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民一体”:一个述说中华民族的原创概念
1
作者 周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共8页
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 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体”概念,并通过原创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概念来丰富其内涵。因此,就能将从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关系角度提出的“全民一体”概念,与从国内民族关系角度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结合起来,在既揭示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现代民族的共同性,又揭示中华民族特殊性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进行完整、有效的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全民一体 多元一体 人口国民化 国民整体化
下载PDF
元白话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2
作者 杨春宇 张姗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元白话表现出独特的语言接触面貌。目前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学界对其研究可以说表现为从断代的静态描写到历时的动态描写,从文献的混同分析到分类对照考察,且逐渐兼顾汉语本身演变规律和语言融合因素的双... 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元白话表现出独特的语言接触面貌。目前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学界对其研究可以说表现为从断代的静态描写到历时的动态描写,从文献的混同分析到分类对照考察,且逐渐兼顾汉语本身演变规律和语言融合因素的双重影响。不过研究成果虽多,但也存在研究广度欠缺、研究视域狭窄,对内在机制动因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站在长城地带北方话语言接触底层研究的视角上,认为“汉儿言语”并非某个朝代所独有,至少在魏晋南北朝以来不断发展递变,在长城内外已构成“汉儿言语联盟”。站在北方话发展历史的角度观照“汉儿言语”“辽代汉儿言语”“蒙式汉语”“满式汉语”等均是其不同时代的变体。理清这一汉语发展脉络,对我们认识汉语基础方言的演变、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白话 汉儿言语 长城地带北方话语言接触底层 汉语基础方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
下载PDF
新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意义及实践理路
3
作者 潘文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190-193,共4页
新疆地区地处边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在稳边护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近年来,新疆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新疆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全... 新疆地区地处边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在稳边护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近年来,新疆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新疆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全民受教育程度水平也明显提升。实践证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生产要素有利于推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尤其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之上,该文认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尊重并保护新疆各民族语言文字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或竞争的关系,因此,提出新疆地区既要大力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同时也要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目的在于能够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其他各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多元一体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民族语言文字 语言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Embodied in the Musical Dance Art of Early Dunhuang Grottoes
4
作者 Qiu JIN Jing JIA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2期5-19,共15页
The musical dance art recorded in early Dunhuang Grottoes,though supposed to be created by ancient northern ethnic groups such as the Hun and Xianbei,gives expression to a strong thought of"Chinafication"and... The musical dance art recorded in early Dunhuang Grottoes,though supposed to be created by ancient northern ethnic groups such as the Hun and Xianbei,gives expression to a strong thought of"Chinafication"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By analyzing the essence and content of the musical dance art in the Dunhuang Grottoes created during the Northern Liang(A.D.397-460),Northern Wei(A.D.386-534),Western Wei(A.D.535-556)and Northern Zhou(A.D.557-581)Dynasties,and by explo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ancient ethnic groups such as the Hun and Xianbei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musical dance art in early Dunhuang Grottoes faithfully reflects the community patter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eatured by"unity in diversity"developed since ancient times,and hopes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creation may expand their horizon by incorporating the musical dance art of early Dunhuang Grottoes into th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Dunhuang d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Chinafication Hu-Han integration musical dance art in early Dunhuang grottoes pluralistic unity
原文传递
“多元一体”视角下中华生命观之苗语表达
5
作者 唐巧娟 王金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1,共9页
苗族对生命的认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传统生命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个性特征阐释了中华生命观的一个具体生成逻辑。“形”作为生命的躯壳,“力”作为生命的生机,“灵”作为生命的神志,三者结合共同构成生命活体,这即是苗族对生命... 苗族对生命的认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传统生命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个性特征阐释了中华生命观的一个具体生成逻辑。“形”作为生命的躯壳,“力”作为生命的生机,“灵”作为生命的神志,三者结合共同构成生命活体,这即是苗族对生命的基本认识。苗族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在苗语口头文献和日常交际语言中都有所体现:苗语生育类动词是对生命形体生成的语言表达,反映了苗族“生无别类”的认知特征;从苗语生死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苗族用“力”来区分有无生命体,“命”是对具体生命轨迹的整体式表述;“灵”作为生命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也不具有超自然能力,灵与神祖的关联是中华传统生命观“神灵”体系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 多元一体 中华生命观 苗族生命观 苗语
下载PDF
从长城地带语言接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幽燕长城地带北方话的汉儿言语底层钩沉
6
作者 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长城内外,是农耕、游牧、渔猎三种文化类型历史和谐共生的地域。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不仅对长城内外“城国”“行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该地域汉族与北方阿尔泰民族语言间的接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长城内外,是农耕、游牧、渔猎三种文化类型历史和谐共生的地域。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不仅对长城内外“城国”“行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该地域汉族与北方阿尔泰民族语言间的接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也至关重要。文章选取幽燕长城地带的汉儿言语底层为研究对象,钩沉历史表层、深层之个案,缀成系列,以窥该地域汉儿言语底层表象之一斑,进而尝试从地缘文化关系、借词关系、语言类型变异等角度进行历史语言学的比较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燕长城地带 汉儿言语 底层 语言接触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从三个维度理解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内涵 被引量:4
7
作者 丁守庆 李元斌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1,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有机构成,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确保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行稳致远,关键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本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有机构成,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确保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行稳致远,关键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本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系统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内涵,认为这一原创性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拓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理论 民族工作 理念创新
下载PDF
民族典籍外译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4
8
作者 梁艳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意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有力武器,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意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有力武器,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工作必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开展,在实现民族建构功能的同时,也要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象,服务对外话语权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典籍 外译 中华民族建构 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现代“民族”概念的中国本土化及其“多元一体”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兆义 曾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7,共10页
现代“民族”概念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民族国家而产生,与现代国家紧密结合,用于指民族国家的国民共同体,并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播和使用,逐渐演变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呈现显著的“多元一体... 现代“民族”概念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民族国家而产生,与现代国家紧密结合,用于指民族国家的国民共同体,并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播和使用,逐渐演变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呈现显著的“多元一体”特征。国家形式的民族是现代“民族”概念的本源性所指,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国族,巩固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 中国本土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逻辑出发点和实践立足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刚 张志忠 《学术探索》 2023年第10期63-70,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在总体上统领、规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而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在根本上服务、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二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有鉴于此,论及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时便不能拘泥于民族工作的单一视阈,抑或停留在中华民族... 中国式现代化在总体上统领、规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而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在根本上服务、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二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有鉴于此,论及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时便不能拘泥于民族工作的单一视阈,抑或停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单一维度,而应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视野中,立足现代化之变以论其必然,着眼现代化之问以观其实然,聚焦现代化之规律以解其应然。由此可知,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实践指向不应限于“互嵌”本身,即不是简单地、抽象地追求互嵌程度的高低,而应当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心”“同向”“同频”“同行”,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维的正向作用,这才是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真正的逻辑出发点和实践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 多元一体
下载PDF
河西走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贡献及意义
11
作者 史千云 蔺海鲲 吴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8,共10页
河西走廊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西走廊的历史是一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往史、一部经济商贸的发展史、一部区域共治的交融史、一部民族文化的交流史。河西走廊其独特的... 河西走廊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西走廊的历史是一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往史、一部经济商贸的发展史、一部区域共治的交融史、一部民族文化的交流史。河西走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奠定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基于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理特征,深入挖掘河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探析河西走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历程。新时代,研究河西走廊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突破时空限制的族际互动、多向度融合的中华民族深度一体化,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格局 民族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 被引量:38
12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的发展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凸显于历史舞台的当下,对中华民族形成完整、准确的认知的问题随之突出。而要达此目的,中华民族由全体中国人组成这一现代民族的基本属性,再也不能被忽视了。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在近... 中国的发展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凸显于历史舞台的当下,对中华民族形成完整、准确的认知的问题随之突出。而要达此目的,中华民族由全体中国人组成这一现代民族的基本属性,再也不能被忽视了。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在近代成为一个现代民族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现代民族的本质所在。费孝通先生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断,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与“多元一体”两种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体现中华民族的本质。今天,正视并弘扬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关乎能否对中华民族形成完整、准确的认知,关乎对中华民族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进行想象,关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中华民族进行进一步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全民一体 多元一体 两种属性
下载PDF
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系述论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文光 翟国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先有地区性的局部统一, 再逐步向多元一体过渡。从西南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化起源、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及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郡县制度对西南民族融合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内部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先有地区性的局部统一, 再逐步向多元一体过渡。从西南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化起源、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及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郡县制度对西南民族融合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内部多元一体的形成等方面看, 这一历史规律在西南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下载PDF
政治统治维持与边疆国防巩固——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考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景 王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政治统治维持和边疆国防巩固的目的,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新式教育发展所创制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主要包括创设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策进边地读物编译、建设... 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政治统治维持和边疆国防巩固的目的,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新式教育发展所创制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主要包括创设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策进边地读物编译、建设国立边疆学校系统、筹措边疆教育经费、优待边疆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六个方面的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我们今天理解"多元"与"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增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以及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系边疆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时期 边疆教育政策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下载PDF
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96,共11页
自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体现出建构上的政治性、内容上的多元一体性和发展上的继承性特点。民族政策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在中华民族"自在"时期的民族政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 自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体现出建构上的政治性、内容上的多元一体性和发展上的继承性特点。民族政策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在中华民族"自在"时期的民族政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在中华民族"觉醒"时期的民族政策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国家内涵;而在中华民族处于"民族—国家"建构时期的民族政策则是维护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民族政策要致力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经济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在历史时代下的不断创新才是完成上述"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政策 多元一体 历史性 时代性
下载PDF
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42
16
作者 方堃 明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5,共7页
民族观与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紧密关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和弘扬的,其历史变迁体现... 民族观与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紧密关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和弘扬的,其历史变迁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共生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由民族认同拓展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圈层化迭代过程。“多元”包容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根源,“一体”是历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因此,要从文化为“经”、历史为“纬”的格局出发,从营造互惠均衡的环境、强化各民族文化的交互作用、完善社会共生的制度界面、创新共生的进化模式、累积多民族文化其生的能量场等五个维度建构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文化共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多元一体格局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阈下的藏汉双语教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家新 兰英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依据,分析探讨藏汉双语教育的意义,解读多元文化与藏汉双语教育的关系;在对藏汉双语教育现状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藏汉双语教育路向的策略。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藏汉双语
下载PDF
实体化与结构化:中华民族历史建构的双重逻辑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保全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100,共7页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体单元也不断发生"民族化"的转变。两个层面的"民族"建构,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实体性与结构性的双重属性。晚清时期,中华民族概念被正式提出,同时各历史文...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体单元也不断发生"民族化"的转变。两个层面的"民族"建构,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实体性与结构性的双重属性。晚清时期,中华民族概念被正式提出,同时各历史文化群体也始渐由"族类"向"民族"升格;民国初年,"五族共和"在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同时,也承认了五大族体的民族地位;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族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双向建构模式得到同步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固化的各个民族实体,开始对中华民族自身的实体性产生解构效应。因此调整实体性与结构性的失衡状态,应成为中华民族建设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民族实体 民族结构 多元一体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永久 王子曦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独特的历史条件。分析这些形成条件,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入手,对“多元”和“一体”两个方面展开深入地分析。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条件,既包括了作为多元基础的各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独特的历史条件。分析这些形成条件,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入手,对“多元”和“一体”两个方面展开深入地分析。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条件,既包括了作为多元基础的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存在,也包括了构成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和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论纲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杰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5-23,共19页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还要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论。文化基因的凝聚力、边疆对中央的向心力、草原与农业的...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还要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论。文化基因的凝聚力、边疆对中央的向心力、草原与农业的亲和力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原因。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互动轨迹历经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中诞生,既标志着中华民族形成阶段的终结,又标志着中华民族发展阶段的开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一定要匹配起来,用国家之手促成两者的"美美与共",定将会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从多元走向一体 结构论 过程论 民族认同 国家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