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lination Methods and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1
作者 Yang SHAO Weihua WEN +2 位作者 Jinteng CUI Yuehui JIA Kezhong Z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The pollination methods and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I.ilium Oriental hybrid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 1 ) in the combination of ' Justina' x ' Shala', po... The pollination methods and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I.ilium Oriental hybrid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 1 ) in the combination of ' Justina' x ' Shala', pollen tubes were observed to grow downward in styles and target to ovules in ovaries when normal sti^na 13o1- lination method was used; pollen tubes were found to grow directionless to a different degree at stylar cuts and in ovaries when cut-style pollination method was used; the longer the styles were left, the more pollen tubes toward to ovules were observed and more plump seeds were produced; the maximum plump seeds were obtained via normal stigma pollination. (2)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56 combinations of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with normal stigma pollina- tion, and one combination generated no plump ovule and three combinations generated fewer than 10 plump ovules while the other 52 combinations generated plenty of plump ovules, which preliminarily indicated that normal stigma pollinat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as an universal pollination technique for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f different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showed that using cut-ovule inoculation about 70 d after pollination had a fas- ter germination speed and a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of hybrid embryo than normal ovule inoculation, and embryo rescue efficiency of the former method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embryo isolated inoculation" on 40 d after pollination. The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cut-ovule inoculation" about 70 d after pollination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universal embryo rescue technique for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Pollination technique pollen tube guidance embryo rescue
下载PDF
引导花粉管生长与防止多管入囊的分子基础
2
作者 刘向峰 孙蒙祥 彭雄波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被子植物中,成熟花粉落在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在珠柄信号和珠孔信号的引导下,准确生长进入胚珠内的胚囊中,然后破裂释放两个精细胞完成双受精。被子植物建立了一套精细的调控机制,保证有且仅有一根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从... 被子植物中,成熟花粉落在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在珠柄信号和珠孔信号的引导下,准确生长进入胚珠内的胚囊中,然后破裂释放两个精细胞完成双受精。被子植物建立了一套精细的调控机制,保证有且仅有一根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从而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花粉管引导与多管入囊阻断的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花粉管导向的后续机制研究及利用其克服远缘杂交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 花粉管导向 胚囊 珠柄 多管入囊
下载PDF
石蒜与萱草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3
作者 周贝蓓 柯雯欣 +1 位作者 吕奕 高亦珂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5期25-31,共7页
目的:为培育石蒜属植物新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石蒜属(Lycoris)、朱顶红属(Hippeastrum)、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田间杂交、胚拯救等方法,研究了石蒜属植物在远缘杂交过程中的生殖隔离。结果:1、... 目的:为培育石蒜属植物新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石蒜属(Lycoris)、朱顶红属(Hippeastrum)、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田间杂交、胚拯救等方法,研究了石蒜属植物在远缘杂交过程中的生殖隔离。结果:1、在花粉活力测定中,所得最适宜朱顶红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组成为:70 g/L蔗糖+5 mg/L硼酸+0.01 g/L氯化钙+50 g/LPEG-4000;萱草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100 g/L蔗糖+0.3 mg/L硼酸+0.4 mg/L氯化钙。2、以石蒜属植物作母本,设计8个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子房膨大率随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其中与四倍体萱草杂交组合所得平均子房膨大率为59.81%,高于二倍体萱草组(33.12%)。3、胚拯救初期,各组合获得胚珠0~44个,其中鹿葱×萱草‘金娃娃’组合最多,中国石蒜×萱草‘金娃娃’组合最少。胚珠膨大率随杂交组合的不同出现差异,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均发生膨大,膨大率在1.79%~96.15%之间。其中鹿葱×'Custard Candy'组合胚珠膨大率较高(96.15%),稻草石蒜×'Custard Candy'组合的胚珠膨大率极低(1.79%)。4、石蒜属植物与多倍体萱草杂交后代胚拯救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1.0 mg/LNAA+2.0 mg/L 6-BA+60.0 g/L蔗糖和MS+2.0 mg/LNAA+1.0 mg/L 6-BA+60.0 g/L蔗糖,60 d后1个胚珠萌发,诱导率为0.709%,不定芽繁殖系数为4;5个胚珠存活未萌发。结论:石蒜与萱草存在严重生殖隔离,通过胚拯救,远缘杂交所得胚珠已萌动,还需进行杂种鉴定以及后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萱草 花粉离体培养 远缘杂交 胚拯救
下载PDF
苹果四倍体品种天星的花粉形态及胚囊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林光 王颖 +3 位作者 王玉霞 张志宏 伊凯 刘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2-666,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对二倍体富士苹果及其四倍体芽变品种天星的花粉性状及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天星品种的畸形花粉率为10.27%,明显高于富士,花粉萌发率低,为62.42%。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对二倍体富士苹果及其四倍体芽变品种天星的花粉性状及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天星品种的畸形花粉率为10.27%,明显高于富士,花粉萌发率低,为62.42%。2个品种的花粉粒大部分侧面观为长椭圆形,具3沟型萌发孔沟,两极端形状宽而平整,极面观为三角形,但四倍体天星的花粉粒的极轴长和赤道轴长均大于二倍体富士,但P/E值小,差异显著,其花粉粒形状不及二倍体富士规则且饱满程度也低。四倍体天星的花粉表面为纵向条状纹饰,有少量分叉和穿孔,花粉外壁略显粗糙,不如二倍体富士的外壁光滑。天星和富士均为蓼型胚囊,二者均存在异常胚囊现象,天星的异常胚囊现象包括极核位置异常、极核数目异常、卵器结构异常、胚囊内有多个发育滞后的细胞等;而在富士中仅发现少数胚囊结构不完整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四倍体 花粉 胚囊
下载PDF
应用高剂量辐射花粉授粉及幼胚培养诱导苹果单倍体 被引量:24
5
作者 何道一 孙山 +1 位作者 崔德才 陈振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4-199,共6页
以 10 0 0~ 150 0Gy剂量的γ射线处理‘红星’苹果花粉 ,以此花粉给‘贝拉’、‘辽伏’和‘富士’苹果授粉 ,获得 3个品种的幼胚 ,经幼胚培养得到各品种的单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 ,影响高剂量辐射花粉技术生产苹果单倍体效率的主要... 以 10 0 0~ 150 0Gy剂量的γ射线处理‘红星’苹果花粉 ,以此花粉给‘贝拉’、‘辽伏’和‘富士’苹果授粉 ,获得 3个品种的幼胚 ,经幼胚培养得到各品种的单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 ,影响高剂量辐射花粉技术生产苹果单倍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早期落果、幼胚败育和带胚乳幼胚不能培养再生植株。初步研究表明 2 5日龄幼胚 (胚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辐射 花粉 单倍体 幼胚培养 诱导
下载PDF
辐射花粉授粉和胚培养诱导产生黄瓜单倍体植株 被引量:29
6
作者 雷春 陈劲枫 +2 位作者 钱春桃 张永兵 宋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739-1743,共5页
以5个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sativusL.)为试材,通过γ射线辐射花粉授粉并结合胚培养,从3个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生长缓慢,花器异常。研究发现辐射剂量、亲本基因型、授粉组合对座果率和单倍体产率... 以5个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sativusL.)为试材,通过γ射线辐射花粉授粉并结合胚培养,从3个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生长缓慢,花器异常。研究发现辐射剂量、亲本基因型、授粉组合对座果率和单倍体产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辐射花粉 胚培养 单倍体
下载PDF
辐射花粉授粉培育单倍体黄瓜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雷春 陈劲枫 +2 位作者 钱春桃 张晓青 张永兵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28-1436,共9页
【目的】为系统探讨授粉组合、雄花辐射时的发育时期和辐射剂量对黄瓜座果和单倍体胚生产的影响。【方法】选用了3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作为母本,6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作为父本,采用1次辐射2次授粉结合胚胎拯救的方法。【结果】从15个基因型... 【目的】为系统探讨授粉组合、雄花辐射时的发育时期和辐射剂量对黄瓜座果和单倍体胚生产的影响。【方法】选用了3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作为母本,6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作为父本,采用1次辐射2次授粉结合胚胎拯救的方法。【结果】从15个基因型的母本中获得了单倍体胚48个,单倍体胚的平均产率为0.77%,最高产率可达50.00%。【结论】试验发现雄花辐射时的发育时期对座果率影响不大,对单倍体胚产率有一定影响;辐射剂量的差异对座果率和单倍体胚产率都有影响,但剂量效应不明显;授粉组合之间单倍体胚产率差异很大。对单倍体的形态、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与育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的茎叶表面形态和花器官形态与二倍体存在显著的差别;大部分的单倍体植株雌雄均不育,但单倍体H2的雌雄配子均有一定育性;对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发现单倍体H2的各个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均异常,但后期I极低频率的(0+7)型分离方式可能产生具有育性的配子;单倍体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二倍体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辐射花粉 胚胎拯救 减数分裂 单倍体
下载PDF
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永兵 陈劲枫 +2 位作者 伊鸿平 雷春 吴明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2-895,共4页
为了掌握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技术,以5种基因型甜瓜为材料,通过应用γ射线辐射的花粉进行授粉结合胚胎培养,从2种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为0.29%。这2种基因型分别属于厚皮和薄皮甜瓜类型。花粉的辐射剂... 为了掌握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技术,以5种基因型甜瓜为材料,通过应用γ射线辐射的花粉进行授粉结合胚胎培养,从2种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为0.29%。这2种基因型分别属于厚皮和薄皮甜瓜类型。花粉的辐射剂量为300Gy和600Gy时,供试材料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50%和10%。辐射剂量为300Gy时,诱导厚皮甜瓜4810和薄皮甜瓜新富玉形成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的诱导频率分别为0.55%和0.63%;剂量为600Gy时未能诱导供试材料形成单倍体。研究结果表明母本的基因型和花粉的辐射剂量对坐果率和单倍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单倍体植株生长势弱,叶片较小,雄花和雌花均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辐射花粉 单倍体 胚离体培养
下载PDF
活性碳和花药密度对大麦花培效率的影响及外源基因导入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玉华 吴晖霞 +2 位作者 黄剑华 陆瑞菊 孙月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在过滤灭菌的液体培养体系中研究了甘露醇预培养和诱导培养过程中活性碳和花药密度对大麦花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碳会降低花粉胚和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影响植株分化率,尤以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的影响较大。甘露醇预培养过... 在过滤灭菌的液体培养体系中研究了甘露醇预培养和诱导培养过程中活性碳和花药密度对大麦花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碳会降低花粉胚和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影响植株分化率,尤以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的影响较大。甘露醇预培养过程中的花药密度对花培效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在诱导培养过程中,较高的花药密度(60~90枚/ml)不利于花粉胚和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而在较低的花药密度(15~30枚/ml)条件下,花粉胚和愈伤组织生长发育较好,绿苗分化率较高。作者尝试了利用基因枪技术对大麦花粉胚和愈伤组织进行外源基因(GUS)导入,获得丰富的转化事件,并讨论了活性碳和花药密度对大麦花培效率产生负效应的原因及利用大麦花粉胚和愈伤组织作为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 活性碳 花药密度 基因转移 大麦
下载PDF
辐照花粉诱导西葫芦单倍体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利彩 李海真 +1 位作者 沈火林 葛志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3-19,共7页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辐照剂量...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辐照剂量的影响明显。281基因型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点状胚和箭形胚易发育成单倍体苗;辐照剂量80~100Gy时获得点状胚和箭形胚及胚总数最多,杆状胚的植株再生率和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是83.33%和35.71%;适宜的剂量率为45.19Gy.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辐照花粉 胚形态 剂量率 单倍体
下载PDF
‘无核贡柑’的无核机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平 唐小浪 +3 位作者 吴文 马培恰 陈杰忠 黄永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7期965-969,共5页
以无核贡柑和普通有核贡柑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育性、成熟胚囊结构以及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有核贡柑相比,无核贡柑的花粉育性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两者同属于中育型。无核贡柑成熟胚囊结构完整。无核贡柑授粉后... 以无核贡柑和普通有核贡柑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育性、成熟胚囊结构以及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有核贡柑相比,无核贡柑的花粉育性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两者同属于中育型。无核贡柑成熟胚囊结构完整。无核贡柑授粉后3周,胚体开始败育;授粉后5周,胚乳退化;授粉后7、8周,没有种子的痕迹,最终发育成无核果实,说明胚胎败育是无核贡柑无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贡柑 花粉育性 成熟胚囊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丽椪2号椪柑无核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金平 谭金娟 +3 位作者 刘海琳 陈力耕 叶伟其 程文亮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1-426,共6页
为系统探明椪柑无核发生的机制,以无核椪柑新品种丽椪2号和普通有核椪柑为试材,对雌雄配子体的育性和亲和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丽椪2号花粉发芽率、花粉染色活力和花粉粒数量等与有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属于低育型花粉。丽椪2号花... 为系统探明椪柑无核发生的机制,以无核椪柑新品种丽椪2号和普通有核椪柑为试材,对雌雄配子体的育性和亲和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丽椪2号花粉发芽率、花粉染色活力和花粉粒数量等与有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属于低育型花粉。丽椪2号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发生了异常,出现较高频率的染色体链及少部分的染色体环和落后染色体。授以高育性的雪柑花粉后,丽椪2号仍能形成无核果。切片观察发现,丽椪2号胚囊母细胞在四核期已完全退化。因此,胚囊高度败育是丽椪2号产生无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 丽椪2号 无核机制 花粉育性 胚囊败育
下载PDF
辐照花粉授粉及胚挽救时期对苦瓜离体雌核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小凤 黄如葵 +3 位作者 黄玉辉 刘杏连 梁家作 周生茂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2-154,共3页
采用辐照花粉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以7个不同基因型苦瓜作花粉供体对MC52进行授粉,系统探讨辐照剂量、胚挽救时期对成苗率的影响及辐照剂量对产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离体雌核发育的适合辐照剂量为150Gy,胚最... 采用辐照花粉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以7个不同基因型苦瓜作花粉供体对MC52进行授粉,系统探讨辐照剂量、胚挽救时期对成苗率的影响及辐照剂量对产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离体雌核发育的适合辐照剂量为150Gy,胚最佳抢救时期为授粉后第10天。试验发现辐照剂量在200Gy时也可获得高的坐果率,但大部分种子已成空壳,对于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雌核发育获得单倍体是没有意义的;对辐照获得的102株苗进行倍性鉴定,虽未得到单倍体植株,但在该试验中仍有较高比例的各种类型胚未发育成植株,还须进一步优化胚的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辐照花粉 胚胎挽救 单倍体
下载PDF
磨盘柿与甜柿杂交低结籽率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壮 扈惠灵 +2 位作者 曹永庆 任杰 冷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7-642,共6页
通过观察西村早生、禅寺丸和花御所3种甜柿自交及与磨盘柿杂交的花粉管荧光和磨盘柿胚囊发育的石蜡切片,分析磨盘柿受精率低的原因。结果如下:①磨盘柿与3种甜柿杂交,发育种子比例(发育种子数/胚珠数)明显低于甜柿自交,且父本花粉不同,... 通过观察西村早生、禅寺丸和花御所3种甜柿自交及与磨盘柿杂交的花粉管荧光和磨盘柿胚囊发育的石蜡切片,分析磨盘柿受精率低的原因。结果如下:①磨盘柿与3种甜柿杂交,发育种子比例(发育种子数/胚珠数)明显低于甜柿自交,且父本花粉不同,磨盘柿的结籽率有较大差异;②磨盘柿柱头上附着的花粉量少,发芽率低;③磨盘柿花柱中花粉管数量少,到达基部的条数少,甜柿柱头附着的花粉量大、发芽率高,花柱中花粉管数量大,大部分可以到达子房;④磨盘柿中存在多种异常胚囊,直接或间接影响受精的顺利进行。较低的受精比率以及大量异常胚囊的存在是导致磨盘柿结籽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籽率 花粉管 胚囊 石蜡切片 荧光显微技术
下载PDF
甜樱桃胚珠、花粉发育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边卫东 邓艳华 +2 位作者 朱育贤 秦瑞 陈玉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9-612,共4页
为探明甜樱桃性细胞发育规律及其所需的温度条件,利用石腊切片方法观察了露地栽培条件下,甜樱桃胚珠、胚囊和花粉发生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所需最低和最高温度。结果表明,甜樱桃的胚珠、胚囊和花粉发育,是在春季伴随着温度逐渐升... 为探明甜樱桃性细胞发育规律及其所需的温度条件,利用石腊切片方法观察了露地栽培条件下,甜樱桃胚珠、胚囊和花粉发生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所需最低和最高温度。结果表明,甜樱桃的胚珠、胚囊和花粉发育,是在春季伴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完成的;花前21 ̄35d,随着气温的升高,小孢子母细胞由相互连接在一起逐渐分离呈游离状态,在开花前21d的萌芽期前后完成2次分裂,由一个细胞分裂成四个细胞(四分体)形成花粉粒,此过程是在较低的温度(-0.1 ̄12.8℃)条件下完成;萌芽以后,胚珠的发育速度加快,开花前14d左右完成胚珠发育过程,胚囊的形成是在开花前7d内完成;甜樱桃的胚珠由单层珠被、珠心及胚囊构成。试验结果可为甜樱桃设施栽培的温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胚珠 胚囊 花粉 显微观察 温度
下载PDF
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种间杂种花粉和胚囊败育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傅雪琳 卢永根 +2 位作者 李金泉 刘向东 赵杏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2-366,共5页
以亚洲栽培稻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简称GLA)、粳稻品种辽粳944(简称944)、粳型亲籼系G2416-3(简称M12)与产于广东高州的普通野生稻(简称GP)配制6个正反交种间杂交组合,F1育性研究的结果表明:GLA/GP F1与GP/GLA F1之间的花粉育性(56.71%、5... 以亚洲栽培稻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简称GLA)、粳稻品种辽粳944(简称944)、粳型亲籼系G2416-3(简称M12)与产于广东高州的普通野生稻(简称GP)配制6个正反交种间杂交组合,F1育性研究的结果表明:GLA/GP F1与GP/GLA F1之间的花粉育性(56.71%、56.15%)、胚囊育性(42.10%、33.33%)和小穗育性(33.66%、32.60%)差异较小;944/GP F1与GP/944 F1之间的花粉育性(79.01%、7.45%)、胚囊育性(50.00%、27.28%)和小穗育性(47.31%、17.59%)差异较大;M12/GPF1与GP/M12 F1的花粉育性(65.26%和49.55%)和小穗育性(73.16%和54.10%)差异介于前两者间,而胚囊育性(75.00%和40.00%)相差较大。各杂种F1败育花粉以典败类型为主;杂种F1败育胚囊主要有雌性生殖单位退化,卵器退化,极核异常排列,胚囊内组织混乱,助细胞退化且珠心组织吞噬胚囊,以及胚囊退化等。杂种胚囊育性和花粉育性直接影响小穗育性。以野生稻为母本的杂种育性较相应反交组合杂种的为低,表现出野生稻细胞质对栽野杂种育性的影响效应。可尝试利用人为创建的粳型亲籼系来开展克服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普通野生稻 种间杂种 花粉败育 胚囊败育 小穗育性
下载PDF
中国特有河口异叶苣苔(苦苣苔科)胚胎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印政 李军 +1 位作者 梁汉兴 吴征镒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8,T001,T002,共9页
对河口异叶苣苔的胚胎学观察旨在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参考。该种的花药药壁由表皮、 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2~3-核细胞在绒毡层频繁出现。胚珠属倒生, 单珠被和薄珠心型。胚囊发育属蓼型。该种胚囊发育中的双大孢子... 对河口异叶苣苔的胚胎学观察旨在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参考。该种的花药药壁由表皮、 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2~3-核细胞在绒毡层频繁出现。胚珠属倒生, 单珠被和薄珠心型。胚囊发育属蓼型。该种胚囊发育中的双大孢子母细胞现象,分别为并列和前后排列型。前者发育至双并列四分体, 后者发育到呈棱形的4个大孢子。胚乳的发育属细胞型, 并在合点端和珠孔端分别具有吸器。珠孔吸器发育早期为单核、2-细胞,后期为两核、2-细胞或单核、4-细胞,有时为多细胞,并在发育过程中向外伸长形成外珠孔。合点吸器为两核。由于合点吸器和珠孔吸器的活动, 位于珠被最外层细胞和珠被绒毡层之间的2~3层细胞逐渐解体和被吸收。胚的发生和发育属柳叶菜型。在胚的发育过程中, 胚乳几乎被吸收耗尽, 仅剩下一层胚乳细胞紧贴内种皮。成熟种子的种皮由珠被最外层细胞和珠被绒毡层发育而来。本文对河口异叶苣苔的胚胎发育过程同苦苣苔科其它类群进行了广泛的比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 胚囊 双大孢子母细胞 胚乳 河口异叶苣苔 苦苣苔科
下载PDF
睡莲品种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细胞学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春青 潘跃平 +2 位作者 单延博 孙国胜 戴忠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0-894,共5页
睡莲品种墨宝(Nymphaea Almost Black)的自交结实率低,为了找出其原因,本研究以墨宝为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墨宝的花粉活力为4.2%,授粉后12 h,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的花粉量只有27.2粒。此外,授粉后5 d,27.6%的子房内形成... 睡莲品种墨宝(Nymphaea Almost Black)的自交结实率低,为了找出其原因,本研究以墨宝为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墨宝的花粉活力为4.2%,授粉后12 h,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的花粉量只有27.2粒。此外,授粉后5 d,27.6%的子房内形成了球形胚,授粉后15 d,只在14.7%的子房内观察到胚胎,授粉后20 d,在6.4%的子房内观察到正常胚胎。以上结果显示,受精前的低花粉活力和柱头上花粉萌发异常以及受精后的胚胎败育是导致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 结实率 花粉活力 胚胎败育
下载PDF
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小春 刘俊杰 +2 位作者 马萍 齐树森 郑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综述了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状况,以及在组织培养、花药和花粉培养、胚和胚乳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转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对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豆科植物 组织培养 花粉和花药培养 胚和胚乳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 转化体系
下载PDF
异源六倍体水稻AACCDD和三倍体水稻ACD生殖特性的细胞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祝剑峰 刘幼琪 +3 位作者 王爱云 宋兆建 陈冬玲 蔡得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50-357,共8页
利用异源多倍体杂种优势是多倍体水稻研究的第三阶段,但异源多倍体杂种常常不育。为明确其不育特点,本文以本实验室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栽培稻(AA)品种DTS137和高秆野生稻O.alta(CCDD)的杂种三倍体ACD和加倍形成的六倍体AACCDD为材料,分... 利用异源多倍体杂种优势是多倍体水稻研究的第三阶段,但异源多倍体杂种常常不育。为明确其不育特点,本文以本实验室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栽培稻(AA)品种DTS137和高秆野生稻O.alta(CCDD)的杂种三倍体ACD和加倍形成的六倍体AACCDD为材料,分别对其花粉和胚囊发育过程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3x与6x之间以及6x雌性和雄性生殖方式和前途具有明显的不同:(1)异源三倍体ACD水稻杂种花粉败育彻底,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提前解体;大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与周围的珠心组织一起发生解体,雌性完全败育。(2)异源六倍体水稻杂种(AACCDD)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线期,此期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停滞,随后解体;而雌性器官的发育基本正常。推测异源六倍体杂种的不育性与不同基因组间存在着部分核质不亲和性有关。据此,为了克服六倍体水稻AACCDD的不育性和验证该杂种雌性可育的结论,以栽培稻(AA)的PM eS二倍体品系HN2026-2x为父本与之杂交,通过胚挽救成功获得回交杂种BC1F1植株,经根尖染色体鉴定为2n=4x=48,系由AACD组成。虽然该异源三基四倍体是不育的,但为随后的染色体加倍创造AAAACCDD同源异源八倍体,进而获得结实的同源异源多倍体杂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六倍体水稻 花粉败育 胚囊 减数分裂 回交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