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under the New Normal
1
作者 李圣军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3-67,共5页
目前, 中国农村治理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农村财产权市场化、农村成员权二元化和农村党建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农村开始从“静” 向“动” 转变.农村政经社“三位一体” 的传统治理模式建立于“静” 的基础之上,呈现... 目前, 中国农村治理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农村财产权市场化、农村成员权二元化和农村党建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农村开始从“静” 向“动” 转变.农村政经社“三位一体” 的传统治理模式建立于“静” 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政经社高度一体, 治理方式行政化、决策方式集权化、管理内容综合化的特点; 而新型“协商民主” 治理模式则建立于“动” 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概括为:党支部统一领导、政经社相对分离、群众组织积极参与.在“协商民主” 治理模式下,各类组织宏观一体、微观独立,保持“形散而神不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基层治理 模式转型
下载PDF
Building Innovativ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Rur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China
2
作者 Fu Jingjing Cui Hongrn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2-283,共12页
One of the major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allenges in China is the pollution risks in rural areas.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countryside has become the main battlefield... One of the major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allenges in China is the pollution risks in rural areas.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countryside has become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 route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mmonly accepted procurement strategie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Henc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PP route could be adopted in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s an innovative governance strategy. The most valuable contribution of the PPP has been filling the gap of lack of implementation by governments. However,due to the peculiarity and complexity of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it is argued that current approaches to deliberative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ncern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need to acknowledge insights from both the economic theory and open source theory concern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norms so that they can b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污染风险 环境管理
下载PDF
乡村景观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及动力学机制研究
3
作者 谷康 王怡舞 王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制,认为国家对...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制,认为国家对乡村的定位决定景观治理目标与重点,土地、人口管理、经济产业等制度改革引导乡村治理的潜力挖掘,行政财政体制制约乡镇的治理效能,社会文化嬗变加速治理程序的价值转向。最后,基于演变路径提出建议,以期探索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的乡村景观建设与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治理模式 历史变迁 演变路径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转型及其路径创新
4
作者 廖天虎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重点在于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即应树立“治理有效”的理念,实现基层多方主体协同有效治理。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在于推进乡村政治、自治、法治、德治、心治和智治的“六治”融合发展,即政治为引领,自治为组织基... 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重点在于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即应树立“治理有效”的理念,实现基层多方主体协同有效治理。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在于推进乡村政治、自治、法治、德治、心治和智治的“六治”融合发展,即政治为引领,自治为组织基础,法治为制度保障,德治为价值标准,心治为系统支持,智治为支撑体系。此外,还应积极运用科技化手段和大数据平台优势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以此构建多方治理和为民服务的多种模式,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主体多样化、治理精细化和功能完善化。通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模式创新 转型 智慧化
下载PDF
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金绍荣 罗锐 +1 位作者 任赞杰 刘柯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赓续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农民奋斗意志,是当前基层治理中农民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2018年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基层政府治理... 赓续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农民奋斗意志,是当前基层治理中农民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2018年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基层政府治理水平与农民奋斗价值观呈正相关,即基层政府治理水平越高,农民越倾向于认为“努力工作能有回报”,越发增强“对未来的信心”;第二,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来实现;第三,高水平的基层政府治理正向促进了建档立卡农民和非建档立卡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塑造,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建档立卡农民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治理水平 农民价值观 有序PROBIT模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唐魏 李月起 +3 位作者 李成勋 郭金来 贾华强 邓纯东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农业强国的新阶段,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技术经济效应与影响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宏观数据,利用多种模型、多种测度思路对两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 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农业强国的新阶段,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技术经济效应与影响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宏观数据,利用多种模型、多种测度思路对两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替换变量以及缓解内生偏误后,该项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化乡村治理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第三,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以“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这种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农村现代化 DID模型 智慧城乡 乡村振兴与治理
下载PDF
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7
作者 张会吉 陈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44,共13页
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 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村民自主治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多中心治理4种主要模式,并深入比较4种治理模式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4种模式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各有利弊,且适用环境不尽相同。距县城、中心镇较远,宗亲关系密切和农户较为分散的村落适宜推行村民自主治理模式;人口较为集聚且政府治理能力强的村落适宜推行政府治理模式;资源禀赋强、人文历史和交通条件好的村落适宜推行市场治理模式;村落发展较好且利益联动机制较为完善的村落,适宜推行多中心治理模式。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后续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针对政府治理成本大、市场进出机制不完善和村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从政府、市场和村民等视角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乡村人居环境 治理模式 政策启示 典型村落
下载PDF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乡村数字化治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穆星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测区实景三维模型,利用3D 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该村的数字化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将实景三维模型与综合治理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平台空间量测分析、规划设计及乡村管理等多种功能,此结果对提... 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测区实景三维模型,利用3D 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该村的数字化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将实景三维模型与综合治理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平台空间量测分析、规划设计及乡村管理等多种功能,此结果对提升乡村数字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数字化治理 实景三维模型 综合管理平台
下载PDF
SFIC模型视角下农村河流协同治理研究——基于南通市X镇生态河建设的个案分析
9
作者 杨钰雯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农村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因其存在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治理的复杂性,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依托协同治理理论,构建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基于南通市X镇生态河建设项目的个案,在深度探析其在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 农村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因其存在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治理的复杂性,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依托协同治理理论,构建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基于南通市X镇生态河建设项目的个案,在深度探析其在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及协同效果等方面治理困境的基础上,从构建激励机制、催化作用、保障体系、沟通交流平台和监督评估体系多角度提出完善之策,以期改善农村水环境,实现农村河流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河流 协同治理 水环境治理 SFIC模型 生态河建设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乡村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为例
10
作者 侯依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理”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为共建共治共享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我国牧区生态治理提供一种创新思路。该文以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以草场整合为合作基础,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和互惠合作机制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保障草原生态保护、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牧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多元主体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史密斯模型视角下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研究--以F县H镇为例
11
作者 陈雨露 李亚 郝邹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69-73,共5页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密切相关,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密切相关,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并有效推进政策自上而下的传导,这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及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对F县H镇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过程的实地调研,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多角度分析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基层政府更有效地落实产业振兴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政策 政策执行 史密斯模型 基层政府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A case study of Longxi County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被引量:5
12
作者 WU Shanshan MA Libang +1 位作者 TAO Tianmin DOU Haoji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7期1297-1320,共24页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thinking ideas and so forth of rural residents in a certain region.In this paper,213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Longxi County...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thinking ideas and so forth of rural residents in a certain region.In this paper,213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Longxi County of the Loess Hilly Area,China are taken as evaluation unit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d the vari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at a village scale,and proposed a governance model based on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social space quality levels of individual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show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township seats to outward.The eastern part of Longxi County has a relatively high education level and living standard,and the western part has a relatively high population stability level and income level.(2)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is mainly in a ring structure,supplemented by the interlaced structure.The core area is the towns and their surrounding areas,while the transition area,marginal area,and other areas are expanded around the core area.(3)Social forces and spatial effects jointly shape the variation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Social organizations provide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allocation of elements,and interweaving with the spatial effects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cial space quality.(4)The governance models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retaining the rural“people”,optimizing the rural“land”,and developing the rural“industry”,so as to improve the rural centripetal force,core force,inner thrust,and source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spatial stru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governance model Longxi County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原文传递
新乡贤治村的理解模式构建:反思与出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宗峰 许江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构建合理的理解模式来把握新乡贤治村的社会历史实质,对于优化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特定意义。在深入反思精英主导、社会资本、经纪代理和行动网络四种典型理解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种关于新乡贤治村的乡村公共领域重塑理解模... 构建合理的理解模式来把握新乡贤治村的社会历史实质,对于优化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特定意义。在深入反思精英主导、社会资本、经纪代理和行动网络四种典型理解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种关于新乡贤治村的乡村公共领域重塑理解模式。在乡村公共领域重塑理解模式下推进新乡贤治村,需要坚持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权威与社会权威、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树立整体重构与系统生成观念,不断拓宽新乡贤及其组织养成路径,完善新乡贤治村运行方式,强化新乡贤治村合作体系,优化新乡贤治村事务治理结构,以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理解模式
下载PDF
数字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环境治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莉 王伟婷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2,共6页
文章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机制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然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 文章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机制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然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城乡二元结构在数字经济助力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运用剔除特殊值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数字经济的正向效应显著,中游地区表现乏力;长江下游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调节效应显著,中游地区调节效应存在但并不显著,上游地区调节效应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环境治理 调节效应模型
下载PDF
乡村治理、社会资本与农村收入差距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明忠 魏滨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36,共21页
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2014—2018年多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探究乡村治理改善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治理改善可以显著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且这一基本结论在... 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2014—2018年多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探究乡村治理改善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治理改善可以显著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且这一基本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和双稳健的IPWRA模型估计后依然成立。基于不同收入来源,乡村治理改善有利于缩小农村的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乡村治理改善具有“益贫性”特点,在缩小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此外,社会资本的嵌入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而且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乡村治理改善助力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具有协同效应;异质性方面,乡村治理改善对中西部地区、非农型以及高人力资本农村家庭的内部收入不平等产生更为显著的缓解效应。可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收入差距 社会资本 IPWRA模型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居民化”后文化心理认同的实证研究——以温州若干乡村城镇化新型社区为范例
16
作者 康达 邱旭光 张哲峰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3-78,共6页
城中村的改造,使乡村直接城市化,村落生活模式进入社区生活模式。生活环境转换引起了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等问题。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由传统村落向现代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变革的需要。通过考察温州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居民化”后文化心理认... 城中村的改造,使乡村直接城市化,村落生活模式进入社区生活模式。生活环境转换引起了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等问题。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由传统村落向现代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变革的需要。通过考察温州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居民化”后文化心理认同的现状,采用了TOPSIS(优劣解距离法)等方法对7个社区在婚姻观念的变化等11个影响因素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社区间文化心理认同内在关联与特征,为探索有效的乡村文化治理策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乡村文化治理 影响因素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基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路径探析--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
17
作者 李静 张小楠 马腾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252-255,共4页
新疆基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的更好推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要求,是助推边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论述了新疆基层政府在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为提... 新疆基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的更好推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要求,是助推边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论述了新疆基层政府在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为提升新疆基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执行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以下4个改进措施:深入调查、优化政策,突出文化惠民工程顶层设计优势;多方参与、引进人才,建设高效的文化惠民工程队伍;强化教育、提高认知,鼓励群众参与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投入、营造氛围,改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模型 乡村振兴 基层政府 文化惠民工程 新疆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乡村集体典型治理功能的历史分析
18
作者 董颖鑫 吴飞燕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2,共8页
中国共产党一旦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大农村,都广泛树立乡村集体典型引导乡村治理,把抽象宏大的政治追求具象化为乡村典型的微观生动治理实践,以其实然性展示新制度下乡村治理的应... 中国共产党一旦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大农村,都广泛树立乡村集体典型引导乡村治理,把抽象宏大的政治追求具象化为乡村典型的微观生动治理实践,以其实然性展示新制度下乡村治理的应然性。乡村集体典型不只是根据中国传统和革命经验打造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亮丽象征物,在其历史更替中更是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故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经验。在这些故事和经验中,可以体察到乡村集体典型以村庄治理实现国家意图的努力,或勇于表达对于国家的政治忠诚立场,或具体示范符合国家要求的乡村整合进路,或以超前创新引领乡村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集体典型 政治忠诚 政治整合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静 孙晋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率的关键手段。借助协同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现状,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阐释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农... 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率的关键手段。借助协同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现状,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阐释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认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率有待提高,政府是核心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呈多主体协同趋势,治理主体利益、农村体育资源、农村社会资本、农村体育制度是影响协同治理的主要因素。由此,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模式,并从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影响机制、建立高效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模式构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炜 赵一夫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0-1349,共10页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出发,以城乡空间均衡发展为前提,聚焦大城市边缘区特殊空间区位,在科学理解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概念特征基础上,梳理社会经济变化驱动下的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出发,以城乡空间均衡发展为前提,聚焦大城市边缘区特殊空间区位,在科学理解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概念特征基础上,梳理社会经济变化驱动下的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发展历程,构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逻辑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得到以下结论: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要素交流日益频繁,大城市边缘区乡村具有功能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和组织结构体系化等特征,由此对应乡村物质空间治理、社会空间治理和空间权利治理3方面内容。②政府、村集体、企业及其他社会主体不断参与到乡村空间治理过程中,各治理主体在乡村物质空间治理、社会空间治理和空间权利治理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治理行为机制。③基于多元主体权力配置关系的不同,文章提炼出5种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型、政企联合型、内生驱动型、村企联合型、多元协作型,不同类型具有相应优势和缺陷。基于以上研究,以期为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域类型的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城市边缘区 乡村空间治理 城乡空间均衡发展 乡村空间治理机制 乡村空间治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