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ventilation on thermal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of the underground utility tunnel in the plum rain season in southern China:Field measurement and CFD simulation
1
作者 Huixin Ma Xuanyi Zhou Jian Huang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6期301-315,共15页
The underground utility tunnel(UUT)is one of the typical urban underground structures,which usually require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forced ventilation.In addition to the ventilation scheme for accident sce... The underground utility tunnel(UUT)is one of the typical urban underground structures,which usually require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forced ventilation.In addition to the ventilation scheme for accident scenarios,the normal operating ventilation scheme deserves equal attention as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air quality as well as the thermal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inside the UUT.In this study,a UUT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effect of ventilation on its internal thermal and humidity distribution is explored with a combined use of field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The results of field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closed UUT is 20.5℃and the average humidity ratio is 14.1 g/kgdry;both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In the plum rain season,if the tunnel is ventilated without any treatment of the external airflows,surface condensation tends to occur near the air inlet while the region with high relative humidity would be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far from the air inlet.The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ratios of the inflow air on the humidity inside the UUT,and on this basis,the humidity control strategy for UUT in the plum rain season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utility tunnel(UU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lum rain seas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Thermal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Simulation of thermal and humid environment of rural residence envelope inner surface during the plum rains season in Changsha China
2
作者 He Yecong Deng Qi +1 位作者 Zhang Xiaofeng Liu Huaican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3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The Plum Rains Season(PRS)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dramatic changes and high air humidity in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region in China.Even if the indoor heat source and moisture... The Plum Rains Season(PRS)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dramatic changes and high air humidity in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region in China.Even if the indoor heat source and moisture production is constant,when the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rises rapidly during high air humidity PRS,the build-ing envelope temperature heats up much more slower than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and therefore the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e indoor air dewpoint which leads to condensation phenomenon,resulting in deterioration of insulation performance,mouldy walls,deterior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At present,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densation in rural residence during PRS.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occupants’habit of window opening modes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n the building envelope surface condensation in Changsha during PRS.Using Designer’Simulation Toolkit(DeST)simulated and analysed the impact of key parameters such as window-to-wall ratio,exterior wall reflectivity,window opening mode(open/close),and external wall insulation on the building indoor thermal and humid environment.The condensation risk X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condensation possibility on the building envelope’s inner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i-condensation:The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Changsha should balance the window-wall ratio against better natural lighting;Keeping windows closed during PR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densation problem while the insulation in the external wall layer could aggravate the conden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m rains season(PRS) Condensation risk Building envelope Window-wall ratio External wall reflectivity
原文传递
上海梅雨期佛甲草轻薄屋顶绿化的滞蓄效果监测评估
3
作者 骆天庆 黄胤 《风景园林》 2023年第7期94-101,共8页
【目的】针对适于上海地区存量建筑推广使用的8 cm基质佛甲草屋顶绿化产品,评估其在梅雨期的滞蓄实效。【方法】构建平、坡屋面组试验装置,实测佛甲草模块在梅雨期自然降水环境和当地典型平、坡屋面条件下的滞蓄能力,比较梅雨全期及单... 【目的】针对适于上海地区存量建筑推广使用的8 cm基质佛甲草屋顶绿化产品,评估其在梅雨期的滞蓄实效。【方法】构建平、坡屋面组试验装置,实测佛甲草模块在梅雨期自然降水环境和当地典型平、坡屋面条件下的滞蓄能力,比较梅雨全期及单次降雨事件下平、坡屋面组的滞蓄差异。【结果】发现平、坡屋面组试验模块对梅雨全期的平均滞蓄率分别可达到38.9%和30.6%,期间单次降雨的滞蓄率差异较大,除连绵降雨过程中的大、暴雨外,均可在降低径流峰值、减少径流总量和延缓产流上发挥较为理想的作用。【结论】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梅雨地区,对新建或既有建筑,尤其是平屋顶建筑推广建设拓展型屋顶绿化,是有效的节地型海绵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雨水滞蓄 海绵措施 梅雨期 上海
下载PDF
梅雨时期空调表冷器对送风中真菌气溶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薇 邹钺 +4 位作者 谷雨倩 李姝丽 林钰 扈茂玲 杨自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梅雨季的长期高湿容易促进真菌滋生,使空调散发“霉味”。为明确这一特殊气候下空调送风过程中的真菌气溶胶吸入风险,在2021年6-7月的上海梅雨时期,试验研究了空调表冷器上下游真菌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与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梅雨时... 梅雨季的长期高湿容易促进真菌滋生,使空调散发“霉味”。为明确这一特殊气候下空调送风过程中的真菌气溶胶吸入风险,在2021年6-7月的上海梅雨时期,试验研究了空调表冷器上下游真菌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与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梅雨时期真菌在表冷器上滋生迅速,下游空气中真菌浓度相比上游增加约24.5%;表冷器对大粒径真菌表现出拦截效应,对小粒径真菌表现出滋生效应;大粒径(>4.70μm)真菌由于表冷器的拦截沉降而减少,而滋生效应使下游空气中的小粒径(0.65~1.10μm)真菌显著增多,且有害菌种如限制性马拉色菌(Malassezia restrict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相对丰度较大,增大了人员的吸入风险;在表冷器内的各排盘管表面,真菌浓度呈显著的“J”型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表冷器 真菌气溶胶 梅雨时期 粒径分布 空气品质
下载PDF
深圳科华学校半地下体育场馆防潮除湿设计
5
作者 朱少林 郭勇 谢雪雪 《制冷》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本项目半地下体育场馆采用木质地板及局部木质墙面,建筑墙体及地面构造设置了防潮、防水层等主动防潮措施。深圳地区梅雨季节长,空气湿度大,并且半地下体育场馆通风条件差;为了避免木质地板及墙面受潮开裂,结合场馆内的空调、通风系统... 本项目半地下体育场馆采用木质地板及局部木质墙面,建筑墙体及地面构造设置了防潮、防水层等主动防潮措施。深圳地区梅雨季节长,空气湿度大,并且半地下体育场馆通风条件差;为了避免木质地板及墙面受潮开裂,结合场馆内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防潮、除湿设计,并制定不同季节、不同模式下的系统控制策略,使室内舒适度及卫生条件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地下体育场馆 防潮 梅雨季节 除湿 控制策略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高在1998年和2001年梅汛期长江大涝大旱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冷春香 陈菊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1,共5页
计算了 1 998年 6~ 7月和 2 0 0 1年 6~ 7月 50 0hPa高度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日变化指数 ,对比分析了 1 998年和 2 0 0 1年长江流域梅汛期 ( 6~ 7月 )平均北半球大气环流场和西太平洋副高的逐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长江流域梅汛... 计算了 1 998年 6~ 7月和 2 0 0 1年 6~ 7月 50 0hPa高度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日变化指数 ,对比分析了 1 998年和 2 0 0 1年长江流域梅汛期 ( 6~ 7月 )平均北半球大气环流场和西太平洋副高的逐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长江流域梅汛期的旱涝与副高强弱和东西位置关系密切。在副高平均脊线偏北的情况下 ,副高长期偏东偏弱 ,长江流域不易产生强降水 ,易少雨干旱。副高异常偏西与伊朗高压打通时 ,长江流域也不易产生强降水。只有当副高平均脊线偏南的情况下 ,副高西伸到 95~ 1 1 5°E范围时 ,长江流域易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1998年 2001年 长江流域 梅汛期 暴雨 旱涝灾害
下载PDF
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影响天气系统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春艳 王力 +1 位作者 孙明明 张建海 《暴雨灾害》 2012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分析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并对其影响天气系统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浙江梅汛期由4次强降水过程组成,雨带较稳定,强降水落区中心基本在钱塘江中上游地区重叠,累计雨量超常,造成钱...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分析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并对其影响天气系统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浙江梅汛期由4次强降水过程组成,雨带较稳定,强降水落区中心基本在钱塘江中上游地区重叠,累计雨量超常,造成钱塘江干流及其各支流流域洪涝频发;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地区"两槽一脊"长时间稳定维持,是浙江梅汛期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与以往梅雨季节来临前副高逐渐西伸北抬到典型梅雨形势的位置后稳定少动不同的是,2011年梅汛期强降水副高最初较偏西,第1次过程后其先东退再西伸北抬后稳定下来,后3次过程梅雨形势非常典型,第1次过程副高位置虽较典型梅雨形势下的偏西,但也产生了非常强的降水;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南侵到锋区时,降水最明显(第3次过程);梅汛期强降水期间,共有三个高空急流核东传,4次过程的强降水先后出现在这三个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西南季风北推到30°N附近并稳定维持,决定了2011年浙江梅汛期强降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汛期 致洪暴雨 天气系统 浙江省
下载PDF
梅雨季节空调工程调试的结露滴水原因与解决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李宁 王卫民 +3 位作者 付祥钊 冯骏 张谦 何福春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南方地区,常常需在梅雨季节调试空调工程。在调试中普遍出现结露滴水现象,损坏室内装修,影响调试进程。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某新建建筑空调工程调试为例,针对工程中传统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和干式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空调系统在梅雨... 在南方地区,常常需在梅雨季节调试空调工程。在调试中普遍出现结露滴水现象,损坏室内装修,影响调试进程。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某新建建筑空调工程调试为例,针对工程中传统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和干式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空调系统在梅雨季节调试运行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结露、滴水现象,分析了其结露、滴水的原因,并研究提出针对梅雨季节调试空调系统结露、滴水现象的解决措施及梅雨季节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梅雨季节 空调结露 滴水
下载PDF
浙江省梅汛期降水与洪涝灾害的长期变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薛根元 周锁铨 +1 位作者 李庆祥 顾骏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4,共6页
梅汛期降水是引发浙江省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应用相关分析,对浙江省境内57个气象观测站29年来(1971-1999)梅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省内不同地区梅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梅汛期降水... 梅汛期降水是引发浙江省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应用相关分析,对浙江省境内57个气象观测站29年来(1971-1999)梅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省内不同地区梅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梅汛期降水明显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并有着6年和3-4年的显著周期,这说明梅汛期降水可能与ENSO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后,探讨了梅汛期降水异常与洪涝灾害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汛期 降水 主相关型 奇异谱分析 洪涝灾害
下载PDF
合肥对流层风场风廓线雷达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宁泉 张彩云 +5 位作者 董德保 孙刚 朱庚华 肖黎明 刘庆 高慧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1-58,共8页
大气风场是研究气溶胶输送与复合过程以及时空分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连续测量了合肥地区的对流层大气风场。统计了2009年合肥地区风场变化,得到了一些统计结果:边... 大气风场是研究气溶胶输送与复合过程以及时空分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连续测量了合肥地区的对流层大气风场。统计了2009年合肥地区风场变化,得到了一些统计结果:边界层(2 km以下)风速基本小于5 m/s,风向变化复杂,不同季节风向略有不同;对流层风速多在5~25 m/s之间,以西北偏西风为主导风向,年最大风速超过60 m/s。还以2008年梅雨季节风场探测资料为例,分析了梅雨期中不同高度的风场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 风廓线雷达 梅雨季节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遭遇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娜 郭生练 +1 位作者 王俊 熊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9,共6页
依据1951~202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包括入出梅时间、梅雨量和梅雨强度指数等参数,分析了梅雨与三峡水库洪水的遭遇规律。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洪水一般发生在7~8月上旬,当出梅时间偏晚时,与三峡水库主汛期发生重叠,梅雨有可能与长江上游... 依据1951~202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包括入出梅时间、梅雨量和梅雨强度指数等参数,分析了梅雨与三峡水库洪水的遭遇规律。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洪水一般发生在7~8月上旬,当出梅时间偏晚时,与三峡水库主汛期发生重叠,梅雨有可能与长江上游来水发生遭遇,遭遇严重时形成流域性大洪水;8月中下旬,尽管三峡水库入库洪水仍可能较大,但梅雨早已结束,一般不会与中下游洪水发生遭遇,此时没有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度的任务。依据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得到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结果,再结合长江中下游出梅时间,综合考虑将主汛期和后汛期的分期节点调整为8月8日至9月10日的动态区间,充分利用气象水文预报的预见期,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行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和提前蓄水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特征 洪水遭遇 汛期分期 三峡水库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安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立虎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10期48-52,73,共6页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该地区每年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较长时间的暴雨,造成高温高湿,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也给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该地区每年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较长时间的暴雨,造成高温高湿,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也给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当地的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文中对安徽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养殖业现状及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人员今后预防和应对水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江淮地区 梅雨季节 高温 水灾 养猪业 防灾 减灾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室内热湿环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骏 秦孟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
经过调研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京为例)梅雨季节住宅建筑室内热湿状况,并分析3种不同建筑能耗计算模型(整体建筑热湿空气流动耦合模型HAM,传递函数模型CTF,有效湿渗透深度模型EMPD)的准确性。数值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编写,使用调... 经过调研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京为例)梅雨季节住宅建筑室内热湿状况,并分析3种不同建筑能耗计算模型(整体建筑热湿空气流动耦合模型HAM,传递函数模型CTF,有效湿渗透深度模型EMPD)的准确性。数值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编写,使用调研数据进行验证,进而使用梅雨季节典型气象参数模拟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在2013年梅雨季节,多数时间内建筑室内温度高于28℃,相对湿度高于70%。数值模拟结果显示3种能耗模型对室内温度模拟的差异较小,而对室内湿度的模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CTF模型误差最大。结果显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当房间换气次数小于2ACH时,围护结构对于室内环境湿缓冲的作用明显,选择合适的吸放湿材料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热湿环境 住宅建筑 梅雨季节 能耗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梅雨期太湖超标洪水水文气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娟 施春红 +4 位作者 林荷娟 邹兰军 杨雅薇 季同德 薛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基于太湖流域逐日报汛降水量、ERA5逐日大气再分析等资料,对比分析太湖2016和2020年梅雨期超标洪水水文气象特征。结果表明:(1)2016年、2020年梅雨量分别为412.0 mm、583.8 mm,太湖最高水位分别为4.87 m、4.79 m;对于各个时段极值降水... 基于太湖流域逐日报汛降水量、ERA5逐日大气再分析等资料,对比分析太湖2016和2020年梅雨期超标洪水水文气象特征。结果表明:(1)2016年、2020年梅雨量分别为412.0 mm、583.8 mm,太湖最高水位分别为4.87 m、4.79 m;对于各个时段极值降水量及重现期,2016年北部湖西区、武澄锡虞区较高,2020年南部浙西区、杭嘉湖区较高。(2)梅雨期大气环流共同点:前期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副高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有利于来自南海的偏南气流、印度洋经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与北方弱冷空气相结合,导致梅雨量异常偏多;不同点:2016年副高脊线6月中下旬北跳以后位置相对稳定,雨带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2020年副高脊线6月初北跳以后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流域南北分区交替出现暴雨过程。(3)两年太湖超标洪水形成原因不同,2016年由异常偏高的入梅水位叠加核心汇流区集中强降水形成,而2020年太湖高水位则由异常偏长的梅雨期、核心汇流区降水总量大共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超标洪水 梅雨期 天气形势 核心汇流区
下载PDF
2020年度江苏省主汛期险情时空分布分析
15
作者 顾青 孙洪滨 +3 位作者 于涛 袁聪 沈浩 李扬 《江苏水利》 2021年第4期49-53,57,共6页
2020年入梅以来,江苏省全省经历了超强、超长梅雨季,受此影响,进入到7月份后,省内长江、太湖、淮河流域相继发生洪水,全省陆续出现了199处险情。虽然全省主汛期取得了"有大洪、无大险"的成绩,但是险情反应出的问题值得总结反... 2020年入梅以来,江苏省全省经历了超强、超长梅雨季,受此影响,进入到7月份后,省内长江、太湖、淮河流域相继发生洪水,全省陆续出现了199处险情。虽然全省主汛期取得了"有大洪、无大险"的成绩,但是险情反应出的问题值得总结反思,险情背后蕴藏的规律值得深挖细究,需要结合流域雨情、水情和工程实际工况,从险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入手进行通盘分析、研究,从而提高全省洪涝灾害的防御能力,为今后的防汛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险情分析 防汛抢险 梅雨 主汛期
下载PDF
毛竹不同季节造林试验初报
16
作者 何跃发 《安徽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32-34,共3页
通过毛竹春季造林与梅雨季节造林的对比试验,探讨了在母竹种源、母竹优良度、造林山场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措施等完全相同情况下,不同造林季节对母竹移栽造林的成活率、单位面积出笋数、成林速度的影响,为推广毛竹梅雨季节造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毛竹 梅雨 造林 试验
下载PDF
气候异常下舟山地区梅雨期降水特征浅析
17
作者 张绍会 徐哲永 +1 位作者 吴姗姗 孙楠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153-156,共4页
利用NCEP等再分析资料,着重分析了2020年和2021年舟山地区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2020年,全球受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副高总体偏弱,同时,西伯利亚长期存在的暖高压配合东北冷涡,使得北方的冷空气获得了足够抗衡副高... 利用NCEP等再分析资料,着重分析了2020年和2021年舟山地区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2020年,全球受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副高总体偏弱,同时,西伯利亚长期存在的暖高压配合东北冷涡,使得北方的冷空气获得了足够抗衡副高推动雨带北移的能量,使副高难以在我国近海北抬,进而造成梅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徘徊。孟加拉湾海域的特强气旋风暴“安攀”(超强台风级),驱动水汽通过其气旋性结构进入(逆时针旋转)其南侧形成西南风,获得足够多的动量和能量,使得西南风携带大量水汽涌入南海,加速了南海季风暴发。(2)2021年全球受弱的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副高前期发展旺盛,同年西伯利亚中高纬度冷空气比较弱,无法与副高分庭抗礼,是造成2021年入梅早、出梅早,降水略超过常年的一个原因。后期副高迅速衰退到西太平洋,使得雨带在北方冷空气南下侵入,再次对舟山产生影响,产生了“倒黄梅”的降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期 副高 中部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现象
下载PDF
江苏梅汛期不同天气背景水汽特征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梅 王磊 +1 位作者 陈圣劼 吴海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41-2152,共12页
本文利用2010—2014年6—7月逐日ERA再分析资料(0.75°×0.75°),以及2010—2015年6—7月江苏71个基本站点降水实况观测资料、24个地基GPS遥感监测数据反演PWV资料,对江苏梅汛期不同背景的水汽特征量对比探讨,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利用2010—2014年6—7月逐日ERA再分析资料(0.75°×0.75°),以及2010—2015年6—7月江苏71个基本站点降水实况观测资料、24个地基GPS遥感监测数据反演PWV资料,对江苏梅汛期不同背景的水汽特征量对比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背景下水汽特征量反映不同,相对湿度和有无降水关系较好,比湿与PWV均可用于判断降水量级大小,并制定了不同降水量级所对应比湿与PWV值判断指标,梅汛期暴雨过程平均PWV值均在60mm左右,较弱降水过程高10mm左右,无降水天气一般在30~33mm。江苏不同区域暴雨过程中PWV空间分布呈现明显差异,当全省PWV均较高时,暴雨出现在江苏北部地区,仅沿江苏南PWV较大时,暴雨出现在江苏南部地区,暴雨区与PWV大值区相对应。不同区域暴雨区均出现在相对湿度大值区与水汽含量高值重叠区域,但南北不同区域暴雨过程中湿度和大气中水汽含量分布型态不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江苏不同区域暴雨形势与水汽配置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汛期 不同天气背景 水汽特征量 暴雨 江苏
原文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与气象因素的关联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裕乐 王梅君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201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全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探讨手足口发病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当地同期气象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 【目的】分析201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全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探讨手足口发病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当地同期气象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并探索二者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数38 707人,年均发病率为179.21/10万;就全年发病情况看存在明显峰值,发病人群均集中在散居儿童、幼拖儿童和学生,周发病数与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有较强相关性;"梅雨时节"与非梅雨时节相比,周发病数、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相邻两年呈"一高一低"的发病趋势。"梅雨时节"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与全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象因素间的差异可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梅雨时节 流行病学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