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Betula platyphalla
1
作者 Jingli Yang Da Yang +5 位作者 Wanqiu Lü Xin Zhang Miaomiao Ma Guifeng Liu Jing Jiang Chenghao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37-944,共8页
Betula platyphylla is a native tree species in northern China that has high economic and medicinal value.We developed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the induction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B.platyphalla from immature zyg... Betula platyphylla is a native tree species in northern China that has high economic and medicinal value.We developed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the induction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B.platyphalla from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explant type,genotype,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on embryogenic callus induction.Among the various explants evaluated,embryogenic callus was only produced from mature and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on medium with adde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Supplementation of 2,4-D-containing medium with cytokinins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embryogenic callus induction.On the 20 days after pollination,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that had been collected in mid-May yielded embryogenic tissue at the highest frequency(16.8%)when cultured on half-strength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2.0 mg L^(-1)2,4-D and 0.2 mg L^(-1)6-benzylaminopurine(6-BA).The process of proliferation of embryogenic callus,somatic embryo formation,and subsequent plantlet conversion occurred under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When regenerated plants weretransplanted to soil,95%of them developed normally and grew vigorously.This somatic embryogenesis system required 3–4 months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B.platyphalla plantlets from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ula platyphalla Somatic embryo Embryogenic callus Immature embryo
下载PDF
光质、光周期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和三萜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范桂枝 詹亚光 +1 位作者 王博 叶玉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组培苗茎段为研究材料,在IS培养基上附加0.6mg/LNAA+0.8mg/L BA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观察不同光处理条件下白桦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及其三萜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继代生长期中,白桦愈伤... 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组培苗茎段为研究材料,在IS培养基上附加0.6mg/LNAA+0.8mg/L BA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观察不同光处理条件下白桦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及其三萜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继代生长期中,白桦愈伤组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干质量积累呈上升趋势,其干质量增长率依次为:蓝光(48.95%)〉黄光(40.24%)〉绿光(23.28%)〉黑暗(21.14%)〉红光(18.37%);全光照(36.56%)〉14h光照(24.69%)〉黑暗(21.14%)。白桦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在一个继代培养周期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在9-15d间达到最高值;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质量分数在0-9d呈上升趋势,9-18d呈下降趋势,18-21d略微回升,于第9d达到最大值。在第9d时,光处理下白桦愈伤组织中的三萜质量分数与对照(黑暗)相比的增长率依次为:蓝光(20.12%)〉红光(17.03%)〉黄光(9.35%)〉绿光(-3.09%);14h光照(12.06%)〉全光照(-3.01%)。由此可见,光处理可以调节白桦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及其三萜等次生代谢物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愈伤组织 光质 光周期 三萜
下载PDF
白桦愈伤组织化学诱变 被引量:8
3
作者 詹亚光 郝爱平 唐敬轩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2-648,共7页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白桦(Betula platyphalla Sak.)愈伤组织进行化学诱变处理。结果表明:EMS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在高浓度EMS短时间处理和低浓度EMS长时间处理...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白桦(Betula platyphalla Sak.)愈伤组织进行化学诱变处理。结果表明:EMS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在高浓度EMS短时间处理和低浓度EMS长时间处理条件下得到叶柄、叶片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通过观察半致死剂量下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发现,诱变后细胞中单倍体、非整倍体及多倍体比例均高于对照,这说明EMS的诱变处理引起了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愈伤组织 甲基磺酸乙酯(EMS)
下载PDF
大兴安岭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书杨 满秀玲 魏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探讨大兴安岭地区顶级植被和次生植被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差异,以兴安落叶松林与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内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分配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质量分... 为探讨大兴安岭地区顶级植被和次生植被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差异,以兴安落叶松林与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内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分配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递减。在土层深度(d) 0<d≤5 cm、5 cm<d≤10 cm的土层,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在生长季初、末期均高于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各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呈生长季初、末期高,旺期低的特征,且不同土层生长季动态较为一致;白桦林各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在8月较高。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7.76%~24.03%,10.56%~22.57%;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1.38%~52.38%,10.88%~55.74%;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2.54%~52.77%,11.83%~53.05%。各活性有机碳间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兴安落叶松林各活性有机碳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高于白桦林。在生长季末期,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各活性有机碳均存在积累的过程,而白桦林则不同;在生长季旺期,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各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要低于白桦林,且分配比例也较白桦林低。可以认为,兴安落叶松林对土壤碳库的积累相比白桦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林 白桦林 土壤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白桦次生木质部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饶飞 陈虹君 +1 位作者 赵西平 郭平平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1-3,20,共4页
对白桦的树根、树干和树枝3个部位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射线类型为同形射线,但是单管孔和复管孔并存,导管分子壁上具梯状穿孔板,说明白桦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结构进化不同步。白桦树干和树枝内多数为复管孔,星散分... 对白桦的树根、树干和树枝3个部位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射线类型为同形射线,但是单管孔和复管孔并存,导管分子壁上具梯状穿孔板,说明白桦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结构进化不同步。白桦树干和树枝内多数为复管孔,星散分布;树枝内管孔的分布更加分散,管孔直径也比树干内的小得多;树根内的导管在生长轮内局部呈环状分布,多数为单管孔。解剖结构在白桦不同部位存在差异是对生长环境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次生木质部 解剖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