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ACCURACY FINITE VOLUME ELEMENT METHOD FO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SECOND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Tongke(王同科) 《Numerical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English Series)》 SCIE 2002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In this paper, a high accuracy finite volume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second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which differs from the high order generalized difference me... In this paper, a high accuracy finite volume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second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which differs from the high order generalized difference methods.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has optimal order error estimate O(h3) in H1 norm. Finally, two example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high accuracy finite volume element method error estimate.
下载PDF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for free vibration of rectangular plates with interior elastic point supports and elastically restrained edges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砚 王忠民 阮苗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3期187-195,共9页
The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free vibration of rectangular plates with finite interior elastic point supports and elastically restrained edges.Based on the extended Hamilton's principle for t... The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free vibration of rectangular plates with finite interior elastic point supports and elastically restrained edges.Based on the extended Hamilton's principle for the elastic dynamics system,the dimensionless equations of motion of rectangular plates with finite interior elastic point supports and the edge elastically restrained are established using the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Through numerical calculation,curves of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in plates with three edges simply supported and one edge elastically restrained,and three edges clamped and the other edge elastically restrained versus the spring constant,locations of elastic point support and the elastic stiffness of edge elastically restrained are obtained.Effects of elastic point supports and edge elastically restrained on the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 plates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 free method rectangular thin plates interior elastic point supports elastically restrained edges free vibration
下载PDF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EEP method for on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postprocessing
3
作者 赵庆华 周叔子 朱起定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7年第4期441-445,共5页
For a class of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by virtue of onedimensional projection interpola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nodal recovery derivative obtained by Yuan's element energy projection (EEP) method has ... For a class of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by virtue of onedimensional projection interpola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nodal recovery derivative obtained by Yuan's element energy projection (EEP) method has the accuracy O(h^min{2k,k+4})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oincides the reported numer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onvergence stress element energy projection method finite element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projection interpolation
下载PDF
Iterative Solution Methods for a Class of State and Control Constrained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4
作者 Erkki Laitinen Alexander Lapin 《Applied Mathematics》 2012年第12期1862-1867,共6页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discret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are constructed and investigated. These discrete problems arise when approximating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or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optimal co...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discret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are constructed and investigated. These discrete problems arise when approximating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or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which contain a linear elliptic boundary value problem as a state equation, control in the righthand side of the equation or i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oint-wise constraints for both state and control function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constructed iterative methods is proved, the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the numerical comparison of the methods is exec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AINED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SADDLE point PROBL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ERATIVE Algorithm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Design of Rectangular Patch Antenna with Different Feeding Techniques 被引量:1
5
作者 Rajat Arora Ajay Kumar +1 位作者 Saleem Khan Sandeep Arya 《Open Journal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3年第2期11-17,共7页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s is important for researcher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antennas and other domain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s is important for researcher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antennas and other domain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for the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s. In this paper, two different designs have been modelled and analyzed and both designs are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patches. The feeding point of one design is inside the patch while the other design contains feeding point outside the patch is T shaped.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showed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for radiation pattern and far field domain. For these designs, the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taken is 50 Ω and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domain is 1.4 to 1.7 GHz. The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s are encapsulated in the inert spherical atmosphere of 20 mm thickness containing air inside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Finite element method T SHAPED FEEDING point FAR Field Domain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中奇异点源的简化分析方法
6
作者 潘泓 许嘉显 +2 位作者 骆冠勇 彭斯格 曹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3-2491,共9页
减压井是渗流控制的重要手段,减压浅井井底的入渗量不可忽略。在渗流场有限元有关井的计算中,含水层与井半径有巨大尺寸差异,只有将井周围的网格尺寸限制在厘米级或更少,才能达到合理的精度,但效率过低。为提高效率,分析时通常将井底简... 减压井是渗流控制的重要手段,减压浅井井底的入渗量不可忽略。在渗流场有限元有关井的计算中,含水层与井半径有巨大尺寸差异,只有将井周围的网格尺寸限制在厘米级或更少,才能达到合理的精度,但效率过低。为提高效率,分析时通常将井底简化为点源。由于点源附近的水头梯度极大,是奇异点,有限元中通常要进行等效处理才能保证全局的精度。提出了以零体积点元模拟点源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修正井水位法,利用点源解析解及四面体渗流单元,推导了点元单元的显式解。使用该点元单元模拟井底,可以在不失全局精度的条件下用大网格对点源进行模拟,避免了迭代计算,极大提高了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点源的效率。详细介绍了该点元显式解的推导过程,验证其计算精度,并探究出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介绍了该方法在实际排水减压抗浮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有限元法 井点 奇异点单元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圆管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胜江 李航宇 邢丽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使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拉挤圆管在桥梁工程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对其抗弯性能进行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对2根长度为750 mm的BFRP拉挤圆管进行三点抗弯试验;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 为使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拉挤圆管在桥梁工程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对其抗弯性能进行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对2根长度为750 mm的BFRP拉挤圆管进行三点抗弯试验;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模拟,验证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在保持BFRP拉挤圆管总厚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内、外层双向纤维布的铺设厚度和角度对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从加载至破坏分为线弹性阶段、下降阶段和残余阶段,试件破坏后残余强度较大且卸载后迅速回弹恢复几何形状;有限元模拟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失效现象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限元模拟正确;布置适量厚度的内、外层双向纤维布可以提高试件的抗弯承载力;将内、外层双向纤维布铺设方向由90°变为45°后,抗弯承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外层45°纤维布厚度增加,破坏时的挠度下降。建议制作BFRP拉挤圆管时,布置适量厚度的双向纤维布,角度以4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拉挤圆管 抗弯性能 铺设角度 铺设厚度 三点抗弯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高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四点弯曲试验离散元模拟分析
8
作者 刘俊霞 郑锦辉 +1 位作者 程学磊 王亚佐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26,132,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粉煤灰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四点弯曲试验的力学性能变化及破坏过程,在PFC2D中建立高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离散元模型,并进行模拟加载,对比离散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其破坏形态与接触力变化。研究表明:使用离散元可以... 为了研究不同粉煤灰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四点弯曲试验的力学性能变化及破坏过程,在PFC2D中建立高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离散元模型,并进行模拟加载,对比离散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其破坏形态与接触力变化。研究表明:使用离散元可以很好地模拟高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四点弯曲试验,所得结果与实际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试件破坏裂缝为一条由底部产生向上扩展的竖直裂缝,与试验室所得具有相似性,相较于试验室试验仅能肉眼观测的不足,离散元可以清晰地反映裂纹产生过程及内部应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自密实混凝土 四点弯曲 破坏形态 离散元
下载PDF
考虑岩体性质空间变异的岩爆倾向性概率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加柱 高永涛 +3 位作者 吴顺川 吴忠广 李光全 李在利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更为符合工程实际的岩爆倾向性评判方法,对岩爆倾向性及其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改进的黏结强度弱化-摩擦强度强化模型,结合能量指标实现岩爆倾向性分析;依托埋深超千米的大红山铜矿工程,将点估计-有限元分析应用于... 为了探究更为符合工程实际的岩爆倾向性评判方法,对岩爆倾向性及其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改进的黏结强度弱化-摩擦强度强化模型,结合能量指标实现岩爆倾向性分析;依托埋深超千米的大红山铜矿工程,将点估计-有限元分析应用于岩爆倾向性评判,构建分析模型;进一步求得岩爆倾向性的概率模型,并得到直观的概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所用本构及指标可较好地进行岩爆倾向性分析,考虑参数变异性后,95%置信度的岩爆深度与现场记录深度吻合度较高,岩爆角度范围也基本吻合,比仅取定值更为准确,验证了所作不确定性分析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不同统计指标符合不同的分布函数,岩爆深度、范围角及完全能量释放值的最优分布分别为Normal分布、Gamma分布及Lognormal分布.基于深度及范围角指示,以80%、40%、20%为界限,可将倾向性概率划分为极大、大、中、小四个等级区间,岩爆区域的概率分布图可以更为直观合理地判断出岩爆破坏的区域和概率.研究结果对岩爆支护及风险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岩爆预测 点估计法 有限元 弹性释放能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特征有限元耦合方法的向后侵蚀管涌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兆南 王刚 金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8-1324,共7页
向后侵蚀管涌是汛期堤坝中一种常见的渗透破坏形式,多发生在下游存在无保护出水口的二元结构堤基中。由于土体渗流在出水口处存在较高的水力梯度,使得固、液界面附近的土体极易被侵蚀带走,一旦侵蚀土体的上层存在不透水的黏土层时,便会... 向后侵蚀管涌是汛期堤坝中一种常见的渗透破坏形式,多发生在下游存在无保护出水口的二元结构堤基中。由于土体渗流在出水口处存在较高的水力梯度,使得固、液界面附近的土体极易被侵蚀带走,一旦侵蚀土体的上层存在不透水的黏土层时,便会形成不断向上游迎水侧发展的管涌通道,最终导致堤坝出现失稳破坏。基于向后侵蚀管涌的发展过程,采用局部水力梯度作为管涌发展的判别准则,结合饱和孔隙介质的耦合物质点-特征有限元法,发展了一个能够模拟向后侵蚀管涌的新方法。新方法将求解域内的物质点分为3种粒子类型,对满足管涌触发条件的粒子进行删除,以此表示被侵蚀带走的土颗粒。由于算法中的流体部分采用了广义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描述,因此新方法能够同时计算孔隙水渗流和管道流体的自由流动。通过对小尺度模型试验的计算,验证了新方法在向后侵蚀管涌问题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后侵蚀管涌 耦合物质点-特征有限元法 临界水力梯度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的导管架吊装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忱 王燕 +2 位作者 莫燕 郝丽琦 李英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为对导管架整体吊装安全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导管架进行整体建模。模型中全部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有限元网格划分过程中对不同的板厚和位置设置不同的偏移方向。利用力质量单元向导管架模型赋值,... 为对导管架整体吊装安全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导管架进行整体建模。模型中全部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有限元网格划分过程中对不同的板厚和位置设置不同的偏移方向。利用力质量单元向导管架模型赋值,利用重力加速度施加场力。导管架起吊的吊点采用远程点的方式进行模拟,远程点与吊点之间的控制方程简化钢丝绳的建模。对吊点等关键部位进行细化网格处理。在导管架吊装受力后处理时,检查结构的整体应力情况,并重点检查吊点的应力情况。检查远程点反力并与导管架重量进行比对。检查导管架整体位移避免发生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单元 质量点 远程点 建模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3点弯曲内部受力研究
12
作者 王伟 谭忆秋 徐永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11,共11页
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性能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役质量和寿命,其内部受力决定了抗弯拉性能的优劣。为探究沥青混合料的内部受力特征,采用离散元方法对3点弯曲受力模式下沥青混合料各组分力链进行量化评价。首先,基于图像识别构建了粗集料模板... 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性能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役质量和寿命,其内部受力决定了抗弯拉性能的优劣。为探究沥青混合料的内部受力特征,采用离散元方法对3点弯曲受力模式下沥青混合料各组分力链进行量化评价。首先,基于图像识别构建了粗集料模板库,实现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效离散元3维建模,并提出了3点弯曲仿真方式;然后,可视化表征沥青混合料内部力链分布,提取了各组分力链数据,从组成、强度和角度方面分析了力链特征。结果表明:在3点弯曲受力模式下,沥青混合料的内部力链场表现为拉压分区,粗集料嵌挤仅在受压区生效;SMA13沥青混合料的70.8%内部接触力由沥青砂浆提供,而AC13沥青混合料提供的则为83.2%,粗集料在弯拉受力状态下作用较小,沥青砂浆起主要抵抗外载作用;力链比重随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砂浆内部与砂浆-粗集料界面位置的强力链比重基本一致,而粗集料之间受力不均匀,砂浆使沥青混合料内部均匀受力效果明显;粗集料-砂浆界面水平方向的力链强度略高于竖直方向,粗集料力链强度随角度变化的波动起伏大。沥青砂浆在沥青混合料弯拉受力时承担主要荷载,可为沥青混合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3点弯曲 离散元 力链特征
下载PDF
加权区间值犹豫模糊集的群决策方法
13
作者 朱国成 张娟 赵瑞华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了在区间值犹豫模糊集(IVHFS)中体现出决策专家的重要性,把所有评审专家的综合权重注入IVHFS中,进而定义了加权区间值犹豫模糊集(WIVHFS).将WIVHFS用三维点坐标(由区间值隶属度的中位数、区间值隶属度的清晰度以及评审专家综合权重构... 为了在区间值犹豫模糊集(IVHFS)中体现出决策专家的重要性,把所有评审专家的综合权重注入IVHFS中,进而定义了加权区间值犹豫模糊集(WIVHFS).将WIVHFS用三维点坐标(由区间值隶属度的中位数、区间值隶属度的清晰度以及评审专家综合权重构成)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加权区间值犹豫模糊元(WIVHFE)的相关运算;基于WIVHFE的相关运算采用熵值法计算测评准则客观权重,利用0-1优先关系矩阵来获取任意2个备选方案的总测评准则权重优势值与总测评准则权重劣势值,并依据二者之间的大小排序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说明了文中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区间值犹豫模糊集 加权区间值犹豫模糊元 群决策方法 三维点坐标 0-1优先关系矩阵
下载PDF
基于联立法的运载火箭上升段轨迹优化研究
14
作者 黄繁 冀四梅 +1 位作者 郭杰 唐胜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7,共7页
针对运载火箭大气层内复杂多约束的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立法的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联立框架下的直接法求解,通过有限元正交配置法离散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再用内点法求解离散后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平衡了计算效率... 针对运载火箭大气层内复杂多约束的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立法的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联立框架下的直接法求解,通过有限元正交配置法离散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再用内点法求解离散后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平衡了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提高轨迹优化的自主性和任务适应能力。针对离散后非线性规划问题规模越大梯度矩阵计算耗时越多的问题,充分利用偏导数矩阵的稀疏性,将非线性规划(NonlinearProgramming,NLP)梯度中非零项的求解转化为原最优控制问题偏导数的求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轨迹优化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完成飞行任务,满足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立框架 有限元正交配置法 内点法 梯度矩阵 稀疏性
下载PDF
金属增材制造的多物理场物质点有限元法
15
作者 李明健 陈嘉伟 廉艳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815,共8页
金属增材制造过程涉及复杂的热-流-固强耦合问题,对数值模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物理场物质点有限元法。该方法采用结构化背景网格、有限单元和物质点离散求解各物理场,通过分区求解和界面耦合... 金属增材制造过程涉及复杂的热-流-固强耦合问题,对数值模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物理场物质点有限元法。该方法采用结构化背景网格、有限单元和物质点离散求解各物理场,通过分区求解和界面耦合的方式实现热-流-固耦合求解。对于潜在熔化区域和未发生熔化的区域,分别采用物质点和有限元离散,结合了两者在求解材料特大变形和小变形问题上的各自优势,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计算效率。数值算例表明了本文算法的热-流-固多场耦合计算精度、相比于已有算法的高效性以及物质点和有限元离散区域界面处温度和应力的连续性。本文工作为金属增材制造过程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 流固耦合 物质点法 有限元法 增材制造
下载PDF
上承式板-桁双结合钢桁连续梁施工过程稳定性
16
作者 李泽腾 牟兆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4,共7页
上承式板-桁双结合钢桁连续梁桥采用先钢梁后混凝土板的安装工艺时存在钢梁局部失稳的风险。以合武(合肥—武汉)高铁金寨史河特大桥(72+3×132+72)m上承式板-桁双结合连续钢桁梁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过程受压区带肋钢底板与混凝土底... 上承式板-桁双结合钢桁连续梁桥采用先钢梁后混凝土板的安装工艺时存在钢梁局部失稳的风险。以合武(合肥—武汉)高铁金寨史河特大桥(72+3×132+72)m上承式板-桁双结合连续钢桁梁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过程受压区带肋钢底板与混凝土底板尚未完全结合时存在的局部失稳问题开展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全桥结构模型,模拟支点顶升对桁间钢底板局部稳定的影响,并针对支点顶落梁施工阶段进行静力分析和线性屈曲分析,得到顶升过程桥梁的受力状态和局部失稳模态。结合局部失稳的部位进行关键构造参数的优化比选分析,提出加厚桁间钢底板、增加加劲肋尺寸、减小下横梁间距等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增加板厚、增加加劲肋尺寸对桁间底板的屈曲稳定性提升不明显且不经济;减小下横梁间距可大幅提升受压区钢底板的局部稳定性,经济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桁双结合梁 支点顶落梁施工 有限元法 局部稳定性 屈曲分析
下载PDF
仿香蒲结构的侧向抗冲击性能研究
17
作者 尹汉锋 张贺 +2 位作者 张琦 张冉 文桂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20-3730,共11页
自然界中的香蒲茎秆能较好地抵御外部和自身荷载性能,其微观结构由大量直径不相同的细胞孔构成,基于其特点提出横截面的多尺度模型,并设计一种具有良好侧向抗冲击性能的仿香蒲结构。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仿香蒲结构的侧向抗冲击性能,对其... 自然界中的香蒲茎秆能较好地抵御外部和自身荷载性能,其微观结构由大量直径不相同的细胞孔构成,基于其特点提出横截面的多尺度模型,并设计一种具有良好侧向抗冲击性能的仿香蒲结构。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仿香蒲结构的侧向抗冲击性能,对其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同质量的仿竹子、仿双节竹、仿仙人掌、仿马尾草、仿蜘蛛网和仿螳螂虾共6种仿生模型,并与仿香蒲结构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横向胞壁间距、胞孔壁厚度、表皮厚度、胞孔直径这4个参数对仿香蒲结构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在较小的横向胞壁间距、中等的胞孔壁厚度、较大的表皮厚度以及由外到内先变大后变小的胞孔直径下能得到较高的比吸能;新型仿香蒲结构的比吸能和冲击力均明显比其他仿生结构的高,说明仿香蒲结构具有较强的吸能能力和较高的吸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仿香蒲结构 有限元法 侧向抗冲击 三点弯曲
下载PDF
雷达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勇 张林 +1 位作者 邓兵 张财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193-196,共4页
雷达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就是在雷达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无缝”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雷达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该文针对雷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从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雷达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就是在雷达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无缝”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雷达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该文针对雷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从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雷达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与设计、雷达专业课程思政应当注意的三个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坚持知识技能的传承与思想价值观的提升两不误,有效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知识点分解 思政元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DIC聚丙烯腈纤维的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与数值分析
19
作者 陈辰 王海龙 +2 位作者 曲广雷 李田园 郑木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796-14805,共10页
为改善C60混凝土的断裂韧性,探究聚丙烯腈纤维对C6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7 d、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三点弯曲断裂性能试验。基于双K断裂理论分析了不同聚丙烯腈纤维掺量(0.6、0.9、1.2 ... 为改善C60混凝土的断裂韧性,探究聚丙烯腈纤维对C6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7 d、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三点弯曲断裂性能试验。基于双K断裂理论分析了不同聚丙烯腈纤维掺量(0.6、0.9、1.2 kg/m^(3))对C60混凝土起裂韧度和失稳断裂韧度的影响规律。此外,基于扩展有限元法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基于能量的线性软化损伤模型,模拟了混凝土梁三点弯曲断裂以及裂缝损伤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量的聚丙烯腈纤维对C60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显著提高趋势,提升幅度分别为33.36%、37.90%、25.28%,而对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显著,在掺量较小时抗压强度有小幅提升;基于双K断裂理论,三种纤维掺量对起裂韧度的提升幅度分别为24.23%、70.59%、25.96%,对失稳断裂韧度的提升幅度分别为5.81%、55.93%、13.59%,试验确定聚丙烯腈纤维最佳掺量为0.9 kg/m^(3);聚丙烯腈纤维在混凝土基体开裂过程中逐渐承担荷载,改变了裂缝形貌与演化趋势,使裂缝从主裂缝发展出多条细小裂缝,提高了裂缝发展的复杂程度;通过扩展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的荷载-裂缝张开口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可以较好地表征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过程和裂缝演化趋势。研究成果为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增韧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数字图像相关 三点弯曲试验 断裂韧度 扩展有限元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addle point" variational formulations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天孝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7年第3期285-300,共16页
A modified mixed/hybri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is no longer required to satisfy the Babuska-Brezzi condition, is referred to as a stabilized method Based on the duality of vanational principles in solid mechanic... A modified mixed/hybri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is no longer required to satisfy the Babuska-Brezzi condition, is referred to as a stabilized method Based on the duality of vanational principles in solid mechanics, a new type of stabilized method, called the combinatorially stabilized mixed/hybri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by weight-averaging both the primal and the dual "saddle-point" schemes. Through a gener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under an abstract framework, it is shown that for the methods only an inf-sup inequality much weaker than Babuska-Brezzi condition needs to be satisfied. As a concrete appli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orially stabilized Raviart and Thomas mixed methods permit the C -elements to replace the H(div; Ω)-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hybrid FINITE element STABILIZED method ERROR ESTIMATES SADDLE point probl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