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igma-Specific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Distyly Response to Self-Incompatibility in Plumbago auriculata Lam
1
作者 Di Hu Shouli Yi +5 位作者 Di Lin Suping Gao Ting Lei Wenji Li Tingdan Xu Songlin Ji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4年第4期681-697,共17页
In plants,heteromorphic self-incompatibility(HetSI)is a strategy for avoiding self-pollination and promoting outcrossing,and during this process,numerous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events occur between the pistil and... In plants,heteromorphic self-incompatibility(HetSI)is a strategy for avoiding self-pollination and promoting outcrossing,and during this process,numerous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events occur between the pistil and pollen.Previous studies in Primula and Fagopyrum that focused on HetSI systems have provided interesting insights;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HetSI remains largely unknown.In this study,we profiled the proteome of Plumbago auriculata stigmas before and after self-incompatible(SI)and self-compatible(SC)pollination.Comparativ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by 4D-DIA(Four-dimensional 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a promising technology that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and reduces the spectral complexity of proteomic analysis by adding a fourth dimension,ion mobility.The results revealed 33387 peptides and 5311 proteins in all samples.The pathways in which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identified in the P×P(Pin style self-pollinated with pin pollen)vs.PS(Pin style)and T×T(Thrum style self-pollinated with thrum pollen)vs.TS(Thrum style)comparisons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were 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pentose and glucuronate interconversions.In the P×T(Pin style cross-pollinated with thrum pollen)vs.PS and T×P(Thrum style cross-pollinated with pin pollen)vs.TS comparison,the top three pathways were 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pentose and glucuronate interconversions,and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The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cutin,suberine and wax biosynthesis,and flavonoid biosynthesis pathways were enriched in the P×T vs.P×P comparison,and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and alpha-linolenic acid metabolism were abundant in the T×T vs.T×P comparison.The enriched pathways between PS and TS were the 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and pentose and glucuronate interconversion.Self-incompatibility protein S1(SI S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4(MPK3/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2/3(M2K2/3),Exocyst complex component EXO70A1(E70A1)and Thioredoxin H1/2(TRXH1/2)were found to be HetSI-related candidates,and O-fucosyltransferase 23(OFT23),3-ketoacyl-CoA synthase 6(KCS6),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 FERONIA(FERON),Fimbrin-5(FIMB5),Pollen-specific leucine-rich repeat extensin-like protein 4(PLRX4),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factor IIB-2(TF2B2)and Pectinesterase 1(AL11A),etc.,were identified as other regulatory transducers.These findings combined with our morphological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intensit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P.auriculata has typical dry-stigmas and that the HetSI mechanism might differ between the pin and thrum.SI S1 might be the key factor in HetSI,and ROS are overexpressed during SC pollination to rapidly activate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E70A1 to maintain stigma receptivity in plants with Het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morphic self-incompatibility plumbago auriculata PROTEOMICS 4D-DIA
下载PDF
Study on Summerwood Cutting Propagation of Plumbago auriculata 被引量:2
2
作者 Shubin ZONG Lucas SCOTT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2期25-27,34,共4页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tting facilities, cutting time and hormone treatments on the sumval and rooting of Plumbago au- riculata summerwood cutt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new ty...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tting facilities, cutting time and hormone treatments on the sumval and rooting of Plumbago au- riculata summerwood cutt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new type of cutting facility used in this stud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urvival rate of P. auriculata sum- merwoed cuttings ; the best time for summerwood cutting of P. auriculata was May; various hormon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ooting rate of P. auricu- /ata summerwood cutting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of NAA, IAA and IBA were 1 000, 1 500 and 1 500 mg/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ummerwoed cutting propagation technology system of P. auricul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mbago auriculata Summerwood cutting Growth hormone
下载PDF
Preliminary Report of PGR’s Influence to Multiple Shoot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n <i>Plumbago auriculata</i> 被引量:2
3
作者 Yi Chen Suping Gao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5期23-29,共7页
With the explants of young nodals and leaves of Plumbago auriculata, we studied multiple shoot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the medium with different PGR propor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nodals of Plumbago ... With the explants of young nodals and leaves of Plumbago auriculata, we studied multiple shoot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the medium with different PGR propor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nodals of Plumbago auriculata could be used as the explant to induce multiple shoots. After culturing young nodals for 30 d, optimum single shoot formation was achiev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3 mg/L 6-BA 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 70.79%.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medium containing 1.0 mg/L 6-BA, 1.0 mg/L NAA and 0.2 mg/L IAA for 1 - 2 generation, single shoot was induced to form multiple shoots with the multiplication rate was 506.45%. After multiple shoots grew to 3 cm high, the multiple shoots were cut into single shoots and transferred onto half-strength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5 mg/L NAA and the rooted rate was 94.33%. Finally the intact plant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mbago auriculata Multiple SHOOTS INDUCTION Plant REGENERATION PGR
下载PDF
二型植物蓝花丹开花物候特征观察及其生态意义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素萍 张硕 吴佩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在群体、个体和单花水平上对白花丹科( Plumbaginaceae)二型植物蓝花丹( Plumbago auriculata Lam.)的开花物候期及开花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蓝花丹每年开花1次,花期一般从每年6月初到11月初。在群体水平上,长花柱... 在群体、个体和单花水平上对白花丹科( Plumbaginaceae)二型植物蓝花丹( Plumbago auriculata Lam.)的开花物候期及开花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蓝花丹每年开花1次,花期一般从每年6月初到11月初。在群体水平上,长花柱型( L型)群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15日、8月9日和10月24日,而短花柱型( S型)群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9日、9月4日和11月3日,二者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148和132 d,显示L型和S型群体的开花物候期差异明显。在个体水平上,L型个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5日、8月5日和10月3日,而S型个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2日、8月28日和10月27日,二者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61.7和71.6 d,差异极显著;L型和S型个体的开花振幅分别为5.39和3.43、开花总量分别为332.1和241.9朵、盛花期日产花数分别为7和5朵,也有明显差异;L型和S型个体相对开花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39和0.35,其中,约有50%的S型个体相对开花强度在0.4左右,而L型以相对开花强度0.2-0.4的个体为主;L型和S型个体开花同步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0和0.69,表明二者的开花同步性均较低。在单花水平上, L型和S型植株的平均单花开花持续时间为5.3和4.2 d,差异显著;虽然其分布频率有一定差异,但二者的单花开花持续时间集中约为5d。由此可见,蓝花丹二型植株的生殖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花期长但开花同步性较低,较长的花期可以减少非法花粉的干扰、保持其种群基因多样性,这是二型植物维持种群存活、优化生殖模式的生态对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二型植物 开花物候期 开花特征 生殖策略
下载PDF
蓝花丹结实率低的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佩纹 高素萍 +1 位作者 张硕 赵志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解释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该研究从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入手,采用TTC法与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动态变化;用花粉-胚珠比(P/O比)、杂交指数(OCI)估算蓝花丹繁育系统类型并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试验验证。... 为解释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该研究从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入手,采用TTC法与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动态变化;用花粉-胚珠比(P/O比)、杂交指数(OCI)估算蓝花丹繁育系统类型并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蓝花丹L型雌器官与S型雄器官、L型雄器官与L型雌器官成熟时间重叠区域较多,雌雄性器官在成熟时间上无显著差异;而S型雌器官与L型雄器官、S型雌器官与S型雄器官成熟时间重叠区域较少,但蓝花丹持续开花的模式缓解了雌雄性器官时间差异而引起的生殖隔离。(2)蓝花丹L型花P/O为502.00±52.30,S型花P/O为482.70±87.91,OCI为4,综合判断蓝花丹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型且具有异型自交不亲和的特性。综上可初步解释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雌雄性器官同熟时间短不是主要原因,而其本身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可能是自然结实率低下的关键性内因。由于蓝花丹的专性异交繁育系统使其成功授粉需要传粉媒介,但因引种地与原产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开花模式不集中导致的缺乏传粉者完成异花授粉或许是引起异交成功率降低的主要外因。因此,提高蓝花丹的结实率应从克服其自身自交不亲和性以及适当引入安全传媒昆虫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繁育系统 传粉生物学 结实率 自交不亲和
下载PDF
蓝花丹的花部形态二态性及自交不亲和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硕 高素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753,共7页
花部形态的二态性在异型自交不亲和中的作用一直颇具争议。为了探讨其对自交不亲和的作用,选择代表植物蓝花丹,观测其花部形态,利用激素调控其花柱高度,对调控后的花柱授粉,并分析结实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蓝花丹的花部形态在众多方... 花部形态的二态性在异型自交不亲和中的作用一直颇具争议。为了探讨其对自交不亲和的作用,选择代表植物蓝花丹,观测其花部形态,利用激素调控其花柱高度,对调控后的花柱授粉,并分析结实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蓝花丹的花部形态在众多方面存在二态性;(2)IAA,NAA,GA在适宜的浓度都能调节其花柱的长度;(3)调节后的花柱自然和人工授粉,结实率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蓝花丹的花部形态有着典型的二态性特征,此特征是蓝花丹对花型间互补式雌雄异位的进化适应策略;而雌雄性器官的空间分布并没有通过影响合法花粉的有效传播而影响自交不亲和性;异型花的自交不亲和性更多地还是体现在生理机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自交不亲和 花部形态 花柱 二态性
下载PDF
蓝花丹二型花雌、雄蕊发育进程及内源激素对花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闻金燕 张硕 +3 位作者 高素萍 雷霆 罗良旭 罗雁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70,共8页
为了解二型花雌、雄蕊发育进程及内源激素对长、短花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为材料,观察分析了长花柱(L型)、短花柱(S型)花朵内雌、雄蕊的发育特征,并分别检测了L、S型花柱中的内源激素水平。结果... 为了解二型花雌、雄蕊发育进程及内源激素对长、短花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为材料,观察分析了长花柱(L型)、短花柱(S型)花朵内雌、雄蕊的发育特征,并分别检测了L、S型花柱中的内源激素水平。结果显示:蓝花丹雌、雄蕊发育进程基本符合逻辑斯蒂变化曲线,并可划分为5个时期,即T1初始发育期、T2转折期(一)、T3快速发育期、T4转折期(二)、T5平稳发育期;在整个发育进程中,L型花朵中雌蕊的生长速率始终高于雄蕊;S型花朵中雌蕊的生长速率在T3期由快转慢,导致T3~T5期雌蕊的生长速率始终低于雄蕊,从而形成了雌蕊低于雄蕊的短花柱特征。这说明花柱的分化是在二型花雌、雄蕊快速发育的T3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花柱异长植物最显著的花部形态特征。IAA、IPA和GA含量均在T1~T3期增加、T4~T5期降低,且在L型花柱中的含量始终高于S型,而AB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这3种生长促进类激素相反,说明在蓝花丹花柱发育过程中,IAA、IPA和GA可能参与调控花柱的伸长生长,而ABA主要在发育后期促使花柱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蓝花丹 二型花 发育进程
下载PDF
蓝雪花嫩枝扦插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宗树斌 顾立新 +1 位作者 陈少卿 鲁卡斯.斯考特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不同扦插设施、扦插时间、生长调节剂处理3因素研究蓝雪花嫩枝扦插技术,结果表明新型扦插设施能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5月是蓝雪花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显著提高蓝雪花嫩枝扦插的生根率;NAA最佳的质量浓度为... 通过对不同扦插设施、扦插时间、生长调节剂处理3因素研究蓝雪花嫩枝扦插技术,结果表明新型扦插设施能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5月是蓝雪花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显著提高蓝雪花嫩枝扦插的生根率;NAA最佳的质量浓度为1000 mg·L-1,IAA最佳的质量浓度为1500 mg·L-1,IBA最佳的质量浓度为15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雪花 嫩枝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蓝雪花组培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宗树斌 王永平 +3 位作者 任焕焕 王静 仕明慧 沈凤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4期16-18,31,共4页
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消毒试验和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激素浓度正交试验对蓝雪花组培快繁无菌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用10%次氯酸钠灭菌8min,或用0.1%升汞灭菌6min,效果最佳,灭菌充分,致死率低。激素种类因... 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消毒试验和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激素浓度正交试验对蓝雪花组培快繁无菌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用10%次氯酸钠灭菌8min,或用0.1%升汞灭菌6min,效果最佳,灭菌充分,致死率低。激素种类因素是影响诱导率的主导因素,试验最佳的组合是WPM培养基+0.4mg/L玉米素(ZT),诱导率达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雪花 外植体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观测及花粉储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骥 高素萍 +3 位作者 雷霆 张硕 吴佩纹 赵志惠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83,共10页
对四川引种栽培的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花粉与柱头形态、花部特征及开花物候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对其花粉的采集时间与储存温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类型花粉和柱头形态均具有较大差异,短花柱型(S型)花粉的极轴长... 对四川引种栽培的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花粉与柱头形态、花部特征及开花物候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对其花粉的采集时间与储存温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类型花粉和柱头形态均具有较大差异,短花柱型(S型)花粉的极轴长P值和赤道轴长E值均显著大于长花柱型(L型)花粉,L型柱头则明显长于S型,且两种花粉的纹饰和柱头的瘤状突起物形态也明显不同;(2)蓝花丹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89),但相对开花强度不高,属于中等强度;(3)蓝花丹两种花型在花蕾半开放时采收花粉,其活力最高,L型花粉活力可达85.24%±4.22%,S型可达87.74%±2.95%;(4)L型与S型花粉分别于25℃干燥0.5 h和1 h后再低温储存,其活力保持更好;(5)干燥后的花粉在-86℃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储存30 d后L型花粉活力高达66.51%±0.85%、S型达69.07%±1.57%。本研究表明蓝花丹二型植株在生殖资源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导致花粉大小和形态及其所需干燥时间的不同,另一方面导致二型花柱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性的结构是否参与了蓝花丹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识别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较低的开花强度会造成虫媒传粉困难,这可能是蓝花丹自然结实率极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开花生物学 花粉活力 花粉存储
下载PDF
蓝花丹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采集、贮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司文慧 高素萍 +1 位作者 吴佩纹 赵志惠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9-766,共8页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原产南非,由于其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导致自然结实率极低。本文研究了蓝花丹种子的形态结构、吸水特性及最适萌发温度,根据形态观测以及发芽率等指标筛选出优质种子,并对优质种子不同的干燥方法、贮藏...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原产南非,由于其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导致自然结实率极低。本文研究了蓝花丹种子的形态结构、吸水特性及最适萌发温度,根据形态观测以及发芽率等指标筛选出优质种子,并对优质种子不同的干燥方法、贮藏温度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蓝花丹种子呈长椭圆状,长8.00~13.80 mm,长宽比约为5.3∶1。种皮薄而柔软,有网状褶皱。外种皮表面有附着物,大面积分布有腺体,利于种子传播。胚芽靠近合点,萌发率较高。种子播种前的浸种时间应保持在11 h以上,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种皮颜色为深褐色,种子长度大于11 mm且发芽率大于75%时,可判断为优质种子,发生此性状时即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适宜的干燥方式为烘箱内30℃干燥1 d,干燥种子最佳贮藏温度为-86℃,且贮藏时间越短发芽率越高,而新鲜种子在此条件下不宜贮藏超过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物学 分级 干燥 贮藏 蓝花丹
下载PDF
蓝花丹叶片不定根的诱导与光质对其白花丹素积累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原 高素萍 +3 位作者 罗良旭 胡菊 雷霆 付晓凤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由叶片直接诱导不定根的方法,并试图回答光质是否能促进蓝花丹不定根中白花丹素积累。【方法】首先以无菌叶片为组培外植体,采用NAA和KT激素组合直接诱导出不定根,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光质(红光、蓝光、不同比例的红蓝... 【目的】探索一种由叶片直接诱导不定根的方法,并试图回答光质是否能促进蓝花丹不定根中白花丹素积累。【方法】首先以无菌叶片为组培外植体,采用NAA和KT激素组合直接诱导出不定根,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光质(红光、蓝光、不同比例的红蓝复合光)处理不定根,测定其干物质及白花丹素积累量。【结果】结果表明:(1)所有添加NAA处理均能直接诱导叶片产生不定根,未添加NAA处理生根率为零。NAA中添加KT会延迟不定根发生的时点,但能产生更多的不定根;(2)单蓝光抑制蓝花丹叶片不定根干物质的积累,单红光则没有显著影响,复合作用后,红蓝光3∶1与1∶1时呈现出促进作用,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又显现为抑制作用;(3)单蓝光、红蓝光1∶3、1∶1的促进不定根中白花丹素的积累作用最强,红光比例超过蓝光时则不利白花丹素的积累,单红光也有同样的不利作用。所有处理的白花丹素含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第30天时的含量最高。【结论】在蓝花丹叶片诱导不定根发生过程中NAA是主导激素,KT与NAA交互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不定根产量,故以NAA 0.5 mg/L+KT 0.1 mg/L诱导蓝花丹叶片不定根发生的效果最佳。光质对蓝花丹不定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以及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且红、蓝光对它们的作用呈现相反的作用。红、蓝光1∶1的光质对不定根连续处理30 d可得到单位时间含量较高的白花丹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白花丹素 不定根 光质 外源激素
下载PDF
蓝雪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亮 谢桂林 邹义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试验分析生根剂类型和浓度对蓝雪花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NAA和IBA都能显著提高蓝雪花的扦插生根率和平均生根体积。NAA浓度≤100mg/L时,生根率≥69.45%,平均根体积为6.71~6.98cm3;随着IBA浓度增加,生根率和平均根体积均... 试验分析生根剂类型和浓度对蓝雪花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NAA和IBA都能显著提高蓝雪花的扦插生根率和平均生根体积。NAA浓度≤100mg/L时,生根率≥69.45%,平均根体积为6.71~6.98cm3;随着IBA浓度增加,生根率和平均根体积均随之下降;两种生根剂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两者相比较,IBA是一种更适合的生根剂。NAA 50mg/L与IBA 50mg/L组合在提高蓝雪花扦插生根率和平均根体积方面有较优良效果,分别为83.34%和11.40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雪花 扦插繁殖 生根剂 生根率 生根体积
下载PDF
蓝雪花扦插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华 宗树斌 +1 位作者 段春玲 徐佳颖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65-67,13,共4页
蓝雪花是一种园林新秀植物,其观赏应用前景广,种苗需求量大。本文从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扦插基质的选择等方面对蓝雪花扦插繁殖技术开展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蓝雪花扦插繁殖最佳的激素处理为NAA1000mg/L,生根成活率可... 蓝雪花是一种园林新秀植物,其观赏应用前景广,种苗需求量大。本文从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扦插基质的选择等方面对蓝雪花扦插繁殖技术开展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蓝雪花扦插繁殖最佳的激素处理为NAA1000mg/L,生根成活率可达66.7%;扦插基质最好选用蛭石+草碳土1∶1配合扦插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雪花 扦插 成活率
下载PDF
蓝花丹EMS诱变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骆杰 秦红玫 《绿色科技》 2017年第9期84-85,88,共3页
着眼于利用EMS诱变蓝花丹种子,尝试通过不同处理方式获得诱变材料进行了研究。对诱变处理后的蓝花丹种子成苗情况及相关园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蓝花丹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0.5%,最佳处理时间为6h;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EMS... 着眼于利用EMS诱变蓝花丹种子,尝试通过不同处理方式获得诱变材料进行了研究。对诱变处理后的蓝花丹种子成苗情况及相关园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蓝花丹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0.5%,最佳处理时间为6h;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EMS处理后代中出现了植株矮化、叶片狭长、花色变浅、花径变小或变大、雄蕊数目异常、叶片钙质结晶变少、花被腺点增多等现象;经过进一步的生理指标测定显示形态发生变化的植株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可能与抗性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甲基磺酸乙酯(EMS) 园艺性状
下载PDF
蓝花丹花芽分化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云芳 代佳灵 +4 位作者 高素萍 雷霆 蒋雨兰 张芯周 朱俞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3-208,共6页
【目的】观察蓝花丹的花芽分化进程,了解其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试验以6年生盆栽蓝花丹为材料,采用田间观测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方法,观测花芽的外部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并划分分化阶段。【结果】蓝花丹的花芽只在... 【目的】观察蓝花丹的花芽分化进程,了解其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试验以6年生盆栽蓝花丹为材料,采用田间观测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方法,观测花芽的外部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并划分分化阶段。【结果】蓝花丹的花芽只在当年生枝条的顶端着生,在花芽9个分化进程中,蓝花丹春季萌发枝条的花芽分化时间与各阶段对应进程关系为:(1)营养生长阶段,在3月中旬至4月5日进行,生长锥窄且细胞排列紧密,此时花芽的外部特征肉眼还观测不到;(2)花芽分化前期,在4月5—10日进行,生长锥开始变厚加宽,此时芽体基部开始膨大;(3)小花原基分化期,在4月10—15日进行,生长锥形成多个小凸起即为小花原基的原始体,外部的芽体已经有明显的变化,基部膨大,剥开包裹芽体的封顶叶能看见1 mm黄白色的点;(4)萼片原基分化期,在4月15—20日进行,生长锥凹陷成半月状的小突起,萼片原基形成,此时,幼叶开始展开,花芽明显伸长,芽顶端露出叶片的包裹,芽体呈黄绿色;(5)花瓣原基分化期,在4月20—25日进行,萼片原基内侧开始出现突起,形成花瓣原基,此时花芽开始加宽生长,花芽变得肥胖,芽体呈现鲜绿色;(6)雄蕊原基分化期,4月25—30日进行,花瓣原基内侧形成多个突起,此时花芽伸长生长,芽体明显变长,芽轴伸长,小花芽分离,整个芽体呈现浓绿色;(7)雌蕊原基分化期,在4月30日—5月5日进行,在多个雄蕊中央形成一个突起,雌蕊原基形成,此时整个芽体伸长,萼片形成,芽体暗绿色;(8)花粉形成期,在5月5—10日进行,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雄蕊开始伸长形成雏形,众多的花粉粒在雄蕊上形成,此时小花芽形成,按穗状排列在花序轴上;(9)子房膨大期,在5月10—15日进行,雌蕊开始发育成熟,子房膨大,柱头开始伸长,此时芽体明显增大,小芽外部的花萼筒成熟,形成一层红色的腺体。【结论】蓝花丹花芽分化需60 d左右,并且根据芽体大小、形状、叶片开展程度、芽与第一苞片的相对大小、芽体颜色等指标观察,建立了蓝花丹花芽(花序)分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与解剖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 花芽分化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分化进程
原文传递
蓝花丹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曦 高素萍 +4 位作者 申萍 石丽莎 胡菊 刘瑛琦 蒋雨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09-1915,共7页
为建立适合蓝花丹的ISSR-PCR反应体系,本研究以蓝花丹为供试材料,结合L_(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影响蓝花丹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dNTPs, Mg^(2+),模板, Taq酶,引物)进行优化,并在最优反应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引物及... 为建立适合蓝花丹的ISSR-PCR反应体系,本研究以蓝花丹为供试材料,结合L_(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影响蓝花丹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dNTPs, Mg^(2+),模板, Taq酶,引物)进行优化,并在最优反应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引物及其最佳退火温度的筛选。结果表明,5个影响因素中,Mg^(2+)对扩增反应的影响最大;不同退火温度对扩增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将退火温度设置为55℃时,大部分的引物都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最终建立的蓝花丹ISSR-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5μL,其中含Taq酶1 U,模板DNA 100 ng,dNTPs 0.15 mmol/L,引物0.4μmol/L,Mg^(2+)0.5 mmol/L,10×Buffer 2μL。研究结果为蓝花丹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遗传图谱的构建提供分子标记水平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ISSR-PCR 反应体系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