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科2井早白垩世沙河子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1
作者 张德军 郑月娟 +4 位作者 张淑芹 张健 黄欣 陈树旺 孙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42,共14页
为探讨黑龙江省安达市松科2井深层(3395.46~3901.35 m)地层的时代特征,分析地史时期的古植被及古气候条件演变,利用孢粉学方法对松科2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井段可划分为Leiotriletes sp.-Cyathidites australis-Chasmatosporites ... 为探讨黑龙江省安达市松科2井深层(3395.46~3901.35 m)地层的时代特征,分析地史时期的古植被及古气候条件演变,利用孢粉学方法对松科2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井段可划分为Leiotriletes sp.-Cyathidites australis-Chasmatosporites sp.孢粉组合(3832.94~3901.35 m)和Klukisporites triangulus-Aequitriradites sp.-Pristinuspollenites sp.孢粉组合(3395.46~3613.62 m),孢粉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Hauterivian)—巴列姆期(Barremian)早期,可作为松辽盆地沙河子组上部生物地层学对比的标志;此外,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类型演化规律是针叶林、灌草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针阔叶混交林,揭示研究区沙河子组后期气候带演替规律是暖温带—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气候干湿变化规律为湿润—半湿润—湿润—半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科2井 早白垩世 沙河子组 孢粉组合 古气候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广西北海地区ZKA02钻孔剖面新近纪孢粉组合及古植被演替
2
作者 杨文强 贾小辉 +1 位作者 王志宏 雷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4-598,共15页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新生代钻孔ZKA02中的孢粉化石的系统研究,初步恢复了该地区新近纪植被变化历史和气候变化过程。根据孢粉化石数据,将该钻孔自下而上划分出4个孢粉组合。早中新世—中中新世该地区的植被以落叶阔叶混交林-湿...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新生代钻孔ZKA02中的孢粉化石的系统研究,初步恢复了该地区新近纪植被变化历史和气候变化过程。根据孢粉化石数据,将该钻孔自下而上划分出4个孢粉组合。早中新世—中中新世该地区的植被以落叶阔叶混交林-湿生草甸植被为主,气候偏温和半湿润;中中新世末期—晚中新世早期以针叶阔叶混交林-湿生草甸植被、温和半湿润气候为主;晚中新世中期为落叶阔叶混交林-湿生草甸植被,针叶树和蕨类植物逐渐增多,整体气候为温暖湿润型;晚中新世晚期—上新世为落叶阔叶混交林-湿生草甸植被,热带雨林和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树种明显增加,蕨类分子明显减少,相较于前三阶段,该阶段气候更加干旱,整体气候为偏温暖半干旱型。孢粉组合所反映的新近纪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新近纪 古植被 古气候 北海
下载PDF
基于孢粉证据的银川盆地MIS6—MIS5气候环境演变重建
3
作者 许可可 毕志伟 +5 位作者 杨会峰 杨振京 宁凯 戴慧敏 刘凯 刘国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2-542,共21页
MIS6—MIS5是冰期向间冰期转变的典型时期,MIS5阶段的气候要素可以和现代暖期类比,对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暖期气候变化过程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利用现代孢粉和气象数据以及季风边缘区银川盆地的地层孢粉和粒度指标,通过... MIS6—MIS5是冰期向间冰期转变的典型时期,MIS5阶段的气候要素可以和现代暖期类比,对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暖期气候变化过程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利用现代孢粉和气象数据以及季风边缘区银川盆地的地层孢粉和粒度指标,通过训练集选择、主控气候参数筛选、5种重建模型的交叉验证、区域对比、显著性检验和生态学解释后认为局部加权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LWWA-PLS)重建结果最为稳健。MIS6—MIS5阶段气候演变可分为6个阶段:157~131 ka时期,年平均降水量(Pann)为424.99 mm,7月平均温度(T_(July))为22.58℃,气候较湿冷,喜湿冷乔木类植被发育;131~119 ka时期,Pann为410.95 mm,T_(July)为23.62℃,喜暖乔木、草本发育,气候转湿暖;119~111 ka时期,Pann为369.50 mm,T_(July)为22.53℃,喜冷草本、乔木发育,气候干冷;111~98 ka时期,Pann为378.39 mm,T_(July)为22.86℃,早期喜暖乔木含量高,后期喜冷乔木含量上升,气候整体干暖,温度先上升后下降;98~85 ka时期,Pann为278.24 mm,T_(July)为22.01℃,喜冷乔木较发育,该阶段气候整体最为干冷;85~78 ka时期,Pann为364.21 mm,T_(July)为23.45℃,乔木、草本均较发育,气候转湿暖。对重建的气候参数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结果较好地响应于23 ka岁差周期,与北半球中、高纬地质记录对比后认为,受太阳辐射影响的北大西洋气候变动主要通过西风环流以及大洋传输带驱动东亚季风的变化,进而影响银川盆地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盆地 孢粉 定量重建模型 气候环境演化 周期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内蒙古岱海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的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月丛 许清海 +3 位作者 阳小兰 肖举乐 梁文栋 彭彦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6-328,共13页
岱海位于半干旱区东部边缘及东亚夏季风的尾闾区 ,生态环境体系脆弱 ,气候和环境变化敏感 ,是研究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 6 5个湖泊表层及入湖河流冲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岱海表层孢粉沉积特征及孢粉来源。岱海表层孢粉主要来源于区... 岱海位于半干旱区东部边缘及东亚夏季风的尾闾区 ,生态环境体系脆弱 ,气候和环境变化敏感 ,是研究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 6 5个湖泊表层及入湖河流冲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岱海表层孢粉沉积特征及孢粉来源。岱海表层孢粉主要来源于区域性植被的孢粉 ,其总体特征反映了区域植被的组成 ,但不同部位孢粉组合的差异反映了湖滨当地植被的变化。受沉积环境的影响 ,岱海湖区孢粉浓度总体上要低于入湖河流孢粉浓度 ,湖区中部孢粉浓度最高。岱海孢粉以河流携带的为主 ,同时受风力传播的影响。蒿、藜科、桦、虎榛子等花粉和蕨类孢子以河流搬运的为主 ,松、禾本科及莎草科花粉可能还受风力传播的影响。一些仅在个别样品中出现且百分比很低的花粉类型如豆科、十字花科等还有可能是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 孢粉分布 孢粉来源 传播媒介 内蒙古
下载PDF
新疆地区表土孢粉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罗传秀 郑卓 +3 位作者 潘安定 安放舟 Celia BEAUDOUIN 黄康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43,共8页
对中国新疆地区218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孢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温带山地针叶林、高寒草甸及盐生草甸、温带草原、荒漠以及荒漠-沙漠过渡带均具有相对特殊的孢粉组合,新疆南北向样带的孢粉图式揭示出表土孢粉从北到南随地... 对中国新疆地区218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孢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温带山地针叶林、高寒草甸及盐生草甸、温带草原、荒漠以及荒漠-沙漠过渡带均具有相对特殊的孢粉组合,新疆南北向样带的孢粉图式揭示出表土孢粉从北到南随地形、纬度和植被的改变而发生的空间变化。针叶林区表土孢粉浓度平均值为22 602粒/g、草原为3 834粒/g、荒漠为1 762粒/g、沙漠为0-10粒/g。但在同一植被类型中,特别是在草原和荒漠中,孢粉浓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并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空间尺度样品的A/C(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值的中位数统计,草原为1.264、荒漠为0.565、沙漠为0.243。Ep/C(麻黄Ephedra/藜Chenopodiaceae)比值的中位数在荒漠为0.098、草原为0.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植被 表土孢粉水平分布 孢粉浓度 A/C比值 新疆
下载PDF
中国北方第四纪孢粉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育 王乃昂 +4 位作者 许清海 李月丛 阳小兰 张振卿 温锐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孢粉提取方法是第四纪孢粉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以来形成了特有的沉积物类型,不同沉积物的孢粉提取研究一直以来是中国孢粉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选取了中国北方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样品(黄... 孢粉提取方法是第四纪孢粉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以来形成了特有的沉积物类型,不同沉积物的孢粉提取研究一直以来是中国孢粉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选取了中国北方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样品(黄土与古土壤样品17个、湖泊样品沉积物20个、风成砂样品11个、泥炭沼泽样品10、考古点文化层6个、表土样品10个)共74个,通过对同一种样品不同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就中国北方不同沉积物的孢粉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发现,黄土及古土壤中的孢粉提取是以氢氟酸筛选法效果佳,值得注意的是盐酸与氢氟酸对样品的处理过程,进行多次彻底处理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湖泊沉积物孢粉提取可采用传统的氢氟酸法,对干旱区含砂量较高的湖泊沉积物及风成砂样品需要配合重液浮选法进行;泥炭、沼泽中孢粉提取应采用重液浮选法,配合筛选法进行;考古点文化层沉积物孢粉提取应采用重液浮选法,并将重液浮选出来的样品配合以氢氟酸处理能达到很好效果;表土样品可以采用无酸碱重液浮选法。同时还探讨了孢粉提取中的分散剂和硝酸的使用及酸碱的使用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第四纪孢粉 提取方法
下载PDF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布及其传播机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戴璐 翁成郁 +1 位作者 陆钧 刘元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108,共16页
对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大陆坡和海盆中的45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孢粉百分比和浓度的空间分布初步展示了珠江水流对南海北部花粉输入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展示了某些类型的花粉和孢子同其陆地母本植被分布之间存在的关... 对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大陆坡和海盆中的45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孢粉百分比和浓度的空间分布初步展示了珠江水流对南海北部花粉输入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展示了某些类型的花粉和孢子同其陆地母本植被分布之间存在的关系。孢粉浓度多呈由珠江口向远岸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但在靠近海南岛附近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次高值区,显示了对多数属种来说陆地和水流为主要花粉来源区和重要传入方式。研究区内蕨类孢子数量普遍较多,近岸尤其显著,这体现了内陆丰富的蕨类植被分布和温暖潮湿的气候的影响,但其百分含量却向外海呈增加的趋势,显示了其随水流传播强于空气传播的能力。大量的松属花粉可能表现了内陆地区广阔的马尾松分布,除松属花粉外的其他亚热带针叶树花粉是比较缺乏的。罗汉松花粉的表现力较好,常绿栎和栲花粉在阔叶树成分中占有较大比例,这明显高于其母本植被在周边地区的丰度,而其他热带、亚热带阔叶树花粉总的百分比较低,没有充分反映其实际的分布。北部内陆广泛分布的灌木丛并没有被其花粉所表现,这类花粉的表现力比较低,温带花粉有一定的含量,来自于东南亚的叶枝杉花粉在很多区域出现,高浓度的禾本科和莎草科花粉出现在近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传播机制 表层沉积物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云南亚热带南部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间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24
8
作者 潘韬 吴绍洪 +2 位作者 戴尔阜 王昊 赵东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0-6069,共10页
以云南亚热带南部沿温度带分布的35个表土孢粉样品和7个植被样方调查为基础,计算了代表性孢粉类型的百分比和孢粉浓度,及常见孢粉的R值,并分析了影响R值的因素;同时,研究了植物群落和样方内孢粉组合的相似度。结果表明,云南亚热带南部... 以云南亚热带南部沿温度带分布的35个表土孢粉样品和7个植被样方调查为基础,计算了代表性孢粉类型的百分比和孢粉浓度,及常见孢粉的R值,并分析了影响R值的因素;同时,研究了植物群落和样方内孢粉组合的相似度。结果表明,云南亚热带南部表土样品孢粉产量丰富,蕨类植物孢子产量较高,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征,且山地垂直分异显著;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基本代表了区域内乔木和草本植物特征,蕨类植物孢子则具有超代表性;表土孢粉组合与植物群落间的相似系数绝大部分都在70%以上,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上可以反映植物群落面貌;表明云南亚热带地区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对在该区利用化石孢粉资料定量恢复古植被和重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亚热带 孢粉组合 植被 R值 相似系数
下载PDF
成都金沙遗址距今3000年的古气候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轶锋 李奎 +3 位作者 刘建 王宇飞 杜乃秋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49-560,共12页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推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文中分析了金沙遗址2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推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文中分析了金沙遗址2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占24.8%,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花粉占14.2%,水生植物花粉相对较少,仅占0.7%。蕨类植物主要以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属为主,草本植物中野牡丹科占绝对优势,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中主要以松属和桦木属为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双星藻、鸭跖草科和香蒲属。成都平原在这个时期的气候分为2个阶段,早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原上生长着茂盛的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晚期的气候虽然还属于亚热带气候,但较早期更加湿热,气温和降雨量都比早期要高,平原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有所减少,蕨类植物种类有所增加。定量分析了金沙遗址距今3 000年的古气候:年均温17.7~19.8℃,最热月均温21.7~28.6℃,最冷月均温11.5~11.9℃,年较差12.1~14.9℃,年降雨量993.3~1 113.3mm,最大月降雨量224.6~268.1mm,最小月降雨量6.9~14.1mm。成都地区3 000年前的年均温比现在要高1.7~2.8℃,年降雨量基本和现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金沙遗址 距今3 000年 孢粉 古气候
下载PDF
江苏太湖平原北翼的第四纪孢粉与环境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曙 邹松梅 +8 位作者 刘志平 蒋梦林 朱志远 刘金陵 钟石兰 李星学 穆西南 韩辉友 李升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根据湖东北侧 4个钻孔的孢粉分析 ,1 4 C和古地磁测试 ,并结合钙质超微化石、介形类和有孔虫所确定的海侵地层 ,将太湖地区划为 10个孢粉带 ,再参照长江下游相关资料 ,着重对 12 .7— 1.5万年以来的 4个孢粉带作了较深入的环境探... 本文根据湖东北侧 4个钻孔的孢粉分析 ,1 4 C和古地磁测试 ,并结合钙质超微化石、介形类和有孔虫所确定的海侵地层 ,将太湖地区划为 10个孢粉带 ,再参照长江下游相关资料 ,着重对 12 .7— 1.5万年以来的 4个孢粉带作了较深入的环境探讨 ,揭示出 带 (12 .7— 7.0万年 )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反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其主要温暖阶段冬温较今高 4— 5°C,当时湿度相对偏大 ,当然其中也有凉湿与干凉时段。 带 (7.0— 3.0万年 )为疏林草原 ,反映冷 (半 )干气候 ,其主要寒冷阶段年均温为 8°C左右。但仍存在剧烈的气候波动。 带 (3.0— 2 .1万年 )为温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反映温凉湿润的季风海洋性气候 ,其主要温凉阶段生长季月均温比现在低约 3°C。其中亦有更为干冷或暖湿时期。 带 (2 .1— 1.5万年 )为森林草原 -草原或干草原植被 ,其极干冷阶段年均温约 8°C,年降雨量 40 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第四纪环境 古气候 太湖流域 江苏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右旗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化石新发现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月娟 苏飞 +3 位作者 陈树旺 张健 黄欣 公繁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3-1435,共13页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时代为早三叠世。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采集了孢粉、叶肢介、双壳及植物化石,其中孢粉化石为首次发现。孢粉化石为Alisporites communis-Vittatina costabilis组合,叶肢介为Cyclotun...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时代为早三叠世。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采集了孢粉、叶肢介、双壳及植物化石,其中孢粉化石为首次发现。孢粉化石为Alisporites communis-Vittatina costabilis组合,叶肢介为Cyclotunguzites-Euestheria组合。综合分析孢粉、叶肢介化石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相当于早三叠世早期;幸福之路组孢粉组合在古植物地理区划上与新疆北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关系密切,但也含有华北地台晚二叠世晚期的一些分子,记录了安加拉和华夏两大植物群的交流。幸福之路组与林西组孢粉组合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右旗 幸福之路组 孢粉 早三叠世早期 新发现
下载PDF
东北平原海伦空气孢粉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赐璇 Pierre COUR +2 位作者 许清海 阳小兰 梁文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7,共7页
为研究我国温带地区的空气孢粉 ,在东北平原黑龙江省海伦农业生态站离地面以上1 0 m处 ,装置库尔风标花粉仪 ,收集了一年的空气孢粉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空气孢粉有 72个植物的科属 ,其中木本植物 1 8个 ,草本植物 5 2个 ,蕨类植物 ... 为研究我国温带地区的空气孢粉 ,在东北平原黑龙江省海伦农业生态站离地面以上1 0 m处 ,装置库尔风标花粉仪 ,收集了一年的空气孢粉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空气孢粉有 72个植物的科属 ,其中木本植物 1 8个 ,草本植物 5 2个 ,蕨类植物 2个。最主要的孢粉是桦属、杨属、柳属、栎属、蒿属、藜科 ,禾本科。全年空气孢粉浓度有两个高峰期 ,4月中至 5月底为木本植物花粉高峰期 ,8月初至 9月中为草本植物花粉高峰期 ,全年空气孢粉最高值在 5月中旬 3 4 .3万粒 / 1 0 0 0 m3 空气 ,其次 8月底 3 0 .7万粒 / 1 0 0 0 m3 空气 ,全年空气孢粉最低值在 2月初 ,为 1 0 0粒 / 1 0 0 0 m3空气。本地区引发呼吸道疾病的致敏花粉 ,主要有春季型的桦属和杨属花粉 ,秋季型有蒿属、豚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 空气孢粉 东北平原 温带地区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浙江余姚地区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春海 唐领余 +3 位作者 万和文 王苏民 姚书春 张殿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6,共9页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7m钻孔的孢粉记录提供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在全新世海侵之前,研究区发育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全新世早中期,海侵发生,植被由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发展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7m钻孔的孢粉记录提供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在全新世海侵之前,研究区发育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全新世早中期,海侵发生,植被由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发展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屑和禾本科(≥35μm)花粉的增高说明,可能在河姆渡文化之前,研究区已经有人类活动。7cal.kyrBP之后,高含量的禾本科(≥35μm)花粉表明钻孔点的临近地区有水稻种植。亚热带与温带乔木花粉的比值(sub/tem)显示,在8cal.kyrBP之前的海侵期间,浙江余姚地区气候最温暖湿润;7.5—5.86cal.kyrBP期间,温度低于海侵期但是仍然属于全新世暖期,温度高于现在;5.86cal.kyrBP之后,温度下降;4cal.kyrBP之后温度进一步下降,接近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河姆渡文化 气候变化 全新世 余姚 浙江
下载PDF
杭州湾钱塘江两岸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静伟 赵淑君 +2 位作者 程捷 鲍继飞 尹功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5-245,共11页
根据杭州市三个钻孔的孢粉资料对杭州市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古气候演变进行讨论。这三个钻孔分别位于钱塘江两岸的三盈村(HZ1)、新街三星(HZ2)和下沙镇市场(HZ3),笔者对其进行了孢粉样分析和地层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自晚... 根据杭州市三个钻孔的孢粉资料对杭州市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古气候演变进行讨论。这三个钻孔分别位于钱塘江两岸的三盈村(HZ1)、新街三星(HZ2)和下沙镇市场(HZ3),笔者对其进行了孢粉样分析和地层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演化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针叶林,气候温凉较湿,海平面低于现今海平面;第二阶段为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气候温和较湿,海平面接近现今海平面;第三阶段为针阔叶混交林,枫香、榆花粉明显增多,气候温暖较湿,出现高海面;第四阶段为针叶林,气候暖和较湿,海平面接近现今位置。其中第一阶段为末次冰期,第二、三、四阶段为全新世。根据第三阶段的孢粉组合特征、岩性特征以及微体化石可知,全新世中期的气候比较适宜,气候温暖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钱塘江 孢粉 气候演变
下载PDF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建中 柯曼红 +2 位作者 魏明健 赵景波 李秉成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0-41,共12页
在被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首次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根据10余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变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说明它... 在被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首次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根据10余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变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说明它们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但在同一时期各地植被不尽相同,此乃局部自然环境差异所致。根据植被变化重建了古气温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晚更新世 孢粉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天山南坡表土孢粉分析及其与植被的数量关系 被引量:64
16
作者 许英勤 阎顺 +1 位作者 贾宝全 杨云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本文通过对天山南坡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分析,研究了主要植物花粉的百分含量与其相应植物盖度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出不同植被带中主要植物的R值之比的比值.
关键词 天山 表土孢粉 植被 孢子花粉 第四纪
下载PDF
云南亚热带南部孢粉空间组合特征及其与环境分异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韬 吴绍洪 +2 位作者 戴尔阜 王昊 赵东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以云南亚热带南部野外调研孢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7个样地的35个表土样品以及28个剖面样品孢粉组合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发现:(1)表土孢粉无论是在科属种类、数量及优势科属还是在科属植物区系上,哀牢山山脉东西两侧的样地均具有较大的... 以云南亚热带南部野外调研孢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7个样地的35个表土样品以及28个剖面样品孢粉组合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发现:(1)表土孢粉无论是在科属种类、数量及优势科属还是在科属植物区系上,哀牢山山脉东西两侧的样地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孢粉科属种类和数量方面,哀牢山西侧样地要较东部丰富;优势科属方面,哀牢山山脉西侧植物群落的优势科属不明显,且较东部要复杂,而东部地区植物群落的优势科属则较为集中和突出;植物区系分布方面,世界广布、泛热带、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以及北温带分布等4个植物区系,其数量和所占比例东西差异都很大。(2)剖面孢粉的分析结果显示,其空间变化趋势与表土孢粉基本一致,同样反映了孢粉组合的东西空间差异。(3)孢粉组合的空间组合与区域的地形、气候分异特征有关。纵向排列的山系对大气环流的"阻隔"作用,以及哀牢山东西侧不同的季风环流系统导致的水热组合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孢粉组合空间分异格局的主要原因。云南亚热带南部孢粉空间组合反映了区内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亚热带 孢粉组合 空间差异 环境分异
下载PDF
从孢粉分析看上海地区更新世时期古植被、古环境演变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玉兰 姜立征 +2 位作者 王开发 张敏斌 华棣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9,共9页
通过对上海地区三个钻孔更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更新世 9 个孢粉组合带,反映了该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环境变迁的 9 个阶段,得出该区古气候波动历程为冷凉稍湿→暖热湿润→凉冷稍干→温暖湿润→凉冷稍干→热暖潮湿→凉冷干燥→... 通过对上海地区三个钻孔更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更新世 9 个孢粉组合带,反映了该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环境变迁的 9 个阶段,得出该区古气候波动历程为冷凉稍湿→暖热湿润→凉冷稍干→温暖湿润→凉冷稍干→热暖潮湿→凉冷干燥→温暖湿润→凉冷略湿?这种波动不仅可与国内外气候期相对比,而且气候波动曲线与海平面变化相吻合?从而为本地区进行地层年代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且进一步丰富了本地区孢粉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上海地区 更新世 植被 古环境 气候波动 古气候
下载PDF
渤海西部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杰 李日辉 +2 位作者 杨士雄 陈晓辉 陈珊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通过对渤海西部海区TJC孔55.34m以浅地层岩性、测年及孢粉分析等研究,发现该海域晚更新世MIS 5以来的孢粉组合呈现针叶-阔叶-草本规律的旋回性变化,此特征变化是植被-气候-海平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暖湿、干(凉)冷交替频繁,海平面波动... 通过对渤海西部海区TJC孔55.34m以浅地层岩性、测年及孢粉分析等研究,发现该海域晚更新世MIS 5以来的孢粉组合呈现针叶-阔叶-草本规律的旋回性变化,此特征变化是植被-气候-海平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暖湿、干(凉)冷交替频繁,海平面波动显著。MIS 5e、MIS 5c、MIS 5a、MIS 3及MIS 1(中全新世)阶段气候温暖湿润,陆区则发育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近岸分布有湖沼植被和盐生草地,整体属于高海平面时期的滨海或滨岸浅海环境。MIS 2冰盛期沉积较薄,MIS 5d、MIS 5b、MIS 4和MIS 2阶段,气候偏冷(凉),以草本蒿和藜为主,陆区发育森林草地或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海平面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古环境变化 晚更新世 渤海西部
下载PDF
秦安大地湾高分辨率全新世植被演变与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夏敦胜 马玉贞 +1 位作者 陈发虎 王建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主要根据孢粉分析结果,并结合磁化率、碳酸钙恢复了陇西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期间植被、气候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全新世气候存在3个大的阶段,全新世早期(11~7kaB.P.)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点,中全新世(7~3kaB.P.... 主要根据孢粉分析结果,并结合磁化率、碳酸钙恢复了陇西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期间植被、气候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全新世气候存在3个大的阶段,全新世早期(11~7kaB.P.)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点,中全新世(7~3kaB.P.)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3~0kaB.P.)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研究区全新世大多数时期为草原植被,仅在8.5~7.8kaB.P.短期内形成针叶林植被,全新世期间曾出现5次干旱事件,它们具有大约2ka的准周期,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距今4.2ka前后曾出现洪水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切 孢粉记录 植被演变 气候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