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 acid)(PLA)/Cellulose Nanofibrils(CNF) Composites Nanofiber for Tissue Engineering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Zhangqiang SI Junhui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9年第1期207-215,共9页
Composite nanofiber membranes based on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PLA) and cellulose nanofibrils(CNF) were produced via electrospinning. The influence of CNF content on the morphology,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ec... Composite nanofiber membranes based on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PLA) and cellulose nanofibrils(CNF) were produced via electrospinning. The influence of CNF content on the morphology,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CNF composite nanofiber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DM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CNF composite nanofibers with smooth, free-bead surface can b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with various CNF cont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CNF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crystalline ability, therm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PLA/CNF composite fibers. The Young's moduli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PLA/CNF composite nanofiber reach 106.6 MPa and 2.7 MPa when the CNF content is 3%, respectively, which are one times higher and 1.5 times than those of pure PLA nanofiber. Additionally,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f PLA/CNF composite nanofiber membrane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NF loading, result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hydrophil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lactic acid)(pla) cellulose nanofibrils(CNF) electrospinning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下载PDF
Use of Poly-Lactic Acid (PLA) to Enhance Properties of Paper Based on Recycled Pulp 被引量:1
2
作者 Klaus Doelle Anh T. Le +1 位作者 Thomas E. Amidon Biljana M. Bujanovic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4年第3期347-360,共14页
Nowadays, recycled paper is broadly used due to environmental reasons.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starch as a dry strength additive improves the properties of recycled paper. Poly-Lactic Acid (PLA), a product from b... Nowadays, recycled paper is broadly used due to environmental reasons.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starch as a dry strength additive improves the properties of recycled paper. Poly-Lactic Acid (PLA), a product from bio-refinery process, has recently been shown to act as a promising strength additive that could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starch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paper. In this study, the use of PLA of three molecular weights (MW) in combination with four different starches was investigated. Three recycled pulp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with the kappa number of 27.9 to 66 were used. Paper handsheets were made, and selected paper properti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andsheets properti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MW of PLAs, the type of starch used, and the lignin content of the pulp. The paper handsheets made from lignin-rich pulp (pulp A, kappa number 66), combined with 0.1% medium MW PLA (PLA_1) and 0.9% cationic starch containing 0.43% N gave the highest improvement for tensile strength, wet tensile strength, air and water resistance. This result verifies that a higher kappa number pulp has better attraction to the hydrophobic PLA. Moreover, the higher charge cationic starch led to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due to the increase of affinity to the anionic fiber surface. Interestingly, results show that amphoteric starch is a promising substitute for high cationic charge starch when combined with the medium MW PLA to improve tensile strength of pap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 starch-PLA blend represents a promising approach in improving properties of recycled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Lactic Acid (pla) Recycled PULP (OCC) Starch PAPER Properties PAPER Handsheets
下载PDF
PBAT/PLA复合膜结合1-MCP处理对金玉兰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赤云 张娜 +1 位作者 朱喜成 阎瑞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9,共9页
为研究金玉兰菜新型可降解保鲜包装及保鲜新技术,以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泡沫箱包装作为对照,采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oly(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polylactic acid,PBAT/PLA]复合膜包装结合... 为研究金玉兰菜新型可降解保鲜包装及保鲜新技术,以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泡沫箱包装作为对照,采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oly(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polylactic acid,PBAT/PLA]复合膜包装结合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金玉兰菜进行处理,分析测定贮藏期间[(4.0±0.5)℃],金玉兰菜呼吸强度、色差、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营养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PBAT/PLA复合膜包装的金玉兰菜在贮藏24 d后,硬度仍保持了1.98 kg/cm^(2),感官评分平均值维持在3.425,高于对照组(1.15);PBAT/PLA+1-MCP能够延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并降低呼吸峰值10.72 mg CO_(2)/(kg·h),褐变指数较未添加1-MCP的处理组降低了2.3~5.7,有效抑制了营养物质的损耗。PBAT/PLA复合膜结合1-MCP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金玉兰菜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在拓宽可降解包装材料在农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及提高金玉兰菜保鲜技术水平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复合膜 1-甲基环丙烯 金玉兰菜 保鲜 可降解包装材料
下载PDF
生物基植物油及其衍生物改性聚乳酸(PLA)的进展
4
作者 张亦婷 熊娟 +4 位作者 杨思雨 沈贤琪 熊金松 赵西坡 彭少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59,共7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PLA存在脆性较大、低韧性、结晶速率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增塑改性能减小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提高分子链的运动能力,改善PLA的加工流动性及脆性,其中,植物... 聚乳酸(PLA)是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PLA存在脆性较大、低韧性、结晶速率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增塑改性能减小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提高分子链的运动能力,改善PLA的加工流动性及脆性,其中,植物油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增塑剂。主要介绍了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在改性PLA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加工性能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蓖麻油、环氧大豆油等植物油作为增塑剂增塑PLA的增塑机理及效果。总结了在植物油基增塑剂增塑PLA的过程中,改善增塑剂与基体的相容性、减弱增塑剂迁移的有效方法。同时分析了植物油/填充材料复合改性PLA研究中,填料对增塑剂的增塑行为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基植物油 绿色增塑剂 共混改性 生物可降解
下载PDF
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研究
5
作者 陈永顺 杨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青蒿琥酯注射液和青蒿琥酯纳米胶束(1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青蒿琥酯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36只H_(22)肝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20 mg/kg环磷酰胺)、青蒿琥酯注射液组(30 mg/kg)及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末次给药3 d后记录体质量和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最佳处方为mPEG-PLA-PHis与青蒿琥酯比例10.18∶1,青蒿琥酯质量浓度0.48 mg/mL,水化时间0.96 h,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94.27±1.26)%、(8.26±0.18)%、(4.19±0.20)%、(65.14±4.96)nm、-(17.64±1.06)mV。纳米胶束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具有pH敏感性。与注射液比较,纳米胶束t_(1/2)、MRT延长(P<0.01),CL降低(P<0.01),AUC_(0~t)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不同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瘤重下降(P<0.05,P<0.01),以中剂量组更明显,抑瘤率达55.40%。结论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包封率较高,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纳米胶束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 HPLC H_(22)肝癌细胞
下载PDF
PLA/CoFe_2O_4载药微球的制备、表征及释药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甄卫军 袁龙飞 +2 位作者 李先进 刘月娥 庞桂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载硫酸庆大霉素复合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PLA载药微球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乳法制备的铁酸钴(CoFe2O4)制备了PLA/CoFe2O4载硫酸庆大霉素复合微球。通过透射电...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载硫酸庆大霉素复合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PLA载药微球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乳法制备的铁酸钴(CoFe2O4)制备了PLA/CoFe2O4载硫酸庆大霉素复合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铁酸钴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生物数码显微镜对聚乳酸载药微球和PLA/CoFe2O4载药微球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μm。通过体外模拟释药试验考查了PLA载药微球和PLA/CoFe2O4载药微球的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药缓控释作用,PLA/CoFeO载药微球药物释放持续的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铁酸钴 载药微球 释药性能
下载PDF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蒋文柔 包睿莹 +3 位作者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改性
下载PDF
全生物分解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拉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谢飞 何江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116,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粉改性效果较好。随着PPC组分的增加,提高了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强了其韧性,但是加入量较大时会降低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因此应控制其加入比例。PLA/PPC/改性淀粉(甘油/淀粉=3∶7)3组份质量比为60∶20∶20的三元共混膜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达到增韧效果,同时拉伸强度并未下降太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 改性淀粉 共混 柔韧性
下载PDF
PLA沙障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袁立敏 高永 +3 位作者 虞毅 龚秋野 姜靖宇 邢铁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90-94,100,共6页
为了解新材料聚酯纤维(PLA)沙障对沙丘土壤硬度的影响,通过测定铺设PLA沙障沙丘表层的土壤硬度,并以铺设麦草沙障沙丘及裸沙丘为对照,对比研究各种规格、迎风坡、坡顶及背风坡土壤硬度的差异。结果表明:铺设PLA沙障沙丘表层土壤硬度显... 为了解新材料聚酯纤维(PLA)沙障对沙丘土壤硬度的影响,通过测定铺设PLA沙障沙丘表层的土壤硬度,并以铺设麦草沙障沙丘及裸沙丘为对照,对比研究各种规格、迎风坡、坡顶及背风坡土壤硬度的差异。结果表明:铺设PLA沙障沙丘表层土壤硬度显著高于麦草沙障沙丘(P<0.001),且2者土壤硬度均显著高于未铺设沙障的裸沙丘(P<0.001);2 m×2 m和1 m×1 m PLA沙障土壤硬度比较接近,均显著小于3 m×3 m规格的(P<0.01),而麦草沙障3种规格的土壤硬度差异较小;2种沙障所在沙丘不同部位土壤硬度变化趋势相似,均是迎风坡的最大,坡顶次之,背风坡的最小;PLA沙障及麦草沙障单个障格内的土壤硬度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并且二者的土壤硬度分布规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pla沙障 麦草沙障 土壤硬度
下载PDF
EOC增韧PLA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继年 王艳丽 +1 位作者 丁国新 许爱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53,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和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EOC)增韧聚乳酸(PLA)共混物,考察了EOC的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马来酸酐(MAH)的原位增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EOC与PLA的界面相容性,但效果... 采用熔融共混和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EOC)增韧聚乳酸(PLA)共混物,考察了EOC的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马来酸酐(MAH)的原位增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EOC与PLA的界面相容性,但效果不佳,两者的界面结合较弱;随着EOC含量提高,EOC/PL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先增大再降低,并分别在EOC的质量分数为10%和20%时达到最大值;EOC与PLA的共混没有改变PLA相的热分解特性,但使EOC相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温度向高温区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1-辛烯共聚物 界面相容性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催化PLA-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明 夏璐 +2 位作者 杨惠 黄小强 李凤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838-1842,共5页
采用开环聚合法,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O2为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和聚乙二醇合成PLA-PEG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共聚物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Hammett指示剂法及NH3-TPD等方法对固... 采用开环聚合法,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O2为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和聚乙二醇合成PLA-PEG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共聚物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Hammett指示剂法及NH3-TPD等方法对固体超强酸的酸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650℃时,得到的固体超强酸SO24-/ZrO2-CeO2酸强度与酸量最大,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PLA-PEG嵌段共聚物,当PEG分子量为6 000,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170℃,催化剂用量为丙交酯质量分数的1.0%时,得到PLA-PEG共聚物的特性粘数最大,为1.693 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pla-PEG嵌段共聚物 聚乳酸 Hammett指示剂 NH3-TPD
下载PDF
PLA-PEG-PLA的微波合成及其磁性载药微球的表征、释药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亚瑜 甄卫军 +2 位作者 汪凌 刘月娥 庞桂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9-934,938,共7页
目的采用微波法合成PLA-PEG-PLA,并以该嵌段共聚物为基质制备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磁性载药微球和非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对微波法合成的... 目的采用微波法合成PLA-PEG-PLA,并以该嵌段共聚物为基质制备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磁性载药微球和非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对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ASA/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载药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微乳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制备了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μm。体外模拟释药试验表明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24h释药率分别为69.16%和100%。结论以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ASA-Fe3O4/PLA-PEG-PLA磁性载药微球比ASA/PLA-PEG-PLA非磁性载药微球具有较快的药物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 微波合成 纳米四氧化三铁 载药微球:释药性能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PLA-NPs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国宁 刘卫 +1 位作者 杨祥良 徐辉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采用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聚乳酸纳米粒(PLA-NPs),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比较了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PLA-NPs的稳定性;以5-氨基荧光素(5-AF)为模型药物,研究了4种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PLA-NPs在p... 采用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聚乳酸纳米粒(PLA-NPs),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比较了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PLA-NPs的稳定性;以5-氨基荧光素(5-AF)为模型药物,研究了4种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PLA-NPs在pH值为7.4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PLA-NPs的稳定性与表面活性剂性质密切相关;SDS,Poloxamer 188和BSA修饰的PLA-NPs具有相似的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其药物释放曲线呈现明显突释效应;CTAB修饰的PLA-NPs则呈缓慢持续释放,且药物释放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表面活性剂性质对PLA-NPs稳定性和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纳米粒 表面活性剂 稳定性 体外药物释放
下载PDF
PP-g-MAH改性PLA/HGB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继年 丁国新 +2 位作者 高俊珊 王周锋 朱金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0-172,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共混改性聚乳酸(PLA)/中空玻璃微珠(HGB)复合材料,考察了PP-g-MAH含量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改善了HGB与PLA之间的相容性,增强了两者的...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共混改性聚乳酸(PLA)/中空玻璃微珠(HGB)复合材料,考察了PP-g-MAH含量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改善了HGB与PLA之间的相容性,增强了两者的界面结合。随着PP-g-MAH的质量分数增加,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均先上升后降低,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PP-g-MAH的引入使体系的热分解温度向高温区偏移,改善了PLA/HGB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中空玻璃微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全生物分解APC/PLA/淀粉共混薄膜拉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飞 何江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0-152,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PC/PLA/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表明,当PPC质量分数由10%增加至40%,共混膜拉伸强度...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PC/PLA/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表明,当PPC质量分数由10%增加至40%,共混膜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断裂伸长率由37%提高到61%。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共混组分质量比、改性淀粉中增塑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共混膜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组分质量比是显著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 改性淀粉 共混
下载PDF
新型PLA-PVP两亲性共聚物性能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缪婧 罗丙红 周长忍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利用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羟基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了末端双键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PLA-HEMA)。将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合成了兼有亲水性PVP主链和疏水性PLA支链的... 利用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羟基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了末端双键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PLA-HEMA)。将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合成了兼有亲水性PVP主链和疏水性PLA支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这种亲-疏水性微相分离结构与人体内血管结构相似,非常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生长;而共聚物同时又具备PLA良好的力学性能,故可望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生物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组织工程
下载PDF
PGA,PLA,PGLA碱处理改性及降解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房美函 王碧峤 +1 位作者 吕志前 张佩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采用NaOH对聚乙交酯(polyglycolic acid,PGA)、聚丙交酯(polylactic acid,PLA)及聚乙交酯丙交酯(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纤维进行处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纤维置于温度为37℃和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进行3周的体外... 采用NaOH对聚乙交酯(polyglycolic acid,PGA)、聚丙交酯(polylactic acid,PLA)及聚乙交酯丙交酯(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纤维进行处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纤维置于温度为37℃和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进行3周的体外降解试验.通过测定纤维熔点、接触角、质量损失、强力损失以及纤维表面形态,对PGA,PLA及PGLA纤维碱处理后的热力学降解性能进行研究探讨.研究表明,碱处理后PLA的熔点略有升高,PGA和PGLA的熔点略有降低,3种纤维的水接触角、质量和强力减小;降解过程中PGA和PGLA的质量损失和强力损失显著,而PLA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交酯(PGA) 聚丙交酯(pla) 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 碱处理改性 体外降解 性能
下载PDF
ADR对PLA/PBAT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学飞 朱麒霏 +1 位作者 程树军 陆冲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2,113,共4页
通过转矩流变仪制备ADR/聚乳酸(PLA)/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共混物,利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ADR含量对PLA/PBAT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R的扩链作用抑制了共混过程中PLA的降解,使体系转矩增大。... 通过转矩流变仪制备ADR/聚乳酸(PLA)/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共混物,利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ADR含量对PLA/PBAT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R的扩链作用抑制了共混过程中PLA的降解,使体系转矩增大。当ADR添加量达到0.3%时,体系的转矩最平稳。通过毛细管流变仪分析发现共混体系遵守幂律方程,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随着ADR含量的增多,共混物非牛顿指数n减小,黏流活化能Eη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 ADR 转矩流变仪 毛细管流变
下载PDF
聚乳酸(PLA)/皮粉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易疆川 黄超 +3 位作者 严琰 段景宽 李根生 张元涛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4-62,共9页
利用原位熔融接枝共混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不同皮粉含量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 利用原位熔融接枝共混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不同皮粉含量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皮粉含量对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结晶行为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分别对填料皮粉进行活化处理和对基体聚乳酸进行熔融接枝,提高了基体和填料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尤其是提高其机械性能。当皮粉含量为15pbw(parts by weight)时,聚乳酸/皮粉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皮粉 表面处理 生物降解
下载PDF
PLA/SPI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勤 王华林 《安徽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19-21,23,共4页
以氯仿和乙醇为共溶剂,静电纺丝制备不同比例的聚乳酸(PLA)/大豆分离蛋白(SPI)复合纤维。PLA/SPI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介于108~304nm,并随着体系中SPI含量的增大而变细;相同SPI含量下,随PLA分子量的增大,纤维直径变粗。FT-IR和XRD分析结... 以氯仿和乙醇为共溶剂,静电纺丝制备不同比例的聚乳酸(PLA)/大豆分离蛋白(SPI)复合纤维。PLA/SPI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介于108~304nm,并随着体系中SPI含量的增大而变细;相同SPI含量下,随PLA分子量的增大,纤维直径变粗。FT-IR和XRD分析结果显示,SPI的引入破坏了PLA的晶体结构,且复合纤维中SPI与PLA通过氢键缔合。吸水率和失重率分析结果表明,PLA/SPI复合纤维较纯PLA纤维的亲水性和降解性能随SPI含量的增大而提高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大豆分离蛋白 静电纺丝 亲水性 降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