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梅花百咏》看日中文学交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池田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9,共9页
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不仅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入港,而且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和朝鲜保持交往。日本诗人相良玉山草成《梅花百咏》后,寄赠琉球文人程顺则;1713年春程顺则将之传入大陆福州,清朝文人王登瀛特为撰写序文;171...
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不仅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入港,而且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和朝鲜保持交往。日本诗人相良玉山草成《梅花百咏》后,寄赠琉球文人程顺则;1713年春程顺则将之传入大陆福州,清朝文人王登瀛特为撰写序文;1714年程顺则奉使日本,将序文交给相良玉山;次年将相良玉山序文刻入诗集出版,从而成就东亚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日关系
东亚诗文交流
日本汉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统一新罗时期汉诗的晚唐风韵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会敏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1-88,共8页
统一新罗前、中期留存的汉诗作品寥寥无几,直到统一新罗后期汉诗创作的主体——新罗宾贡诗人的汉诗才大量出现。在题材内容上,宾贡诗人的汉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晚唐诗人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儒释道化的感伤底蕴,这种感伤底蕴以壮志未...
统一新罗前、中期留存的汉诗作品寥寥无几,直到统一新罗后期汉诗创作的主体——新罗宾贡诗人的汉诗才大量出现。在题材内容上,宾贡诗人的汉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晚唐诗人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儒释道化的感伤底蕴,这种感伤底蕴以壮志未酬而忧郁难伸的儒家济世情怀为主要基调,又兼有离宦退隐而无奈伤感的释道情怀;在艺术风格技巧上,宾贡诗人的汉诗以淡雅明畅为主导,也不乏清健俊丽、雄劲壮阔之作,并且借鉴了晚唐主流诗派——温李诗派的对仗、声律及用典技巧,使其汉诗在平易通畅中见精工典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新罗时期
汉诗
宾贡诗人
晚唐风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研究谫论
3
作者
冯文开
李青林
王旭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3-28,共6页
元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诗歌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界较为系统地对元代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歌的考证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人从多个理论角度认识蒙古族...
元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诗歌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界较为系统地对元代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歌的考证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人从多个理论角度认识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作、蒙汉诗歌关系,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与见解,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使得蒙古族诗人及其作品、蒙汉诗歌关系的研究展示出新的面貌,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业已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蒙古族诗人
汉文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域外汉诗:新罗新生代诗人崔匡裕的汉诗研究
4
作者
尹允镇
金基永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30-35,140,共7页
崔匡裕是新罗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青少年时期来到中国,参加宾贡科考试,是留唐新罗新生代诗人之一。他在中国写了不少诗歌,但大部分已失传,只在《夹注名贤十抄诗》《东文选》等韩国古代文献中收录部分诗歌并流传到至今。综观崔匡裕的诗...
崔匡裕是新罗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青少年时期来到中国,参加宾贡科考试,是留唐新罗新生代诗人之一。他在中国写了不少诗歌,但大部分已失传,只在《夹注名贤十抄诗》《东文选》等韩国古代文献中收录部分诗歌并流传到至今。综观崔匡裕的诗歌,以反映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为主,着重描写学习生活的艰辛、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清静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以及隐逸倾向。在诗歌创作中,他和新罗时期其他作家一样,经常借用中国历史人物和典故,时而抒发自己的情感,时而表达自己的情趣,时而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志向,使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显然,这是汉文学的域外延伸,是东亚汉文学百花园中一支绚丽的花朵。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对大自然的憧憬和隐逸倾向与"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新罗
留唐
新生代诗人
中国文学
关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鲜朝后期平民诗社考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忠实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56-62,共7页
进入朝鲜朝后期,平民文人们开始反抗封建身份制度,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先后成立"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下诗社""松石园诗社""稷下诗社"等平民诗社,积极开展汉诗创作活动,掀起...
进入朝鲜朝后期,平民文人们开始反抗封建身份制度,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先后成立"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下诗社""松石园诗社""稷下诗社"等平民诗社,积极开展汉诗创作活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文学浪潮。平民文人通过各种诗社活动,创作了大量作品,并编撰刊行一系列平民汉诗集,从而加强了相互间的连带性,彰显了社会影响力。他们吐露内心的愤怒,同情社会底层的百姓,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积极推动具有近代指向性文学的发展,逐渐步入历史舞台,开始了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文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后期
平民诗社
汉诗创作
近代指向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汉诗在中国
6
作者
蔡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共11页
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汉诗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但反之"学生"的习作,也曾对"老师"有所回馈——这种日语称之为"逆输入"的现象,迄今似乎无人问津。从文化交流双向互动的视点出发,对日本...
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汉诗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但反之"学生"的习作,也曾对"老师"有所回馈——这种日语称之为"逆输入"的现象,迄今似乎无人问津。从文化交流双向互动的视点出发,对日本汉诗传入中国的历史轨迹作全方位的扫描和评述,不但可以发现诸如"文明开化新诗"对于晚清"诗界革命"的影响等等"逆向反馈"的文学现象,更可以揭示东亚汉文学史上罕为人知的一个侧面,由此为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包容性,提供一个重新认识的崭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文化交流
逆输入
双向互动
开放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用韵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廖继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
根据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中汉诗的韵部可系联为16部,其独用同用情况大致符合《广韵》的独用同用例,且不同韵部的押韵限制在同摄之内;三等与四等相押;元韵与臻摄魂、痕韵同用。《怀风藻》的用韵基本在《...
根据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中汉诗的韵部可系联为16部,其独用同用情况大致符合《广韵》的独用同用例,且不同韵部的押韵限制在同摄之内;三等与四等相押;元韵与臻摄魂、痕韵同用。《怀风藻》的用韵基本在《王三》音系的框架内,与隋初唐诗文有着共同的用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风藻》
日本汉诗
韵部
原文传递
《怀风藻》极高频字研究
8
作者
廖继莉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18-125,共8页
为全面揭示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的语言状况和个性特征,本文从字频的角度出发,对《怀风藻》的100个极高频字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统计与分析,并与其后出现的敕撰三集、《菅家文草》这两部日本汉诗文献的极高频字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怀...
为全面揭示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的语言状况和个性特征,本文从字频的角度出发,对《怀风藻》的100个极高频字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统计与分析,并与其后出现的敕撰三集、《菅家文草》这两部日本汉诗文献的极高频字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怀风藻》极高频字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中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最为稳定,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数量多且容易发生频次的变化。这也充分证明了《怀风藻》极高频字在早期日本汉诗文献中的代表性和超常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怀风藻
极高频字
特征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梅花百咏》看日中文学交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池田温
机构
东京大学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9,共9页
基金
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古代中日书籍之路"(01JA770017)
文摘
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不仅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入港,而且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和朝鲜保持交往。日本诗人相良玉山草成《梅花百咏》后,寄赠琉球文人程顺则;1713年春程顺则将之传入大陆福州,清朝文人王登瀛特为撰写序文;1714年程顺则奉使日本,将序文交给相良玉山;次年将相良玉山序文刻入诗集出版,从而成就东亚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关键词
清代中日关系
东亚诗文交流
日本汉诗
Keywords
S
in
o-Japan relations
in
the Q
in
g Dynasty
exchanges of
poems
in
East Asia
japanese
poems
written
in
chinese
分类号
I313.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一新罗时期汉诗的晚唐风韵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会敏
机构
宿迁学院中文系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1-88,共8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50043)
文摘
统一新罗前、中期留存的汉诗作品寥寥无几,直到统一新罗后期汉诗创作的主体——新罗宾贡诗人的汉诗才大量出现。在题材内容上,宾贡诗人的汉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晚唐诗人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儒释道化的感伤底蕴,这种感伤底蕴以壮志未酬而忧郁难伸的儒家济世情怀为主要基调,又兼有离宦退隐而无奈伤感的释道情怀;在艺术风格技巧上,宾贡诗人的汉诗以淡雅明畅为主导,也不乏清健俊丽、雄劲壮阔之作,并且借鉴了晚唐主流诗派——温李诗派的对仗、声律及用典技巧,使其汉诗在平易通畅中见精工典雅。
关键词
统一新罗时期
汉诗
宾贡诗人
晚唐风韵
Keywords
period of the united Silla of Korea
poem
written
in
chinese
characters
B
in
-gong poet
style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分类号
I3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研究谫论
3
作者
冯文开
李青林
王旭
机构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3-28,共6页
文摘
元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诗歌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界较为系统地对元代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歌的考证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人从多个理论角度认识蒙古族诗人及其汉文诗作、蒙汉诗歌关系,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与见解,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使得蒙古族诗人及其作品、蒙汉诗歌关系的研究展示出新的面貌,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业已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生长点。
关键词
元代
蒙古族诗人
汉文诗歌
Keywords
Yuan Dynasty
Mongolian
poets
poems
written
in
chinese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域外汉诗:新罗新生代诗人崔匡裕的汉诗研究
4
作者
尹允镇
金基永
机构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30-35,14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WW017)
文摘
崔匡裕是新罗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青少年时期来到中国,参加宾贡科考试,是留唐新罗新生代诗人之一。他在中国写了不少诗歌,但大部分已失传,只在《夹注名贤十抄诗》《东文选》等韩国古代文献中收录部分诗歌并流传到至今。综观崔匡裕的诗歌,以反映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为主,着重描写学习生活的艰辛、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清静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以及隐逸倾向。在诗歌创作中,他和新罗时期其他作家一样,经常借用中国历史人物和典故,时而抒发自己的情感,时而表达自己的情趣,时而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志向,使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显然,这是汉文学的域外延伸,是东亚汉文学百花园中一支绚丽的花朵。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对大自然的憧憬和隐逸倾向与"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汉诗
新罗
留唐
新生代诗人
中国文学
关联
Keywords
poem
written
in
chinese
characters
Silla
the oversea
in
Tang Dynasty
poet of new gener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connection
分类号
I3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朝后期平民诗社考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忠实
机构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56-6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WW089)
文摘
进入朝鲜朝后期,平民文人们开始反抗封建身份制度,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先后成立"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下诗社""松石园诗社""稷下诗社"等平民诗社,积极开展汉诗创作活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文学浪潮。平民文人通过各种诗社活动,创作了大量作品,并编撰刊行一系列平民汉诗集,从而加强了相互间的连带性,彰显了社会影响力。他们吐露内心的愤怒,同情社会底层的百姓,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积极推动具有近代指向性文学的发展,逐渐步入历史舞台,开始了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文化转型。
关键词
朝鲜朝后期
平民诗社
汉诗创作
近代指向性
Keywords
late Chosen Dynasty
society of civilian
poets
poem
written
in
chinese
characters
modern direction
分类号
I3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汉诗在中国
6
作者
蔡毅
机构
南山大学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共11页
文摘
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汉诗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但反之"学生"的习作,也曾对"老师"有所回馈——这种日语称之为"逆输入"的现象,迄今似乎无人问津。从文化交流双向互动的视点出发,对日本汉诗传入中国的历史轨迹作全方位的扫描和评述,不但可以发现诸如"文明开化新诗"对于晚清"诗界革命"的影响等等"逆向反馈"的文学现象,更可以揭示东亚汉文学史上罕为人知的一个侧面,由此为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包容性,提供一个重新认识的崭新视角。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文化交流
逆输入
双向互动
开放性
Keywords
japanese
chinese
-
written
poem
cultural exchange
adverse import
two-way
in
teraction
openness
分类号
I31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用韵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廖继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
文摘
根据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中汉诗的韵部可系联为16部,其独用同用情况大致符合《广韵》的独用同用例,且不同韵部的押韵限制在同摄之内;三等与四等相押;元韵与臻摄魂、痕韵同用。《怀风藻》的用韵基本在《王三》音系的框架内,与隋初唐诗文有着共同的用韵特征。
关键词
《怀风藻》
日本汉诗
韵部
Keywords
Kaifuso(怀风藻)
poems written in chinese by japanese poets
Rhyme groups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怀风藻》极高频字研究
8
作者
廖继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文摘
为全面揭示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的语言状况和个性特征,本文从字频的角度出发,对《怀风藻》的100个极高频字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统计与分析,并与其后出现的敕撰三集、《菅家文草》这两部日本汉诗文献的极高频字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怀风藻》极高频字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中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最为稳定,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数量多且容易发生频次的变化。这也充分证明了《怀风藻》极高频字在早期日本汉诗文献中的代表性和超常用性。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怀风藻
极高频字
特征
Keywords
poems written in chinese by japanese poets
the Kaifūsō
high frequency characters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I313.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梅花百咏》看日中文学交流
池田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统一新罗时期汉诗的晚唐风韵
杨会敏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研究谫论
冯文开
李青林
王旭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域外汉诗:新罗新生代诗人崔匡裕的汉诗研究
尹允镇
金基永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朝鲜朝后期平民诗社考论
李忠实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日本汉诗在中国
蔡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用韵研究
廖继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8
《怀风藻》极高频字研究
廖继莉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