场和村民等视角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乡村人居环境 治理模式 政策启示 典型村落
下载PDF
中国西南山地民族传统赛马研究:回眸、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江龙 龙宇晓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4,共10页
赛马运动是栖居西南山区的诸多少数民族中比较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回眸以往的西南山地民族传统赛马研究,可以看到这一领域迄今已形成了一批作者群和研究热点,但又面临着多方面的学术困境。当下亟需大力拓展研究视域,设立一系... 赛马运动是栖居西南山区的诸多少数民族中比较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回眸以往的西南山地民族传统赛马研究,可以看到这一领域迄今已形成了一批作者群和研究热点,但又面临着多方面的学术困境。当下亟需大力拓展研究视域,设立一系列新的研究议题,并引进多物种民族志、行动者网络理论、本体人类学等前沿理论和方法,以实现研究上的创新突破,从而为我国山地民族地区传统赛马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民族 传统赛马运动 多物种民族志 行动者网络 困境与进路
下载PDF
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戴可人 吴明堂 +4 位作者 卓冠晨 居安华 温柠玲 冯文凯 许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9-577,共19页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不受云雾遮挡等特点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年来得到水电工程建设及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基于此,对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揭示了以白鹤滩水电站为里程碑,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目前已开始进入InSAR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爆发阶段;最后,探讨了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蓄水前阶段、蓄水阶段、蓄水后阶段)对InSAR技术的不同应用需求与算法适用性。随着SAR数据质量提升与算法进步,InSAR技术必将常规化地参与到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库岸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工作中,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触发机理研究及灾害防治等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我国水电工程库岸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早期识别 形变监测 库岸滑坡 水电工程 金沙江 澜沧江 西南山区
下载PDF
基于改进RUSLE模型的西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评价——以湖南省龙山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龙思佳 汤媛媛 +4 位作者 戴亮亮 乔双 樊旺东 佘雄 孔巍巍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704-712,共9页
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引入归一化山地植被指数(NDMVI),改进RUSLE模型中的植被管理因子C,得到改进的RUSLE模型,并利用其对湖南省龙山县2000~2020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旨在快速、科学地评价研究区水土流失变化情况,为以龙山县为代表... 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引入归一化山地植被指数(NDMVI),改进RUSLE模型中的植被管理因子C,得到改进的RUSLE模型,并利用其对湖南省龙山县2000~2020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旨在快速、科学地评价研究区水土流失变化情况,为以龙山县为代表的西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的NDMVI数值范围较均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加了0.3158,2020年的NDMVI数值较NDVI增加了0.2076,增加幅度均较大,这说明NDMVI区分地物的能力更强,具有较强地消除复杂地形影响的能力。通过影像对比,可以看出NDMVI区分地物的能力要优于NDVI,提取城镇用地、水体等地物的精度更高,尤其在地形起伏地区以及山坡的阴影地区,能更好地反演植被覆盖管理因子。基于山地植被指数修正的植被覆盖管理因子C可以更准确地区分地物,尤其是在地形起伏和山坡阴影地区。该方法能有效地运用于西南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价,实现动态变化的快速定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 NDMVI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西南土石山区
下载PDF
西南山区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浅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陈宁生 周海波 +2 位作者 卢阳 杨玲 吕立群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8,共9页
中国西南山区小流域地形地貌特殊、降水充沛、物源丰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灾害严重,主要采取岩土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综合防治。岩土工程措施的直接效益是拦蓄泥沙,调节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间接效益主要为稳沟固坡、改变沟道比降、削减... 中国西南山区小流域地形地貌特殊、降水充沛、物源丰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灾害严重,主要采取岩土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综合防治。岩土工程措施的直接效益是拦蓄泥沙,调节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间接效益主要为稳沟固坡、改变沟道比降、削减泥石流流速和峰值流量、减小泥石流重度和性质、提升上游侵蚀基准面等。分析西南山区15条泥石流沟拦挡工程效益可知,拦沙坝直接减少松散固体物质总量的1.5%~48%,间接稳沟效益增加0.13%~35.39%,固坡效益增加0.01%~65.01%;谷坊直接减少物源0%~5%,间接稳沟效益增加0.04%~6.08%,固坡效益增加0.06%~33.98%。可知拦沙坝在拦挡工程防治中起主要作用,直接拦挡量是谷坊的几倍至几百倍,间接减少量为谷坊的2~10倍。生物工程措施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径流侵蚀、改善土壤结构,间接实现拦沙减沙效益。西南山区12条泥石流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增幅19%~60%,间接减少泥石流物源总量达4.7%~34.6%。其中西昌市黑沙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60%,侵蚀模数平均变化取值最高达9kt/(km2·a),侵蚀类型由极强变为轻度,减少物源5.894×106 m3,占物源总量的31.1%。生物工程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泥石流 拦挡工程 生物工程 效益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研究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李滨 殷跃平 +5 位作者 高杨 邢爱国 黄波林 贺凯 赵超英 万佳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与管道流的相互孕灾机理、地下采动下大型崩滑灾害形成机制、灾害高位远程动力成灾模式、灾害早期识别与空间预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重点研究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链的孕育发生规律与成灾模式,揭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地下水动力作用及孕灾过程和地下采动、库水波动等工程扰动环境下山体劣化损伤效应,构建岩溶崩滑灾害高速远程动力致灾机制与风险预测方法,形成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及示范,为我国岩溶山区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安全运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区 大型滑坡 崩塌 成灾模式 早期识别 风险防控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被引量:34
12
作者 何永彬 张信宝 文安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93-2398,共6页
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 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于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不同,致使研究者得出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系统研究重点应该在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分级强度与土壤合理流失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研究 喀斯特山地 探讨 中国西南
下载PDF
西南山区沟谷型软土工程特性及沉降规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继彬 赵其华 +1 位作者 彭社琴 陈子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45-950,共6页
对区域性软土的工程特性及沉降规律的研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量土工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遂—资高速公路软基变形监测数据,系统分析山区沟谷型软土工程特性,并总结软基沉降变形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软土分... 对区域性软土的工程特性及沉降规律的研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量土工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遂—资高速公路软基变形监测数据,系统分析山区沟谷型软土工程特性,并总结软基沉降变形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软土分布均匀,主要为高、低液限黏土,软土物理力学指标较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低,而力学指标要高;②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可用于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预测和控制;③固结系数随应力增大表现为非线性–线性降低的趋势。软土蠕变是非线性的,与时间相关,依据蠕变曲线的3种形态可对主次固结进行划分;④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塑料排水板、碎石桩处理后,软土层厚度与沉降量在不同填高情况下的数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沟谷型软土 工程特性 沉降规律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被引量:28
14
作者 史运良 王腊春 +2 位作者 朱文孝 苏维词 李坡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喀斯特山区、沙漠边缘及黄土高原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造成了喀斯特地区“地高水低”、“雨多地漏”、“石多土少”、“土薄易旱”,致使出现特有的湿热气候下的喀斯特干旱缺水。根据喀斯特地区的特点... 喀斯特山区、沙漠边缘及黄土高原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造成了喀斯特地区“地高水低”、“雨多地漏”、“石多土少”、“土薄易旱”,致使出现特有的湿热气候下的喀斯特干旱缺水。根据喀斯特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在喀斯特地区应因地制宜,采用“集雨工程”、“集流工程”、“提水工程”及兴建地下水库、溶洼水库、地表低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实施分散拦蓄、分散供水,以化整为零方式解决喀斯特山区整体性的干旱缺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干旱缺水 集流 喀斯特地区 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脆弱带 湿热气候 西南 模式 因地制宜
下载PDF
复杂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集成 被引量:55
15
作者 张春贺 乔德武 +8 位作者 李世臻 张颖 杨辉 胡来东 尚应军 徐雷良 柴继堂 谭捍东 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387,共14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联合攻关,以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攻关实验,取得了长足进步,直接带动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油气勘探发现和成果,形成了针对深水海域的长电缆地震勘探技术、适用于西部复杂山地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宽线地震勘探技术、高原地震调查技术、复杂地区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针对火山岩覆盖区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应用于复杂山地的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等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集成.本文介绍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取得的这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成果.提出了今后在复杂地区开展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有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海域 复杂山地 西藏高原 南方碳酸盐岩 火山岩覆盖区 地震勘探 重磁电勘探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宁生 谢万银 李战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4-140,共7页
鉴于泥石流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 泥石流预测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应有所区别。根据这些控制因素, 同时依据西南地区的具体特点, 可将我国西南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分为降雨控制区、土源控制区、气温控制区及复合控制区。(1)降雨... 鉴于泥石流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 泥石流预测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应有所区别。根据这些控制因素, 同时依据西南地区的具体特点, 可将我国西南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分为降雨控制区、土源控制区、气温控制区及复合控制区。(1)降雨控制区土源极为丰富, 泥石流的预测主要考虑暴雨的作用; (2)土源控制区降雨丰富, 泥石流的预测应主要考虑土源的累计数量; (3)气温控制区内冰川泥石流分布较广, 区内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4)复合控制区内, 水源和土源在较小的概率条件下满足泥石流的爆发, 故泥石流爆发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泥石流 主控因素 分区 预测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49
17
作者 周滔 杨庆媛 刘筱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5期45-49,共5页
以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分析了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阐述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提出了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以新颁布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法律和政策依据,根据区内... 以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分析了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阐述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提出了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以新颁布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法律和政策依据,根据区内条件差别提出相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和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丘陵山区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国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类型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高杨 贺凯 +4 位作者 李壮 高浩源 卫童瑶 邢爱国 李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3,共10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普遍呈现上陡下缓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特征,岩溶地貌和溶蚀岩体结构加剧了滑坡后破坏的成灾规模;(2)研究区的滑坡成灾模式主要分为岩质崩塌、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和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3)岩质崩塌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小于5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大于0.6,堆积体破碎比在5~2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在50~200 m之间,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在0.33~0.60之间,堆积体破碎比在20~10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20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小于0.33,堆积体破碎比区间大于100;(4)西南岩溶山区的“高位滑坡”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50 m,具有高速远程运动特征,运动过程中具有冲击铲刮、破碎解体、气垫和流化四种动力学效应。滑坡后破坏成灾模式的提出,可以为滑坡运动动力学机理和成灾反演预测研究提供重要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滑坡 成灾模式 等效摩擦系数 动力学效应 西南岩溶山区
下载PDF
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罗锐 许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提出发展策略。研究认为: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必须依托"体育+旅游"的方式进行,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要内容,打造旅游度假目的地。...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提出发展策略。研究认为: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必须依托"体育+旅游"的方式进行,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要内容,打造旅游度假目的地。根据国内外开发案例和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提出西南贫困地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策略:制定"点、轴、片、线"的山地户外运动规划;创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驱动模式;打造多业态并存的山地户外旅游特色村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山地户外运动 体育旅游 西南贫困地区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 被引量:17
20
作者 袁丙华 毛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47,55,共3页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盆地隐伏岩溶分布区。区内岩溶发育和地下水赋存除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外 ,还受新构造运动和古溶蚀的影响。岩溶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浅部岩溶带、构造控制的中部岩溶带和深部古溶蚀带。特殊岩性和古溶蚀形成的似层状岩溶含水层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 新构造运动 古溶蚀 似层状含水层 岩溶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