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邓婷 徐佩 +1 位作者 逯亚峰 李政旸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为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亟须系统明确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时空特征,并使用... 为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亟须系统明确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时空特征,并使用地理探测器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随时间持续增强,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强、中西弱”的空间格局。(2)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聚集效应,旅游活动强度强区对周围地区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3)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资源本底和交通设施为主导因素,经济环境持续发挥作用,服务条件的影响愈加明显。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对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高原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旅游活动强度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黄土高原开发生态旅游前景看好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宗明 梁银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现代旅游业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应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先导产业,生态旅游更应成为优先发展的旅游项目。本文概述了生态旅游的原则、特征和实质及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前提下,将黄土高原分为12个旅游区,指出黄土高... 现代旅游业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应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先导产业,生态旅游更应成为优先发展的旅游项目。本文概述了生态旅游的原则、特征和实质及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前提下,将黄土高原分为12个旅游区,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旅游 协调发展 旅游业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生奎 谭红兵 +3 位作者 王小梅 杨萍 曹广超 樊启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青藏高原湿地的生态地位和现阶段青藏高原湿地资源保护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后,提出青藏高原湿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之路,切实提高高原湿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从经济方面减轻人为... 本文在分析了青藏高原湿地的生态地位和现阶段青藏高原湿地资源保护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后,提出青藏高原湿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之路,切实提高高原湿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从经济方面减轻人为不合理因素对湿地的负作用;统筹规划,发展高原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业,在保护和合理开发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开发利用模式 湿地保护 可持续开发利用 高原湿地 生态学原理 生态畜牧业 生态旅游业 保护开发 湿地资源 生态地位 基本模式 经济收入 统筹规划 健康发展 合理开发 农牧民 负作用
下载PDF
西部贫困山区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川西高山高原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黎筱筱 马秋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为西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定性描述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不同片区综合得分的对比分析,确定各区适宜的开发方式。结论采取合理开发策略和对应变换机制,川西地区必... 目的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为西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定性描述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不同片区综合得分的对比分析,确定各区适宜的开发方式。结论采取合理开发策略和对应变换机制,川西地区必将能成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高山高原 旅游资源 旅游评价
下载PDF
青藏高原“渐进阶梯式”旅游模式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峰贵 张忠孝 +3 位作者 候光良 周强 张海峰 薛华菊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4,65,共4页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众多游客纷纷涌向西藏,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的旅游业发展。而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既是旅游业发展的独特之处,也是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海拔自然环境的极大差异和人类对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生理反应以及不同...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众多游客纷纷涌向西藏,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的旅游业发展。而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既是旅游业发展的独特之处,也是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海拔自然环境的极大差异和人类对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生理反应以及不同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从而导致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貌区域游客的生理反应、接受的服务程度以及旅游环境容量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海拔在2000—3000m为高原旅游游客的生理适应区,并得出西宁—兰州区和昆明区是高原旅游的最佳适应区;而3000—5000m为青藏高原的常规旅游区,>5000m则为青藏高原的特殊旅游区。从而提出青藏高原“渐进阶梯式”旅游模式的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渐进阶梯式 旅游模式
下载PDF
江河源区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任广鑫 杨改河 +1 位作者 温秀卿 王得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共5页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青藏...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和营运、鼠害、西宁及州县城镇的经济发展以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等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对这些方面的集成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区域环境质量 特征 全球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青藏公路 青藏铁路 鼠害 旅游业
下载PDF
川西高原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熊金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川西地区处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带,地形十分复杂,有许多地区甚至处于地震带上,相对于我国东部、南部等地区川西人口密集程度低。川西地区以前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盲目照抄照搬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最... 川西地区处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带,地形十分复杂,有许多地区甚至处于地震带上,相对于我国东部、南部等地区川西人口密集程度低。川西地区以前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盲目照抄照搬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了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仍旧止步不前,同时还使川西高原的传统产业也受到了影响。川西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两大难题,因此川西地区急需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来推动该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选择。川西高原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巨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势特点,稀有的动植物资源,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等条件,并且国家近几年加大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这些都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宝贵资源。川西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符合客观现实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农业与生态旅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同步与协调发展,重新分配了农村资源、整合农村功能,实现了农村产业生态化与产业多功能化,最终将建立以生态农业旅游为主导,带动第三产业,如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生态农业旅游 可持续发展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青海省高原体育健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海波 徐雪青 陈亮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0期6-7,共2页
青海省具有独特的高原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体育旅游开发的良好地区,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消费者。高原体育健身旅游对青海省经济以及提升青海省地位有着积极作用,最终形成体育健身旅游与青海省经济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高原 体育健身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依据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爱儒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0,129,共4页
文章通过对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现实依据的分析,结合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优势,对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旅游 现实依据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高原湖泊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冬梅 卞新民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5年第4期305-310,共6页
本文以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高原湖泊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湖泊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抚仙湖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黄土高原县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会琴 周晋 侯林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960-3962,共3页
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把中阳县分为四大生态旅游区从主题规划、开发理念、生态旅游活动等方面对每个区进行了开发构想。最后,提出中阳县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开发 黄土高原 山西省中阳县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星 侯佩旭 李亚兵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3期85-88,共4页
青藏高原是一个奇异独特的地理单元 ,一个魅力无穷的旅游资源宝库。青藏铁路的兴建 ,为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特色的系统分析 ,提出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构想。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旅游资源 开发对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神秘文化旅游品牌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梅端智 娥毛角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青藏两省区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神秘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青藏两省区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神秘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神秘文化 旅游品牌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青海高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廷权 马宗元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年第2期40-42,共3页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具有深厚的民族体育传统。结合青海省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高原特色,分析了青海省高原体育旅游市场的现状,并提出大力发展青海省高原体育旅游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原体育旅游 民族体育 青海省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以陕西省洛川县谷咀村为例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会琴 李晓琴 侯林春 《旅游研究》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旅游扶贫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陕西省洛川县谷咀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的感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效应感知明显,旅游扶贫具有促进经济... 旅游扶贫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陕西省洛川县谷咀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的感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效应感知明显,旅游扶贫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素质、保护黄土地貌等作用。谷咀村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高,对旅游持明显的支持态度。今后在旅游扶贫中,应注重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提高居民在旅游企业中的就业比重。同时,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发挥特色农业、特色文化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扶贫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效应感知 黄土高原 谷咀村
下载PDF
基于旅游调控规划的湖泊旅游环境评价研究——以云南高原湖泊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松志 李源 +1 位作者 陈烈 肖佑兴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3,8,共6页
旅游环境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湖泊环境是湖滨开发旅游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旅游业成为云南主导产业,云南高原的主要湖泊都已开发为旅游区。本文对云南高原主要湖泊的水质、噪声、大气环境、垃圾处理、旅游容量利用强度和绿... 旅游环境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湖泊环境是湖滨开发旅游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旅游业成为云南主导产业,云南高原的主要湖泊都已开发为旅游区。本文对云南高原主要湖泊的水质、噪声、大气环境、垃圾处理、旅游容量利用强度和绿化率等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些指标表明云南各主要湖滨旅游区的环境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目前主要湖滨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湖滨旅游度假区正日益成为湖泊污染的一大源头。本文通过资料对比分析,说明和验证了各主要湖泊湖滨旅游区环境效应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湖区旅游环境的调控规划提供了基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 调控规划 高原湖泊 评价
下载PDF
论青海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友锋 李莉 赵青娟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青海高原旅游名省的建设需要法治来作保障。立法是法治保障的基础,制定《旅游基本法》是突破点,执法是关键。同时还应确立执法人员正确的价值目标,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旅游名省 法治保障
下载PDF
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探析
18
作者 陈蓉 黄芸玛 +1 位作者 张源 吴成勇 《旅游论坛》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对于青藏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青藏高原主要省份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旅游空间结构"等基础理论,对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 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对于青藏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青藏高原主要省份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旅游空间结构"等基础理论,对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网络模型,旨在为青藏区域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旅游开发 空间结构
下载PDF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区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金火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80-984,共5页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如何在多元化目标主导下寻求退耕还林政策的合理模式,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效果。在简要介绍区域概况,评价退耕还林(草)模式的基础上,认为生态保护型和生态经济型模式...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如何在多元化目标主导下寻求退耕还林政策的合理模式,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效果。在简要介绍区域概况,评价退耕还林(草)模式的基础上,认为生态保护型和生态经济型模式缺乏社区利益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可以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草)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区位、政策、交通、接待设施等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提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区旅游开发的阶段及任务,并构建了该区域旅游开发的分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草)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基于旅游者健康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旅游适应区开发研究——以青海高原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华菊 马耀峰 +2 位作者 黄毅 张忠孝 唐仲霞 《旅游论坛》 2012年第5期77-81,共5页
青藏高原高海拔对旅游者的健康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依据旅游健康思想和高原习服理论,结合青海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海拔高度优势,提出青海高原两个旅游适应区即环西宁旅游区和柴达木盆地旅游区,并对旅游适应区的不同适应时期做出相应的线... 青藏高原高海拔对旅游者的健康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依据旅游健康思想和高原习服理论,结合青海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海拔高度优势,提出青海高原两个旅游适应区即环西宁旅游区和柴达木盆地旅游区,并对旅游适应区的不同适应时期做出相应的线路设计,旨在为赴青藏高原旅游者的健康旅游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健康 高原习服 阶梯式适应 旅游适应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