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霞 陈晓燕 +5 位作者 张文斌 莫怡浩 包世敏 吴剑胜 胡雪松 伍贵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63-166,2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046934、rs6787801、rs6798347及rs680127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55例冠心病患者和90例健康对... 目的探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046934、rs6787801、rs6798347及rs680127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55例冠心病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确诊冠心病。应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P2Y1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在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上的差别。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rs204693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CC:2.4%vs.4.4%、TT:71.0%vs.74.4%、CT:26.6%vs.21.2%)和等位基因频率(C等位基因:15.7%vs.15.0%、T等位基因:84.3%vs.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6787801位点的基因型分布(GG:17.4%vs.17.8%、AA:36.9%vs.31.3%、GA:45.7%vs.51.1%)和等位基因频率(G等位基因:40.2%vs.43.3%、A等位基因:59.8%vs.5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679834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AA:9.1%vs.6.7%、GG:41.6%vs.52.2%、AG:49.3%vs.41.1%)和等位基因频率(A等位基因:29.9%vs.27.2%、G等位基因:70.1%vs.7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680127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CC:13.4%vs.10.0%、TT:42.6%vs.50.0%、CT:44.0%vs.40.0%)和等位基因频率(C等位基因:35.4%vs.30.0%、T等位基因:64.6%vs.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046934、rs6787801、rs6798347及rs6801273)与冠心病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2
作者 张石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抗血小板药围绕血栓形成机制,对血小板聚集各个环节进行抑制而成为对抗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用药,受到临床和患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 目的:抗血小板药围绕血栓形成机制,对血小板聚集各个环节进行抑制而成为对抗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用药,受到临床和患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在大量临床研究中,ADP-P2Y12受体阻断剂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其可选择性、不可逆地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各种临床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ADP-P2Y12阻断剂可使患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下载PDF
冠心病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珣 张远恒 张弛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位点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抵抗组)4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位点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抵抗组)43例、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抵抗组)257例,探讨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位点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结果抵抗组患者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中GT、TT显著高于非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的等位基因频率T显著高于非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Y12基因G52T位点GT、TT频率增高(P<0.05)、合并糖尿病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2Y12基因G52T位点GT、TT频率增高会增加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下载PDF
重楼皂苷H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丛悦 柳晓兰 +3 位作者 余祖胤 康利平 马百平 从玉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确定从中药重楼中分离的重楼皂苷H(PARG)对血小板聚集的直接诱导效应,并对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心脏取血,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重楼皂苷H,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分别用... 目的确定从中药重楼中分离的重楼皂苷H(PARG)对血小板聚集的直接诱导效应,并对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心脏取血,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重楼皂苷H,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ADP抑制剂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Apyrase)、PKC抑制剂Ro31-8820和TXA2受体阻断剂SQ29548孵育血小板3min,加入重楼皂苷H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各抑制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PARG能直接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呈现剂量效应,高浓度PARG(30μmol/L)可诱导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1mmol/LRGDS和0.5μmol/LSQ29548几乎完全抑制PAR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Apyrase(0.05~1U/ml)和Ro31-8220(20~50μmol/L)均呈剂量依赖效应抑制PAR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 PARG诱导血小板聚集依赖于血小板激活后ADP的释放和TXA2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H 血小板聚集 腺苷二磷酸 受体 血栓烷A2
下载PDF
激动剂诱导血小板活化机制及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倩 陈岑 +1 位作者 杨丰庆 夏之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2-648,共17页
血小板在凝血酶、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激动剂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导,可引起血小板包括形变、颗粒内容物释放、聚集等生理反应。血小板在血管损伤部位的活化聚集是正常凝血的... 血小板在凝血酶、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激动剂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导,可引起血小板包括形变、颗粒内容物释放、聚集等生理反应。血小板在血管损伤部位的活化聚集是正常凝血的关键步骤之一,但过度的血小板聚集会形成血栓,从而引发急性缺血事件。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血栓性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针对活化通路中的受体或者信号分子,通过抑制受体或者阻断信号传播而发挥作用。本文对常见诱导剂诱导血小板活化的靶点和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对受体拮抗药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激动剂 受体 抗血小板药物 凝血酶 胶原 血小板活化因子 花生四烯酸 二磷酸腺苷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精准评估与临床策略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京秀 宋兆炎 +7 位作者 闫述钧 孙驰 李学奇 韩百合 李阳 夏德军 李馨 金恩泽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8期3604-3609,3614,共7页
血小板的黏附、活化、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占主导地位。阿司匹林和血小板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是临床应用的经典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的黏附、活化、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占主导地位。阿司匹林和血小板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是临床应用的经典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PCI的基石。随着对抗血小板领域研究的不断拓展,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存在明显的反应性差异,这种差异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合终点事件显著相关。因此,精准评估PCI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的情况,给予规范化、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减少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栓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血小板高反应性 血小板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抑制剂
下载PDF
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的评价与临床应用
7
作者 张石革 张国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缘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影响血小板形态、积聚和活化功能的抗血小板药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旨在评价其临床进展和应用的侧面。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作为干预血小板生物学... 目的:缘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影响血小板形态、积聚和活化功能的抗血小板药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旨在评价其临床进展和应用的侧面。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作为干预血小板生物学行为的一个途径,可降低高危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者突发远端血管阻塞,显著降低心梗、脑卒中、肺或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 心血管事件 合理应用
下载PDF
两种药物单独和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芦璐 高阳 房淑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及联合组,每组各100例。治疗前、治疗后2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测定花生四烯酸(AA)水平及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hs-CRP水平、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卒中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AA水平、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AA水平及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神经功能恢复更佳,卒中复发率更低。结论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均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从2个途径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减少血管炎性反应,减少血栓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花生四烯酸 二磷酸腺苷受体 血小板抑制率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介导慢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思娜 舒星星 +1 位作者 李笑雨 张慧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其活化后发生形态改变,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参与中枢敏化并介导疼痛的发生。研究表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受体-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形...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其活化后发生形态改变,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参与中枢敏化并介导疼痛的发生。研究表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受体-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形态改变显著相关,并在慢性偏头痛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在慢性偏头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小胶质细胞 中枢敏化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受体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通路
下载PDF
不同ADP受体拮抗剂对冠心病血小板功能疗效差异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利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360-1368,共9页
目的用贝叶斯网状模型比较ADP(Adenosine diphosphate)受体拮抗药clopidogrel、prasugrel、dcagrelor、clopidogrel+others、prasugrele及其他药物(Atorvastatin、lansoprazol)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对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差异。方法运用贝叶斯... 目的用贝叶斯网状模型比较ADP(Adenosine diphosphate)受体拮抗药clopidogrel、prasugrel、dcagrelor、clopidogrel+others、prasugrele及其他药物(Atorvastatin、lansoprazol)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对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差异。方法运用贝叶斯网状模型拟合直接和间接证据分析ADP受体拮抗药对PRU、IPA、PRI影响的差异,并评估各指标的累积排序概率。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结果显示,给药后(6±2)h,clopidogrel、prasugrel、ticagrelor的PRU低于placebo;prasugrel、ticagrelor的PRU值低于clopidogrel。给药2、4、(9±3)h后,prasugrel和Ticagrelor的IPA高于placebo。给药2 h后,prasugrel和ticagrelor的PRI低于placebo与clopidogrel;给药24 h后,ticagrelor的PRI较placebo和clopidogrel降低。结论 ADP受体拮抗药clopidogrel、prasugrel、ticagrelor均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且prasugrel、ticagrelor的抑制效果优于clopidogrel,prasugrel优于ticagrel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受体拮抗剂 冠心病 贝叶斯网状模型 血小板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P2Y12受体介导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尾侧核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俊 孙卫强 +2 位作者 余锦芬 叶小丰 戴燚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platelet adenosine diphosphate receptor subunit 12, P2Y12)受体在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尾侧核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P2Y12受体阻滞组、对... 目的探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platelet adenosine diphosphate receptor subunit 12, P2Y12)受体在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尾侧核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P2Y12受体阻滞组、对照组各50只。模型组、P2Y12受体阻滞组腹腔注射硝酸甘油溶液10 mg/kg,每2 d/次,连续9次,制备慢性偏头痛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P2Y12受体阻滞组腹腔注射P2Y12受体拮抗剂1 mL,模型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处理12 h,测定3组足底机械痛阈值,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水平。采血后处死小鼠,取三叉神经尾侧核,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三叉神经尾侧核c-Fos相对表达量;提取三叉神经尾侧核小胶质细胞,MTT法测定小胶质细胞存活率、P2Y12受体阳性表达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mRN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药物处理12 h,机械痛阈值在P2Y12受体阻滞组[(1.56±0.23)g]、模型组[(0.58±0.11)g]均低于对照组[(1.86±0.26)g],模型组低于P2Y12受体阻滞组(P<0.05);血浆CGRP及三叉神经尾侧核c-Fos相对表达量在P2Y12受体阻滞组[(191.70±15.90)ng/L、84.54±4.09]、模型组[(230.12±19.67)ng/L、98.56±5.01]均高于对照组[(76.70±16.40)ng/L、53.09±3.88],模型组高于P2Y12受体阻滞组(P<0.05)。药物处理12 h,小胶质细胞存活率及P2Y12受体阳性表达率在P2Y12受体阻滞组[(88.21±3.86)%、(90.22±4.57)%]、模型组[(98.65±3.81)%、(99.32±5.92)%]均高于对照组[(71.23±4.90)%、(84.24±4.20)%],模型组高于P2Y12受体阻滞组(P<0.05)。药物处理12 h,小胶质细胞iNOS mRNA、IL-1βmRNA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在模型组(1.32±0.02、1.21±0.12、0.97±0.04)、P2Y12受体阻滞组(1.22±0.01、1.12±0.05、0.82±0.02)均高于对照组(1.01±0.01、0.98±0.04、0.75±0.02),模型组高于P2Y12受体阻滞组(P<0.05)。结论 P2Y12受体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浆CGRP及三叉神经尾侧核c-Fos蛋白表达,进而促进偏头痛小鼠小胶质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受体 小胶质细胞活化 小鼠
原文传递
腺苷二磷酸在凝血酶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悦 卢晓旭 +4 位作者 王兆钺 戴兰 沈文红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6期3299-3301,共3页
目的比较腺苷二磷酸(ADP)在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探讨ADP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凝血酶受体(PAR)活化肽PAR1-AP与PAR4-AP诱导血小板活化,观测腺苷三磷酸双... 目的比较腺苷二磷酸(ADP)在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探讨ADP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凝血酶受体(PAR)活化肽PAR1-AP与PAR4-AP诱导血小板活化,观测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Apyrase,ADP抑制剂)VⅡ作用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以及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与P-选择素的改变。结果两类凝血酶受体都能诱导血小板活化,产生完全的聚集波,血小板膜GPIb则呈现先进行性减少后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变化,P-选择素水平持续升高。ApyraseVⅡ作用后,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受到部分抑制,而PAR4-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未有明显改变。ApyraseVⅡ加速PAR1途径GPIb回复细胞表面,对PAR4途径中GPIb的改变则没有显著影响。两种活化途径中P-选择素的表达都不受ApyraseVⅡ的影响。结论ADP在凝血酶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PAR1途径与ADP参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受体 凝血酶 糖蛋白Ib 腺苷二磷酸
原文传递
裸花紫珠提取物促血小板活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付剑江 张舟妙 +3 位作者 吕红 贾娟娣 马双成 罗跃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组(0.930 g·kg-1),裸花紫珠提取物低、中、高剂量(0.131,0.263,0.525 g·kg^(-1))组,连续给...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组(0.930 g·kg-1),裸花紫珠提取物低、中、高剂量(0.131,0.263,0.525 g·kg^(-1))组,连续给药10 d。给药结束后分别提取各组动物血小板,采用微量版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小板中血栓素(thromboxane B2,TXB2),5-羟色胺(5-serotonin,5-HT)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小板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c AMP)的释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裸花紫珠提取物对血小板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p-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后,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明显增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P<0.05),可明显促进血小板释放TXB2和5-HT(P<0.05)。另外,裸花紫珠提取物低、高剂量组血小板c AMP含量分别为(3.074±0.538),(3.340±0.265)nmol·L^(-1),较空白组(3.795±0.586)nmol·L^(-1)明显降低(P<0.05),裸花紫珠提取物中剂量组血小板中c AMP为(3.003±0.242)nmol·L-1,较空白组有显著提高(P<0.01)。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显著提高p-PI3K激酶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显著上调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显著增强血小板ADP受体(P2Y12)所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提取物 血小板 二磷酸腺苷 P2Y12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