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Value of the Polder System in Gaochun,Nanjing
1
作者 Bohan Tang Xuqiang Zhan Jie Zhang 《Built Heritage》 CSCD 2019年第1期47-58,共12页
Polder is a unique form of reclaimed farmland steeped in human history of long-term adaptation to nature.It embodies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ies and the culture of the agricult... Polder is a unique form of reclaimed farmland steeped in human history of long-term adaptation to nature.It embodies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ies and the culture of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providing great value in term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The polder system in Gaochun,Nanjing was born out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use of the lakeside intertidal zone and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Jianghuai pold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However,because of neglect of its heritage value,the Gaochun polder system is facing the impact of farmland modernisation,and it is urgent to affirm its value and implement dynamic protection.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Gaochun polder system,and evaluates its heritage valu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GIAHS(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from aspects of(1)food and livelihood security;(2)agro-biodiversity;(3)local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systems;4)cultures,value systems and social organisations;and 5)landscapes features.Based on our recogni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value of the Gaochun polder system,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ts dynamic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while maintaining its productive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der Gaochun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agricultural heritage GIAHS
原文传递
POLDER-2/PARASOL卫星气溶胶业务产品在北京地区的验证分析(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学花 陈洪滨 +3 位作者 林龙福 韩志刚 Philippe Goloub 章文星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利用地面AERONET/PHOTONS气溶胶观测网北京和香河站点的资料,在北京地区对POLDER-2/PARASOL卫星多角度偏振信息获得的气溶胶反演产品进行了验证分析。地基AERONET/PHOTONS观测网的体积谱分布资料分析显示,在北京地区气溶胶尺度分布的细... 利用地面AERONET/PHOTONS气溶胶观测网北京和香河站点的资料,在北京地区对POLDER-2/PARASOL卫星多角度偏振信息获得的气溶胶反演产品进行了验证分析。地基AERONET/PHOTONS观测网的体积谱分布资料分析显示,在北京地区气溶胶尺度分布的细粒子截断半径约为0.3μm。将POLDER-2/PARASOL卫星气溶胶业务产品和重新定义的地基AERONET/PHOTONS细模态(半径r<0.3μm)气溶胶光学厚度(AOT)比较,两者在北京地区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卫星的气溶胶业务反演产品表征了主要来自人类污染排放的细粒子气溶胶贡献。然而,由于POLDER系列卫星业务反演方法固定了埃斯屈朗(ngstrm)指数的变化范围是1.8~3.0,造成了细粒子贡献占绝对主导的局限。由地基AERONET/PHOTONS观测资料的分析可知,这个埃斯屈朗指数的先验值远远大于北京地区的地基测量结果,导致了POLDER业务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偏低,埃斯屈朗指数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polder PARASOL 体积谱分布 偏振反射率
下载PDF
POLDER多角度、多通道偏振探测器对地遥感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洪滨 范学花 韩志刚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6年第2期83-92,共10页
由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于2004年12月18日发射的PARA SOL(Po larization&A n isotropy of R eflectances for A tm ospheric Sciences coup led w ith Observations from a L idar)卫星,是法国和美国合作的“卫星列车”(“A-T rai... 由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于2004年12月18日发射的PARA SOL(Po larization&A n isotropy of R eflectances for A tm ospheric Sciences coup led w ith Observations from a L idar)卫星,是法国和美国合作的“卫星列车”(“A-T rain”)计划中的一员,上面主要搭载了POLDER(Po larization and D irectionality of the E arth's R eflectances)仪器,可以通过全球观测,从空间收集地气系统反射太阳辐射的偏振性和方向性数据。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地表、大气气溶胶及云的多种特性,这些信息是改进气候数值模式所必需的。主要以POLDER仪器为例,就多光谱、多角度和多偏振联合遥感观测地气系统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SOL卫星 polder 偏振反射率
下载PDF
用多角度POLDER数据验证互易原理在遥感像元尺度的适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强 李小文 王锦地 《遥感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利用ADEOS POLDER多角度遥感数据 ,从统计意义出发 ,对光照与观测角度互易的观察对进行考察 ,发现在POLDER数据中存在不可忽略的不互易现象 ,以文中定义的不互易度来衡量 ,可见光波段不互易度可达 1.0 ,红外波段不互易度可达 0 .3。两... 利用ADEOS POLDER多角度遥感数据 ,从统计意义出发 ,对光照与观测角度互易的观察对进行考察 ,发现在POLDER数据中存在不可忽略的不互易现象 ,以文中定义的不互易度来衡量 ,可见光波段不互易度可达 1.0 ,红外波段不互易度可达 0 .3。两个方向上计算NDVI的偏差可达 0 .2。分析了不互易度与NDVI和海拔的相关性 ,发现不互易性与地表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并提出地物光谱反射弱的数据不互易度大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易原理 二向反射 polder 遥感像元尺度
下载PDF
POLDER水色大气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民伟 唐军武 +1 位作者 陈良富 丁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100,共6页
基于POLDER多角度观测数据,对其大气校正算法进行了研究。该大气校正算法中,大气分子散射利用多次散射加偏振的精确瑞利散射来计算,同时,对太阳耀斑及白帽散射进行了校正。由本文大气校正算法可以反演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海水反射率,... 基于POLDER多角度观测数据,对其大气校正算法进行了研究。该大气校正算法中,大气分子散射利用多次散射加偏振的精确瑞利散射来计算,同时,对太阳耀斑及白帽散射进行了校正。由本文大气校正算法可以反演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海水反射率,与POLDER二级产品相比表明,利用该算法反演所得产品效果较好,相对误差在10%左右,从而为未来中国多角度水色遥感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der 水色 大气校正
下载PDF
西苕溪流域[土斗]-圩田传统人居体系成因及特征
6
作者 孙瑾璐 王晴 郭巍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湖州西苕溪流域[土斗]-圩田是本土先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创造的一种地域性景观。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对[土斗]-圩田传统人居智慧的探讨不仅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运用生态思想应对灾害,还可以为该地区文化景观... 【目的】湖州西苕溪流域[土斗]-圩田是本土先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创造的一种地域性景观。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对[土斗]-圩田传统人居智慧的探讨不仅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运用生态思想应对灾害,还可以为该地区文化景观的更新设计提供指引。【方法】以西苕溪流域平原地区[土斗]田、圩田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土斗]-圩田景观水利、农业以及聚落系统的特征。【结果】西苕溪流域[土斗]-圩田人居体系存在整体性与差异性特征。从上游至下游,水网越来越稠密,农地越来越破碎,聚落密度先升高后降低,聚落规模则先减小后增大,聚落选址与形态和水系的耦合关系越来越明显。【结论】[土斗]-圩田传统人居体系的形成是适应并改造自然的结果。结合场地特征,提出优化水网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保护传统村落等策略,可指导场地未来的更新设计,并为其他地区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体系 文化景观 [土斗]-圩田景观 西苕溪流域 形态学研究 ArcGIS分析法
下载PDF
Retrieval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the Beijing Area Using POLDER/PARASOL Satellite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被引量:7
7
作者 范学花 陈洪滨 +2 位作者 林龙福 韩志刚 Philippe GOLOUB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99-1107,共9页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Beijing and Xianghe under several typical weather conditions (clear sky, light haze, heavy pollution and dust storm) are derived from POLDER (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the E...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Beijing and Xianghe under several typical weather conditions (clear sky, light haze, heavy pollution and dust storm) are derived from POLDER (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the Earth's Reflectances)/PARASOL (Polarization and Anisotropy of Reflectances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coupled with Observations from a Lidar) multi-directional, multi-spectral polarized signals using a more reliable retrieval algorithm 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operational retrieval algorithm of POLDER/PARASOL group and the ground-based AERONET (AErosol RObotic NETwork)/PHOTONS (PHOtometrie pour le Traitement Operational de Normalisation Satellitaire) measurem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aerosol optical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the improved algorithm agree well with AERONET/PHOTONS measurement. The retrieval accuracies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 and effective radius are 0.06 and 0.05 μm respectively, which are close to or better than the required accuracies (0.04 for AOT and 0.1 μm for effective radius) for estimating aerosol direct for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der/PARASOL polarized reflectance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ERONET/PHOTONS
下载PDF
用航空POLDER测量仪获取的方向性信息增强对北方森林冠层的识别(英文) 被引量:10
8
作者 P.Bicheron M.Leroy O.Hautecoeur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S1期157-162,共6页
POLDER(地球反射极化和方向)仪器在BOREAS实验中曾搭载NASA的一架C130飞机飞行。在BOREAS的南部地区,POLDER获取了各种实验场地上的BRDF测量值。森林覆盖地区的大的热点特征,以及十个地区上... POLDER(地球反射极化和方向)仪器在BOREAS实验中曾搭载NASA的一架C130飞机飞行。在BOREAS的南部地区,POLDER获取了各种实验场地上的BRDF测量值。森林覆盖地区的大的热点特征,以及十个地区上的镜面反射分量得到了描述。该文通过POLDER的测量数据,对向常规的光谱特征中加入通过遥感获得的方向性特征后,对各种森林覆盖的分类和区分能力的提高给出了定量化的解。当将方向信息加入常规光谱信息后,采用无监督分类时,类间耦合矩阵的各项显著减小(减小倍数为2-5倍)。这一事实证明了用遥感方向特征可以增强对BOREAL森林覆盖的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der测量仪(地球极化与方向反射测量仪) 热点 方向性信息
下载PDF
POLDER仪器的原理和性能(上) 被引量:5
9
作者 Y.Andre 李玲 《红外》 CAS 1997年第11期1-8,共8页
POLDER(地球反射比的偏振化和指向性)仪器是一台在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区中测量被地球大气系统反射的太阳辐射的偏振化和指向性而设计的宽视场辐射计。POLDER的原始仪器概念在13个不同视角下观测仪器刈幅中一次通过的任一目标的能力。对于... POLDER(地球反射比的偏振化和指向性)仪器是一台在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区中测量被地球大气系统反射的太阳辐射的偏振化和指向性而设计的宽视场辐射计。POLDER的原始仪器概念在13个不同视角下观测仪器刈幅中一次通过的任一目标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视角,在8个窄的光谱波段中对目标成象,其中的3个通道处在三个不同偏振角下。POLDER多使命的科学目标提出了苛刻的辐射度和几何学要求:本文描述POLDER,仪器的特性以及在飞行模型上测得的飞行前的性能。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POLDER安装在日本空间局国家空间发展局(NASDA)研制的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平台上。卫星将于1996年8月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观测 多光谱摄象机 偏振计 辐射计 polder
下载PDF
通过航空POLDER数据估计地表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英文)
10
作者 Y.Kawata K.Takemata T.Yonekura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S1期26-32,共7页
研究中,通过选择目标区的POLDER图象数据来估计目标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其主要结果可简述如下:1)我们发展了一种大气纠正算法,它适用于源自POLDER传感器的图象数据格式。通过这种算法,将连续的不同视角的POLD... 研究中,通过选择目标区的POLDER图象数据来估计目标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其主要结果可简述如下:1)我们发展了一种大气纠正算法,它适用于源自POLDER传感器的图象数据格式。通过这种算法,将连续的不同视角的POLDER陆地图象转化为一系列表面反照率图象,该过程考虑了多次散射。2)然后,选定21个目标区,包括河流、水塘、城市、道路、森林等,其光谱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通过连续的反照率图象来估计。研究发现,水表面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550nm,650nm,850nm处呈现朗伯体特征,同时发现有植被覆盖地表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在550nm和650nm处大致为各向同性,而在850nm处则表现为各向异性。该文给出了所有靶区按经验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的拟合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der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 大气纠正 多次散射
下载PDF
ART模型不同角度下反演雪粒径参数分析
11
作者 秦梦 《河南科技》 2023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目的】渐近辐射传输模型是可见光短波红外谱段一种典型的积雪二向反射率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反演有效雪粒径以及表征雪污染特性的中间参量来模拟二向反射。但目前不同角度下雪的二向反射观测值存在差异,进而可能影响雪参数反演结果与... 【目的】渐近辐射传输模型是可见光短波红外谱段一种典型的积雪二向反射率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反演有效雪粒径以及表征雪污染特性的中间参量来模拟二向反射。但目前不同角度下雪的二向反射观测值存在差异,进而可能影响雪参数反演结果与在此基础上的二向反射计算值。基于此,本研究将开展不同角度下的雪粒径反演结果对比分析。【方法】基于POLDER多角度数据集开展ART模型分析。【结果】不同角度下有效雪粒径的反演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其差异性在27%~56%之间。【结论】有效雪粒径反演偏离较大的值主要集中在相对方位角主平面60°范围和观测天顶角大于50°的观测范围内,在应用单角度卫星数据时,建议剔除这部分角度下的反射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辐射传输模型 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雪粒径 polder
下载PDF
Evolution of the historical polder landscape in the ancient Danyang wetland,lower Yangtze River,China,during the last 3000 years
12
作者 HU Xiaosi WU Li +7 位作者 ZHUANG Yijie WANG Xinyuan MA Chunmei LI Linying GUAN Houchun LU Shuguang LUO Wenjing XU Ziy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2053-2073,共21页
Polder is a type of irrigation field unique to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of China.It is a product of long-term and ingenuous human modifications of wetland landscapes.In the pre-Qin Period,3000 years ago,the poldered ar... Polder is a type of irrigation field unique to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of China.It is a product of long-term and ingenuous human modifications of wetland landscapes.In the pre-Qin Period,3000 years ago,the poldered area of eastern Wuhu city was once a large lake called the ancient Danyang wetland.The 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polder technology to the area during the Wu and Yue Kingdoms perio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t into an agricultural area.With an accelerating rate of land reclamation under a changing late-Holocene regional climate,the ancient Danyang wetland became an aquatic system strongly influenced by intensifying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In this study,based on field survey data,historical documents,and remote-sensing and archaeological data,we reconstruc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der landscape over the last 3000 years and identified their structural diversity.We found that polder landscapes began to emerg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land reclamation intensified in the Three Kingdoms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Song Dynasty before eventually reaching the peak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reloca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to low-altitude areas also marked the expansion of poldered field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wetland to the southeast and northwest.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polder landscape are related to regional climate conditions,changing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es,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succeeding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Danyang wetland polder landscape climate chang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lower Yangtze River
原文传递
基于HJ-1 CCD数据的地表反照率反演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长奎 刘强 +3 位作者 闻建光 李丹 于坤 张宗贵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3,共6页
波段设置的有限性以及有限的观测角度限制了HJ-1 CCD数据在地表反照率反演方面的应用。该文利用高质量的POLDER-BRDF(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数据集分别在植被、裸土、冰雪地物覆盖下模拟了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CCD 4个波段的地表方向反射率的... 波段设置的有限性以及有限的观测角度限制了HJ-1 CCD数据在地表反照率反演方面的应用。该文利用高质量的POLDER-BRDF(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数据集分别在植被、裸土、冰雪地物覆盖下模拟了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CCD 4个波段的地表方向反射率的短波波段地表黑空反照率(直入扇出反照率)和白空反照率(扇入扇出反照率);基于太阳和传感器观测几何原理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格网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构建了基于CCD 4个波段地表方向反射率和短波波段地表反照率估算模型;选取黑河高质量的HJ-1 CCD数据开展了短波波段地表黑、白空反照率的反演实验,并利用实测的地表反照率数据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满足验证条件的23组数据中,有21组数据的绝对误差在0.0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 CCD polder—BRDF 地表方向反射率 地表反照率
下载PDF
湖州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生态空间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志永 唐晓岚 罗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借助于GIS和RS技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影响生态环境的10个因子进行单因子及综合因子评价,分析湖州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生态空间的环境敏感程度及敏感区分布,构建研究区生态空间敏感性评价体系及生态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 借助于GIS和RS技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影响生态环境的10个因子进行单因子及综合因子评价,分析湖州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生态空间的环境敏感程度及敏感区分布,构建研究区生态空间敏感性评价体系及生态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空间敏感性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呈现边缘高、中心高、周边低的趋势,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为西南部(高程>600 m)及西北部,高、较高敏感区面积为500.06 km^2,占总面积的25.55%。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生态空间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区域内圩田水网布局错位、植被指数较低、溇港淤泥堵塞及高海拔区域圩田供水不足等,地理、自然、人文等因素是影响该区域生态空间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减少干扰等措施来保护塘浦(溇港)圩田的生境,形成对该区整体生态系统有支撑能力的空间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浦(溇港) 圩田系统 生态空间 敏感性评价 湖州市
下载PDF
四湖排水系统优化运行规划的模型化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宪台 欧光华 +3 位作者 龙子泉 郭宗楼 方崇惠 龙德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5,共5页
本文是中、加合作“四湖优化调度研究”成果之一部分.它采用多种系统分析方法,发展了大型圩区排水系统优化运行规划的模型化方法,提出包括调度模型和基本资料模型的完整模型体系.文中重点介绍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和模拟模型的结构、... 本文是中、加合作“四湖优化调度研究”成果之一部分.它采用多种系统分析方法,发展了大型圩区排水系统优化运行规划的模型化方法,提出包括调度模型和基本资料模型的完整模型体系.文中重点介绍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和模拟模型的结构、基本特性与功能.经四湖中下区排水系统应用表明:模型仿真性较好,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区 排水系统 模型化方法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试验遗传算法的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最优规划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礼兵 程吉林 金菊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9-1263,1269,共6页
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最优规划是一个多维、非线性复杂系统优化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试验优化设计思想的试验遗传算法,即在标准遗传操作中增加了均匀设计、正态随机和摄动调优等试验操作技术。某圩区排水系统最优规划实例表明,与可分规划... 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最优规划是一个多维、非线性复杂系统优化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试验优化设计思想的试验遗传算法,即在标准遗传操作中增加了均匀设计、正态随机和摄动调优等试验操作技术。某圩区排水系统最优规划实例表明,与可分规划法及简单遗传算法相比,试验遗传算法能严格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且操作简单,计算效率更高。由于该算法兼顾了整体空间的种群多样性和局部空间极小值的搜索效率,同时能根据需要自动调整计算精度,因此较易获得复杂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遗传算法 平原圩区 除涝排水 非线性优化
下载PDF
基于圩田缓冲系统的自适应性城市设计方法论——武汉新区四新地区概念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邬峻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以武汉新区四新地区概念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优胜方案为案例,对正统物质规划中的"非水既土,非土既水"的刚性水地关系提出挑战。从分析现有问题入手,通过引入荷兰圩田缓冲系统,利用多样化规划手段、产业结构群、土地利用模式... 以武汉新区四新地区概念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优胜方案为案例,对正统物质规划中的"非水既土,非土既水"的刚性水地关系提出挑战。从分析现有问题入手,通过引入荷兰圩田缓冲系统,利用多样化规划手段、产业结构群、土地利用模式来重构一种新型的、基于多样选择的、可适应性的水地关系。所提倡的自适应性设计方法论将一部分水地界面形态交给圩田缓冲系统去自适应性地生成,而非由规划师一锤定音式地按单一形式预先在规划图纸上完全界定。这种设计新思维引入自适应性作为设计手段之一来防止人类正统物质性规划方法对现存自然生态系统的同化与破坏。进而重构"人—水—地"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使人、城市空间、景观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同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圩田缓冲系统 自适应性水地关系 多样化产业结构群 多样化土地利用模式 自然生态系统
下载PDF
“流动城市”:荷兰城市地表水系统规划发展和设计模型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雅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4期64-68,共5页
近年来针对国内频发的城市内涝问题,讨论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城市小排水系统上,而对于大排水系统,即城市地表水系统的设计,则是一片空白。对于许多老城区,由于地下排水系统无法推倒重来,地表水系统的设计成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重要手... 近年来针对国内频发的城市内涝问题,讨论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城市小排水系统上,而对于大排水系统,即城市地表水系统的设计,则是一片空白。对于许多老城区,由于地下排水系统无法推倒重来,地表水系统的设计成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从城市设计层面出发,通过对荷兰城市地表水系统规划思路的变迁和设计模型的解读,为我国城市解决内涝问题和地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田景观 流动城市 地表水系统 城市绿带 规划模型
下载PDF
清代皖江圩区自然灾害论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崔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清代皖江流域灾害多发,具有受灾面积大、受灾程度不同、水旱灾害交替发生的特点。自然灾害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引起移民流民增加、抗粮抢粮行为发生、粮价上涨等社会问题,使得圩民生活雪上加霜,威胁了社会的安定。
关键词 皖江 圩区 自然灾害 社会问题
下载PDF
圩区缓冲式排水模式应用条件的研究
20
作者 周永潮 李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74-77,共4页
针对缓冲式排水模式的管道调蓄容积小、超载运行、淹没出流等不利因素,以上海新江湾城为对象建立了管网与河网的耦合水力模型,研究了缓冲式排水模式安全适用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对综合径流系数为0.5~0.6的缓冲式排水系统,当河道设计... 针对缓冲式排水模式的管道调蓄容积小、超载运行、淹没出流等不利因素,以上海新江湾城为对象建立了管网与河网的耦合水力模型,研究了缓冲式排水模式安全适用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对综合径流系数为0.5~0.6的缓冲式排水系统,当河道设计常水位与设计地面标高之差为1.2m时,应使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系统的安全排距<500m;当设计最高水位与设计常水位之差为0.5~0.6m时,应使圩区的安全水面率≥5%。这一研究成果为缓冲式排水模式的安全性评价与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区 缓冲式排水模式 排距 水面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