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eward-moving recurrent auroral arcs associated with impulse-excited standing hydromagnetic waves 被引量:1
1
作者 HuaYu Zhao Xu-Zhi Zhou +8 位作者 Ying Liu Qiu-Gang Zong Robert Rankin YongFu Wang QuanQi Shi Xiao-Chen Shen Jie Ren Han Liu XingRan Chen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19年第4期305-313,共9页
In Earth's high-latitude ionosphere, the poleward motion of east–west elongated auroral arc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standing hydromagnetic waves, especially when the auroral arcs appear quasi-periodically with a ... In Earth's high-latitude ionosphere, the poleward motion of east–west elongated auroral arc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standing hydromagnetic waves, especially when the auroral arcs appear quasi-periodically with a recurrence time of a few minutes. The validation of this scenario requires spacecraft observations of ultra-low-frequency hydromagnetic waves in the magnetosphere and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poleward-moving auroral arcs near the spacecraft footprints. 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multi-spacecraft THEMIS (Time History of Events and Macroscale Interactions during Substorms) mission and the conjugated all-sky imager to support the scenario that standing hydromagnetic waves can generate the quasi-periodic appearance of poleward-moving auroral arcs. In this specific event, the observed waves were toroidal branches of the standing hydromagnetic waves, which were excited by a pulse in the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Multi-spacecraft measurements from THEMIS also suggest higher wave frequencies at lower L shell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magnetic field line eigenfrequenci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hase difference across latitudes would increase with time. As time proceeds, the enlarged phase difference corresponds to a lower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auroral arcs, which agrees very well with the ground-based opt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eward-moving auroral arcs ULF WAVES STANDING HYDROMAGNETIC WAVES field-aligned currents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pulse
下载PDF
日侧极光弧的发光强度与沉降电子能谱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丘琪 杨惠根 +1 位作者 陆全明 胡泽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9-498,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北极黄河站多波段全天空极光观测数据,选取稳定的日侧极光弧,统计研究了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与极光发光强度I_(557.7)的相关关系.发现I_(557.7)在午前暖点和午后热点区附近出现极大值,分别为2.2kR和2.9 kR;而I_(6... 本文利用中国北极黄河站多波段全天空极光观测数据,选取稳定的日侧极光弧,统计研究了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与极光发光强度I_(557.7)的相关关系.发现I_(557.7)在午前暖点和午后热点区附近出现极大值,分别为2.2kR和2.9 kR;而I_(630.0)在磁正午出现极大值,为1.5kR.当I_(557.7)从0.1kR增加到10kR时,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也由0.2增加到9.结合DMSP卫星探测的沉降粒子能谱数据,找到17个DMSP卫星穿越黄河站上空极光弧的事件,共穿越40条极光弧.得到了沉降电子的平均能量正比于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沉降电子的总能通量正相关于极光强度I_(557.7)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反演所有极光弧的电子能谱,发现在午前和午后扇区,产生极光弧的沉降电子主要来源于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在高纬出现强度较弱的弧,对应等离子体幔区域.在磁正午附近,沉降电子的平均能量较低,极光弧处于低纬一侧,粒子源区主要是低纬边界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侧极光弧 极光发光强度 电子沉降 等离子体片边界层 低纬边界层
下载PDF
亚暴期间高纬黄昏—子夜扇区极光弧增亮与衰减及其与IMF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洪明华 胡红桥 +1 位作者 刘瑞源 汤克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3,共12页
利用南极中山站极光全天空摄相、地磁、地磁脉动数据和Wind卫星的行星际磁场IMF观测数据 ,分析了 7个亚暴期间高纬黄昏—子夜扇区极光弧的短暂增亮现象 .极光弧特征是 ,短暂增亮随后很快衰减 ,历时 1 0— 2 0min ,基本沿着日 -地方向 ,... 利用南极中山站极光全天空摄相、地磁、地磁脉动数据和Wind卫星的行星际磁场IMF观测数据 ,分析了 7个亚暴期间高纬黄昏—子夜扇区极光弧的短暂增亮现象 .极光弧特征是 ,短暂增亮随后很快衰减 ,历时 1 0— 2 0min ,基本沿着日 -地方向 ,有明显黄昏方向运动 .这些事件大都发生在IMFBz 南转之后 ,亚暴增长相或膨胀相期间 ,极光浪涌到达之前1 0— 73min消失 .相应的IMFBx>0 ,IMFBy<0 .这种极光弧和亚暴极光不同 ,它们与地磁活动及Pi2脉动不相关 .这 7个极光弧的形态和IMF特征表明 ,极光弧的增亮很可能由尾瓣重联产生 ,很快衰减归因于IMFBz 南向条件 ,而黄昏方向运动受IMF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纬极光弧 磁层亚暴 IMF 南级中山站 地磁脉动 观测数据 行星际磁场
下载PDF
地球自转对北极黄河站观测日侧极光弧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丘琪 杨惠根 +1 位作者 陆全明 胡泽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915,共7页
利用北极黄河站全天空极光数据,采用AACGM模型,将日侧极光弧映射到地磁坐标系,定量计算地球自转导致的极光弧运动速度.对于任意一条极光弧,其偏斜角定义为极光弧方向与当地地磁东西方向的夹角.研究发现,地球自转产生的速度由极光弧离开... 利用北极黄河站全天空极光数据,采用AACGM模型,将日侧极光弧映射到地磁坐标系,定量计算地球自转导致的极光弧运动速度.对于任意一条极光弧,其偏斜角定义为极光弧方向与当地地磁东西方向的夹角.研究发现,地球自转产生的速度由极光弧离开天顶的距离和偏斜角决定,其中偏斜角的影响更为重要,其还决定速度的方向.在4年的观测数据中,提取超过40 000张出现极光弧的图像,计算极光弧偏斜角.计算结果表明,日侧极光弧的偏斜角随磁地方时增大而逐渐减小,并在大约10:00 MLT(磁地方时)附近发生反转.由于偏斜角的反转,地球自转产生的极光弧运动在晨侧多为极向运动,到午后多为赤道向运动.相比午前,午后的运动更为明显,最大速度可超过300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侧极光弧 地球自转 偏斜角 弧运动
下载PDF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温艳波 杨惠根 +9 位作者 韩德胜 T.Araki 艾勇 刘瑞源 刘勇华 胡泽骏 陈卓天 邓忠新 刘嵘 王晶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5-263,共9页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LT)近夜侧的部分。与地磁活动指数Kp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Kp值为2—3之间时多重极光弧有较大的出现率,这说明中等地磁活动情形下午后多重极光弧有较高的出现率。事件分析表明多重极光弧的强度变化与地磁Pc5脉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有类似的频谱特征,这说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可能与同时出现的Pc5地磁脉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后极光 多重极光弧 KP指数 中山站
下载PDF
基于显著性检测的极光弧分割算法
6
作者 范九伦 侯祥玮 +1 位作者 王倩 王伊琳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8-44,共7页
针对全天空极光图像低对比度、边缘模糊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极光弧分割算法。通过直方图统计全天空极光图像视野内的灰度信息,计算出视野内像素间的欧氏距离,以凸显极光弧区域,并生成极光弧显著图,再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 针对全天空极光图像低对比度、边缘模糊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极光弧分割算法。通过直方图统计全天空极光图像视野内的灰度信息,计算出视野内像素间的欧氏距离,以凸显极光弧区域,并生成极光弧显著图,再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对显著图进行分割,得到极光弧分割结果。采用中国北极黄河站观测的2000余张极光弧图像进行实验,视觉效果及利用分割图计算极光弧倾斜角与人工标注的对比结果均表明,与基于显著性的分割算法与最大类间方差法、模糊C均值聚类法、局部模糊C均值聚类法等分割算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和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空极光图像 极光弧 显著图 图像分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