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禅宗的生态文化精神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兵 迟丕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脱与自然万物的解脱成佛相联系,体现了终极层面的生态关怀;禅宗对自然万物超越性、神圣性的认同,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则是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禅宗相关思想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影响,具有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文化特质。其对自然万物存在价值的肯定,对自然万物本性状态的认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简朴、清净悠然生活理念的崇尚,均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一脉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生态 真如缘起 无情说法 诗意栖居
下载PDF
陈白沙传道的语言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卓进 王建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0,160,共5页
在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自身合目的性的至上存在,修道成圣是他教育理念的核心追求。然而,这种至上的道却又是无法言说描状的,圣贤的典籍也无益于道的修证。白沙认为"道"在心中,教育的任务不在于言说描状道,... 在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自身合目的性的至上存在,修道成圣是他教育理念的核心追求。然而,这种至上的道却又是无法言说描状的,圣贤的典籍也无益于道的修证。白沙认为"道"在心中,教育的任务不在于言说描状道,而是设置环境从而形成一特定心境,让心中固有的道自然活泼地呈现,这丰富了语言与教育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传道 语言困境 境语 诗语
下载PDF
论金元时期全真道教词兴盛的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左洪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本文根据《道藏》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全真道主要人物的词集、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对金元时期道教词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该教传教布道的需要;其二与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弃儒从道的文人有关;其三,从词体... 本文根据《道藏》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全真道主要人物的词集、生平及主要宗教活动,对金元时期道教词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该教传教布道的需要;其二与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弃儒从道的文人有关;其三,从词体特征来看,词本身就与道教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金朝 元朝 词体特征 文化素养
下载PDF
“浓春烟景似残秋”--王士祯神韵诗学的时代文化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军 朱利侠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3-72,共10页
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执诗坛之牛耳,被称为一代正宗。其于顺康时期文化融合转型之际,迅速完成了诗风转变,找到了最适宜的表达方式。王士祯将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归纳为神韵说。在凭借诗名得到康熙帝赏识后,王士祯逐渐淡化诗中让遗民文人... 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执诗坛之牛耳,被称为一代正宗。其于顺康时期文化融合转型之际,迅速完成了诗风转变,找到了最适宜的表达方式。王士祯将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归纳为神韵说。在凭借诗名得到康熙帝赏识后,王士祯逐渐淡化诗中让遗民文人产生联想的伤感,自觉向正统靠拢,有意识地为盛世鼓吹雅音。王士祯诗坛领袖地位之确立与其官位密切相关,因而受到赵执信的质疑。赵执信以儒家诗教为准则对王士祯神韵说的批评,可以说切中其要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说 韵外之致 儒家诗教 时代文化意蕴 人格精神
下载PDF
1926年的记忆:关于“西安围城”事件的诗史书写
5
作者 任小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1926年的“西安围城”事件作为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发生的惨烈事件之一,已逐渐被人遗忘,因史料缺乏,更少有人对其始末加以检讨。有案可稽的是,“学衡派”代表人物吴宓将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诗史”书写,集录为《西安围城诗录》并刊发于《... 1926年的“西安围城”事件作为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发生的惨烈事件之一,已逐渐被人遗忘,因史料缺乏,更少有人对其始末加以检讨。有案可稽的是,“学衡派”代表人物吴宓将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诗史”书写,集录为《西安围城诗录》并刊发于《学衡》杂志。《西安围城诗录》是当时困守城中的文人对“西安围城”事件所做的纪实性叙述,它能补史之阙。诗歌强烈表达了对民国世乱风衰的忧愤、对西安帝京风流的追忆及国家和平一统的渴望。吴宓刊布《诗录》旨在恢复兴观群怨的诗教传统,确立与新文学迥然有别的文学范式,重塑诗在“文学革命”以来失落的文体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围城 诗史 诗教 文体权力
下载PDF
《孔子诗论》论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铁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8-71,共4页
《孔子诗论》的作者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是儒家孔门的诗论作品。《孔子诗论》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诗言志"、"诗显情"和"诗传教"三个方面,其别具一格的论诗风格以及诗学思想对于研究先... 《孔子诗论》的作者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是儒家孔门的诗论作品。《孔子诗论》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诗言志"、"诗显情"和"诗传教"三个方面,其别具一格的论诗风格以及诗学思想对于研究先秦诗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诗论》的出世为深入研究先秦诗学提供了有力的凭据,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先秦诗学 诗言志 诗显情 诗传教
下载PDF
礼乐美学与传统中国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成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称为礼乐政治和礼乐制度,但从本质上看,它却奠基于美和艺术。其中,礼主要指人行为的雅化、典礼艺术和礼仪美术,乐指涉诗、乐、舞。礼乐概念是对两种美和艺术形式的综合。以此为背景,美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被彰显出来。可以认为,以礼乐为标识的美学传统是中华民族最具奠基性的传统,以尚文为宗旨的礼乐精神构成了民族精神的灵魂。据此,设置一个礼乐美学,有助于申明美学之于中国人文历史的主干地位,并可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摆脱种种窠臼,变得与国家历史等量齐观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美学 尚文 诗教 礼教 乐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