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1
作者
宋夜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声”对于鲁迅的文学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留日早期,正是注意到“诗力”与“心声”之间的有机关联,鲁迅才弃医从文,进而投入“新生”的文学事业中;五四时期,随着一种文化政治的兴起,为了唤起更多的“真的声音”,一个“呐喊”的鲁迅也...
“声”对于鲁迅的文学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留日早期,正是注意到“诗力”与“心声”之间的有机关联,鲁迅才弃医从文,进而投入“新生”的文学事业中;五四时期,随着一种文化政治的兴起,为了唤起更多的“真的声音”,一个“呐喊”的鲁迅也随之到来。可以说,“声”之探求构成了鲁迅人生展开的主要线索。如果说“呐喊”的鲁迅对应着一个外发性的启蒙自我,那么,《野草》的写作则意味着鲁迅经历了一次“声”的内转,即他通过自我内在声音的设定,完成了“心声”的找寻。在《野草》的写作过程中,鲁迅重新唤醒了早期的“心声”机制,“摩罗诗人”的重现不仅影响到了《野草》的写作方式,也参与到具体的文本构成。由此,鲁迅既重新“听得自己的心音”,也完成了自我的新生,进而以一种崭新的主体姿态投入对“无声的中国”的批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心声
《野草》
摩罗诗人
诗歌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人”和“战士”——京派文学视野中的鲁迅
2
作者
陈悦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在京派文学家中,沈从文和李长之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批评文字是最多的,他们代表了京派的鲁迅观。尽管李长之和沈从文对鲁迅的个人情感很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文学的本体论立场出发,为我们勾勒了两个鲁迅形象:诗人鲁迅和战士鲁迅。他们理解...
在京派文学家中,沈从文和李长之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批评文字是最多的,他们代表了京派的鲁迅观。尽管李长之和沈从文对鲁迅的个人情感很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文学的本体论立场出发,为我们勾勒了两个鲁迅形象:诗人鲁迅和战士鲁迅。他们理解和赞赏诗人的鲁迅,评论不乏真知灼见,对后者的鲁迅却多有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诗人
战士
京派文学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藏书与诗人鲁迅
3
作者
李明刚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作为诗人的鲁迅在以往的文学史叙述中颇为“冷门”,鲁迅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微妙关系以及他对于诗歌这种文体的复杂态度还需进一步探析。重新梳理鲁迅藏书,有望对鲁迅一生的写诗、译诗、论诗活动及其影响获得更深入的认识。鲁迅对中国新诗...
作为诗人的鲁迅在以往的文学史叙述中颇为“冷门”,鲁迅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微妙关系以及他对于诗歌这种文体的复杂态度还需进一步探析。重新梳理鲁迅藏书,有望对鲁迅一生的写诗、译诗、论诗活动及其影响获得更深入的认识。鲁迅对中国新诗的“苛责”背后与他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理想有关,也寄寓了他的规劝与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藏书
诗人鲁迅
艺术理想
新诗先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启蒙诗人到'战斗诗人'--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诗歌创作简析
4
作者
古哈尔尼沙·亚森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4-36,共3页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引领着人们关注病态人生,以求得改良人生.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启蒙思想的文学家,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以自己的诗歌呼唤着维吾尔民族的觉醒.
关键词
鲁迅
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
影响
启蒙诗人
发展
战斗诗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忆作为文评家的恩师许国璋
5
作者
钱兆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9,共10页
许国璋先生既是杰出的语言学家,也是卓越的文评家。素以评弥尔顿、雪莱著称的许先生,晚年另辟蹊径,旗帜鲜明地赞爱默生论莎士比亚不落窠臼、赞鲁迅论拜伦敢于申诉他与他笔下的该隐“争天拒俗”的精神。本文作者作为许先生的研究生和编辑...
许国璋先生既是杰出的语言学家,也是卓越的文评家。素以评弥尔顿、雪莱著称的许先生,晚年另辟蹊径,旗帜鲜明地赞爱默生论莎士比亚不落窠臼、赞鲁迅论拜伦敢于申诉他与他笔下的该隐“争天拒俗”的精神。本文作者作为许先生的研究生和编辑,回顾了先生富有文学情趣的语言学课和几易其稿才发表的爱默生评论和鲁迅评论。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文学评论,展示了先生治学之缜密、见解之独到,反对“跟风”“浮躁风”之坚决。许先生的教诲让作者一生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国璋
爱默生
莎士比亚
鲁迅
《摩罗诗力说》
原文传递
题名
“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1
作者
宋夜雨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研究”(23FYB043)的研究性成果。
文摘
“声”对于鲁迅的文学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留日早期,正是注意到“诗力”与“心声”之间的有机关联,鲁迅才弃医从文,进而投入“新生”的文学事业中;五四时期,随着一种文化政治的兴起,为了唤起更多的“真的声音”,一个“呐喊”的鲁迅也随之到来。可以说,“声”之探求构成了鲁迅人生展开的主要线索。如果说“呐喊”的鲁迅对应着一个外发性的启蒙自我,那么,《野草》的写作则意味着鲁迅经历了一次“声”的内转,即他通过自我内在声音的设定,完成了“心声”的找寻。在《野草》的写作过程中,鲁迅重新唤醒了早期的“心声”机制,“摩罗诗人”的重现不仅影响到了《野草》的写作方式,也参与到具体的文本构成。由此,鲁迅既重新“听得自己的心音”,也完成了自我的新生,进而以一种崭新的主体姿态投入对“无声的中国”的批判中。
关键词
鲁迅
心声
《野草》
摩罗诗人
诗歌经验
Keywords
lu
xun
voice of the heart
Yecao
Mara
poet
poet
ic experience
分类号
I210.97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人”和“战士”——京派文学视野中的鲁迅
2
作者
陈悦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文摘
在京派文学家中,沈从文和李长之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批评文字是最多的,他们代表了京派的鲁迅观。尽管李长之和沈从文对鲁迅的个人情感很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文学的本体论立场出发,为我们勾勒了两个鲁迅形象:诗人鲁迅和战士鲁迅。他们理解和赞赏诗人的鲁迅,评论不乏真知灼见,对后者的鲁迅却多有误读。
关键词
鲁迅
诗人
战士
京派文学家
Keywords
lu
xun
poet
soldier
Writers of Beijing School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藏书与诗人鲁迅
3
作者
李明刚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港澳新文学之发生研究”(GD20CZW07)
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地理视阈下华南沿海地区新文学研究(1898-1949)”(C19084)
广东海洋大学引入人才科研启动资金项目“文人行旅与华南沿海地区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R19013)。
文摘
作为诗人的鲁迅在以往的文学史叙述中颇为“冷门”,鲁迅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微妙关系以及他对于诗歌这种文体的复杂态度还需进一步探析。重新梳理鲁迅藏书,有望对鲁迅一生的写诗、译诗、论诗活动及其影响获得更深入的认识。鲁迅对中国新诗的“苛责”背后与他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理想有关,也寄寓了他的规劝与深意。
关键词
鲁迅
藏书
诗人鲁迅
艺术理想
新诗先驱
Keywords
lu
xun
collection of books
poet lu xun
artistic ideals
pioneers of new
poet
r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启蒙诗人到'战斗诗人'--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诗歌创作简析
4
作者
古哈尔尼沙·亚森
机构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出处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4-36,共3页
文摘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引领着人们关注病态人生,以求得改良人生.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启蒙思想的文学家,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以自己的诗歌呼唤着维吾尔民族的觉醒.
关键词
鲁迅
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
影响
启蒙诗人
发展
战斗诗人
Keywords
lu
xun
,Abudu halike Veiwuer
effect
poet
with ideas of enlightenment
development
fight
poet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忆作为文评家的恩师许国璋
5
作者
钱兆明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新奥尔良大学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9,共10页
文摘
许国璋先生既是杰出的语言学家,也是卓越的文评家。素以评弥尔顿、雪莱著称的许先生,晚年另辟蹊径,旗帜鲜明地赞爱默生论莎士比亚不落窠臼、赞鲁迅论拜伦敢于申诉他与他笔下的该隐“争天拒俗”的精神。本文作者作为许先生的研究生和编辑,回顾了先生富有文学情趣的语言学课和几易其稿才发表的爱默生评论和鲁迅评论。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文学评论,展示了先生治学之缜密、见解之独到,反对“跟风”“浮躁风”之坚决。许先生的教诲让作者一生受益。
关键词
许国璋
爱默生
莎士比亚
鲁迅
《摩罗诗力说》
Keywords
Xu Guozhang
Emerson
Shakespeare
lu
xun
"The Power of the Mara
poet
"
分类号
G1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宋夜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诗人”和“战士”——京派文学视野中的鲁迅
陈悦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迅藏书与诗人鲁迅
李明刚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启蒙诗人到'战斗诗人'--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诗歌创作简析
古哈尔尼沙·亚森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忆作为文评家的恩师许国璋
钱兆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