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at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regio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Yu WANG Zecheng +3 位作者 WEN Long XIE Wuren FU Xiaodong LI Wenzh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2期272-284,共13页
Based on outcrop, drilling,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e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he ultra-deep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at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 Based on outcrop, drilling,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e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he ultra-deep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at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craton region were examined.(1) This area is in craton rifting stage from Sinian to Early Cambrian, characteriz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 and rapid subsidence, significant sedimentary differences, and development of Dengying Formation platform margins on both sides of the rift.(2) The Sinian–Cambrian in this area has two sets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Doushantuo Formation and Maidiping-Qiongzhusi Formation;of which, the latter has a thickness of 150–600 m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of(100-200)×10;m;/km;.(3) The mounds and shoals in the platform margin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controlled by faults are thick and distributed in rows and zones;they are reformed by contemporaneous–quasi-contemporaneous and supergene karstification jointly, forming pore-type reservoirs with a thickness of 200-400 m.(4) The two sets of source rocks enter oil generation windows from Permian to Early Triassic, and the oil migrates a short distance to the lithologic traps of mounds and shoals to form a huge scale paleo-oil reservoir group;from Late Triassic to Jurassic, the oil in the paleo-oil reservoirs is cracked into gas,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present natural gas reservoirs.(5) The mound-shoal body at the platform margin of Dengying Formation and the two sets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combine into several types of favorable source-reservoir combinations, which, with the advantage of near-source and high-efficiency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can form large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s. The Mianyang-Jiange area is a potential large gas field with trillion cubic meters of reserves. According to seismic prediction, the Laoguanmiao structure in this area has the Deng-2 Member mound-shoal reservoir of about 1300 km^(2), making it a ultra-deep target worthy of explo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ton rift Dengying formation source rock fault-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 belt lithologic petroleum reservoir nor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craton region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大探1井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文龙 谢继容 +6 位作者 张本健 赵容容 王文之 周刚 武鲁亚 汪华 马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8,I0001,共13页
近期,部署实施于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以下简称裂陷西侧)的风险探井大探1井,在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二段、灯四段)分别测试获天然气42×10^(4)m^(3)/d、81×10^(4)m^(3)/d,取得了裂陷西侧天然气勘探... 近期,部署实施于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以下简称裂陷西侧)的风险探井大探1井,在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二段、灯四段)分别测试获天然气42×10^(4)m^(3)/d、81×10^(4)m^(3)/d,取得了裂陷西侧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战略突破。为了评价裂陷西侧灯影组沉积、储层和油气成藏地质条件,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及测试资料等进行分析,重新厘定了区内老井地层、沉积格局、有利区带展布特征,深化了裂陷西侧灯影组油气成藏地质认识,指导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研究结果表明:①裂陷西侧震旦系地层完整、序列齐全,灯影组地层广泛分布,灯四段与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桐湾Ⅱ幕位于麦地坪组顶部,因此灯影组未遭受到广泛剥蚀;②裂陷西侧灯二段、灯四段丘滩体面积分别约为3000 km^(2)、4000 km^(2),丘滩相储层特征与裂陷东侧基本一致,储集岩均以凝块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为主,差异主要体现在西侧灯影组渗透性更高,并发育大量晚期网状缝,此与该区受晚期强烈挤压密切相关;③川西南地区发育中元古界峨边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筇竹寺组3套烃源岩,受晚期构造挤压,通源断裂发育,3套烃源岩与灯影组形成下生上储、侧生旁储、上生下储高效天然气成藏组合;④大探1井所在的大兴场构造具备双层构造体系特征,保存条件好,而且关键成藏期位于古构造高部位,早期普遍成藏,晚期调整定型,具备规模成藏的含油气地质条件;⑤提出了非继承性构造演化区,在正向地质单元寻找规模化的滩带,在负向地质单元寻找烃源岩的勘探思路,并建立了“滩带—断层—烃源”跨时空配置成藏新模式。结论认为,大探1井在裂陷西侧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取得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展示了该区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且该区有可能成为继安岳气田之后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开发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裂陷西侧 大探1井 灯影组 台缘带 成藏组合 勘探重大突破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德铭 谢晓斌 +2 位作者 黄董 余良志 张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基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及室内薄片观察,通过分析主要岩石类型及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震相特征,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依据生物(屑)灰岩、礁灰岩和硅质岩等岩相发育规律以及地震地层结构和... 基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及室内薄片观察,通过分析主要岩石类型及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震相特征,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依据生物(屑)灰岩、礁灰岩和硅质岩等岩相发育规律以及地震地层结构和地层厚度变化特征,认为茅口组发育了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及斜坡—盆地等沉积亚相,总结出了开阔海夹点礁、开阔海夹点滩、台地边缘滩和灰质—硅质盆地等4种沉积微相组合,明确了沉积相纵向演化和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台地边缘高能生物滩平面上呈条带状在剑阁—元坝—龙岗一带规模发育,生物(屑)灰岩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生物体腔孔发育,物性好,是优质储集层发育带;川西海槽和广元—旺苍海槽茅四段的硅质岩和泥岩有机碳含量高,则是优质生油岩,优越的沉积环境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生油和储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类型 沉积特征 台地边缘 茅口组 四川盆地北部
下载PDF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跃明 白晓亮 +8 位作者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共14页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探井天然气勘探突破所蕴含的油气地质意义,基于该井所获丰富的钻探资料,重建了推覆体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解释,恢复了龙门山前山带构造模式,进而剖析了川西龙门山复杂构造带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具有“逆掩推覆、直立倒转、原地系统”3段叠加式地质结构,前山带推覆冲断带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受断层控制,具有重复倒转的特征;(2)推覆体下盘栖霞组钻遇地层和岩性组合与山前带双鱼石地区特征相同,均为台缘滩相沉积,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进一步证实了该区原地构造带台缘相带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连片大面积分布;(3)龙门山复杂构造带具备“多源供烃—断裂输导—侧向对接—隐伏保存”的油气成藏条件,红星1井测试结果证实,该复杂构造带前山带和山前带均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区带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1井 龙门山构造带推覆体 推覆带下盘原地构造 中二叠统栖霞组 工业气流 台缘带 孔隙型白云岩储层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山述娇 陈聪 +3 位作者 张玺华 谢忱 陈延贵 徐正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不同程度的白云石化储层,针对该储层的天然气勘探近期获得重大发现,因此储层面貌的表征、白云石化机制的探索及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的把握,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岩心和露头样品的...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不同程度的白云石化储层,针对该储层的天然气勘探近期获得重大发现,因此储层面貌的表征、白云石化机制的探索及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的把握,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岩心和露头样品的宏观、微观观测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的特征、成因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位于茅二段上部,横向稳定分布,岩性主要为细—中晶残余砂屑云岩、生屑云岩、云质灰岩等,储集类型以白云岩溶蚀孔隙型、白云岩溶蚀缝洞型、石灰岩孔隙型为主;②通过岩石学特征、矿物特征及接触关系,建立成岩序列,共识别出8期成岩作用:同生期暴露溶蚀作用—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浅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浅埋藏期硅化作用—东吴期白云石化作用—印支期热液溶蚀作用—印支期热硅化作用—深埋藏期溶蚀作用;③该区茅口组白云岩发育分布受台缘高能滩、早期暴露溶蚀和早期白云石化联合控制,后期热液及埋藏期溶蚀作用有利于改造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二叠系茅口组 白云岩 成岩序列 同生期暴露溶蚀 白云石化 台缘滩 早期白云石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寒武纪龙王庙组沉积相演化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玺华 罗文军 +3 位作者 文龙 罗冰 彭翰霖 夏茂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9-425,共7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寒武纪龙王庙组勘探取得重大战略突破,颗粒滩相沉积是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寒武纪龙王庙组沉积演化及展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应用层序地层研究思路分析龙王庙组时空沉积演化过程,明确了龙王庙组发育2期沉积旋回,龙王庙组下... 近年来,四川盆地寒武纪龙王庙组勘探取得重大战略突破,颗粒滩相沉积是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寒武纪龙王庙组沉积演化及展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应用层序地层研究思路分析龙王庙组时空沉积演化过程,明确了龙王庙组发育2期沉积旋回,龙王庙组下旋回沉积期盆地自西向东表现为缓坡沉积特征,颗粒滩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发育在川中地区。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上旋回沉积期表现为"两隆一凹"沉积格局,该时期川中地区颗粒滩大面积分布,川东地区逐步演化为台地边缘相带,发育颗粒滩白云岩,两者之间的重庆-泸州地区为低洼地貌特征,发育厚层膏岩澙湖沉积,该期龙王庙组沉积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特征。文中建立了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新模式,揭示了四川盆地寒武纪龙王庙组沉积期碳酸盐缓坡向台地演化的过程,指出重庆-泸州膏岩澙湖沉积造就川中、川东为2个独立滩相储层发育岩性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台缘带滩相储层为龙王庙组油气勘探重要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旋回 碳酸盐岩缓坡 碳酸盐岩台地 台缘带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世广元—巴中拉张槽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玺华 陈聪 +4 位作者 黄婕 文龙 谢忱 徐诗薇 高兆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利用野外、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研究,在四川盆地广元—巴中地区发现中二叠世的槽谷,为上扬子西北缘受海西期拉张作用形成的拉张槽。拉张槽的地质—地震特征明显,呈北西向展布,宽度为70~120km,面积约为2×104km2,根据其中线展布将其... 利用野外、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研究,在四川盆地广元—巴中地区发现中二叠世的槽谷,为上扬子西北缘受海西期拉张作用形成的拉张槽。拉张槽的地质—地震特征明显,呈北西向展布,宽度为70~120km,面积约为2×104km2,根据其中线展布将其命名为广元—巴中拉张槽。拉张槽控制着中二叠统的烃源岩展布,拉张槽内为深水欠补偿沉积,充填10~30m的深水陆棚相泥质岩,TOC为2%~9%,为优质烃源岩。该拉张槽还控制着中二叠统茅口组台缘带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展布,拉张槽两侧发育台地边缘滩相沉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表明,台缘带宽度为8~10km,面积达3000km^2,受岩溶等成岩作用改造,可形成规模优质储层。广元—巴中拉张槽的发现改变了四川盆地二叠纪构造沉积分异形成于长兴期的传统认识,拉张槽内部优质烃源岩与其周缘规模滩相储层构成旁生侧储的源储配置关系,为有利成藏组合,是茅口组重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积分异 广元-巴中拉张槽 深水陆棚相泥质岩 茅口组台缘带 成藏组合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探1井灯影组灯二段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5
8
作者 赵路子 汪泽成 +9 位作者 杨雨 段书府 魏国齐 罗冰 文龙 马石玉 冯庆付 刘静江 孙夕平 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蓬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内以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探索裂陷主力烃源灶区灯影组储层及含气性。利用蓬探1井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分析了蓬探1井地层与沉积序列,探讨裂陷内灯二段台缘丘滩分布控制因素,指... 蓬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内以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探索裂陷主力烃源灶区灯影组储层及含气性。利用蓬探1井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分析了蓬探1井地层与沉积序列,探讨裂陷内灯二段台缘丘滩分布控制因素,指出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裂陷北段灯影组地层序列表现为灯四段缺失,灯三段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假整合接触;②德阳—安岳裂陷内灯二段发育受同沉积断层控制的丘滩体,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③灯二段储层以藻砂屑云岩、藻凝块云岩为主,溶蚀孔洞发育,储层储集物性良好;④灯二段含气性良好,测井解释气层厚度为119.26m,气水界面为-5550m。研究认为裂陷内灯二段发育多排断阶控制的台缘丘滩带,与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直接接触,近源成藏条件优越,是规模勘探的重要领域。2020年5月4日蓬探1井在灯二段测试获天然气121.98×104m3/d,展示裂陷内灯二段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裂陷 灯二段 断控型台缘带 同沉积断层 构造—岩性气藏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西北缘震旦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雨 汪泽成 +3 位作者 文龙 谢武仁 付小东 李文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基于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扬子克拉通西北缘超深层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扬子克拉通西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为克拉通裂陷阶段,表现为同沉积断裂发育与裂陷快速沉降,沉积分异... 基于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扬子克拉通西北缘超深层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扬子克拉通西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为克拉通裂陷阶段,表现为同沉积断裂发育与裂陷快速沉降,沉积分异显著,裂陷两侧灯影组发育大型台缘带;②震旦系—寒武系发育陡山沱组与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两套优质烃源岩,其中后者厚度为150~600 m,生烃强度为(100~200)×10^(8) m^(3)/km^(2);③震旦系灯影组断控台缘带丘滩体厚度大且成排成带分布,受同生期—准同生期和表生期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形成厚度为200~400 m的孔洞型储集层;④两套烃源岩主生油期在二叠纪—早三叠世,石油近距离运移至灯影组丘滩体岩性圈闭中聚集形成规模巨大的古油藏群;晚三叠世—侏罗纪古油藏裂解成气,奠定现今天然气藏基础;⑤灯影组台缘带丘滩体与两套优质烃源岩形成多种有利源储配置关系,具备近源高效成藏的条件,可形成大型岩性气藏群。绵阳—剑阁地区是潜在的万亿立方米储量规模大气区,位于该区域的老关庙构造灯影组二段丘滩体面积约1300 km2,是近期超深层勘探值得探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裂陷 灯影组 烃源岩 断控型台缘带 岩性油气藏 扬子克拉通西北缘
下载PDF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扬子地台西缘会泽铅锌矿带筇竹寺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熊亮 朱杰勇 +4 位作者 朱林生 李侃 洪建磊 贺瑾瑞 周健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1,475,共6页
在详细的地质工作基础上,在扬子地台西缘会泽铅锌矿带新发现含矿层位筇竹寺组中,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同时配合物探,进行1∶5 000的大比例尺找矿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浓集区进行找矿工程查证,异常浓集中心与新发现矿体... 在详细的地质工作基础上,在扬子地台西缘会泽铅锌矿带新发现含矿层位筇竹寺组中,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同时配合物探,进行1∶5 000的大比例尺找矿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浓集区进行找矿工程查证,异常浓集中心与新发现矿体吻合较好,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值得在邻区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台西缘 会泽铅锌矿带 筇竹寺组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下载PDF
台缘带特征、形成主控因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以四川盆地灯影组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武仁 杨威 +7 位作者 汪泽成 魏国齐 马石玉 郝涛 苏楠 李文正 武赛军 王小丹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7-883,共17页
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已钻井资料的分析,刻画了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地区台缘带沉积模式,研究了不同类型台缘带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了3种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绵竹—长宁裂... 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已钻井资料的分析,刻画了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地区台缘带沉积模式,研究了不同类型台缘带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了3种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发育灯二段和灯四段台缘带,灯二段台缘带呈现U型展布,灯四段台缘带呈现近平行分布;2)灯影组受断裂控制,经历了灯一+二期双断裂陷及灯三+四期箕状裂陷两个阶段演化;结合台地边缘形态,可分为陡坡型和缓坡型两大类台缘带,进一步划分出陡坡带加积型、缓坡带退积型、缓坡带加积型等3种类型;3)台缘带类型差异主要与断裂发育的规模大小相关,断裂发育区,形成陡坡带台缘,断裂不发育区,形成缓坡带台缘;古隆起核部,形成加积型台缘,远离古隆起区,形成退积型台缘;4)裂陷两侧发育台缘丘滩岩溶型储层,裂陷内沉积优质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两者有机匹配,形成陡坡带、缓坡带台缘两类成藏模式。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陡坡带台缘,缓坡带台缘分布范围广,是未来的勘探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内裂陷 台缘带类型 形成主控因素 丘滩储层 成藏模式 灯影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隐蔽气藏的勘探突破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2
作者 胡东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2,共4页
隐蔽油气藏识别难度大,其勘探面临很大的挑战,但通过转变油气勘探思路,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深层二叠系、三叠系礁滩相隐蔽油气藏勘探中获得了突破,分析其成功经验对于四川盆地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指... 隐蔽油气藏识别难度大,其勘探面临很大的挑战,但通过转变油气勘探思路,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深层二叠系、三叠系礁滩相隐蔽油气藏勘探中获得了突破,分析其成功经验对于四川盆地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归纳总结了发现元坝隐蔽圈闭采用的技术手段:①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沉积相研究;②应用地震沉积学原理指导沉积微相解释;③通过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的地震沉积学解释,为储层预测奠定基础等。同时,分析了该区深层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圈闭具备的成藏有利条件:烃源条件好,具有良好的侧向遮挡条件,油气配置关系良好,油气运聚保存条件好。最后,阐述了该区隐蔽气藏取得勘探突破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元坝地区 二叠纪-三叠纪 碳酸盐岩 台缘礁滩相带 隐蔽性油气藏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灯影组深水沉积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玺华 彭瀚霖 +5 位作者 文龙 李勇 钟佳倚 马奎 罗冰 田兴旺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年第4期10-21,共12页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作为四川盆地重要控藏地质单元,其成因演化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地质研究,发现盆地西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发育深色泥晶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硅质岩的深水相沉积,与邻区灯影组巨厚台地边缘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呈巨...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作为四川盆地重要控藏地质单元,其成因演化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地质研究,发现盆地西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发育深色泥晶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硅质岩的深水相沉积,与邻区灯影组巨厚台地边缘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呈巨大岩相差异,揭示了灯影组四段深水盆地相—斜坡相—台缘丘滩相—局限台地相完整相序,进一步明确了灯影期德阳—安岳裂陷的性质,提出晚震旦世盆地西北部地区已具台—盆分异沉积格局,但盆地中部高磨地区裂陷内灯影组发育藻白云岩浅水沉积,裂陷内外地层厚度差异为后期岩溶侵蚀作用结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地质、地震综合研究提出:①现今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灯影组厚度差异是"早期伸展作用下的沉积相分异、桐湾期岩溶侵蚀改造"的地质叠加效应,其性质上具有"北段沉积作用主导,中、南段岩溶侵蚀作用主导"的分段性;②盆地中西部地区灯影组构造分异控制地貌分异,发育深水相沉积及灯二段、灯四段两期巨厚的沉积型台缘带,呈北东走向,而盆地中南部地区灯影组发育侵蚀洼地侵蚀台地,呈近南北向展布;③剖析盆地中西部地区灯影组构造沉积分异作用的油气聚集效应,该区是裂陷中心生烃区、沉积型台缘带的有利叠合区,具有生、储、盖成藏三要素包裹式的耦合特征,有利于灯影组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晚震旦世 灯影组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 深水相 沉积型台缘带 构造沉积分异 成藏要素 油气聚集带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茅口组台缘浅滩相储层物理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贞超 缪志伟 +1 位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2-660,746,共10页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元坝7井在茅口组钻遇台缘浅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油气勘探新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落实台缘浅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根据该区地质地震综合解释成果,构建了与野外实际地层参数相近的三维台缘浅...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元坝7井在茅口组钻遇台缘浅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油气勘探新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落实台缘浅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根据该区地质地震综合解释成果,构建了与野外实际地层参数相近的三维台缘浅滩储层物理模型。按照实际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流程对模型进行了实验室物理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得到了与实际野外地震响应特征相符的物理模拟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台缘浅滩储层基于大时窗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不能准确刻画沉积微相的变化,而依据地质模型精细解释层位和聚焦储层,能够更好的刻画地震相带;储层发育程度影响地震振幅,储层沉积厚度大、物性好,波峰能量强;振幅类属性能够直观的识别浅滩储层发育程度,而频率属性对储层边界识别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特征 地震物理模型 台缘浅滩储层 茅口组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学锋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4,127,共10页
以单井层序划分为基础,结合岩心、地震和测井资料,研究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确定沉积相带分布,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茅口组可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每个层序平均延时5 Ma;主要发育白云岩、生物碎... 以单井层序划分为基础,结合岩心、地震和测井资料,研究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确定沉积相带分布,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茅口组可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每个层序平均延时5 Ma;主要发育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和泥微晶灰岩3种岩石类型;研究区自西向东再向北依次发育盆地相、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斜坡相和盆地相等沉积相。台地边缘相和开阔台地相发育滩体,其中台缘滩和台内滩储集物性更好,可作为有利勘探区;垂向上,台地边缘相发育于茅二段中晚期—茅三段(SQ1高位体系域时期);平面上,台地边缘相位于广元—绵阳—雅安一带。该结果为研究区茅口组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地区 中二叠统 茅口组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台地边缘
下载PDF
川西北深层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雯 杨帅 +6 位作者 陈安清 张玺华 陈聪 徐胜林 孙诗 罗健 陈洪德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9-620,共12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是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围绕“开江-梁平海槽”发现多个长兴组台缘礁滩型气田.近年,随着该油气带下的茅口组获得新的油气发现,海槽的形成时间和范围及其对茅口组有利勘探区带的约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基于川西北地区剖... 四川盆地西北部是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围绕“开江-梁平海槽”发现多个长兴组台缘礁滩型气田.近年,随着该油气带下的茅口组获得新的油气发现,海槽的形成时间和范围及其对茅口组有利勘探区带的约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基于川西北地区剖面钻井资料,详细开展茅口组的岩相古地理重建.揭示出川西北地区茅口中-晚期呈现深水相和台地相的分异,相带沉积作用造成地层厚度的带状协同差异;重建了茅口中-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刻画出该时期的构造-沉积分异格局;明确“开江-梁平海槽”形成时间应向前推至中二叠世晚期.总体上,茅口组深水槽沿广元-巴中-平昌一带展布,其两侧台缘是新的潜在大型油气聚集带.沿该深水槽的构造-沉积分异形成的台缘带为初始地貌继承型边缘,具有宽边缘、薄滩体的特点,滩相结构为间断加积状,与其上长兴期镶边塑造的连续加积或进积形成的窄边缘、厚滩体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台-槽分异 台地边缘 中二叠统 茅口组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