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被引量:44
1
作者 闫百泉 马世忠 +1 位作者 王龙 张全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点坝 建筑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下载PDF
地下曲流河沉积点坝内部储层构型研究——以大港油田一区一断块Dj5井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振永 吴胜和 +2 位作者 杨渔 倪小明 张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86-89,共4页
本文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一区一断块为例,探索了一套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河流相地下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综合岩心、测井、试井以及吸水剖面等静态、动态资料,以露头、现代沉积地质知识库为指导,分层次对储层进行解剖... 本文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一区一断块为例,探索了一套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河流相地下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综合岩心、测井、试井以及吸水剖面等静态、动态资料,以露头、现代沉积地质知识库为指导,分层次对储层进行解剖。具体步骤包括沉积微相分析、复合砂体内识别单一河道、单一河道内识别点坝、点坝内识别侧积体,最终建立研究区代表性点坝三维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 储层构型 储层建模 构型分析
下载PDF
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内部构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鸣川 朱维耀 +1 位作者 董卫宏 石成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7,112,共4页
目前中国大部分厚油层类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为明确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控制建模方法建立点坝精细构型地质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 目前中国大部分厚油层类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为明确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控制建模方法建立点坝精细构型地质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相结合,对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剩余油整体分散,局部富集;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点坝顶部、侧积层遮挡部位以及井间水驱未波及区域;侧积层倾角、注水方式、侧积面曲率、侧积间距、井网以及侧积层连通性等因素均会对剩余油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侧积层倾角越小,连通性越差,侧积间距越大,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的开发效果越好。根据曲流河点坝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可采取在其上部钻水平井、中部转换注水方式和下部调堵油水井的方式进行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点坝 剩余油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精细解剖——以垦西油田垦71断块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雨茂 邓文秀 滕彬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7,112-113,共3页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含水率高,剩余油分布零散,油田稳产难度非常大。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预测井间砂体展布,掌握地下剩余油分布规律,迫切需要建立更为精确的地质模型。以垦西油田垦71断块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含水率高,剩余油分布零散,油田稳产难度非常大。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预测井间砂体展布,掌握地下剩余油分布规律,迫切需要建立更为精确的地质模型。以垦西油田垦71断块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等多尺度资料,对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其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垂向和平面上的识别标志。总结了点坝空间组合特征,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确定了研究区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进行解剖,最终建立了曲流河点坝三维构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 多尺度资料 储层构型 精细解剖 垦71断块
下载PDF
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方法精细描述河流相储层——秦皇岛32-6油田北区实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宏伟 吴胜和 +3 位作者 穆龙新 岳大力 印森林 喻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8-984,1015,共8页
基于已有的河流相砂体发育模式,本文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法对大井距条件下秦皇岛32-6油田北区(NmⅡ-4小层)河流相砂体(的叠置关系)进行了精细描述。在此过程中,明确了河流相砂体可识别条件,建立了单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正演概念模型,总结... 基于已有的河流相砂体发育模式,本文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法对大井距条件下秦皇岛32-6油田北区(NmⅡ-4小层)河流相砂体(的叠置关系)进行了精细描述。在此过程中,明确了河流相砂体可识别条件,建立了单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正演概念模型,总结了单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正演响应波形特征,最终识别出单河道和单一点砂坝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目的层段地震波主频近60Hz条件下,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法能在较大井距间时准确识别出单河道和单一点砂坝边界,提高了大井距条件下河流相砂体构型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正演模拟 构型分析 储层描述 点砂坝 精细解释
下载PDF
曲流河古河道储层构型精细解剖--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98
6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谭河清 余地云 姜香云 刘世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为例,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曲流河古河道砂体进行了系统的储层层次构型精细解剖。在点坝定量分布模式的指导下,根据点坝砂体垂向上典型的正韵律、砂体厚度大以及紧...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为例,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曲流河古河道砂体进行了系统的储层层次构型精细解剖。在点坝定量分布模式的指导下,根据点坝砂体垂向上典型的正韵律、砂体厚度大以及紧邻废弃河道分布等特征,在研究区Ng522单层复合河道砂体内部识别出2个单一点坝。综合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成果、经验公式预测以及对子井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定量模式,以单井上识别的泥质侧积层作为依据,点坝内部定量模式及动态监测结果作为指导,进行模式拟合,达到系统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目的。建立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采用在点坝砂体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开采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点坝构型解剖成果在研究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对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分布预测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剩余油 点坝 曲流河 孤东油田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曲流河河道储集层构型三维建模 被引量:13
7
作者 岳大力 陈德坡 +3 位作者 徐樟有 吴胜和 范峥 蒋婷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40,共8页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为典型的曲流河沉积,其中Ng522单层发育2个大型点坝砂体,在系统的点坝砂体构型表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储集层构型界面的几何建模方法,将构型界面模型嵌入到基于三维结构化网格体的相模型中,建立了研究区26...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为典型的曲流河沉积,其中Ng522单层发育2个大型点坝砂体,在系统的点坝砂体构型表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储集层构型界面的几何建模方法,将构型界面模型嵌入到基于三维结构化网格体的相模型中,建立了研究区26-295井区真正意义上的、更符合地下实际的三维储集层构型模型,再现了成因微相内部构型单元及界面的空间分布特征,满足了三维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点坝内部的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延伸到距点坝顶三分之二的位置,点坝砂体表现为"半连通体"特征。建立了点坝内部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指出挖潜措施。该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并可以推广到其他相似油田,这对丰富储集层地质学理论及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孤东油田 储集层构型 剩余油 储集层建模 点坝
下载PDF
地下密井网识别废弃河道方法在萨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2 位作者 岳大力 刘江丽 刘志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6,共4页
废弃河道往往造成相邻河道砂体间的渗流遮挡,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对于进一步分析储层内部构型以及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分析了废弃河道的成因,并在现代沉积的指导下综合废弃... 废弃河道往往造成相邻河道砂体间的渗流遮挡,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对于进一步分析储层内部构型以及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分析了废弃河道的成因,并在现代沉积的指导下综合废弃河道的测井响应特征、平面分布形态以及砂顶相对等深图方法,利用地下密井网资料在三维视窗内对连井剖面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在研究区识别出9个弯月形废弃河道,废弃河道的宽度约为50-7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废弃河道 点坝 剩余油
下载PDF
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划分——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 被引量:47
9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刘志鹏 刘江丽 钟欣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共5页
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在现代沉积和露头的指导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的同层不同期和同层同期2种模式。基于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按照高程差异、河间砂体、废弃河道以及河道砂体厚—薄... 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在现代沉积和露头的指导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的同层不同期和同层同期2种模式。基于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按照高程差异、河间砂体、废弃河道以及河道砂体厚—薄—厚特征等4种单河道识别标志,在三维视窗内对连井剖面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识别单河道边界,在研究区北东方向识别出4条单河道,单河道宽度约为250~4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单河道 点坝 废弃河道 分流河道 萨北油田
下载PDF
现代曲流河道宽度与点坝长度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李宇鹏 吴胜和 岳大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关于河流及点坝构型的研究侧重于剖面和平面,且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已有的基于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经验公式不足以指导利用地下井资料建立点坝三维构型模型。对现代河流沉积地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弯曲度大于1.... 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关于河流及点坝构型的研究侧重于剖面和平面,且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已有的基于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经验公式不足以指导利用地下井资料建立点坝三维构型模型。对现代河流沉积地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弯曲度大于1.7的曲流河段,河流宽度和点坝长度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由此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为地下曲流河废弃河道三维预测及点坝砂体构型的分布规模提供依据,指导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地貌 曲流河 点坝 定量模式 储层构型分析 GOOGLE EARTH
下载PDF
甘肃敦煌现代边滩砂级颗粒叠瓦构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倪良田 钟建华 +10 位作者 李勇 黄雷桐 邵珠福 刘圣鑫 孙宁亮 郝兵 毛毳 熊志强 田媛 王晓楠 李伟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21,共15页
从近年来对甘肃敦煌党河和敦煌阿克塞河进行的详细的工作中发现了在现代边滩砂级颗粒中也会发育叠瓦构造,且远比砾石中的叠瓦构造复杂。首先,研究发现砂级叠瓦构造的倾角比砾石叠瓦构造的倾角变化要大,介于12°~88°之间,倾角... 从近年来对甘肃敦煌党河和敦煌阿克塞河进行的详细的工作中发现了在现代边滩砂级颗粒中也会发育叠瓦构造,且远比砾石中的叠瓦构造复杂。首先,研究发现砂级叠瓦构造的倾角比砾石叠瓦构造的倾角变化要大,介于12°~88°之间,倾角均值在51°~63°,明显大于同河段砾石叠瓦构造的倾角34°,倾角如此之大可能与颗粒的紧密堆积有关;其次,倾向无砾石叠瓦构造那么稳定,有时可在小范围内呈现出双倾向。叠瓦构造倾角的统计分析数据也表明其稳定性不好;三是砂级叠瓦构造可以受薄层的控制,也可以呈层块状;四是根据砂级颗粒的接触关系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颗粒支撑的叠瓦构造和含杂基的颗粒支撑叠瓦构造。颗粒支撑的叠瓦构造发育在"清水"环境,一般是在洪水的稳定期形成的;而含杂基的颗粒支撑砂级叠瓦构造则是发育在浊水环境,可能是在洪水的高峰时期形成的。砂级叠瓦构造的研究对于沉积环境的研究、古流分析和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颗粒支撑的砂级叠瓦构造还可以形成特殊的屏蔽孔隙,成为很好的储集空间,是砂岩储层出现各向异性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瓦构造 倾角 倾向 水流方向 边滩
下载PDF
分流河道砂体构型分析方法在萨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2 位作者 岳大力 刘江丽 刘志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6-10,共5页
在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的指导下,针对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沉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层次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定量规模,分复合河道层次、复合河道内部的单河道层次、点坝层次以及... 在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的指导下,针对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沉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层次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定量规模,分复合河道层次、复合河道内部的单河道层次、点坝层次以及点坝内部的侧积体层次对储层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并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曲流型分流河道三维构型模型,再现了侧积夹层的空间分布,为开发动态分析、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单河道 点坝 废弃河道 侧积层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中单元新近系馆陶组点坝构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伟东 刘振坤 +2 位作者 岳大力 周银邦 钟欣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针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曲流河沉积,按照层次分析思路及模式拟合的方法对地下点坝构型进行表征分析,总结了曲流河各沉积微相的岩电特征,并结合曲流河沉积模式,划分了研究区沉积微相,识别出两个点坝。综合应用开发... 针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曲流河沉积,按照层次分析思路及模式拟合的方法对地下点坝构型进行表征分析,总结了曲流河各沉积微相的岩电特征,并结合曲流河沉积模式,划分了研究区沉积微相,识别出两个点坝。综合应用开发动态资料及测试资料,认知了点坝内部构型单元的定量模式,即侧积层的倾向、倾角、间距以及单一侧积体水平宽度,以模式为指导,以井数据为约束,对点坝内部构型进行精细解剖,最终建立曲流河点坝构型三维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 侧积层 剩余油 储层构型 孤东油田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曲流河点砂坝储层水流优势通道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53
14
作者 陈程 宋新民 李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点砂坝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岩心分析资料表明点砂坝内的水流优势通道的... 点砂坝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岩心分析资料表明点砂坝内的水流优势通道的含水率大于95%,驱油效率大于35%。渗透率大于80 mD和非均质性越严重或越均质的储层更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在现井网条件下,水流优势通道均发育于点砂坝的中下部,平均厚度为2.2 m,宽度约2~4 m。水流优势通道受注采井间的主流线、相对高渗透条带及点砂坝下部的高渗透段分布控制,形成了在空间上复杂的水流优势通道网络。水流优势通道水淹严重,而非水流优势通道区水淹较弱且剩余油富集。因此,通过重建井网结构、打水平井、调剖堵水、调整开发方式、实施周期注水等措施,打破目前的水流优势通道网络,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从而提高点砂坝油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优势通道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 点砂坝 扶余油层
下载PDF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点坝内部侧积层定量表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1 位作者 岳大力 钟欣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散,难以挖潜。文中依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总结出该区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坝面分布为水平斜列式,分布形态呈“缓一陡”模式。基于研究区的密井网资料,在点坝内部侧积...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散,难以挖潜。文中依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总结出该区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坝面分布为水平斜列式,分布形态呈“缓一陡”模式。基于研究区的密井网资料,在点坝内部侧积层分布模式的指导下,综合利用经验公式、岩心及密井网剖面的方法,对点坝内部侧积层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通过研究得出:研究区位于点坝顶部的侧积层倾角多在5。以内,位于点坝中部的侧积层角度在4~10°,侧积层间距为40m左右.单一侧积体水平宽度在70m左右。以此参数为基础结合研究区侧积层的“缓一陡”模式,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维构型模型,分析了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认为点坝内部剩余油在剖面上主要分布在中上部.注采井间侧积体内的剩余油更富集,平面上由于不同侧积层顶部的水驱油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而使得剩余油呈条带状分布.按照剩余油分布模式总结出相应的挖潜措施,为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侧积层 点坝 废弃河道
下载PDF
点坝内部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1 位作者 温立峰 赵俊威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6,共4页
针对复合曲流带点坝砂体,采用水驱油物理模拟的手段,旨在模拟复合曲流带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模拟结果显示,侧积层水平间距、垂向渗透率级差、注水方式对点坝内部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总体上,剩余油富集于点坝... 针对复合曲流带点坝砂体,采用水驱油物理模拟的手段,旨在模拟复合曲流带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模拟结果显示,侧积层水平间距、垂向渗透率级差、注水方式对点坝内部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总体上,剩余油富集于点坝侧积体中上部,尤其在无井控制的侧积体更为富集;侧积层水平间距越大,注入剂回流作用越强,采出程度越大,而侧积层水平间距越小,剩余油越富集。在沿侧积层倾向注水时,对于有井网控制的侧积体,逆侧积层倾向注水时侧积体水洗程度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点坝储层垂向上渗透率级差越大,点坝底部优先水洗越明显,采出程度越小,剩余油越富集;实验得到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可指导相似油田曲流河点坝储层剩余油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地质 剩余油 物理模拟实验 构型 点坝
下载PDF
长春岭油田C107区块扶余油层密井网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天建 李胜利 +1 位作者 许磊 李顺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以长春岭油田C107区块扶余油层为例,综合应用岩心、录井、动态及测试等资料,按层次分析的思路对曲流河储层进行了构型分析。在井上单河道砂体识别的基础上,采用相控对比方法进行了单河道砂体的井间对比。基于现代沉积,提出了"S&qu... 以长春岭油田C107区块扶余油层为例,综合应用岩心、录井、动态及测试等资料,按层次分析的思路对曲流河储层进行了构型分析。在井上单河道砂体识别的基础上,采用相控对比方法进行了单河道砂体的井间对比。基于现代沉积,提出了"S"型、同向式、背向式和切割式4类点坝砂体的组合模式,结合点坝砂体厚度特征以及与其紧邻废弃河道分布特征,在研究区识别出8个点坝砂体,单个点坝砂体面积在0.02~0.16km2。综合录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在单井侧积层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对子井分析法,计算出侧积层的倾角为5°左右,侧积体的宽度为25~70m,建立了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定量模式。应用曲流河构型分析成果,指导了热采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层次分析 曲流河 点坝
下载PDF
杏南开发区葡Ⅰ31小层废弃河道类型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翟志伟 施尚明 +1 位作者 朱焕来 师江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9-1005,共7页
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构型的精细描述对改善油田开采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废弃河道作为单一河道的边界以及识别点坝砂体的重要依据,其顶部的泥质沉积或者砂泥岩互层沉积对储层内部流体具有遮挡作用,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是进一步... 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构型的精细描述对改善油田开采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废弃河道作为单一河道的边界以及识别点坝砂体的重要依据,其顶部的泥质沉积或者砂泥岩互层沉积对储层内部流体具有遮挡作用,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是进一步分析储层构型及挖潜油田剩余油的重要科学依据。以杏南开发区葡Ⅰ31小层为例,通过分析废弃河道在平面及剖面的沉积特征,利用砂顶相对等深图法,综合废弃河道的砂体平面分布形态和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在葡Ⅰ31小层内识别出26处规模不等的废弃河道,宽度一般在100 m左右,其中3处突弃型废弃河道与渐弃型相比,弯曲程度更大,砂体延伸更短,沉积厚度为2~8 m不等。由于砂泥互层或泥质沉积的侧向遮挡作用,废弃河道砂体与正常河道砂体组成的半连通体导致有注无采或有采无注的注采不平衡现象,使得河道砂体顶部成为剩余油聚集的有利场所,成为进一步挖潜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单一河道 点坝 废弃河道 沉积作用 大庆
下载PDF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点坝内部侧积层定量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1 位作者 岳大力 钟欣欣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1-57,共7页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散。本文依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认为该区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坝面分布为水平斜列式,分布形态呈"缓-陡"模式。基于研究区的密井网资料,在点坝内部侧积层分布模式...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散。本文依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认为该区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坝面分布为水平斜列式,分布形态呈"缓-陡"模式。基于研究区的密井网资料,在点坝内部侧积层分布模式的指导下,利用经验公式、岩心以及密井网剖面的方法对点坝内部侧积层进行了定量表征。得出研究区位于点坝顶部的侧积层倾角多在5°以内,而位于点坝中部的侧积层角度在4~10°之间,侧积层间距为40m,单一侧积体水平宽度约70m。以这些参数为基础,结合研究区侧积层的"缓-陡"模式,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维构型模型,分析了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为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侧积层 点坝 废弃河道
下载PDF
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控制因素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38
20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5 位作者 岳大力 杜庆龙 钟欣欣 刘志鹏 刘江丽 白振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依据露头与现代沉积的构型研究成果,对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大庆油田萨北北二西区为例,探讨识别地下古河道侧积层倾角的方法。研究表明:侧积层倾角主要受河床底形的影响,与河流的宽深比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依据露头与现代沉积的构型研究成果,对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大庆油田萨北北二西区为例,探讨识别地下古河道侧积层倾角的方法。研究表明:侧积层倾角主要受河床底形的影响,与河流的宽深比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河流的宽深比越大,侧积层倾角越小。侧积层倾角值可以先利用密井网资料得出河流的宽深比,再按照宽深比与侧积层倾角的定量关系推算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侧积层倾角 点坝 废弃河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