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幻想的哲学模式:《燃烧的世界》的科幻诗学
1
作者 郝田虎 舒好 《语言教育》 2024年第2期123-132,F0003,共11页
在近现代科学的发育过程中,哲学与科学具有同构性,二者又常套上诗之外衣。在哲学、科学与文学的互动中,科幻的诗学应运而生。自然哲学家玛格丽特·卡文迪什1666年首版的乌托邦游记《燃烧的世界》被视为原始的科幻小说。此书集中展... 在近现代科学的发育过程中,哲学与科学具有同构性,二者又常套上诗之外衣。在哲学、科学与文学的互动中,科幻的诗学应运而生。自然哲学家玛格丽特·卡文迪什1666年首版的乌托邦游记《燃烧的世界》被视为原始的科幻小说。此书集中展示了卡文迪什经由幻想过滤的活力唯物主义哲学如何内蕴科幻的诗学。卡文迪什的诗学观不仅体现了17世纪西欧知识进步的时代特征,而且以其对幻想的独特认识展示了科学革命倡导的经验观察、理性精神与普遍怀疑如何孕育出一套关于科学幻想的创作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卡文迪什 《燃烧的世界》 《论实验哲学》 科幻诗学
下载PDF
“全球”的局限:论理论和诗学的关系
2
作者 李采真(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206,共9页
考察世界文学和文学理论话语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和诗学在西方、中东和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性关系,可以发现诗学和理论二者应被去同义化(de-synonymised),在这些文化区域中,理论与诗学的概念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运作,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涉... 考察世界文学和文学理论话语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和诗学在西方、中东和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性关系,可以发现诗学和理论二者应被去同义化(de-synonymised),在这些文化区域中,理论与诗学的概念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运作,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涉及一种超越了现有西方理论假设的概念工具。当今,作为西方文化体制产物的“文学理论”,不应再固守旧有观念,而应该尊重和承认世界不同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学传统。相应地,“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宏观的、动态的研究领域,要以包容的态度和多元化的视角来构建自己的体系,以保持文学探索的自由性、客观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理论 诗学 文学理论
下载PDF
世界诗学新形态的建构与中国贡献
3
作者 何丽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3期104-114,I0004,共12页
共同诗学与世界流通诗学是世界诗学已有的两种形态。但是,共同诗学由于自身所隐含的问题,迟迟没能建立起来,至今仍停留于设想的层面。世界流通诗学主要是西方诗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诗学。因此,反思世界诗学学术史、建构世界诗学新... 共同诗学与世界流通诗学是世界诗学已有的两种形态。但是,共同诗学由于自身所隐含的问题,迟迟没能建立起来,至今仍停留于设想的层面。世界流通诗学主要是西方诗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诗学。因此,反思世界诗学学术史、建构世界诗学新形态确有必要。我们认为,世界诗学新形态应该是一种包含“同”且主要是由“异”构成的体系,是世界不同文化体对于文学存在空间与文学理论形态相同且主要是不同的探索的总和。在世界诗学新形态建构的过程中,中国学界拥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其以“跨文明”、以“异”为研究重点建立起来的学科理论体系——比较文学变异学,可以为中国学界多元化的比较研究提供学理支撑,进而可以为新形态的世界诗学建构提供学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诗学 共同诗学 世界流通诗学 民族文学理论 变异学
下载PDF
翻译文学的本土化策略探析——以The World’s Desire两个译本解读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龚颖芬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134-138,共5页
目标语意识形态和诗学是影响翻译文学本土化的两个重要操控因素。林纾、周作人对英国冒险小说家哈格德The World’s Desire的翻译有着诸多差异,体现了意识形态和诗学在翻译本土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两个译本折射了翻译文学在中国的... 目标语意识形态和诗学是影响翻译文学本土化的两个重要操控因素。林纾、周作人对英国冒险小说家哈格德The World’s Desire的翻译有着诸多差异,体现了意识形态和诗学在翻译本土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两个译本折射了翻译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演变过程,也对中国文学翻译出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意识形态 诗学 翻译策略 The world’s Desire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的辛弃疾词批评研究
5
作者 左卉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的理论与标准在辛弃疾词上的应用难以如愿,因此其对辛弃疾的词史地位含糊其辞,使其极为重视的词人辛弃疾反而在其词学体系中出现边缘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辛弃疾
下载PDF
论王国维“境界”说的四个层次及其关系
6
作者 张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王国维的“境界”并非是对文学作品的某个特征的界定,而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象、意义、形上四个层次的全方位评价。所谓境界,即表现为语言层次的天然性、意象层次的直观性、意义层次的世界性、形上层次的生命性。所谓有境界的文学作... 王国维的“境界”并非是对文学作品的某个特征的界定,而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象、意义、形上四个层次的全方位评价。所谓境界,即表现为语言层次的天然性、意象层次的直观性、意义层次的世界性、形上层次的生命性。所谓有境界的文学作品,就是用天然之语言、真切之意象,直观地创造出一个艺术的世界,由此传达出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之深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进而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境界”说是一个语言、意象、意义、形上的四重有机整体,不可以拆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语言 意象 意义 生命性
下载PDF
《人间词话》“内美”与“修能”之辨析
7
作者 李世娇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境界说”为核心,是“天才说”“古雅说”的升华。“内美”作为“天才说”的一种阐释,“修能”作为“古雅说”的外化,都与天才理论有关并共同构成一对概念。而“内美”与“修能”孰轻孰重却引发了不少讨论,观点...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境界说”为核心,是“天才说”“古雅说”的升华。“内美”作为“天才说”的一种阐释,“修能”作为“古雅说”的外化,都与天才理论有关并共同构成一对概念。而“内美”与“修能”孰轻孰重却引发了不少讨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三点:即“内美”重于“修能”;“内美”与“修能”并重但偏向于“内美”;“内美”与“修能”兼顾但偏向于“修能”。这三种观点在王国维处汇集并且集中于探讨“内美”,“修能”往往被捎带提及。从“内美”和“修能”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建立在“天才说”基础之上的“内美”的含义,从而明确“内美”与“修能”的不同指向,并通过王国维在“内美”与“修能”之间的犹疑矛盾探讨王国维更重视“内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修能 天才说 古雅说 《人间词话》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角下《人间词话》“境界”说的三重“超越”
8
作者 许宇晴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从强调主体间沟通互动、共同存在并建构起世界的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观照“境界”说对“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以及人生三境界等关键概念的区分及阐述,可见其中呈现的三重递进式“超越”,即对作为创作对象的“... 从强调主体间沟通互动、共同存在并建构起世界的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观照“境界”说对“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以及人生三境界等关键概念的区分及阐述,可见其中呈现的三重递进式“超越”,即对作为创作对象的“物”之客体、对作为创作者的“我”之主体以及对作为创作思维的主客对立模式的超越,进而把握与这三重超越相对应的虚实相生的审美认识、情景交融的美感风貌以及回归生命实践的精神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超越
下载PDF
诗意德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实践路向
9
作者 冯铁山 戴梦姿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40-45,共6页
诗意德育研究源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诗教”,是德育民族化价值观念的坚守。“诗教”不仅是诗意德育历时性研究的起始对象,也是其理论体系及操作模式建构共时性的起始概念,而且蕴涵着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管理、评价等... 诗意德育研究源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诗教”,是德育民族化价值观念的坚守。“诗教”不仅是诗意德育历时性研究的起始对象,也是其理论体系及操作模式建构共时性的起始概念,而且蕴涵着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管理、评价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发展的“胚芽”,并隐藏着新时代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运用的“基因”,自然成为其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开展诗意德育实践,其路向主要是:营造诗意德育场,复活学生的新感性;回归德育生活世界,灵活运用诗性智慧;运用诗意言说方式,增强学校德育的亲和力;建构民族化的德育模式,臻于真善美圆融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德育 诗教 诗意德育场 德育生活世界 诗性智慧 诗意言说 民族化 德育模式
下载PDF
从《诗经》到壮族民歌——通向生活世界的审美与情感
10
作者 杨丽萍 覃月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壮族民歌可以看作是《诗经》在时间与空间线上的传续。民歌的深刻文化源头,即是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将日常生活付诸诗性思维的审美意境和情感自由表达的真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壮族民歌 生活世界 诗性思维 情感人类学
下载PDF
论《人间词话》中“境界说”的道家思想内蕴
11
作者 金钰 陈志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5-58,共4页
讨论“境界说”的道家思想内蕴,可更加完整地窥探“境界说”的诗学属性,从而更全面地研究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从主体标准来看,“境界说”体现在“无我”这一心境状态,“无”并不是“零”而是一种“隐”。从观照视角来看,主体用“以物观... 讨论“境界说”的道家思想内蕴,可更加完整地窥探“境界说”的诗学属性,从而更全面地研究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从主体标准来看,“境界说”体现在“无我”这一心境状态,“无”并不是“零”而是一种“隐”。从观照视角来看,主体用“以物观物”的视角观照生命精神,将“天人”“物我”归结到自然的观念里。从美学呈现的角度来看,“写实与理想”是呈现方式,“真”与“美”是“境界说”中美学呈现的最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境界说” “道”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与常州词派词论关涉考论
12
作者 傅宇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受传统词学影响,前人已有研究,而所受影响多大,有哪些方面,与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关系如何,尚缺少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对《人间词话》引用情况逐条考辨,发现《人间词话》征引常州词派词论达42则73例,占《人间词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受传统词学影响,前人已有研究,而所受影响多大,有哪些方面,与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关系如何,尚缺少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对《人间词话》引用情况逐条考辨,发现《人间词话》征引常州词派词论达42则73例,占《人间词话》篇幅近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古代词学渊源即常州词派。而且,在征引常州词派诸家词论的排序上,可以发现前五名的顺序依次是周济、陈廷焯、刘熙载、谭献、冯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前人的某些认识。尤其是周济与陈廷焯,在词人批评与词学体系的创作论、鉴赏论、发展论方面,对王国维词学体系的建构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常州词派 周济 陈廷焯
下载PDF
文论术语翻译中的分判与贯通——以英语世界对王国维“境界”的译法为例
13
作者 林蔚轩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文论翻译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资料的整理,还需推进方法论的深入。刘若愚、涂经诒以world译“境界”较好地传达“境界”背后的联想内涵。相较于应用翻译或文学翻译,文论术语主要依赖具备历史延续性的联想内涵而非语义内涵发挥表意作用,故翻... 文论翻译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资料的整理,还需推进方法论的深入。刘若愚、涂经诒以world译“境界”较好地传达“境界”背后的联想内涵。相较于应用翻译或文学翻译,文论术语主要依赖具备历史延续性的联想内涵而非语义内涵发挥表意作用,故翻译过程中分判和贯通的策略是不可或缺的。分判针对语义内涵相同,但联想内涵存在差异的术语。如叶嘉莹将评词标准的“境界”与一般层面的“境界”分译为Ching-chieh和scene。贯通指向语义内涵不一致,却在联想内涵上存在关联的术语。如“境”“境界“”词境”等在语义内涵上虽有差别,翻译过程中却不应忽视其联想内涵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翻译 《人间词话》 “境界” 联想内涵 分判 贯通
下载PDF
孟而康、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7,共8页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虽然精英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受到文化研究的冲击,但专事文学理论研究的比较诗学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孟而康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作者认为,尽管孟而康并非是把目光转向东...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虽然精英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受到文化研究的冲击,但专事文学理论研究的比较诗学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孟而康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作者认为,尽管孟而康并非是把目光转向东方的比较文学和文论研究的第一人,但可以说,他对跨文化比较诗学的全面探讨却超越了在他以前或同辈的艾金博勒、佛克马和刘若愚,进入了总体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境地,这显然与当今的世界文学话题比较接近。作者认为,孟而康的贡献不仅仅止于对比较诗学的拓展,他还对世界诗学的建构作了某种预示,可惜由于他的英年早逝而未能在这方面进行深入讨论,而本文作者则沿着孟而康未竟的事业提出了自己关于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而康 比较诗学 世界诗学 普世性 建构
下载PDF
从世界文学到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宁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虽然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对世界文学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已有多年,但鲜有人从理论的高度来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世界诗学。本文作者继续以往的研究,在自己的世界诗学理论建构之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作者认为,世界诗学的建构是基于... 虽然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对世界文学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已有多年,但鲜有人从理论的高度来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世界诗学。本文作者继续以往的研究,在自己的世界诗学理论建构之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作者认为,世界诗学的建构是基于世界文学和比较诗学的一种理论升华,它同时有着这两方面的基础,因而是可行的。尽管迄今所有具有相对普适意义和影响的文学阐释理论都来自西方理论家的建构,但是这些理论的建构大多基于西方文学和文论的经验和实践。因而,用于解释东西方所有的文学批评实践很难做到无懈可击,其中必定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此外,中国的文学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始终对当今西方的理论前沿热点话题高度重视,并及时地将其译介到中国,因而在西方乃至国际学界的已有研究之基础上,由中国学者提出一种理论建构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中国学者在解决世界问题时应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诗学 比较诗学 中国文论
下载PDF
由“言”观“道”:道家语言哲学的内在逻辑与路向探赜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玉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114,共8页
"道"即言说,语言是理解道家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内在视角。道家哲学以道统言、言道互释,内蕴着由物及道、由名返实、由语言而存在的致思理路。道家认为,在物之域,名、实被彻底物化,道之"实"暗示着名言工具化的荒... "道"即言说,语言是理解道家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内在视角。道家哲学以道统言、言道互释,内蕴着由物及道、由名返实、由语言而存在的致思理路。道家认为,在物之域,名、实被彻底物化,道之"实"暗示着名言工具化的荒谬。在道物之际,妙理之"意"将世俗名言遣入遗忘的深渊,由此彰明人对存在的领悟。在道之域,静默无言与诗化语言从"无"、"有"两种视域建构出"道言"的核心内涵,开显出自然诗意的生活世界。道家语言哲学实现了诗与思、言与在、道与闲的统一,展现出深刻的生存论性质、面向生活的实践理性与中国人作为"伟大的悠闲者"的休闲审美特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静默 诗意 生活世界
下载PDF
论闻一多的爱国诗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乐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径直要领袖一种极端唯美主义文学潮流或派别的闻一多在留美以及归国时均欲钻进真正的"诗境"而不愿忘掉这人间世,然而面对美国的民族歧视和国内的社会黑暗,具有热爱祖国和人民天赋的闻一多就不得不从"诗境"掉到"... 径直要领袖一种极端唯美主义文学潮流或派别的闻一多在留美以及归国时均欲钻进真正的"诗境"而不愿忘掉这人间世,然而面对美国的民族歧视和国内的社会黑暗,具有热爱祖国和人民天赋的闻一多就不得不从"诗境"掉到"尘境"中去,更兼之文学是人学的缘故,于是,在"诗境"和"尘境"的交织中,他就犹如一张留声机的片子,钢针一碰着他就响,这就让虽然始终没有放弃过极端唯美主义追求的闻一多创作出诸多至情至性的爱国诗篇而使他终究不能成为极端的唯美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境 尘境 闻一多 爱国诗 爱恨结晶
下载PDF
诗性电影的审美价值探微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志 《艺术探索》 2009年第6期123-125,148,共4页
对诗性电影的思考首先需要排除关于电影的那些非本质性要素,以电影的艺术本质作为切入点。所谓诗性电影就是以呈现艺术的诗意为目的的电影,其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通过影像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关怀人的生存境遇为目的。诗性电影是电... 对诗性电影的思考首先需要排除关于电影的那些非本质性要素,以电影的艺术本质作为切入点。所谓诗性电影就是以呈现艺术的诗意为目的的电影,其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通过影像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关怀人的生存境遇为目的。诗性电影是电影作为艺术而存在的最充分的理由,也是电影区别于一般大众娱乐形式的根本原因。这不仅体现在诗性电影更为重视情感而非感觉,有一个诗意性的故事,也体现在剪辑、美工、配乐等独特的诗性表现手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电影 诗意 内心世界 诗性表现
下载PDF
论现代小说的诗性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春旻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87,共5页
文学理应创造具有“异在性”的“诗意的世界”,因而一些现代小说家追求叙事的诗性。诗性叙事主要表现为:以感觉化的语言建立与现代工具理性相反的“感性秩序”;创造有着深刻寓意同时形象又十分饱满鲜活的“诗体寓言”;将情节、立意的模... 文学理应创造具有“异在性”的“诗意的世界”,因而一些现代小说家追求叙事的诗性。诗性叙事主要表现为:以感觉化的语言建立与现代工具理性相反的“感性秩序”;创造有着深刻寓意同时形象又十分饱满鲜活的“诗体寓言”;将情节、立意的模糊含混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段,期待在读者的阅读阐释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诗意的世界 感性秩序 诗体寓言
下载PDF
华兹华斯和他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勤 张倩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名作《孤独的收割人》的深入剖析,来了解作者华兹华斯的人生之路,把握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对作者和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 华兹华斯 世界名作 诗歌风格 《孤独的收割人》 英国 浪漫主义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