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 Manager在等高线绘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向正军 王兴鹏 马轶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介绍了应用R egion m anager软件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测出所要绘制等高线的区域内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值,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软件,建立空间数据库,生成数字高程图并创建三角网,根据需要由软件提取出相应等高距的区域等高线.该方法简便、精... 介绍了应用R egion m anager软件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测出所要绘制等高线的区域内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值,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软件,建立空间数据库,生成数字高程图并创建三角网,根据需要由软件提取出相应等高距的区域等高线.该方法简便、精度高、节省工期、节约人力资源,还可根据系统中生成的数字高程图,进行土方量、面积、周长和距离的量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点 等高线 region MANAGER
下载PDF
A Novel Fast Algorithm of Mono Transition Region Determination with Gray Image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Ai-hu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There is a transition region between objects and background in any gray image. Many valuable applications of image segmentation and edge detection based on transition region determin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There is a transition region between objects and background in any gray image. Many valuable applications of image segmentation and edge detection based on transition region determin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complexity of calculation for determining transition region is too high. It results in the very limitation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transition region. A new novel fast method for transition region determin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will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calculation dramatically. Many experiments have showed that this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correct and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applications based on transition region. Key words image segmentation - transition region - maximum point - efficient average gradient (EAG) CLC number TP 391.4 Biography: Zhang Ai-hua (1965-), male, Ph. 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image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segmentation transition region maximum point efficient average gradient (EAG)
下载PDF
3D face registration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nd labeled regions orientation
3
作者 Guo Zhe Zhang Yanning Lin Zenggang Liu Yant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6期1324-1331,共8页
A novel multi-view 3D face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nd labeled regions orientation called local orientation registration is proposed.The pre-registration is achieved by transforming the mu... A novel multi-view 3D face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nd labeled regions orientation called local orientation registration is proposed.The pre-registration is achieved by transforming the multi-pose models to the standard frontal model's reference frame using the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lgorithm.Some significant feature regions, such as inner and outer canthus, nose tip vertices, are then located by using geometr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hese regions are subsequently employed to compute the conversion parameters using the improv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algorith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are applied to complete the final registr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implemented on the proper database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others by achieving 1.249 and 1.910 mean root-mean-square measure with slight and large view variation model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orientation registrati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label regions orientation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下载PDF
结合超体素与颜色信息的区域生长点云分割方法
4
作者 鲁斌 王志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2-1489,共8页
为解决传统区域生长点云分割算法存在的欠分割和过分割现象,提出一种结合超体素与颜色信息的区域生长点云分割方法。在分割过程中加入超体素过分割步骤,避免直接从点云中分割数据,有效消除噪声和异常值对分割的影响,利用一种几何和颜色... 为解决传统区域生长点云分割算法存在的欠分割和过分割现象,提出一种结合超体素与颜色信息的区域生长点云分割方法。在分割过程中加入超体素过分割步骤,避免直接从点云中分割数据,有效消除噪声和异常值对分割的影响,利用一种几何和颜色信息的联合准则合并超体素并进行区域生长。与深度学习方法和其它3种传统分割算法相比,分割效率和精度都得到了较大提升,解决了欠分割和过分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体素 法线信息 点云分割 区域生长 颜色信息 过分割 欠分割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的改进型快速GMPPT算法
5
作者 周国华 薛宁 毕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6-1274,共9页
为提高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发电的能量利用率,提出一种改进型快速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GMPPT)算法.首先,研究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并根据光伏阵列输出曲线中膝点与开路电压的关系,将其... 为提高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发电的能量利用率,提出一种改进型快速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GMPPT)算法.首先,研究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并根据光伏阵列输出曲线中膝点与开路电压的关系,将其划分为恒流区和恒压区;其次,分析传统的最大功率梯形(maximum power trapezium,MPT)算法和以MPT算法为基础的改进型快速GMPPT算法的工作原理,改进型快速GMPPT算法利用电压的动态上、下限来限定搜索区间,并跳过调整时间较长的恒流区,以提高跟踪速度;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快速GMPPT算法的最短跟踪时间为4.0 s,扫描电压与能量损失分别为17.34 V和98.19 J;与传统全局扫描算法相比,跟踪时间缩短68.25%,扫描电压降低74.86%,能量损失减少58.19%;与MPT算法相比,跟踪时间缩短68.00%,扫描电压降低75.63%,能量损失减少6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器 恒流区 调整时间 光伏发电系统 全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巷道点云去噪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连忠文 任助理 +4 位作者 郝英豪 杨帆 白刚 方程 袁瑞甫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目前针对地下巷道点云去噪研究未完全满足巷道点云的特殊去噪需求,尤其是在狭长、密闭且复杂的地下巷道环境中,未能充分应对管壁附属物、粉尘和人为噪声等因素造成的挑战。通过分析井下非结构场景和传感器误差,考虑行人、移动设备和管... 目前针对地下巷道点云去噪研究未完全满足巷道点云的特殊去噪需求,尤其是在狭长、密闭且复杂的地下巷道环境中,未能充分应对管壁附属物、粉尘和人为噪声等因素造成的挑战。通过分析井下非结构场景和传感器误差,考虑行人、移动设备和管网带来的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巷道点云去噪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井下巷道场景的3D点云信息,并分析其中由于井下非结构场景和传感器误差造成的异常点,以及行人、移动设备和风/水管网形成的噪声特点;利用k维树(kd-tree)构建点云的拓扑关系,选取适当的种子节点和生长准则,设定合适的曲率和角度阈值,通过区域生长算法实现巷道点云的有效分割,去除未加入分割区域的离群点云;根据噪声特点,基于巷道点云区域分割结果进一步去噪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巷道中存在行人、设备等特征的情况,建议将区域生长算法的角度阈值设定为10°左右,曲率阈值设定为3左右;在实际应用中,应平衡数据量的减少与去噪效果,以确保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同时提高数据质量;采用基于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巷道点云去噪方法进行去噪时,点云数量减少幅度介于SOR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之间,能有效移除行人、设备等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巷道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去噪 点云区域分割 区域生长 KD-TREE
下载PDF
Regional Controllability of Semi-Linear Distributed Parabolic Systems: Theory and Simulation
7
作者 Asmae Kamal Ali Boutoulout Sidi Ahmed Ould Beinane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12年第2期146-158,共13页
The aim of this brief paper is to give several results concerning the regional controllability of distributed systems governed by semi-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s. We concentrat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a control achie... The aim of this brief paper is to give several results concerning the regional controllability of distributed systems governed by semi-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s. We concentrat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a control achieving internal and boundary regional controllability.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n extension of the Hilbert Uniqueness Method (HUM) and Schauder’s fixed point theorem. We give a numerical example developed in internal and boundary sub region. These numerical illustrations sh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roach and lead to conje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LINEAR Parabolic Systems regional Internal/Boundary Controllability FIXED-point THEOREMS DISTRIBUTED System HUM Approach
下载PDF
远距离和遮挡下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军 李杨 鲁林超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针对现有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对存在遮挡及距离较远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以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3D object propos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rom point cloud,PointRCNN)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精度。对区域... 针对现有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对存在遮挡及距离较远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以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3D object propos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rom point cloud,PointRCNN)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精度。对区域生成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获取的提议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体素化处理,同时构建不同尺度的区域金字塔来捕获更加广泛的兴趣点;加入点云Transformer模块来增强对网格中心点局部特征的学习;在网络中加入球查询半径预测模块,使得模型可以根据点云密度自适应调整球查询的范围。最后,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在KITTI数据集下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测试,同时设计相应的消融试验验证模型中各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激光雷达点云 远距离目标 遮挡下目标 自动驾驶 区域金字塔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区域预推荐和特征富集的SOD R-CNN交通标志检测网络
9
作者 周楝淞 邵发明 +3 位作者 杨洁 彭泓力 李赛野 孙夏声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4年第10期115-126,共12页
基于区域的快速卷积神经网络存在资源的浪费和无法有效应对小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可能性区域推荐网络及特征富集的区域的小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架构。首先,采用区域推荐网络对锚点区域进行筛选,节约分类阶段的处理时间,提高了系... 基于区域的快速卷积神经网络存在资源的浪费和无法有效应对小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可能性区域推荐网络及特征富集的区域的小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架构。首先,采用区域推荐网络对锚点区域进行筛选,节约分类阶段的处理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其次,为了解决无法有效检测小目标的问题,提出了融合视觉几何组16层网络的第三、第四、第五层特征信息的方法来强化特征表达的策略。最后,提出次要感兴趣区域的概念,将交通标志的上下文信息融合到目标特征表达中。这些策略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特征 感兴趣区域 特征融合 锚点
下载PDF
低功耗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区域梯度调光策略
10
作者 季渊 马新德 +2 位作者 孙严睿 陈宝良 张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8-1419,共12页
针对近眼显示设备存在显示功耗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人眼视觉的特性提出一种人眼凝视点自适应的区域梯度调光算法。首先进行中心凹-亮度掩蔽实验以获取人眼的恰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人眼凝视... 针对近眼显示设备存在显示功耗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人眼视觉的特性提出一种人眼凝视点自适应的区域梯度调光算法。首先进行中心凹-亮度掩蔽实验以获取人眼的恰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人眼凝视点的几何光路模型,得到更符合人眼自适应特性的几何光路模型,引入最大视角判别法有效提高了视角计算效率。随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时采用改进的对比度增强算法,以在保持图像平均显示亮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强显示效果。根据实验得到的JND阈值和凝视点信息,对图像实施了区域和全局功耗限制,从而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保持了视觉主观感受。在FPGA硬件平台上完成了算法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柯达标准测试集下使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的显示功耗降低23.05%,基本满足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低功耗显示的要求,可为其性能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梯度调光 凝视点自适应 微显示器 显示功耗 恰可觉差
下载PDF
改进的区域生长算法在三维激光点云识别岩体结构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志华 郭戈 +3 位作者 孙钱程 丰光亮 何钰铭 谢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交错分布的结构面构成了岩体中的薄弱部位,准确高效的岩体结构面识别和特征信息提取可为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结构面勘测效率和精度,但目前主流的点云分析算法存在结构面边缘识别模糊、点云分割... 交错分布的结构面构成了岩体中的薄弱部位,准确高效的岩体结构面识别和特征信息提取可为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结构面勘测效率和精度,但目前主流的点云分析算法存在结构面边缘识别模糊、点云分割准确性不能满足结构面特征信息提取精度等问题。因此,考虑岩体结构面点云位置与其邻域的空间关系,利用KD-tree数据结构进行最邻近搜索的体素下采样,在稳健随机Hough变换的基础上改进了区域生长算法,通过多特征值对区域生长分割参数进行修正,依据点云法向量差值和特征终值进行结构面分割,实现了结构面产状、间距、延展度信息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法相比,在室内块体模型组成的24个结构面中,该方法在相同区域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准确率,既能在复杂变化的平面区域保证数据的完整识别,也能在平面的尖锐位置较好地分割边缘点云。利用该方法可以将24个结构面分为6组,并在识别数据中获取对应的结构面特征信息,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角度信息误差约为1°,距离信息误差1cm以内。利用该方法在长江干流蟒蛇寨斜坡岩体中成功识别出3组结构面同时计算各组结构面间距与延展度信息,并采用赤平投影图分析不同结构面组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在室内模型及现场斜坡验证效果良好,可以为岩体结构面识别分割提供稳定且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信息提取 区域生长算法 智能识别 岩体结构面
下载PDF
面向实时环境的车机协同包裹配送路径规划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杏宇 王威 +1 位作者 杨桂松 贾明权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0-19,共10页
针对借助中转点进行跨区域包裹配送的路径规划问题,现有规划方法大多忽略了中转点处实时环境变化对配送效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中转点实时环境的车机协同配送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中转点之间的车辆和无人机的流量与简单环... 针对借助中转点进行跨区域包裹配送的路径规划问题,现有规划方法大多忽略了中转点处实时环境变化对配送效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中转点实时环境的车机协同配送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中转点之间的车辆和无人机的流量与简单环境参数,并将这些参数结合各自到中转点的路段距离来分别计算车辆与无人机的配送成本。考虑到无人机能量与配送截止时间等约束,该方法建立了以最小化配送成本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在两阶段求解,在第一阶段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包裹由车辆配送的路径,在第二阶段搜索出包裹由无人机配送的路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包裹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转点 跨区域包裹配送 路径规划 实时环境 车机协同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优慧 杨志江 叶慧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基于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距离视角解读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机理,并依据2001—2019年中国省(区、市)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形关系,中国环境规... 基于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距离视角解读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机理,并依据2001—2019年中国省(区、市)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形关系,中国环境规制因实际强度整体较弱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样本期末环境规制的实际强度已迈过拐点强度,继续严格实施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行业结构绿色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拐点强度较低,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在中国区域间环境规制政策非均衡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明显较高,而环境规制拐点强度又较低,即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的距离较大,导致东部地区原本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问题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不平衡 拐点强度
下载PDF
基于动态振荡剪切的砒砂岩浆体流变行为研究
14
作者 周琳 胡斐南 +2 位作者 许晨阳 杜伟 张亚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目的]随着全球变暖及强降水极端事件频发,砒砂岩区滑塌泥流灾害可能将不断增加。为探明水-土互馈作用如何导致脆弱岩土松动变形进而发展为泥流,系统认识其演化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方法]以4种典型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开... [目的]随着全球变暖及强降水极端事件频发,砒砂岩区滑塌泥流灾害可能将不断增加。为探明水-土互馈作用如何导致脆弱岩土松动变形进而发展为泥流,系统认识其演化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方法]以4种典型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开展动态振荡剪切下砒砂岩浆体的流变特性研究,探索砒砂岩浆体的液化过程及流变特性。[结果](1)随着剪切应变增加,4种砒砂岩浆体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减小,表现出应变变稀特点。(2)在含水率较低(w<50%)的样品中,紫、棕色砒砂岩浆体与红、白色砒砂岩浆体相比,线性黏弹区的应力和应变更大。在含水率较高(w≥50%)的样品中,红、白色砒砂岩浆体与紫、棕色砒砂岩浆体相比,流动点的应力和应变更大。(3)随含水率增加,4种砒砂岩浆体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线性黏弹区的应力和应变降低。[结论]细颗粒物质可增加浆体在线性黏弹区的抗剪强度和弹性,但细颗粒浆体受含水率影响较大,水分加入后,浆体结构破坏、抵抗变形的能力立即减弱,同时,更容易发生相态转变。粗颗粒的存在使浆体非线性黏弹区弹性主导的范围增大,阻碍浆体的相态转变。该研究结果为砒砂岩区泥流灾害的认识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振荡剪切 泥流 线性黏弹区 流动点 砒砂岩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曲率突变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异物检测方法
15
作者 武星 李兴达 +3 位作者 汤凯 李杨志 张航瑛 陈中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2期67-72,80,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人工巡检航空发动机进气道时存在的准确性差、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曲率突变的进气道异物检测方法;设计一种基于体素网络的点云数据压缩方法,计算压缩点云数据在进气道深度方向上的曲率变化;利用迭代阈... 为了解决目前人工巡检航空发动机进气道时存在的准确性差、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曲率突变的进气道异物检测方法;设计一种基于体素网络的点云数据压缩方法,计算压缩点云数据在进气道深度方向上的曲率变化;利用迭代阈值法计算分割曲率突变点云的动态阈值,通过阈值分割识别曲率突变的异物点云;采用区域生长法将离散的异物点云聚类分割为整体的异物目标;参考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实物搭建了进气道模拟件测试环境,对3种不同尺寸的异物进行了检测定位,异物识别准确率达到95.4%,异物定位精度达到1.46 cm,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检测 点云压缩 目标分割 迭代阈值法 区域生长法
下载PDF
自适应区域生长的复杂曲面点云分割方法
16
作者 张宇 陈新度 +3 位作者 吴磊 甘胜斯 陈玉冰 邱伟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2,77,共6页
机器人自动加工复杂曲面之前,需要对待作业目标曲面进行区域划分,以适配不同的工艺参数。针对现有方法分割复杂曲面点云产生的过分割和欠分割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区域生长的复杂曲面点云分割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动态平滑阈值的自适应生... 机器人自动加工复杂曲面之前,需要对待作业目标曲面进行区域划分,以适配不同的工艺参数。针对现有方法分割复杂曲面点云产生的过分割和欠分割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区域生长的复杂曲面点云分割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动态平滑阈值的自适应生长准则,用于复杂曲面对象的点云分割,以减少过分割现象;其次,提出欠分割判断准则,以判定分割后的点云集,过滤出欠分割区域;然后,将欠分割区域重分割,直到不存在欠分割区域;最后,以扫描陶瓷洁具素坯得到的复杂曲面点云为实验对象,测试了提出方法对复杂曲面点云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分割精度达92.63%、召回率达98.89%、综合评价指标F1分数达95.66,能有效且完备地分割出复杂曲面点云的各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区域生长 点云分割 动态平滑阈值 欠分割判断准则
下载PDF
基于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的MRI图像层间插值方法
17
作者 李静媛 周孟葳 +4 位作者 熊华晖 姬长金 黄晓清 樊婷婷 黄亚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医学影像层间插值对提高图像分辨率十分重要。基于灰度插值的传统算法在处理结构复杂,层间灰度变化大的区域时常会造成组织细节丢失或边缘模糊。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插值算法,从而有效改善插值图像质量。方法构建... 目的医学影像层间插值对提高图像分辨率十分重要。基于灰度插值的传统算法在处理结构复杂,层间灰度变化大的区域时常会造成组织细节丢失或边缘模糊。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插值算法,从而有效改善插值图像质量。方法构建一种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算法。通过将线性插值图像与同位置原始扫描图像之间的对比构建误差图像并确定出高误差区域。对非高误差区域使用线性插值。对于各高误差区分别采用对应点匹配方法处理:首先根据每个区域的局部信息确定其对应于点对匹配度误差函数最小误差的最优参数组,然后为区域内每个插值点找到两侧图像上的最佳匹配点对用于该插值点灰度计算。将此方法应用于轴、矢、冠状位方向系列扫描图像的层间插值,将插值图像与同位置原始扫描图像的均方差作为评价插值质量的标准。结果与其他算法插值结果相比,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算法可显著降低插值误差,矢状位图像插值结果的改善尤为突出。与整体对应点匹配算法插值结果相比,其误差平均值降低达19%,有效改善了原高误差区域的插值质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插值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算法在处理复杂组织边界区域插值时的不足,显著提高图像层间插值的精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影像 医学图像层间插值 对应点匹配插值 局部区域方法
下载PDF
基于V1区种子点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脑部功能连接的变化
18
作者 臧苗苗 范彩媚 +6 位作者 姜建 邵毅 王丽君 曾璐瑶 易澄 武天硕 李汉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基于V1区种子点(ROI)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NTG患者14例(NTG组)及健康对照者14例(HC... 目的基于V1区种子点(ROI)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NTG患者14例(NTG组)及健康对照者14例(HCs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后对两组受试者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软件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双侧V1区作为ROI,分别计算其与全脑体素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并比较组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得到V1区ROI和全脑的功能连接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NTG组患者与V1区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s组受试者相比,NTG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杯盘比、24 h平均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左、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G组患者与V1区异常功能连接脑区功能连接值均与RNFLT具有相关性(P<0.05)。ROI1-左侧额上回、ROI1-右侧额上回、ROI2-左侧扣带回和ROI2-右侧额中回与RNFLT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与HCs组受试者相比,NTG组患者与右侧ROI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额上回及右侧额上回;与左侧ROI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为左侧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结论相较于健康人,NTG患者某些特定大脑区域与V1区的功能连接有显著改变,包括双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额中回。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区域可能由NTG引起的视觉功能障碍导致视觉和认知情绪处理脑区的功能损伤,这可能是NTG患者潜在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技术 V1区种子点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建的静爆场破片检测方法
19
作者 刘金龙 邵伟平 郝永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207,共6页
针对靶场静爆试验中破片统计分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三维重建的破片检测方法。引入点云分割中的自适应阈值,有效保留三维点云的细节信息,增强了算法对靶场不同场景应用的泛化能力。针对大数量点云处理效率不佳的问题,... 针对靶场静爆试验中破片统计分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三维重建的破片检测方法。引入点云分割中的自适应阈值,有效保留三维点云的细节信息,增强了算法对靶场不同场景应用的泛化能力。针对大数量点云处理效率不佳的问题,采用点云法向量预先验证的方法,再结合颜色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有效降低了检测误差和漏检概率,提升了破片检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达到95%,破片弹着点误差小于4%,可以有效地分割出破片的着靶参数,为后续破片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点云分割 自适应阈值 区域生长 法向量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的建筑物识别方法
20
作者 方淑燕 赵健乐 +1 位作者 王辛 赵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7-100,共4页
以三维激光雷达数据为基础进行目标自动检测识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传统的以人工判读识别目标的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从海量数据中确定目标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的建筑物识别方法。通过使用改进后的金字塔方法构... 以三维激光雷达数据为基础进行目标自动检测识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传统的以人工判读识别目标的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从海量数据中确定目标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的建筑物识别方法。通过使用改进后的金字塔方法构建三维激光雷达点云,鉴于三维激光点云具有地物本身的语义信息,可根据点云的多尺度复杂地物特征实现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自动分类,对分类后的非地面点进行区域生长分割,通过点云与建筑物平面特征的匹配,确定建筑物的识别结果。整个方案实现过程清晰、简单,而且该方法的实现对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不高,能够从海量三维激光雷达数据中快速、准确地识别类建筑物,正确率高达81.25%,在目标识别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 金字塔方法 点云分割 智能识别 区域生长分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