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elastomeric poly (glycerol sebacate)/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被引量:3
1
作者 Rajeswari Ravichandran Jayarama Reddy Venugopal +2 位作者 Subramanian Sundarrajan Shayanti Mukherjee Seeram Ramakrishn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3年第3期28-41,共14页
AIM: To facilitate engineering of suitable biomaterial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Poly (glycerol sebacate)/collagen (PGS/ 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were fabricated by cor... AIM: To facilitate engineering of suitable biomaterial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Poly (glycerol sebacate)/collagen (PGS/ 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were fabricated by core/ shell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ith core as PGS and shell as collagen polymer; and the scaffol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contact angle and tensile testing for cardiac tissue engineering. Collagen nanofibers were also fabricated by electrospinning for comparison with core/shell fibers. Studies on cell-scaffold interaction were carriedout using cardiac cells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o-culture system with cardiac cells and MSCs separately serving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s respectively. The co-culture system was characterized f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into cardiomyogenic lineage in the co-culture environment using dual immunocytochemistry. The co-culture cells were stained with cardia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s like actinin and troponin and MS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 CD 105 for proving the card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Further the morphology of cells was analyzed using SEM.RESULTS: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core is PGS polymer having an elastic modulus related to that of cardiac fibers and shell as collagen, provi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cellular activities like cell adhes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SEM micrographs of electrospun fibrous scaffolds revealed porous, beadless, uniform fibers with a fiber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380 ± 77 nm and 1192 ± 277 nm for collagen fibers and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rous scaffolds were hydrophilic having a water contact angle of 17.9 ± 4.6° compared to collagen nanofibers which had a contact angle value of 30 ± 3.2°. The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ha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able to that of native heart muscle with a young's modulus of 4.24 ± 0.7 MPa, while that of collagen nanofibers was comparatively higher around 30.11 ± 1.68 MPa. FTIR spectrum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functional groups present in the electrospun scaffolds. Amide Ⅰ and amide Ⅱ of collagen were detected at 1638.95 cm -1 and 1551.64 cm -1 in the electrospun collagen fibers and at 1646.22 cm -1 and 1540.73 cm -1 for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respectively. Cell culture studies performed using MSCs and cardiac cells co-culture environment, indicated that the cellprolife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 PGS/collagen core/shell scaffolds compared to collagen fibers and the cardiac marker proteins actinin and troponin were expressed more on PGS/collagen core/shell scaffolds compared to collagen fibers alone. Dual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further confirm the card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by employing MS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 CD 105 and cardia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 actinin. SEM observations of cardiac cells showed normal morphology on PGS/collagen fibers and providing adequate tensile strength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GS/collagen fibers and cardiac cells/MSCs co-culture system providing natural microenvironments to improve cell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could bring cardiac tissue engineering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 CELLS COCULTURE CARDIAC patch poly (glycerol sebacate) Core/ shell fibers.
下载PDF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Fumarate-co-Propylene Sebacate) Networks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娜 杨德安 +1 位作者 蔡仲雨 常俊标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7年第4期254-262,共9页
Poly(propylene fumarate-co-propylene sebacate) (P(PF-co-PS)) was crosslinked with Nvinyl pyrrolidone (N-VP) to form networks. It was investigated as biodegradable bone cement. In this paper, P(PF-co-PS) was ... Poly(propylene fumarate-co-propylene sebacate) (P(PF-co-PS)) was crosslinked with Nvinyl pyrrolidone (N-VP) to form networks. It was investigated as biodegradable bone cement. In this paper, P(PF-co-PS)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H-NMR, FTIR and GPC.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sebacate segments in P(PF-co-PS) main chains and the quantity of N-vinyl pyrrolidone on the in vitro degradation of the polymer networks were examined. Cylindrical specimens were submerged in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 at 37 ℃ and the pH value of PBS is 7.4 for 10 weeks. The gravimetry and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tested over the degradation period. Networks formed by P(PF-oo-PS)8020/N-VP exhibited higher weight loss and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en compared with poly(propylene fumarate)/N-VP network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F-co-PS)/N-VP can be maintained for a very long time, even for 70 days, the yield strength, fracture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modulus are (51.78 ± 2.01) MPa, (52.331 ± 1.84) MPa and (957.78 ± 24.40) MP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gradation velocity can be modulated by the amount of crosslinking agents and sebacate segments along the main chains of co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tion in vitro degradation polyester poly(propylene fumarate-co-propylene sebacate) N-vinyl pyrrolidone
下载PDF
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调控扩链改性聚乳酸的性能
3
作者 王澳华 顿东星 +1 位作者 孟瑞静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使用成核剂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ST-NAB3)调控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改性聚乳酸(PLA)化学接枝产物(C-PLA)的性能,并采用超临界CO_(2)制备了C-PLA-ST-NAB3发泡材料。利用偏振光学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使用成核剂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ST-NAB3)调控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改性聚乳酸(PLA)化学接枝产物(C-PLA)的性能,并采用超临界CO_(2)制备了C-PLA-ST-NAB3发泡材料。利用偏振光学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不同ST-NAB3含量的C-PLA结晶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发泡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T-NAB3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C-PLA的结晶速率,减小晶体尺寸,同时增大晶体密度。随着ST-NAB3含量的增加,C-PLA的结晶度由3.2%提高到20.2%,其含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和0.4%时,在不同发泡温度下均能制得泡孔尺寸均一的C-PLA-ST-NAB3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 发泡材料 结晶性能 泡孔结构
下载PDF
氯化锂/丙三醇改性玉米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4
作者 杜云婷 王妤鑫 +2 位作者 邹金成 杨贞旋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1,共9页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力学性能测试等考察了复合改性剂中LiCl对淀粉的作用效果,探究了复合改性剂对CS/PBAT共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ly/LiCl复合改性剂中LiCl的引入能够增强改性剂与淀粉羟基和PBAT酯基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进一步破坏淀粉的氢键和颗粒结构,从而降低CS/PBAT的结晶度,改善淀粉与PBAT的相容性,提高共混材料的韧性、耐水性和降解性能,表现出比单纯丙三醇改性更好的作用效果。采用Gly和LiCl质量比10:1的复合改性剂,在CS和PBAT质量比为50:75时改性CS/PBAT共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从改性前的21.9%提高到了271.7%,拉伸强度从改性前的13.4 MPa变为10.8 MPa,下降不大,显示出良好的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共混材料 氯化锂 丙三醇 复合改性
下载PDF
PGS-PLA共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桂宗彦 陆冲 +1 位作者 李勇锋 程树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聚癸二酸甘油酯(PGS)和聚乳酸(PLA)为原料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密炼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GS-PLA共混材料。研究了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共混形态。结果表明PGS-PLA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过程与PLA有很大差异,其熔融... 以聚癸二酸甘油酯(PGS)和聚乳酸(PLA)为原料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密炼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GS-PLA共混材料。研究了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共混形态。结果表明PGS-PLA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过程与PLA有很大差异,其熔融塑化过程大幅延长。DSC分析表明:随着PGS含量的增加,PGS-PLA共混材料的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而结晶度提高;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可以达到65.6 J/m,较纯PLA提高了447%;SEM观测表明PGS和PLA是分相的,且随PGS含量的提高,PGS分散相尺寸变大,混合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甘油酯 聚乳酸 共混改性
下载PDF
聚癸二酸甘油酯的优化合成 被引量:7
6
作者 宁卓远 张青山 李云政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用等摩尔量甘油和癸二酸在N2流除水条件下缩聚,对N2流量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采用FTIR、酸值、特性黏度、凝胶渗透色谱和1 H NMR对产物进行分析,得到优化反应条件.当N2流量0.1m3/h,聚合温度160℃,反应时间7.75h时,产物羧基酯化率达90.3%... 用等摩尔量甘油和癸二酸在N2流除水条件下缩聚,对N2流量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采用FTIR、酸值、特性黏度、凝胶渗透色谱和1 H NMR对产物进行分析,得到优化反应条件.当N2流量0.1m3/h,聚合温度160℃,反应时间7.75h时,产物羧基酯化率达90.3%,特性黏度为42.0mL/g,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 20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9 800,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和3 000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50.5%和71.5%.该方法经济性地合成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癸二酸甘油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甘油酯 氮气流量 羟基功能化聚酯 生物降解材料
下载PDF
庆大霉素-聚酸酐缓释制剂的制备及释药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志彬 黄开勋 +1 位作者 张治国 徐辉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2-113,共2页
以聚 (二聚酸 癸二酸 )共聚物 [P(DA SA) ,wDA∶wSA=5 0∶5 0 ]为药物缓释材料 ,庆大霉素为模型药物 ,采用热熔法制备庆大霉素 -聚酸酐缓释药棒 .初步的制剂稳定性研究表明 ,在室温干燥条件下 ,该缓释药棒具有良好的制剂稳定性 .体外... 以聚 (二聚酸 癸二酸 )共聚物 [P(DA SA) ,wDA∶wSA=5 0∶5 0 ]为药物缓释材料 ,庆大霉素为模型药物 ,采用热熔法制备庆大霉素 -聚酸酐缓释药棒 .初步的制剂稳定性研究表明 ,在室温干燥条件下 ,该缓释药棒具有良好的制剂稳定性 .体外释药结果表明 ,在 37℃时质量分数为 0 .9%的生理盐水体系中 ,该缓释药棒的体外释药时间为 2 5d ,释药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其体外释药方程为 :Y =9.182 6 + 6 .6 90 1t -0 .12 72t2 ,R2 =0 .9874.上述结果表明庆大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聚(二聚酸-癸二酸) 聚酸酐 药物缓慢释放 缓释制剂 释药特性
下载PDF
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共混物的形态及结晶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高世岗 刘峰 +2 位作者 陆冲 程树军 李勇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1,共4页
用SEM、DSC、光学解偏振光、POM及WAXD研究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LA/PGS)共混物的形态和等温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LA与PGS发生了相分离,PLA分子链之间存在部分PGS。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t1/2)随PGS含量... 用SEM、DSC、光学解偏振光、POM及WAXD研究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LA/PGS)共混物的形态和等温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LA与PGS发生了相分离,PLA分子链之间存在部分PGS。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t1/2)随PG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晶体尺寸较纯PLA大;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t1/2随PGS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共混物的晶体尺寸明显增大,形成球晶。但当PGS的含量为20%并于120℃等温结晶时,晶体产生暗斑。PLA及PLA/PGS共混物的晶形都为α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共混 结晶 聚癸二酸丙三醇酯 形态
下载PDF
PGS/PLLA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包广洁 钟妮 +4 位作者 张文霞 李燕梅 吕玮 张树江 康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7-71,97,共6页
基于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GS)优异的亲水性能,左旋聚乳酸(PLLA)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PGS与PLLA按质量比1∶3、1∶1、3∶1配制成25%的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新型三维纳米支架。通过扫描电镜、傅... 基于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GS)优异的亲水性能,左旋聚乳酸(PLLA)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PGS与PLLA按质量比1∶3、1∶1、3∶1配制成25%的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新型三维纳米支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Instron微力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对共纺膜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纺膜片分布均匀,交织成网状;共纺膜片中加入PLLA对PGS聚合物结构几乎没有影响;随着PGS含量增加,结晶度呈增强趋势;伴随PLLA质量增加,热稳定性也趋于稳定;加入PGS,PGS/PLLA共纺膜片获得较好的亲水性,支架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PGS/PLLA三维支架和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共培养,结果表明关节盘细胞在不同比例支架上粘附、铺展均良好,且在PGS/PLLA(1/3)膜片上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S PLLA 静电纺丝 三维纳米支架
下载PDF
可降解高分子量聚癸二酸己二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杰 张维 +1 位作者 谭惠民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6-98,共3页
以癸二酸和己二醇为原料,以十氢萘为溶剂,进行直接聚合,合成了高分子量聚癸二酸己二醇酯,产率达到96%。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GPC测得其数均分子量达到45809,DSC测得其熔点为76℃,拉伸强度为23.5MPa,断裂伸长率为935.0%。
关键词 聚癸二酸己二醇酯 直接聚合 表征
下载PDF
聚(二聚酸-癸二酸)的合成和药物释放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志彬 黄开勋 +1 位作者 许铭飞 徐辉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98,共3页
以癸二酸和二聚酸预聚物为单体 ,采用高真空熔融缩聚法 ,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 (二聚酸 癸二酸 )共聚物 .合成的聚合物分别用FT IR ,GPC ,DSC和TGA等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药物控制释放 聚(二聚酸-癸二酸) 聚酸酐 盐酸环丙沙星 合成 体外降解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弹性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全勇 冯予星 +3 位作者 丁涛 石锐 蔡晴 张立群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用丙三醇和癸二酸通过熔融共缩聚反应方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弹性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讨论了该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弹性体中存在的酯键、羟基和羧基,使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 用丙三醇和癸二酸通过熔融共缩聚反应方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弹性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讨论了该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弹性体中存在的酯键、羟基和羧基,使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和可生物降解性能。通过改变丙三醇/癸二酸(摩尔比),可以调节其力学性能、亲水性能以及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丙三醇酯 缩聚反应 生物降解 力学性能 亲水性能
下载PDF
聚L-乳酸结晶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艳华 范寅清 +2 位作者 颜世峰 陈学思 尹静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1,共4页
以癸二酸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得到癸二酰氯,再与苯甲酰肼反应合成得到聚L-乳酸新型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考察了该成核剂对聚L-乳酸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在115℃使聚L-乳酸的半结晶时间t1/2从2... 以癸二酸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得到癸二酰氯,再与苯甲酰肼反应合成得到聚L-乳酸新型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考察了该成核剂对聚L-乳酸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在115℃使聚L-乳酸的半结晶时间t1/2从26.5 min缩短到2.7 min;在1℃/min降温速率下结晶温度从105.88℃升高到122.68℃,结晶焓由1.379 J/g提高到30.87 J/g,说明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对聚L-乳酸有显著的结晶成核作用;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低含量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对聚L-乳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癸二酸 苯甲酰肼 结晶速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丙三醇-癸二酸-柠檬酸)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珺玥 刘全勇 +2 位作者 石锐 雷丽娟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70-674,共5页
采用熔融共缩聚反应法合成聚(丙三醇-癸二酸-柠檬酸)酯(PGSC)弹性体,再采用半原位聚合和研磨分散的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PGS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WCNT对PG-SC的玻璃化温度影响不大;随着MWCNT用量... 采用熔融共缩聚反应法合成聚(丙三醇-癸二酸-柠檬酸)酯(PGSC)弹性体,再采用半原位聚合和研磨分散的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PGS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WCNT对PG-SC的玻璃化温度影响不大;随着MWCNT用量的增大,MWCNT/PGSC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总体增大,溶胀度和吸水率逐渐减小;当MWCNT用量达到或超过1份时,与PGSC相比,MWCNT/PGSC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较大,降解速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三醇-癸二酸-柠檬酸)酯弹性体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氯化镁/甘油改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俊 邹琴 +1 位作者 吴鹏伟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53,共6页
为了改善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文中以氯化镁/甘油为复配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改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研究了改性共混材料的红外吸收特性、形态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结晶性... 为了改善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文中以氯化镁/甘油为复配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改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研究了改性共混材料的红外吸收特性、形态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镁和甘油可与淀粉/PBS共混材料产生强相互作用,破坏淀粉/PBS共混材料原有的氢键与结晶结构,提高淀粉与PBS的相容性,使共混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冷结晶温度及结晶度降低;采用氯化镁/甘油复配改性剂可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淀粉/PBS共混材料,改性后的淀粉/PB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淀粉 氯化镁 甘油 共混材料
下载PDF
热塑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合金的制备和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伟 傅晓伟 +2 位作者 肖鹏程 周玉丽 郭卫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制备了高填充的甘油塑化淀粉(GTP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金,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TPS/PBS在合金加工过程中其扭矩以及力学性能随PBS质量分数的增加及甘油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增大;扫描电镜(SEM)显示甘油可提高合金的... 制备了高填充的甘油塑化淀粉(GTP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金,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TPS/PBS在合金加工过程中其扭矩以及力学性能随PBS质量分数的增加及甘油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增大;扫描电镜(SEM)显示甘油可提高合金的相容性;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合金在玻璃态时的储存模量高于纯PBS,黏流态时则相反;合金的热稳定性随PBS和甘油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有所提高;PBS的加入将合金的吸水率由100%以上降低到10%以下;淀粉和甘油的存在则均可提高PBS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甘油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降解机理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瑞 周艺峰 聂王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7,共5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无规共聚物(PBSu-co-PBSe)。通过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酶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共聚酯...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无规共聚物(PBSu-co-PBSe)。通过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酶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晶体结构随着癸二酸含量的增加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共结晶行为;DSC分析得出,随着PBSe组分在共聚酯中含量的增大,产物的熔点(Tm)由84.8℃降低至46.7℃,然后升高至55.9℃,玻璃化温度(Tg)单调降低至-58.7℃;TGA分析表明,癸二酸的引入提高了聚酯的热稳定性;酶降解测试得出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当PBSe占共聚酯含量的40%时,产物具有最快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癸二酸 共聚改性 酶降解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酯/丙三醇增塑淀粉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丹 齐治国 +1 位作者 徐军 郭宝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8,24,共5页
用丙三醇增塑玉米淀粉制备热塑性淀粉,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丙三醇增塑玉米淀粉(GTPS)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宽角-X射线衍射(W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微观... 用丙三醇增塑玉米淀粉制备热塑性淀粉,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丙三醇增塑玉米淀粉(GTPS)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宽角-X射线衍射(W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及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淀粉未改变PBS的晶型;丙三醇对淀粉的塑化只发生在淀粉的非晶区;加入淀粉,PBS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降低,冲击强度上升;随丙三醇含量上升,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玉米淀粉 丙三醇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可降解弹性体聚癸二酸丙二醇柠檬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志强 房晓敏 +3 位作者 徐元清 雷丽娟 丁涛 张立群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71-475,共5页
通过癸二酸与1,2-丙二醇反应,生成中间体癸二酸聚酯二元醇,然后将中间体与柠檬酸(CA)在一定条件下熔融缩聚制得了一种可降解弹性体聚癸二酸丙二醇柠檬酸酯(PPSC)。考察了催化剂和带水剂种类及酸醇比(摩尔比)对中间体合成工艺的影响,对... 通过癸二酸与1,2-丙二醇反应,生成中间体癸二酸聚酯二元醇,然后将中间体与柠檬酸(CA)在一定条件下熔融缩聚制得了一种可降解弹性体聚癸二酸丙二醇柠檬酸酯(PPSC)。考察了催化剂和带水剂种类及酸醇比(摩尔比)对中间体合成工艺的影响,对中间体和PPSC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PPSC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苯为带水剂,在酸醇比为1∶4的条件下可合成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中间体癸二酸聚酯二元醇;PPSC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0℃以下,于室温及人体温度下处于高弹态;PPSC为适度交联的、低模量高伸长的弹性体,其在37℃、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快的降解性(降解度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二酸聚酯二元醇 柠檬酸 聚癸二酸丙二醇柠檬酸酯 弹性体 体外降解性能
下载PDF
溶氧及pH对地衣芽孢杆菌合成聚γ-谷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革 刘艳 李桂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3,共4页
在3.7L发酵罐中研究了溶氧、pH和甘油流加对地衣芽孢杆菌分批发酵生产聚γ-谷氨酸(γ-PG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27.9g/L且通气量控制在4L/min时,搅拌转速达到300r/min即可满足细胞生长和聚γ-谷氨酸合成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p... 在3.7L发酵罐中研究了溶氧、pH和甘油流加对地衣芽孢杆菌分批发酵生产聚γ-谷氨酸(γ-PG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27.9g/L且通气量控制在4L/min时,搅拌转速达到300r/min即可满足细胞生长和聚γ-谷氨酸合成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pH控制方式对聚γ-谷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不控制pH时,细胞干重和聚γ-谷氨酸产量比控制pH为5.5的发酵分别低26%和94%.研究了将pH控制在4.0、4.5、5.0、5.5、6.0和6.5的聚γ-谷氨酸分批发酵过程,发现在pH5.5时聚γ-谷氨酸总产量最高.以溶氧水平作为甘油代谢指针来控制甘油限制性流加既可维持一定菌体生长,又不会发生发酵液中残余甘油及有害代谢产物阻遏作用.菌体关于甘油的表观的率、聚γ-谷氨酸的平均比生产速率较没有采用甘油限制性流加时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γ-谷氨酸(γ-PCA) 地衣芽孢杆菌 溶氧 PH 甘油流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