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穆时英农村反抗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流变——以《南北极》与《中国行进》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卫平 杨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7,共5页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在抒写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反映下层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如《南北极》,特别是《中国行进》的新近发现,改变着穆时英只写新感觉主义的都市小说的定评。但在穆时英研究中,他的...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在抒写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反映下层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如《南北极》,特别是《中国行进》的新近发现,改变着穆时英只写新感觉主义的都市小说的定评。但在穆时英研究中,他的农村反抗题材小说往往被他的都市风情小说所遮蔽、所忽略。有鉴于此,本文试从情节模式、人物塑造、艺术特征三方面对《南北极》与《中国行进》中涉及到底层人民反抗的篇目做一比较,进而分析穆时英在创作此类小说时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抗题材 发展变化 情节人物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民间文学的现代重构——以电影《白蛇传说》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少英 陈致烽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重构民间文学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主要以电影《白蛇传说》为例,分析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程小东电影中的变化,导演主要在情节的衍生、人物的蝶变、语言的奇观化等方面用现代的视听语言重述了白... 重构民间文学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主要以电影《白蛇传说》为例,分析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程小东电影中的变化,导演主要在情节的衍生、人物的蝶变、语言的奇观化等方面用现代的视听语言重述了白蛇的故事,完成了民间文学的现代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情节的衍生 人物的蝶变 视听语言 现代重构
下载PDF
《水浒传》中丈夫形象论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平 梅登科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3,共6页
《水浒传》中的丈夫形象众多、性格各异,可分为重情爱妻型、冷酷杀妻型、懦弱畏妻型、无德纵妻型等四种类型。这些丈夫形象丰富了梁山好汉的性格,推动了作品情节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水浒传》 丈夫形象 性格命运 情节发展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工具AntConc对《故乡》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建军 徐祖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运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 3.4.3W对短篇小说《故乡》进行分析,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叙事特征、情节发展、写作艺术、主要人物进行分析,直观地展现小说的艺术性,为分析鲁迅所塑造的封闭保守的故乡形象以及麻木不仁的人物形象提供支持。本研究... 运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 3.4.3W对短篇小说《故乡》进行分析,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叙事特征、情节发展、写作艺术、主要人物进行分析,直观地展现小说的艺术性,为分析鲁迅所塑造的封闭保守的故乡形象以及麻木不仁的人物形象提供支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语料库方法对鲁迅作品《故乡》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研究,为已有的文学阐释提供实证支持的同时,挖掘前人研究中尚未发现的文本意义,并验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在揭示中国文学作品显性和隐性内容方面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ANTCONC 叙事特征 情节发展 写作艺术 主要人物
下载PDF
循环的过程 悲剧的结局——哈代悲剧小说中“方阵舞”创作模式探析
5
作者 胡开杰 彭饮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5-59,共5页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其“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为了表现并深化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除了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巧合、对比等。哈代还采用了一种创新性的情节发展模式来表现人类的命运被无法预知的“超自然...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其“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为了表现并深化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除了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巧合、对比等。哈代还采用了一种创新性的情节发展模式来表现人类的命运被无法预知的“超自然力量”所控制。这种模式就是几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分分合合,交叉换位,如同跳“方阵舞”一般,但最终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以悲剧结尾。这一情节发展模式独创一帜,读者既为哈代的创作手法所惊叹折服,也为主人公凄惨的命运而叹息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和环境”小说 宿命论和悲观主义 情节发展模式 分分合合 方阵舞
下载PDF
居住空间的意象蕴含——《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的相关语境
6
作者 高玉秋 《外国问题研究》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本文对《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居住空间描写进行分析,通过两部作品在这方面的同异,来考察二者在以居住空间为代表的环境描写方面如何作用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对作品情节发展所起到的暗示性作用,从而理解两位作家在创作上的高... 本文对《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居住空间描写进行分析,通过两部作品在这方面的同异,来考察二者在以居住空间为代表的环境描写方面如何作用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对作品情节发展所起到的暗示性作用,从而理解两位作家在创作上的高超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人物性格塑造 情节发展
下载PDF
庞春梅“毁骂申二姐”情节的艺术价值分析
7
作者 李敬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作为作品里的一个重要关目,庞春梅“毁骂申二姐”的情节,写及不同类别的许多人物的言行举止,凸现制造矛盾冲突、处理情节过渡、铺垫故事高潮的关键因素,在揭示人物性情、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具有双重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庞春梅 申二姐 毁骂 人物性情 情节发展
下载PDF
从“复古求解放”到“中西融合”造新民——兼论毛泽东早年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米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早年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表现出“复古求解放”的特点。1916年以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他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到“树”资产阶级新民阶段,表现在:国民性改造目标实现由“民”到“人”的时代切换;国民性的批判深入到了民族文化心... 早年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表现出“复古求解放”的特点。1916年以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他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到“树”资产阶级新民阶段,表现在:国民性改造目标实现由“民”到“人”的时代切换;国民性的批判深入到了民族文化心理层面;国民性改造方法选择趋于可操作性,凸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 国民性改造思想 新民 中西融合 解放 民族文化心理 时代 毛泽东 凸现 客观条件
下载PD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Its Rhetoric Effect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蓉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6期169-170,共2页
Pride and prejudice continues to be popular today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memorable character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perfect use of rhetoric-irony. Irony plays the decisive role in characterization and plot develop... Pride and prejudice continues to be popular today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memorable character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perfect use of rhetoric-irony. Irony plays the decisive role in characterization and plot developmen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the irony words in dialogue, scene irony and dramatic irony. Irony can be achieved joking, teasing and the effect of sarcasm, makes the work lively and humorous and full of artistic appeal.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shaped fresh characte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lot development, the whole story seems to be made of many ironies which make the work so fun.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work worth reading a hundred times for rea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DE and PREJUDICE IRONY plot development charact
下载PDF
风景这边,民俗风情——论王蒙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中的民俗描写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苗苗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5-57,共3页
《这边风景》以逼真细腻的描写再现了1960年代初新疆伊犁农村的生活状况,其中丰富的民俗描写在作品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单独表意功能的序列,并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等交相辉映,以此凸显民俗的生活魅力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 《这边风景》 民俗 人物塑造 情节发展 可读性
下载PDF
百回本《西游记》研究的《鬼谷子》视角——兼评“西游故事”佛经说和民间秘密宗教冲刺说
11
作者 李世雄 王四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0期86-93,96,共9页
百回本《西游记》的故事有很多逻辑不通、重复累赘之嫌。以《鬼谷子》为视角,或可找到答案。《西游记》的不少故事情节很有可能是《鬼谷子》谋略思想对其的加工改写。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如来等人物形象的变形是《鬼谷子... 百回本《西游记》的故事有很多逻辑不通、重复累赘之嫌。以《鬼谷子》为视角,或可找到答案。《西游记》的不少故事情节很有可能是《鬼谷子》谋略思想对其的加工改写。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如来等人物形象的变形是《鬼谷子》价值观念的体现。《西游记》作者根据《鬼谷子》的谋略思想对人物进行了重塑,形成了《西游记》特有的神仙人物特点,颠覆了宗教和民间信仰中仙佛们的固有形象。“佛经说”和“民间秘密宗教冲刺说”无法解释孙悟空亦正亦邪的特点。孙悟空极有可能接受了“鬼谷子”学说。《鬼谷子》思想使《西游记》故事产生了“邪气”,《西游记》形成了亦正亦邪的美学风格。《山海经》中善弄风、形如彘的“闻獜”和民间传说“化猪治水”的张渤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起源。孙悟空的授业恩师须菩提老祖的现实原型极有可能是精通百家学问的战国时期传奇人物鬼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故事 “鬼谷子”思想 故事发展 人物重塑 亦正亦邪
下载PDF
《日出》人物对话的话语角色转换分析
12
作者 陈文安 贺爱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1-93,共3页
作为语用学的一个理论分支,话语角色类型及其转换理论近年来受到了重视。文章尝试应用该理论分析曹禺戏剧《日出》中的人物形象、剧情发展和人物间的冲突,提供了理解、阐释戏剧的一个全新视角。
关键词 话语角色 转换 人物形象 剧情发展 冲突
下载PDF
论何佩珠《梨花梦》中的梨花意象
13
作者 张艺凡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90-94,共5页
通过分析何佩珠《梨花梦》中的梨花意象,认为梨花意象的营造有塑造人物形象、建构戏剧意境、推动情节发展三个作用。厘清《梨花梦》中梨花意象的文学意蕴,能更好地解读《梨花梦》。
关键词 梨花意象 人物形象 意境 情节发展
下载PDF
演员表演中的两条行动线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宁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110,共7页
戏剧里那些反映日常生活中可以"预期"的行动,为人物生活线索;戏剧情节发展变化的行动(角色不可"预期"的行动),为情节发展线索。这两条行动线索在表演的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剧中人物的舞台... 戏剧里那些反映日常生活中可以"预期"的行动,为人物生活线索;戏剧情节发展变化的行动(角色不可"预期"的行动),为情节发展线索。这两条行动线索在表演的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剧中人物的舞台行动,在实际的运用中会出现平行、重合、交叉、归一四种状态。这四种状态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常常是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规定情境的变化、人物关系的转换等因素的变化,时而平行,时而重合,时而交叉,时而归一并循环往复,不断地变化着组合排列的方式。演员要了解并掌握这些舞台行动的规律,利用人物生活线索与情节发展线索的相互变化关系,让戏剧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在舞台行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生活线索 情节发展线索 平行 重合 交叉 归一
原文传递
浅析动画色彩设计在动画短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君怡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1期87-88,共2页
色彩是我们欣赏艺术和认识世界的起点,是开启动画短片这一魅力大门的钥匙。色彩中色相、纯度、明度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动画短片的艺术价值,带动观众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一部优秀动画短片中的色彩搭配总是震撼人心的,它可以使动画... 色彩是我们欣赏艺术和认识世界的起点,是开启动画短片这一魅力大门的钥匙。色彩中色相、纯度、明度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动画短片的艺术价值,带动观众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一部优秀动画短片中的色彩搭配总是震撼人心的,它可以使动画短片情节更加清晰,情感更加丰富。根据动画片所表达的主旨、题材和内容,我们要把握好动画色彩设计在动画短片中的作用,通过色彩来刻画角色的性格,使观众感知动画短片场景和角色传达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应用 动画创作 情节发展 性格塑造 场景渲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