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理与辞章的和谐律动:论《文心雕龙》的言说艺术
1
作者 黄诚祯 《写作》 2024年第2期47-57,共11页
《文心雕龙》是文论巨典,也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细而究之,《文心雕龙》言说艺术的特征主要有四:一是浸染文学自觉的时风,剖情析采,言之有理;二是倚重古代诸多典籍,援经引史,言之有据;三是论证过程法度森严,谋篇布局,言之有序;四是写... 《文心雕龙》是文论巨典,也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细而究之,《文心雕龙》言说艺术的特征主要有四:一是浸染文学自觉的时风,剖情析采,言之有理;二是倚重古代诸多典籍,援经引史,言之有据;三是论证过程法度森严,谋篇布局,言之有序;四是写作注重语言文采,遣词造句,言之有文。由此数端并进,《文心雕龙》实现了义理与辞章的和谐律动,成为我国文学批评诗性文体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言说艺术 恒数 互文性 诗性文体
下载PDF
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被引量:7
2
作者 冯铁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1,共4页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有魅力的言说方式,让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德育 诗意言说 建构
下载PDF
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诗歌隐喻哲学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红 柯贤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18-125,共8页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示诗歌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力及诗歌隐喻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诗歌隐喻 语言哲学研究
下载PDF
华兹华斯的《水仙》与诗歌语言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9-71,90,共4页
关于诗歌语言的论述,是华兹华斯诗歌理论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兹华斯的《水仙》一诗所用语言的具体分析,证明他是如何在诗歌里使用纯朴的、自然的、“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的。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华兹华斯倡导并实践这样的语言,... 关于诗歌语言的论述,是华兹华斯诗歌理论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兹华斯的《水仙》一诗所用语言的具体分析,证明他是如何在诗歌里使用纯朴的、自然的、“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的。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华兹华斯倡导并实践这样的语言,因为它最贴近自然、最适合传达感情、最清楚地表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诗歌语言 修辞手法 《水仙》 情感基础
下载PDF
诗·言·思──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言语与思维的诗化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奎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4-20,共7页
中国古代哲人虽然认为语言有很大局限性,却非常重视意象化的言语方式。他们以比喻、对反、反复为主要方式,打破名言、概念的片面规定性,把语言的混整性、不确定性都突现出来,使得在古代早期哲学著作中,诗、语言与思,哲学、文学与... 中国古代哲人虽然认为语言有很大局限性,却非常重视意象化的言语方式。他们以比喻、对反、反复为主要方式,打破名言、概念的片面规定性,把语言的混整性、不确定性都突现出来,使得在古代早期哲学著作中,诗、语言与思,哲学、文学与审美之间的界限消解了。而语言的诗化,不仅在于语言学上的修辞方式,而且根植于中国占代天人合一、阴阳对反、循环往复的共时态思维和空间化的“诗性时间”之中。空间化时间具有一个非线性发展的同时性结构,蕴含着一种诗性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思维 诗化 空间化
下载PDF
陕北方言中的诗性智慧 被引量:3
6
作者 谷鹏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0-93,共4页
陕北方言作为一种积淀深厚和形式稳固的文化样式,是陕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文化是以原生农耕文化为主体,融会游牧文化驳杂多样性因素和文化特征的一种区域性亚文化,这种文化集中通过陕北方言的发音方式、词类使用、语言风格... 陕北方言作为一种积淀深厚和形式稳固的文化样式,是陕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文化是以原生农耕文化为主体,融会游牧文化驳杂多样性因素和文化特征的一种区域性亚文化,这种文化集中通过陕北方言的发音方式、词类使用、语言风格、修辞方式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而表现出来,并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诗性特征。对陕北方言的诗性特征的审美研究可为当今美学研究带来内容和方法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文化 陕北方言 诗性智慧 审美启示
下载PDF
浅议英诗欣赏的三种视角——以威廉·布莱恩特的《致水鸟》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甘文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1期9-12,共4页
英语诗歌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从语言学、修辞学、诗学三方面着手,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诗歌的魅力。通过学习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教材《美国文学欣赏》的诗作,本文分析了美国诗人威廉·布莱恩特的佳作《致水鸟》的语言学、修辞学和... 英语诗歌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从语言学、修辞学、诗学三方面着手,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诗歌的魅力。通过学习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教材《美国文学欣赏》的诗作,本文分析了美国诗人威廉·布莱恩特的佳作《致水鸟》的语言学、修辞学和诗学的三重涵义,阐明该诗作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达到完美契合。同时,读者也可以运用上述三种视角中的任何一种解读该教材中的其它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修辞学 诗学 类比
下载PDF
中国诗学言说方式现代转型原因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涯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传统中国诗学的言说方式,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现代眼光整理传统诗学的著作并非从整体上受了翻译诗学专著的影响,而是广泛地受到翻译论文和普通文学理论的影响。现代大学体制的教学要求与文学史写作的诱导,使诗学著作... 传统中国诗学的言说方式,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现代眼光整理传统诗学的著作并非从整体上受了翻译诗学专著的影响,而是广泛地受到翻译论文和普通文学理论的影响。现代大学体制的教学要求与文学史写作的诱导,使诗学著作有例可依。而现代诗歌的发展与挫折,从根本上刺激了中国诗学作出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学 言说方式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幻象·幻想·诗意言说——海子抒情短诗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勇 《泰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4-68,共5页
海子及其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特殊的文化存在。本文尝试着从存在的表象/幻象、丰盈的想象/幻想、诗意言说方式、神性体验和神性光辉四个方面对海子的抒情短诗进行解读,并探讨和说明海子及其诗歌在诗学理念和美学实践上与梵高、海德... 海子及其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特殊的文化存在。本文尝试着从存在的表象/幻象、丰盈的想象/幻想、诗意言说方式、神性体验和神性光辉四个方面对海子的抒情短诗进行解读,并探讨和说明海子及其诗歌在诗学理念和美学实践上与梵高、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等人的精神渊源关系。有所发明的是把海子诗歌的幻象体系与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四重世界整体相联系,以及在分析归纳后提出了海子诗歌独特的“诗意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抒情短诗 幻象 诗意言说方式 海德格尔
下载PDF
《老子》在当代作为诗接受的可能性
10
作者 陈增福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8,共6页
首先 ,这种可能性在于《老子》的文体与诗有相通之处 ;其次 ,老子的形而上沉思并未脱离生命体验 ,这使它内在存有一种诗的精神 ;最后 ,基于当代生存境遇与《老子》的诗性智慧之于当代人的平衡意义的思考 ,《老子》作为诗接受的可能性较... 首先 ,这种可能性在于《老子》的文体与诗有相通之处 ;其次 ,老子的形而上沉思并未脱离生命体验 ,这使它内在存有一种诗的精神 ;最后 ,基于当代生存境遇与《老子》的诗性智慧之于当代人的平衡意义的思考 ,《老子》作为诗接受的可能性较以往更为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中国 诗性 悖论语言 诗歌 古代文学 文学评论 节奏感 文学接受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学的诗性智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昌国 刘艳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中国古典诗学的诗性智慧体现在古典诗学的言说方式上,它基于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汉语语源,经验主义的想象之经、儒道佛的文化之维、古代封建帝制的现实之度构成中国古典诗学的生长土壤,因此它的语词体系源于经验主义的想象性造语逻辑;... 中国古典诗学的诗性智慧体现在古典诗学的言说方式上,它基于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汉语语源,经验主义的想象之经、儒道佛的文化之维、古代封建帝制的现实之度构成中国古典诗学的生长土壤,因此它的语词体系源于经验主义的想象性造语逻辑;它的逻辑尺度和感性想象受主体自身的现实境遇影响,三者的关联构成中国古典诗学的历史情状,也表征其人类学的内涵。中国古典诗学的语词体系是建立在象形字的形象思维和指事、会意的初步抽象思维基础上的,其言说方式表现为具有感性的文学修辞的诗性语言和逻辑论证,甚至采用诗体批评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人类学 诗性智慧 言说方式 语词体系 感性修辞 诗性逻辑
下载PDF
“理论”“后理论”的症结及其疗救——对西方理论话语的批判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大康 王正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1-181,共11页
“理论”是在西方思想“语言论转向”的基础上兴盛起来的。“后理论”对“理论”的批判性重构并没有放弃语言论,只不过通过更新语言学研究范式来构建小写的、复数的理论。老庄的语言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理论”“后理论”思想基础... “理论”是在西方思想“语言论转向”的基础上兴盛起来的。“后理论”对“理论”的批判性重构并没有放弃语言论,只不过通过更新语言学研究范式来构建小写的、复数的理论。老庄的语言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理论”“后理论”思想基础和话语方式的“外位性”立场:过分夸大语言的作用,把语言学视为研究人文学科的范式,必定会造成人与世界之复杂关系被简单化、片面化,造成思想的盲视,这正是理论、后理论的症结所在。在人与世界之间并存着两种基本关系:其一,人通过行为语言(行为)来关联世界,建立非对象性关系来体验、直觉、悟解世界;其二,人通过言语行为(语言)与世界建立对象性关系来观察、分析、认识世界。人的所有文学艺术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建立在这两种符号系统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为此,我们提出“新诗学”及“新解释学”就同时包容着言语行为(语言)与行为语言(行为)交互作用的二维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后理论 言语行为 行为语言 新诗学 新解释学
下载PDF
语言的句法变异探微
13
作者 杨育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一个语言符号一般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的。这样的语言符号按照特定的语法规则在语言的组合轴和聚合轴上运转,其中每一个语言符号的改变都有可能对语言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效果发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是研究如何突破现有的句法规则对... 一个语言符号一般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的。这样的语言符号按照特定的语法规则在语言的组合轴和聚合轴上运转,其中每一个语言符号的改变都有可能对语言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效果发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是研究如何突破现有的句法规则对语法形式进行变异,从而取得最佳表达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语法形式变异 原初本性 诗意语言
下载PDF
百姓的语言 睿智的思想——从《战争时代》看三十年代W.H.奥登的诗学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朝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奥登作为英国20世纪30年代诗人的代表,在充满政治、经济危机的历史语境中采取不同于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的诗学策略,以大众的语言赋思于诗。其十四行诗组诗《战争时代》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全面展现了3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与心理,深刻表达... 奥登作为英国20世纪30年代诗人的代表,在充满政治、经济危机的历史语境中采取不同于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的诗学策略,以大众的语言赋思于诗。其十四行诗组诗《战争时代》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全面展现了3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与心理,深刻表达了对社会、战争的思索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30年代奥登的诗学策略,影响了一代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登 《战争时代》 大众语言 诗学策略
下载PDF
论《论语》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柏青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
《论语》的语言虽较为质朴,但在语言艺术上同样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诗化,增强了可读性,并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关键词 《论语》 语言艺术 修辞手法 “比兴” 语言的诗化
下载PDF
当代语言修辞学批评的建构——以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研究为切入点
16
作者 赵奎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共9页
中西方文学理论似乎面临一种同样的困境,那就是难以把文学活动中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同时纳入视野之中。20世纪西方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兴起的现代修辞学理论对修辞行为整体的研究,为突破这种困境提供了某种可能。受现代修辞学... 中西方文学理论似乎面临一种同样的困境,那就是难以把文学活动中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同时纳入视野之中。20世纪西方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兴起的现代修辞学理论对修辞行为整体的研究,为突破这种困境提供了某种可能。受现代修辞学理论影响的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研究,作为诗学与修辞学研究相结合的杰出成果,开启了一种把文学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语言交际活动,并对四要素进行四元通观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修辞学范式。以此为基础,再融合借鉴其他理论,则有望建构一种新的能够同时把作者的表层意图和无意识动机、文本的结构形式和修辞选择、作品的审美效果和社会意识形态功能、文本生成和接受的世界和文化语境同时纳入视野的"语言修辞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复兴 小说修辞学 语言修辞学批评 言语行为诗学 四元通观
下载PDF
诗意情感熏陶的基本价值与实践策略
17
作者 冯铁山 杨峰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人是情感动物,其生命发展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和谐统一的活动。诗意情感具有赋予自然以平等的情怀、赋予人类社会以审美的观照、赋予自我生命成长以积极的动力等教育价值。语文教学在强化理性精神培育的同时也要熏陶学生的诗意情感。... 人是情感动物,其生命发展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和谐统一的活动。诗意情感具有赋予自然以平等的情怀、赋予人类社会以审美的观照、赋予自我生命成长以积极的动力等教育价值。语文教学在强化理性精神培育的同时也要熏陶学生的诗意情感。其熏陶的策略在于:营造诗意情感场,滋润学生的心田;设置诗意情境,复活学生的新感性;多元主体真诚对话,触摸字里行间的涟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情感 言语实践 多元对话
下载PDF
生态言语:自然的寂静之音——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及当代启示
18
作者 秦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35-42,共8页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渊源于古希腊思想,他的语言观其实质乃是自然语言观,"自然在说话"。这是对技术时代理性语言的反拨,要求人们回到自然语言上来,倾听自然的召唤,应合自然的指令。而自然语言本质上是诗性语言,只有诗性语言才能...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渊源于古希腊思想,他的语言观其实质乃是自然语言观,"自然在说话"。这是对技术时代理性语言的反拨,要求人们回到自然语言上来,倾听自然的召唤,应合自然的指令。而自然语言本质上是诗性语言,只有诗性语言才能通达人类的诗意栖居。在后现代语境下,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启示人们言说方式的转变,从以人类为中心的言语转向以生态为中心的言语,即生态言语。生态言语要求人们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推进新的文化范式的形成,同时为新兴的生态文艺批评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技术语言 诗意言说 生态言语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学的神话思维特征
19
作者 杨昌国 刘艳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原始思维又称"诗性智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能力,反映了原始人类整体的思维认知方式以及由这种思维方式决定的行为方式。源于汉语语境的中国古典诗学的言说方式,其诗性体现在其语词体系、感性修辞和诗性逻辑... 原始思维又称"诗性智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能力,反映了原始人类整体的思维认知方式以及由这种思维方式决定的行为方式。源于汉语语境的中国古典诗学的言说方式,其诗性体现在其语词体系、感性修辞和诗性逻辑中。诗性源于感性,感性同时也蕴含着理性,并具有向理性转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诗性言说 神话思维 以己度物 感性直觉
下载PDF
言语与影像造型
20
作者 洪忠煌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6,共8页
影视剧人物言语可分为四种,即生活化或散文化言语、理性化言语、抒情化言语、梦呓化或荒诞化言语。影视剧中的叙事人言语以理性化的和抒情化的两种言语为主。言语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经典影片的... 影视剧人物言语可分为四种,即生活化或散文化言语、理性化言语、抒情化言语、梦呓化或荒诞化言语。影视剧中的叙事人言语以理性化的和抒情化的两种言语为主。言语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经典影片的有声语言魅力至今仍然保持其优势,这是偏重于视觉刺激的当代影视所应该回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联觉造型 视觉刺激 有声语言魅力 诗语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