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的价值性论析(1921-1949)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敏 王贵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15,170,共9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赋予“人民”话语无产阶级民族主义价值,彰显了该价值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以劳工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话语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表述,具有强烈的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的...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赋予“人民”话语无产阶级民族主义价值,彰显了该价值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以劳工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话语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表述,具有强烈的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的言说意愿。从“苏维埃”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的战略转折中,形成了由党领导的政治民族实体和文化民族实体,“人民”话语的阶级范畴不断扩大至全民族。在人民民主政治运动中,“人民”话语具有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意涵,实现了价值意义和民族政治上的真正成熟。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历史主体,继续对“人民”话语价值理念进行实践,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话语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 文化政治
下载PDF
深耕与细化:近五年中国档案史研究述评
2
作者 丁海斌 罗夏钻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近五年来中国档案史研究成果的发文时间、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古代文书研究、档案史史料研究、文档名词研究、历史档案整理研究、近代档案人物思想研究等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总结出研究成果... 对近五年来中国档案史研究成果的发文时间、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古代文书研究、档案史史料研究、文档名词研究、历史档案整理研究、近代档案人物思想研究等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总结出研究成果存在研究人员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和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研究内容较分散、研究思路还不够开阔、学术成熟度较低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未来中国档案史研究着力点应落在中国档案史史料学研究上,它是档案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史 档案史史料学 档案史料 档案人物 档案整理 古代文书 史书政书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意义与实施路径
3
作者 程铭莉 袁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0-135,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有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增进政治认同、承担责任使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学研究、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课堂、拓展“大思政课”的实践课堂、连接线上线下的网络课堂等,是“四史”教育有效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政课教学
下载PDF
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 被引量:18
4
作者 文旭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0,共6页
语用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其思想史却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 ,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 ,语用学思想就相当丰富 ,如《易经》,诸子百家的“辩学”、“名学”、“表达和释义理论”以及“谬误论”等中都具有丰富的语用学思想。欧洲的原始... 语用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其思想史却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 ,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 ,语用学思想就相当丰富 ,如《易经》,诸子百家的“辩学”、“名学”、“表达和释义理论”以及“谬误论”等中都具有丰富的语用学思想。欧洲的原始语用学也是语用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突出地体现在洛克、康德、洪堡特、维特根斯坦等哲人的思想中。美国哲学中的实用主义运动是催生语用学的主要因素 ;皮尔斯、詹姆士、杜威、莫里斯等哲学家的思想中都孕育着语用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思想史 中国古代语用学 欧洲原始语用学 美国实用主义
下载PDF
贾谊政治思想的再发现 被引量:5
5
作者 邵金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王朝制定的“治安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政治思想家 西汉 中国 古代 政治思想史
下载PDF
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82,共10页
公私观念 ,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活力的思想因子之一 ;公私之辨 ,是古今一以贯之的思想母题。春秋战国诸子争鸣 ,已提出崇公抑私的命题 ,至于秦汉之际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基本成型。其后 ,“公”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传统思维... 公私观念 ,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活力的思想因子之一 ;公私之辨 ,是古今一以贯之的思想母题。春秋战国诸子争鸣 ,已提出崇公抑私的命题 ,至于秦汉之际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基本成型。其后 ,“公”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传统思维主流 ,其中间或有“私”本位观念萌动、抬头 ,但一直是思想界的弱势群体。至于近现代 ,“公天下”观念仍是发动一次次社会改革与革命的强大思想引擎。百年来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每一重要阶段 ,无一不伴随着公私观念的激烈争论。公私难分 ,剪不断 ,理还乱 ;公私纠缠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自先秦始 ,这一领域积淀了大量的思想遗产。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多元、分层的研究。目前 ,这些成果尚呈弥散状态 ,对它们按照不同专题进行一番清理 ,将为进一步的深度研究提供一条大致准确的起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公私观念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学的政治史传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秋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史,不论在记载人物、事件还是典章制度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并形成了以帝王为中心的政治史结构。其形成和延续的原因有三:政治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显著、最重要的现象;政府管理史学;以史为政价值观念的支配。
关键词 古代史学 古代史书 政治史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透视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海蛟 亓光 《政治思想史》 2010年第4期39-59,共21页
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是人们参与政治思考的重要途径。自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两大根本研究领域内硕果累累,令人瞩目。近30年来,我国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基本呈现出六大基本... 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是人们参与政治思考的重要途径。自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两大根本研究领域内硕果累累,令人瞩目。近30年来,我国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基本呈现出六大基本特征,即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研究体系不断系统,研究的思维过程渐趋科学,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研究方法日渐多元以及研究的目的性有效提升。当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时期,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只有继续强化本学科研究的学术性、体系性、独立性、开放性、多元性,不断加强研究队伍的科学建设,才能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力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政治思想史 研究态势 研究特征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与运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德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9-15,共7页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一理论承继自列宁的党建学说,又在党的自身建设百年历程中实现了丰富与创新。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尽管遇到过挫折与失误,但依旧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主集...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一理论承继自列宁的党建学说,又在党的自身建设百年历程中实现了丰富与创新。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尽管遇到过挫折与失误,但依旧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主集中制视作建党的本质要求、服务于事业的手段工具和灵活的领导艺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解与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实践与思想史,为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民主集中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主集中制 党的建设 政治思想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 199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本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分析了古人对空间观念的定义以及他们关于空间的有限与否、空间取向的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科学思想史 中国 古代 空间观念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反省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晓春 《政治思想史》 2010年第4期11-21,共11页
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与源自于古希腊的西方政治思想是最重要的两种思想传统,而构成这两种思想传统核心的恰恰是政治哲学。作为政治价值观念的源泉,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规范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过程。优良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永... 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与源自于古希腊的西方政治思想是最重要的两种思想传统,而构成这两种思想传统核心的恰恰是政治哲学。作为政治价值观念的源泉,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规范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过程。优良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现代人仍然面对着古代思想家曾经面对的思想主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价值判断
下载PDF
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德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4-89,共6页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多民族融合统一的、礼乐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封建君主制度。孔子的"德治"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形成体系,至董仲舒、司马迁臻于成熟,成为封建王朝奉行的治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孔子 仁礼学说
下载PDF
儒家政治秩序运行的基础矢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德治、礼治表征着五常,三纲表征着主从分明的等级结构体系,而仁政则是三纲五常规范体系发生作用后对执政者权力运作方式的必然要求,它们合在一起从经济和政治的方向,为儒家政治秩序的运行提供了动力,保证了其基本价值维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治思想 政治秩序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下载PDF
学术转型期的民国史研究——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2002年8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从提交此次会议的论文可以看出近年来民国史研究的几个基本特征:民国政治史在致力于突破,民国外交史因新史料的出现而凸现新意,民国社会史的研究日益深化。民国经济史的研... 2002年8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从提交此次会议的论文可以看出近年来民国史研究的几个基本特征:民国政治史在致力于突破,民国外交史因新史料的出现而凸现新意,民国社会史的研究日益深化。民国经济史的研究更加细化,民国思想文化与教育史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拓宽,民国史料的不断发掘与对学术史研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史 政治史 外交史 社会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与教育史 史料与学术史
下载PDF
公民美德的历史形态及其中国语境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勇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6-10,共5页
公民美德是维系共和政体的一种社会情感。古典形态的公民美德以公共利益的至上性为核心价值取向。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开始了从古典公民美德到现代公民美德的转型。托克维尔奠定了以“正确理解的自利原则”为基础的现代公民美德。公民美... 公民美德是维系共和政体的一种社会情感。古典形态的公民美德以公共利益的至上性为核心价值取向。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开始了从古典公民美德到现代公民美德的转型。托克维尔奠定了以“正确理解的自利原则”为基础的现代公民美德。公民美德的历史形态及演化过程对当代中国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塑造社会主义公德必须采取世俗化的、制度化的、自立自治的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美德:政治思想史 当代中国 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峰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7,共11页
时下学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仍大多局限在“疑古”派的某些早期的观点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上。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疑古”思潮,只是它的一个层面。本文认为,从《古史辨》第一册到第二册之间,面对考古发现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 时下学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仍大多局限在“疑古”派的某些早期的观点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上。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疑古”思潮,只是它的一个层面。本文认为,从《古史辨》第一册到第二册之间,面对考古发现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挑战,“疑古”思潮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向,即从意识形态的思想冲击到学术典范的建立,从而把它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人们观念中的“上古”。《古史辨》第三册反映了顾颉刚“疑古”方法论的逐步完善,回到文献考订后,“层累造成古史”理论得到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 “层累造成古史说”殷墟发掘 “科学主义”
下载PDF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述(1995~2005)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自强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9-55,共7页
国内学界在1995~2005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主要从思想史要素、思想家或思想著作、思想流派、思想专题四个方面展开,目的在于厘清政治思想的理论脉络和发掘其时代价值底蕴,最终寻找到对当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一研... 国内学界在1995~2005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主要从思想史要素、思想家或思想著作、思想流派、思想专题四个方面展开,目的在于厘清政治思想的理论脉络和发掘其时代价值底蕴,最终寻找到对当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一研究对学术增量和政治实践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注重从研究的贯通性、视角的交叉性和方法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政治思想史 思潮 综述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生活史序言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瑛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7-35,共9页
一般来说,道德生活与伦理思想、道德理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中国古代伦理生活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科学的社... 一般来说,道德生活与伦理思想、道德理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中国古代伦理生活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科学的社会发展史出发,坚持中国的古代社会从远古到清朝末,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论断,并以此作为"主要经线",以家庭婚姻道德、政治行政道德、社会行业及不同阶层的道德为"主要纬线",围绕着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这个核心,来构筑理论框架,努力展现我国古代道德生活的原貌和它的历史演变,揭示出其中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生活史 道德生活 伦理思想
下载PDF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范式之检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肇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2-96,103,共6页
纵观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之历程,其主要呈现出三大研究范式:治道范式;平民主义或民本主义范式;王权主义范式。实际上,这些范式是近代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三大思潮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建构过程中的互动彰显。任何一种研究... 纵观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之历程,其主要呈现出三大研究范式:治道范式;平民主义或民本主义范式;王权主义范式。实际上,这些范式是近代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三大思潮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建构过程中的互动彰显。任何一种研究范式都无法跳脱其当下性,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构必须在当下问题意识与传统语境主义还原之间寻找平衡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现时情形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上述所言之研究范式进行重新检讨其作为单一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只有在重整其研究范式之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才能得以切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治思想史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历史·伦理·精神——对中国古代刑法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大萌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8-32,59,共6页
文章着眼于对中国古代刑事法律制度的价值探析,由古代刑法形成的历史、伦理和精神价值三层次展开论述,在历史价值层面评析了古代刑制具有的社会等级性、宗教性、厌诉性,在伦理价值层面阐述了刑制与道义人情、孝义亲情、宗族法则的融合,... 文章着眼于对中国古代刑事法律制度的价值探析,由古代刑法形成的历史、伦理和精神价值三层次展开论述,在历史价值层面评析了古代刑制具有的社会等级性、宗教性、厌诉性,在伦理价值层面阐述了刑制与道义人情、孝义亲情、宗族法则的融合,在精神价值层面分析了礼法关系变换的三个时期,即礼主法辅、礼辅法主、礼法贯通的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刑法 价值 历史 伦理 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