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tion of Tough Poly(glycolic acid)(PGA)/Poly(butylene succinate-co-butylene adipate)(PBSA)Films with High Gas Barrier Performance through In situ Nanofibrillation of PBSA under an Elongational Flow Field 被引量:1
1
作者 Fan Yang Cai-Li Zhang +2 位作者 Yu Han Zhi-Rui Ma Yun-Xuan We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805-1817,I0011,共14页
Poly(glycolic acid)(PGA)is derived from glycolide obtained by fermenting pineapples or sugarcane,which has excellent gas barrier properties and a small carbon footprint.PGA is a potential substitute for the current al... Poly(glycolic acid)(PGA)is derived from glycolide obtained by fermenting pineapples or sugarcane,which has excellent gas barrier properties and a small carbon footprint.PGA is a potential substitute for the current aluminum-plastic composite films used in high barrier packaging applications.However,its poor ductility and narrow processing window limit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packaging.Herein,poly(butylene succinate-co-butylene adipate)(PBSA)was used to fabricate PGA/PBSA blend films through an in situ fibrillation technique and blown film extrusion.Under the elongational flow field used during the extrusion process,a uniqu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BSA nanofibrils and interfacially oriented PGA crystals was obtained.This structure enhances the strength,ductility and gas barrier properties of the PGA/PBSA blend film.In addition,an epoxy chain extender(ADR4468)was used as a compatibiliz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PGA and PBSA.70PGA/0.7ADR exhibited a very low oxygen permeability(2.34×10^(-4)Barrer)with significantly high elongating at break(604.4%),tensile strength(47.4 MPa),and transparency,which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petroleum-based polymers.Thus,the 70PGA/0.7ADR blown films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for most instant foods such as coffee,peanuts,and fresh m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butylene succinate-co-butylene adipate)(PBSA) poly(glycolic acid)(PGA) Food packaging films
原文传递
功能化纳米纤维素复合PLA/PBAT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睿 李小全 +2 位作者 卞福萍 张恒通 林树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3-1263,共11页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对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进行功能化改性,并用聚丙二醇(PPG)对改性后的CNF进行包覆,制备了CNF-PPG纳米粒子。将其作为填料加到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合物基体中,用溶液...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对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进行功能化改性,并用聚丙二醇(PPG)对改性后的CNF进行包覆,制备了CNF-PPG纳米粒子。将其作为填料加到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合物基体中,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LA/PBAT/CNF-PPG复合薄膜。通过FTIR、XPS、SEM、DSC、TG对薄膜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LA与PBAT的质量比及CNF-PPG纳米粒子的添加量对复合薄膜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PBAT薄膜比纯PLA薄膜具有更高的韧性和热稳定性;当m(PLA)∶m(PBAT)=90∶10、CNF-PPG纳米粒子用量(以PLA和PBAT的质量为基准,下同)为10%时,PLA/PBAT/CNF-PPG(90/10/10)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33.38±0.64)MPa,断裂伸长率为39.97%±0.67%;复合薄膜最终降解温度从纯PLA膜的394℃提高到435℃;复合薄膜的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系数分别为4.98×10^(–14)g·cm/(cm^(2)·s·Pa)和8.86×10^(−14)cm^(3)·cm/(cm^(2)·s·Pa),与纯PLA膜相比,分别降低了33.6%和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丙二醇 复合薄膜 功能材料
下载PDF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PLA/PBAT共混材料相容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萌萌 杨红娟 +3 位作者 沈思宇 冯硕 张伟蒙 胡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7,共8页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E对PLA/PBAT共混体系断面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PEGDGE的PLA/PBAT的共混体系相比,加入3份PEGDGE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由14.6%增加至38.9%,是PLA/PBAT的2.7倍。加入PEGDGE后,PLA/PBAT共混体系冷结晶向低温移动,且加入5份PEGDGE时,结晶度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增容剂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PBAT/PLA薄膜性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东波 叶蕾 +4 位作者 谢爱迪 吴雄杰 高龙美 高江 陶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142,共5页
为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聚对二苯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薄膜的物理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以及分子量变化的影响;采用恒温恒湿试验箱、拉力试验机、高温凝胶色谱仪、热机械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分析分别在25℃/50%... 为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聚对二苯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薄膜的物理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以及分子量变化的影响;采用恒温恒湿试验箱、拉力试验机、高温凝胶色谱仪、热机械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分析分别在25℃/50%湿度(RH)、25℃/80%RH、50℃/80%RH三种环境条件下放置98 d的PBAT/PLA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PBAT/PLA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储能模量、分子量受到显著影响,在50℃/80%RH条件下处理98 d后,纵向拉伸强度保持率为38.4%,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为5.3%,横向拉伸强度保持率为41.0%,断裂伸长率保持率0.8%;数均分子量下降了52%,重均分子量下降了76%,储能模量下降了40%。本研究工作对全生物降解塑料膜、袋的预期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苯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薄膜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分子量 储能模量
下载PDF
环保增塑剂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岩 郎贤忠 +4 位作者 潘宏伟 张会良 张贵宝 白云刚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145,共5页
将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DGBEA)用于与聚氯乙烯(PVC)的共混增塑,通过拉伸、动态力学及熔体指数等测试手段考察共混体系的静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DGBEA的加入使PVC/DGBEA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降低... 将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DGBEA)用于与聚氯乙烯(PVC)的共混增塑,通过拉伸、动态力学及熔体指数等测试手段考察共混体系的静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DGBEA的加入使PVC/DGBEA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表现出典型的橡胶态塑料的性质;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大幅降低,使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寒性;熔融指数大幅升高,表明材料的加工性能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 增塑剂
下载PDF
六氯环三磷腈基类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坡 朱宇君 袁福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0-772,共3页
在线状、环状聚磷腈类聚合物的主链结构中磷原子可以与不同的取代基相连接,使此类聚合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而表现出性能的多样性.本论文用碳酸钾为质子吸收剂,二氧六环做溶剂,以金属钠、六氯环三磷腈和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 在线状、环状聚磷腈类聚合物的主链结构中磷原子可以与不同的取代基相连接,使此类聚合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而表现出性能的多样性.本论文用碳酸钾为质子吸收剂,二氧六环做溶剂,以金属钠、六氯环三磷腈和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出以环状聚磷腈和缩乙二醇类为基本结构单元的二维网状聚合物:一缩二乙二醇缩聚环三磷腈[P3N3C l3(OCH2CH2OCH2CH2O)3]n和二缩三乙二醇缩聚环三磷腈[P3N3C l3(OCH2CH2OCH2CH2OCH2CH2O)3]n,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对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有机溶剂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腈 六氯环三磷腈 一缩二乙二醇缩聚环三磷腈 二缩三乙二醇缩聚环三磷腈
下载PDF
聚酯纤维的附生结晶法改善纤维的表面浸润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军 赵庭山 +3 位作者 石宝 任龙芳 强涛涛 王学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42,共4页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置入过冷态的聚乙二醇(PEG)和聚己二酸丁二酯(PBA)熔体,制备了PET纤维/PEG基体和PET纤维/PBA基体复合体系。使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这两种异质复合体系的界面结晶形态,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置入过冷态的聚乙二醇(PEG)和聚己二酸丁二酯(PBA)熔体,制备了PET纤维/PEG基体和PET纤维/PBA基体复合体系。使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这两种异质复合体系的界面结晶形态,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附生结晶法改性前后PET纤维织物的接触角。结果表明,纤维置入温度和结晶等条件决定附生体系的横穿晶体形态结构,选取合适的树脂并采用附生结晶的方法可明显改善PET纤维织物的表面浸润性,并有望改善PET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的界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结晶 聚酯纤维 聚乙二醇 聚己二酸丁二酯
下载PDF
PEG对PLA/Ecoflex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兴吉 顾书英 +1 位作者 任杰 詹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1,共3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对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少量PEG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和模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冲击强度略有增加;PEG增加... 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对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少量PEG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和模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冲击强度略有增加;PEG增加了复合材料中PLA与PBAT链段的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相容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增容剂 聚乙二醇 相容性
下载PDF
新型环磷腈基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9
作者 袁福龙 朱宇君 +2 位作者 赵经贵 张斌 江德祥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95-97,103,共4页
以八氯环四磷腈和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二氧六环做溶剂,在金属钠和碳酸钠存在下,制备出聚(一缩二乙二醇氧基环四磷腈[P4N4Cl4(OCH2CH2OCH2CH2O)4]n和聚(二缩三乙二醇氧基环四磷腈)[P... 以八氯环四磷腈和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二氧六环做溶剂,在金属钠和碳酸钠存在下,制备出聚(一缩二乙二醇氧基环四磷腈[P4N4Cl4(OCH2CH2OCH2CH2O)4]n和聚(二缩三乙二醇氧基环四磷腈)[P4N4Cl4(OCH2CH2OCH2CH2OCH2CH2O)4]n,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八氯环四磷腈 聚(一缩二乙二醇氧基环四磷腈) 聚(二缩三乙二醇氧基环四磷腈) 环磷腈基聚合物
下载PDF
利用Avrami和莫志深方法研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甘醇酯多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绍龙 徐艺 +1 位作者 陈农田 杨文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882-2888,2896,共8页
高聚物的成型加工通常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本工作研究了解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设备,设定合适的温度以及时间对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分子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Avrami和莫志深方法对可生物降解的聚丁... 高聚物的成型加工通常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本工作研究了解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设备,设定合适的温度以及时间对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分子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Avrami和莫志深方法对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甘醇酯(PBS-b-PDGS)多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Avrami和莫志深方法适用于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PDGS的引入没有改变共聚物的结晶机理。聚合物的结晶温度随降温速率增大而降低,相同降温速率下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随PDGS含量增加而减小,PDGS的稀释作用是导致聚合物结晶速率减小的原因。PBSb-PDGS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为其实际加工成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甘醇酯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Avrami方程 莫志深方法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峰 王庭慰 +2 位作者 丁培 包艳华 王景春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57,61,共5页
以丁二酸(SA)、1,4-丁二醇(BD)和二甘醇(DEG)为原料,通过直接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酯(PBDGS)。采用1H-NMR,GPC,DS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物料配比对共聚酯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结... 以丁二酸(SA)、1,4-丁二醇(BD)和二甘醇(DEG)为原料,通过直接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酯(PBDGS)。采用1H-NMR,GPC,DS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物料配比对共聚酯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EG的引入能够有效抑制聚酯链段的结晶能力,同时改善材料的亲水性,使其降解性能较纯PBS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二甘醇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端基硅氧烷化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固化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晶泊 江盛玲 赵京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43,共5页
以一缩二乙二醇和过量的己二酸为原料合成端羧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DA),在己二酸和一缩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和SnCl2的质量分数为0.3%等优化条件下,PDA的分子量为3715。将端羧基PDA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反应,... 以一缩二乙二醇和过量的己二酸为原料合成端羧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DA),在己二酸和一缩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和SnCl2的质量分数为0.3%等优化条件下,PDA的分子量为3715。将端羧基PDA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反应,合成了一种端基为硅氧烷基团的聚合物(PDA-Si),这种端基硅氧烷化聚合物能够在二丁基月桂酸锡(质量分数为5%)的催化作用和40℃下,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水而固化交联,固化时间是5 h,固化的交联产物中含分子或纳米级的聚酯/SiO2杂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 端基硅氧烷化聚酯 聚酯
下载PDF
聚己二酸丙二醇酯对聚乳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俊 何伟 +2 位作者 张竞 魏芸 马腾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研究了PLA/PPA共混材料的增塑剂迁移率、力学性能、结晶形态和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PPA含量增加,增塑PLA材料的PPA迁移率、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研究了PLA/PPA共混材料的增塑剂迁移率、力学性能、结晶形态和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PPA含量增加,增塑PLA材料的PPA迁移率、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增大,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降低;增塑PLA材料的黑十字消光图及其边界逐渐模糊,球晶尺寸逐渐变大;增塑PLA材料的α、β晶型峰明显减弱;增塑PLA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冷结晶温度T_(cc)、熔融转变温度T_m及结晶度X_c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丙二醇酯 增塑改性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计福春 王雪 +1 位作者 刘天鹤 李伟 《弹性体》 CAS 2002年第6期19-22,共4页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THF、2G及TMEDA为极性调节剂,SnCl4、DVB及DEAP为偶联剂合成溶聚丁苯橡胶(SSBR),研究了调节剂种类及用量对SSBR的微观结构及共聚物苯乙烯序列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极性调节剂和偶联剂对...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THF、2G及TMEDA为极性调节剂,SnCl4、DVB及DEAP为偶联剂合成溶聚丁苯橡胶(SSBR),研究了调节剂种类及用量对SSBR的微观结构及共聚物苯乙烯序列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极性调节剂和偶联剂对SSBR偶联效果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调节剂种类及用量,可改变共聚物中丁二烯分子链中1,2-结构含量,其调节能力为2G>TMEDA THF;所选用的调节剂用量制得共聚物中苯乙烯的序列分布趋无规分布。比较不同体系下SSBR的偶联效果、物理机械性能及DMA的Tanδ值,发现以THF作调节剂且SnCl4作偶联剂时制备的SSBR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结构 性能 研究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阴离子共聚合 调节剂 二乙二醇二甲醚 四氢呋喃 四甲基乙烯基二胺 偶联剂
下载PDF
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发春 贺江平 尚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43-246,共4页
采用半预聚体方法制备了系列由聚酯、聚醚二元醇及端羟基聚丁二烯为软段、液化MDI为硬段的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软段组分和制备条件,通过半预聚体方式... 采用半预聚体方法制备了系列由聚酯、聚醚二元醇及端羟基聚丁二烯为软段、液化MDI为硬段的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软段组分和制备条件,通过半预聚体方式制备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是可行的。所有聚氨酯弹性体中MDI和软段羟基和交联剂羟基的反应较彻底,三软段可明显拓宽聚氨酯弹性体的玻璃化区域到150℃和有效阻尼温度范围(-3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聚醚二元醇 端羟基聚丁二烯 液化MDI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EPA/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凉冰 贾林才 刘红梅 《弹性体》 CAS 2007年第6期34-36,49,共4页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PEP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用1,4-丁二醇(BDO)扩链剂或混合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PU)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NCO基质量分数、扩链剂和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DI...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PEP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用1,4-丁二醇(BDO)扩链剂或混合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PU)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NCO基质量分数、扩链剂和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DI/BDO体系与2,4-甲基二异氰酸酯/3,3′-二氯-4,4′-二胺基二苯甲烷(TDI/MOCA)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模量和强度随预聚体NCO基含量增加而增加;提高扩链剂的三元醇含量,弹性体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MDI/BDO体系的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比TDI/MOCA体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酯 弹性体 聚酯 聚已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LA/PPA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热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伟 潘礼存 +3 位作者 孟涛 杨淳 韩克清 余木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59,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增塑改性聚乳酸(PLA)材料,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聚乳酸/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LA/PPA)共混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和力学性...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增塑改性聚乳酸(PLA)材料,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聚乳酸/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LA/PPA)共混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PA组分质量分数低(5%)的时候,共混物是完全相容体系;随着PPA组分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冷结晶温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大幅度增加,当PPA质量分数为20%时,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248%,获得了良好的增塑聚乳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塑 聚己二酸丙二醇酯 相容性
下载PDF
交联型聚磷腈基类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景东 刘慧 岳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74-77,共4页
为了获得较好性能的聚磷腈弹性体,用聚二氯磷腈为亲核取代基,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合成了交联型的聚磷腈无机高分子,利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聚(苯氧基-一缩二乙二醇氧基磷腈)(聚合物Ⅰ)、聚(苯氧基-二缩三乙二醇氧基磷腈)(聚合物Ⅱ)进行... 为了获得较好性能的聚磷腈弹性体,用聚二氯磷腈为亲核取代基,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合成了交联型的聚磷腈无机高分子,利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聚(苯氧基-一缩二乙二醇氧基磷腈)(聚合物Ⅰ)、聚(苯氧基-二缩三乙二醇氧基磷腈)(聚合物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苯氧基和缩醇氧基都已经接入聚磷腈骨架,并形成含有氯原子的二维网状稳定结构,但聚磷腈中还是有少量的羟基存在.通过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性能研究表明,聚合物Ⅰ、Ⅱ都是非晶态高聚物,在空气中吸湿性小,热稳定性较好,具有非常优良的耐腐蚀和耐溶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氧基-一缩二乙二醇氧基磷腈) 聚(苯氧基-二缩三乙二醇氧基磷腈) 弹性体
下载PDF
DPAP改性酚醛泡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铁军 吴美珊 唐恺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134,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和二乙二醇为原料,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了含有酯骨架和羟基结构的聚邻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DPA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PAP达到预期分子结构并成功合成。以DPAP... 以邻苯二甲酸和二乙二醇为原料,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了含有酯骨架和羟基结构的聚邻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DPA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PAP达到预期分子结构并成功合成。以DPAP、苯酚、多聚甲醛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备改性酚醛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PAP引入了酚醛树脂分子结构。对酚醛树脂进行发泡、固化得到改性酚醛泡沫,对改性酚醛泡沫的韧性、导热系数、泡孔结构和机械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泡沫韧性明显提高,弯曲位移提高了115%,同时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都得到改善,导热系数降低了34.6%,压缩强度提高了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 酚醛泡沫 增韧 导热系数
下载PDF
镍(Ⅳ)引发丙烯酸甲酯在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上嵌段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盈海 周玮琪 +2 位作者 白利斌 刘元伟 李艳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17-20,25,共5页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端羟基基团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PPA与丙烯酸甲酯(MA)的自由基嵌段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MA与PPA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和...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端羟基基团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PPA与丙烯酸甲酯(MA)的自由基嵌段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MA与PPA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嵌段参数的影响。在引发剂浓度为4·972×10-5mol/L、单体MA与底物PPA的质量比3·93∶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制得高嵌段参数的共聚物。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约为35·65kJ/mol。利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 聚己二酸1 2-丙二醇酯 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