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云霄之上》中的摄影技巧与色彩运用
1
作者 沈磊 闫博文 《色彩》 2024年第7期32-34,共3页
本文通过对电影《云霄之上》的摄影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诗性电影在摄影技术和艺术表现上的探索。文章重点分析了影片中对浙西南自然景观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导演和主创团队如何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和光影的处理,营造出影片整体的诗意氛... 本文通过对电影《云霄之上》的摄影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诗性电影在摄影技术和艺术表现上的探索。文章重点分析了影片中对浙西南自然景观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导演和主创团队如何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和光影的处理,营造出影片整体的诗意氛围。通过长镜头、手持摄影和自然光的运用,影片打破了传统战争电影与文艺片的界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影像风格。文章还探讨了影片在黑白色调的控制和色彩运用上的独特性,展示了学院派电影创作在视觉艺术上的创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霄之上》 诗性电影 摄影语言 黑白色调
下载PDF
家园神话与诗意想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2
作者 余月秋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5期115-122,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清新、唯美、浪漫的美学风格。其诗意想象与家园神话的生成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是对照城市经验而建构出来的想象物。怀旧与乡愁是乡村乌托邦建构的情感结构。自然风光、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清新、唯美、浪漫的美学风格。其诗意想象与家园神话的生成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是对照城市经验而建构出来的想象物。怀旧与乡愁是乡村乌托邦建构的情感结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道德人伦是乡村电影诗意想象的重要媒介,使乡村成为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形成了中国电影独具民族特色的诗意空间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电影 诗意空间 怀旧 乡愁 家园神话
下载PDF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语电影诗学的整体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5,83,共7页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总体的和整体的研究。因为存在迎合西方、片面追求票房和偏重散点运作等方面的问题,华语电影产业进军海外市场并不理想。我们应立足华语社群,重点发掘泛亚电影市场;积极培育产业链;成立"华语电影产业集群"。讨论李安等的武侠电影的成功之处,是一个关乎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发展的重要问题。《卧》等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叙事策略的转变。它们不再满足于刀光剑影生活的奇观化呈现,而是通过叙事主旨的"去江湖化"、叙事方式的个性化和叙事内容的人文化,策动了一场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诗学 比较文学 华语电影产业 海外市场 武侠电影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试论俄国形式主义电影诗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47-51,共5页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艺理论派别之一,它不但将文本语言形式提升为文学研究的中心,而且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电影理论,并对苏联蒙太奇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蒂尼亚诺夫梯等人,从差异性、自主性、系统...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艺理论派别之一,它不但将文本语言形式提升为文学研究的中心,而且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电影理论,并对苏联蒙太奇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蒂尼亚诺夫梯等人,从差异性、自主性、系统性及陌生化等角度论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电影诗学思想,并集中研究了景别、隐喻、拍摄角度、剪辑与蒙太奇、灯光与照明等方面的电影修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电影诗学 修辞分析
下载PDF
强力的缓慢:试论缓慢电影和国产艺术片的诗意哲思
5
作者 刘思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6期54-60,共7页
缓慢电影的核心在于将静止融入变幻的影像文本之中,将缓慢美感影像化为一个长时间持续的演绎过程,传递诗意的哲思。暂态时间是永恒的碎片,而银幕空间内的时间被给予了无穷延展的维度和长度,变向地将“碎片”多维化,为观众传递感知的可... 缓慢电影的核心在于将静止融入变幻的影像文本之中,将缓慢美感影像化为一个长时间持续的演绎过程,传递诗意的哲思。暂态时间是永恒的碎片,而银幕空间内的时间被给予了无穷延展的维度和长度,变向地将“碎片”多维化,为观众传递感知的可能性。缓慢电影通过对表达形式的简化加工,将文本中更多的延展空间留位于主题思想,得以挖掘影像的深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电影 诗意 “慢”美学 作者书写
下载PDF
诗意影像下的荒诞历史画卷——《爱尔兰人》的影像修辞与历史书写策略探究
6
作者 林伟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1-65,共5页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新作《爱尔兰人》以黑帮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美国战后40年的历史变迁。影片诗意化的视听语言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书写修辞:一方面,通过将人物境遇交织于历史变迁中,在空间化意象中突出历史对个体命运的压迫;...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新作《爱尔兰人》以黑帮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美国战后40年的历史变迁。影片诗意化的视听语言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书写修辞:一方面,通过将人物境遇交织于历史变迁中,在空间化意象中突出历史对个体命运的压迫;另一方面,又通过异质性影像来挑战银幕叙事的封闭性,打破缝合机制,阻碍观众的移情式认同,从而超越了情节剧式的历史讲述伦理,对银幕叙事构建的历史记忆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电影 纪实美学 历史书写 缝合
下载PDF
波德维尔的电影诗学:从个体风格到世界电影
7
作者 范倍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自1988年到中国讲学以来,大卫·波德维尔对中国电影研究学界的影响日益深远。他从电影作品的形式和功能着手,探讨观影者对电影形式的能动反应,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电影文本以揭示形式的作用,并进一步为形式风格和观影能动性进行历史... 自1988年到中国讲学以来,大卫·波德维尔对中国电影研究学界的影响日益深远。他从电影作品的形式和功能着手,探讨观影者对电影形式的能动反应,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电影文本以揭示形式的作用,并进一步为形式风格和观影能动性进行历史定位。他所提议的历史电影诗学方法贯穿了他的电影研究始终。波德维尔以跨越学术研究、电影评论和实践风格界限的清晰通透的不懈探究和巨量撰著,为我们树立起一根令人瞩目的特别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波德维尔 电影诗学 作者风格 世界电影
原文传递
技艺与诗:海德格尔和电影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伯特·辛纳布林克 王嘉玮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虽然海德格尔基于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反思和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对电影进行了批判,但其思想对当代电影理论和电影哲学具有深刻启发。电影作为一种技术艺术,参与到现代技术的“模棱两可性”之中。因此,有必要打破海德格尔将电影排除在诗性艺... 虽然海德格尔基于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反思和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对电影进行了批判,但其思想对当代电影理论和电影哲学具有深刻启发。电影作为一种技术艺术,参与到现代技术的“模棱两可性”之中。因此,有必要打破海德格尔将电影排除在诗性艺术之外的局限,缓和他对电影表象性的批判,承认电影的世界表象层面和诗性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电影作为诗,即一种诗意解蔽的媒介,并由此指明栖居于技术世界的可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式电影 技术集置 技术艺术 诗意解蔽
原文传递
当前观影消费逻辑对国产电影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冬冬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国产电影的国内票房在近两年取得的成功,不仅提升了电影创作者的信心,而且为其优化创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方向。随着国内票房增长点向中国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影院的地点特征和观众的消费逻辑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已经在题材的选择和故事... 国产电影的国内票房在近两年取得的成功,不仅提升了电影创作者的信心,而且为其优化创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方向。随着国内票房增长点向中国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影院的地点特征和观众的消费逻辑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已经在题材的选择和故事的叙述设计上显现出来。以当前观影的消费逻辑为出发点,通过叙事和运镜体现"经典电影"题材的诗性,是提升国产电影意义生成机制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消费逻辑 地点制造 电影诗性
原文传递
《阿希克·凯里布》:莱蒙托夫故事与帕拉杰诺夫电影
10
作者 张晓东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在莱蒙托夫的小说创作中,《阿希克·凯里布》并不特别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而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帕拉杰诺夫最后一部作品,就是将《阿希克·凯里布》拍成同名电影,而且极为忠实于原作。本文从莱蒙托夫与帕拉杰诺夫对高加索故... 在莱蒙托夫的小说创作中,《阿希克·凯里布》并不特别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而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帕拉杰诺夫最后一部作品,就是将《阿希克·凯里布》拍成同名电影,而且极为忠实于原作。本文从莱蒙托夫与帕拉杰诺夫对高加索故事认知的比较入手,对这部电影加以细致的考察,探寻其独具价值的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拉杰诺夫《阿希克·凯里布》莱蒙托夫 电影诗学
原文传递
诗意的想象创造生活的意义——评瓦尔德斯的《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
11
作者 史惠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6-168,共3页
瓦尔德斯的《诗意的诠释学》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诠释学和实验物理学审视当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其鲜明的特点是强调理解与诠释与时俱进的品性,以及对文学历史的再概念化。作者在书中对艺术、科学与想象力的精彩阐释,对哲学... 瓦尔德斯的《诗意的诠释学》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诠释学和实验物理学审视当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其鲜明的特点是强调理解与诠释与时俱进的品性,以及对文学历史的再概念化。作者在书中对艺术、科学与想象力的精彩阐释,对哲学、人文社科专业工作者和一般读者都会有思维的启迪和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奥J.瓦尔德斯 《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
原文传递
论作为“存有”的电影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冬冬 黄华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影像是对事物的"摄影性再现",它与人类意识紧密关联。影像作为意识世界产物,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即帕索里尼所言的"诗的本质"。本文将探讨电影如何实现诗性,并通过时间、空间、身体、运动元素把潜在的、自身的、... 影像是对事物的"摄影性再现",它与人类意识紧密关联。影像作为意识世界产物,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即帕索里尼所言的"诗的本质"。本文将探讨电影如何实现诗性,并通过时间、空间、身体、运动元素把潜在的、自身的、内在的一切东西展开出来,最终回归本源和真实,实现意义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电影 直接性 存在 时间晶体
原文传递
开放的影像:诗意现实主义与伊朗新电影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含(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本文对伊朗电影进行结构和美学上的研究,以展示开放的影像是如何通过表面的非政治化的审美形式回馈压抑的政治现象的。根据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诗意现实主义理论,保罗·施拉德有关电影超验性的停滞影像概念以及吉尔... 本文对伊朗电影进行结构和美学上的研究,以展示开放的影像是如何通过表面的非政治化的审美形式回馈压抑的政治现象的。根据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诗意现实主义理论,保罗·施拉德有关电影超验性的停滞影像概念以及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理论,对"开放的影像"概念进行分解,揭示了"开放的影像"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历史性的出现及其在法国新浪潮中的反射性转向,并将对开放的影像的描述应用于伊朗新电影的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电影 开放影像 现实主义 诗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