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Waveguide Properties on Wave Prototypes Likely to Accompany the Dynamics of Four-Wave Mixing in Optical Fibers
1
作者 Jean Roger Bogning Marcelle Nina Zambo Abou’ou +4 位作者 Christian Regis Ngouo Tchinda Mathurin Fomekong Oriel Loh Ndichia Stallone Mezezem Songna François Béceau Pelap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7期2601-2633,共33页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the impacts of nonlinearity and dispersion on signals likely to propagat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ynamics of four-wave mixing. Thus, we use an indirect resolutio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use of...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the impacts of nonlinearity and dispersion on signals likely to propagat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ynamics of four-wave mixing. Thus, we use an indirect resolutio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iB-function to first decouple the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govern the propagation dynamics in this case, and subsequently solve them to propose some prototype solutions. These analytical solutions have been obtained;we check the impact of nonlinearity and dispersion. The interest of this work lies not only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govern the dynamics of wave propagation in this case since these equations not at all easy to integrate analytically and their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very rare, in other words, we propose analytically the solutions of the nonlinear couple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govern the dynamics of four-wave mixing in optical fibers. Beyond the physical interest of this work, there is also an appreciable mathematical inte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iber Four Waves Mixing Implicit Bogning Function Coupled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onlinear Coefficient Dispersive Coefficient Waveguide Properties
下载PDF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n Modification of Dietary Fiber at Home and Abroad 被引量:6
2
作者 Xiaoran DUAN Suyan GAO +5 位作者 Shoumin JIA Litian ZHANG Ruihuan DU Aili XIANG Biao QI Lei W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4期131-135,共5页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odified dietary fiber has bett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and can better play its physiological effec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the appl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odified dietary fiber has bett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and can better play its physiological effec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chemical separation method,microbial fermentation method,physical method,enzyme method and steam explosion method in dietary fiber modification,and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odified dietary fiber,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etary fi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ARY fiber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PHYSIOLOGICAL FUNCTION
下载PDF
DSC Study on the Polyacrylonitrile Precursors for Carbon Fiber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xi ZHANG Musen L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81-584,共4页
Different polyacrylonitrile (PAN) precursor fibers that displayed various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commercial PAN precursor fibers ... Different polyacrylonitrile (PAN) precursor fibers that displayed various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commercial PAN precursor fibers displayed double separated peaks and these fibers were of high quality because of their process stability during their conversion to carbon fibers of high performance. Some fabrication processes, such as spinning, drawing, could not apparently change the DSC features of a PAN precursor fib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a PAN precursor fiber was mainly determined from its comonomer content type and compo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onitrile precursor fiber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rmal properties Carbon fibers
下载PDF
发酵改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晨夕 张珮珮 +1 位作者 徐阳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53,共12页
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分子量小、结构无序,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天然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生物利用率低,因此要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传统改性方法如物理、化学法存在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环境的缺点。微... 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分子量小、结构无序,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天然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生物利用率低,因此要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传统改性方法如物理、化学法存在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环境的缺点。微生物产生的酶能断裂大分子糖苷键,将不溶性大分子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因此发酵法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绿色无污染的新型改性方法。本文系统阐述了发酵改性原理、影响改性效果的因素如接种量、温度、pH等,并进一步介绍了发酵改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中的应用,为未来膳食纤维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改性 发酵 生理功能 食品应用
下载PDF
功能性蚕丝纤维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童爱心 史芷丞 +4 位作者 乔思杰 廖小红 梁子辉 陈凤翔 徐卫林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蚕丝纤维因其优异的穿着舒适性,出色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其对人体无毒无炎症的特点,逐渐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因其存在光致发黄、老化、细菌引起的变形甚至降解、不能机洗、难打理等缺... 蚕丝纤维因其优异的穿着舒适性,出色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其对人体无毒无炎症的特点,逐渐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因其存在光致发黄、老化、细菌引起的变形甚至降解、不能机洗、难打理等缺陷,急需实现技术创新,开发具有更广阔应用场景的高性能/多功能蚕丝纤维。本文系统总结了高性能/多功能蚕丝纤维制备新技术,包括基因编辑法、添食法、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并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高性能/多功能蚕丝纤维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桑蚕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纤维 功能化 高性能化 改性
下载PDF
聚醚醚酮纤维负载氧化铋的压电效应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刺激作用
6
作者 梁露娴 宋安琪 +3 位作者 周扬 孙平 王德强 魏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2,共10页
采用超声剥离法制备压电性能优良的氧空位氧化铋(BiO_(2-x)),利用绿原酸将BiO_(2-x)负载在聚醚醚酮(PEEK)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肩袖补片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成骨细胞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BiO_(2-x)... 采用超声剥离法制备压电性能优良的氧空位氧化铋(BiO_(2-x)),利用绿原酸将BiO_(2-x)负载在聚醚醚酮(PEEK)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肩袖补片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成骨细胞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BiO_(2-x)后,PEEK纤维不仅表面性能(粗糙度、亲水性和表面能等)明显改善,而且压电性能也显著提高(压电系数为3.8pC/N,开路电压为0.97V,短路电流为575.6μA).该材料不仅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型M2极化,而且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在修复肩袖撕裂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纤维 表面改性 压电性能 巨噬细胞极化 成骨细胞分化
下载PDF
基于玄武岩纤维的功能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琪 吴志强 +2 位作者 赵秋锦 张琴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玄武岩纤维(BF)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天然纤维已被列为21世纪中国新兴战略资源,也是制备先进复合材料的基础。在玄武岩纤维的实际应用中,纤维自身的性能以及在复合材料中的界面行为等是影响最终制品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BF的... 玄武岩纤维(BF)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天然纤维已被列为21世纪中国新兴战略资源,也是制备先进复合材料的基础。在玄武岩纤维的实际应用中,纤维自身的性能以及在复合材料中的界面行为等是影响最终制品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BF的化学组成,并探讨了组成对BF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了BF的应用,详细介绍了BF的表面改性及力学增强。此外,从纤维的表面功能化改性、第三相功能粒子的添加以及BF自身性能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BF在电磁波防护、水处理、催化、抗菌及能源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BF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力学增强 功能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纤维表面功能化
8
作者 王皓月 胡亚宁 +1 位作者 赵健 杨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针对目前聚合物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中改性工艺复杂、涂层稳定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新型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浸泡在含有功能物质的溶菌酶相转变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 针对目前聚合物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中改性工艺复杂、涂层稳定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新型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浸泡在含有功能物质的溶菌酶相转变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可在纤维表面形成稳定的功能化涂层。根据功能物质的不同,分别制备了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纤维及织物、量子点改性纤维和聚乙二醇(PEG)改性纤维及织物,并分别表征其性能与涂层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02 mg/mL时,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纤维的导电性最优,1 cm纤维的电阻仅为1.39Ω,且涂层具有较高的黏附稳定性,可抵抗胶带37次撕拉,经20000次弯折后改性纤维的电阻无明显变化,同时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的聚酯织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量子点改性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发荧光,经过10000次弯折测试后其荧光强度无明显衰减;PEG接枝溶菌酶涂层提升了纤维的亲水性,改性后织物的滴水浸湿时间由24 s缩短至2.5 s,透湿率由4500 g/(m^(2)·d)提高至5800 g/(m^(2)·d),改性层稳定可抵抗20000次弯折。该策略在构筑功能纤维和功能织物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类淀粉样聚集 表面改性 纤维 功能性纺织品
下载PDF
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9
作者 赵晓曼 刘文静 +3 位作者 陈单单 洪剑寒 王鸿博 CAVACO-PAULO Artur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7,共9页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缺少极性基团,其亲水性较差,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介绍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的原理,综述聚酯纤维加工工艺中聚合物合成阶段、纺丝阶段、染色整理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所采用的多种亲水...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缺少极性基团,其亲水性较差,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介绍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的原理,综述聚酯纤维加工工艺中聚合物合成阶段、纺丝阶段、染色整理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所采用的多种亲水改性方法,分析归纳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为后续聚酯纤维亲水改性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其在纺织和环保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分析表明,未来应该在优化现有聚酯纤维改性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发展更环保的亲水改性新方法,提高改性纤维的稳定性并实现多功能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亲水基团 亲水改性 后整理 多功能化
下载PDF
Free vibration and buckling analysis of polymeric composite beams reinforced by functionally graded bamboo fbers
10
作者 H.M.FEIZABAD M.H.YA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543-562,共20页
Natural fibers have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a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in polymers on account of thei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in comparison with synthetic fibers in the recent years.Bamboo fibers ar... Natural fibers have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a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in polymers on account of thei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in comparison with synthetic fibers in the recent years.Bamboo fibers are renowned for their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abundance,and short cycle growth.As beams are one of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are susceptible to mechanical load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is paper performs a study on the free vibration and buckling responses of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BFRC)beams on the elastic foundation.Three different functionally graded(FG)layouts and a uniform one are the considered distributions for unidirectional long bamboo fibers across the thickness.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are determined with the law of mixture.Employing Hamilton’s principle,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obtained.The generalized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GDQM)is then applied to the equations to obtain the results.The achieved outcomes exhibit that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buckling load values vary as the fiber volume fractions and distributions,elastic foundation stiffness values,and boundary conditions(BCs)and slenderness ratio of the beam change.Furthermore,a comparative study is conducted between the derived analysis outcomes for BFRC and homogenous polymer beam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bamboo fibers a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demonstrating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s in both vibration and buckling responses,with the exception of natural frequencies for cantilever beams on the Pasternak foundation with the FG-◇fiber distribution.Eventually,the obtained analysis results of BFRC beam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for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CNTRC)beam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indicating that the buckling load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BFRC beam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CNTRC b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fiber free vibration buckling analysis functionally graded(FG)beam elastic foundation generalized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GDQM)
下载PDF
接枝法制备聚丙烯腈-聚偕胺肟纤维 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薛娟 孙世操 +6 位作者 刘彦洋 白亚楠 苗雷 樊亚玲 黄国庆 范海明 陈兆文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8-43,共6页
通过聚合、改性、接枝三步法制备聚丙烯腈-聚偕胺肟(PAN-PAO)纤维。首先利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PAN),然后通过盐酸羟胺对PAN进行偕胺肟化改性制备可溶性聚偕胺肟(PAO),最后将PAO接枝到PAN羧酸(PAN-COOH)纤维上制备PA... 通过聚合、改性、接枝三步法制备聚丙烯腈-聚偕胺肟(PAN-PAO)纤维。首先利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PAN),然后通过盐酸羟胺对PAN进行偕胺肟化改性制备可溶性聚偕胺肟(PAO),最后将PAO接枝到PAN羧酸(PAN-COOH)纤维上制备PAN-PAO纤维;研究了聚合反应时间和温度对PAN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以及PAN相对分子质量、接枝反应时间和温度对PAN-PAO纤维偕胺肟(AO)基含量的影响,并对PAN-PAO纤维的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80℃,得到的PAN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300;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PAN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000、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0℃,制备的PAN-PAO纤维AO基含量为1.09 mmol/g;红外光谱中C=N和N=O特征峰的出现证实通过接枝法成功制备了PAN-PAO纤维;在AO基含量均为1.1 mmol/g的条件下,PAN-PAO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06 cN/dtex,高于直接法制备的聚丙烯腈-偕胺肟(PAN-AO)纤维的断裂强度(2.73 c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偕胺肟纤维 自由基聚合 偕胺肟化 接枝法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程度的色差法研究
12
作者 唐俊鑫 徐盼盼 +1 位作者 贺铭 姜万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3-236,共4页
通过色差仪、固体核磁研究了预氧化过程中聚丙烯腈(PAN)纤维色差值和化学官能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预氧温度的升高,表示纤维明亮度差异的L值逐渐降低,220℃不再发生变化最终达到平衡;表示纤维红绿色差异的a值、表示纤维黄绿色差异... 通过色差仪、固体核磁研究了预氧化过程中聚丙烯腈(PAN)纤维色差值和化学官能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预氧温度的升高,表示纤维明亮度差异的L值逐渐降低,220℃不再发生变化最终达到平衡;表示纤维红绿色差异的a值、表示纤维黄绿色差异的b值先升高后降低。随着预氧温度的升高,生色官能团C=CH、C=C、C=N和C O逐渐增加,其中C=N官能团含量较大,对色差值影响最大;拟合分析发现,色度值L与色度值b可以很好表示C=N与C=CH官能团变化情况,能够表征PAN纤维预氧化程度。色差仪可用于快速表征PAN纤维化学官能团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预氧化程度 颜色变化 色差值 化学官能团
下载PDF
物理法改性对不同品种柑橘皮渣纤维结构及理化功能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周静 魏春菊 +4 位作者 赵涛 卢钏燚 王颖 贺禧 雷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6-185,共10页
针对柑橘皮渣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该实验以3种柑橘皮渣(柠檬、沃柑、脐橙)为原料,采用高速剪切、超声波、高温高压3种方式对其进行物理改性,探究不同改性方式对不同柑橘皮渣纤维结构和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性均使柑橘皮... 针对柑橘皮渣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该实验以3种柑橘皮渣(柠檬、沃柑、脐橙)为原料,采用高速剪切、超声波、高温高压3种方式对其进行物理改性,探究不同改性方式对不同柑橘皮渣纤维结构和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性均使柑橘皮渣纤维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相对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提高,而主要官能团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中高速剪切改性效果优于其他2种改性方式,经高速剪切后柑橘皮渣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吸附胆固醇和亚硝酸盐能力提升效果最为显著(P<0.05);3种柑橘品种中柠檬皮渣纤维表现最好。综上,高速剪切是改性柑橘皮渣纤维最好的方式;经高速剪切后的柠檬皮渣纤维结构和理化功能特性均优于沃柑和脐橙,更利于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该结果可为扩大柑橘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物理改性 膳食纤维 理化功能特性 结构特性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淀粉性能的影响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倩 周童欣 +4 位作者 李英溥 李国栋 宋兆萍 刘小娜 王慧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1-447,共7页
魔芋葡甘露聚糖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改性。淀粉是为人体供能的重要天然大分子,但具有易回生、抗剪切性弱、热不稳定等缺点。物理法具有便捷、环保、低成本的特点,常用来改良淀粉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魔芋葡甘露聚糖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改性。淀粉是为人体供能的重要天然大分子,但具有易回生、抗剪切性弱、热不稳定等缺点。物理法具有便捷、环保、低成本的特点,常用来改良淀粉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魔芋葡甘露聚糖对天然淀粉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KGM对淀粉流变特性、回生特性、消化特性等方面的改良,此外,本文还对KGM在在活性物质运送、减肥塑身、预防疾病等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本论文为KGM改性淀粉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淀粉 改性 膳食纤维 功能性食品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纳米粒子改性碳纤维上浆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同金 左志刚 +4 位作者 周帅 王强 欧阳肖 魏浩 王国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制备碳纤维(CF)复合材料时,通常对CF进行上浆处理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弱的问题。使用纳米粒子对CF上浆剂进行改性,并使二者协同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为改善纳米粒子(如SiO2、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 在制备碳纤维(CF)复合材料时,通常对CF进行上浆处理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弱的问题。使用纳米粒子对CF上浆剂进行改性,并使二者协同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为改善纳米粒子(如SiO2、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在改性CF上浆剂时存在的团聚问题,对纳米粒子采用物理间隔或化学接枝等方式进行预处理。指出了纳米粒子经物理间隔或化学接枝处理后在改性CF上浆剂时的局限性,并对环保型纳米粒子改性CF上浆剂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纳米粒子 改性 功能化 上浆剂
下载PDF
膳食纤维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怡婕 楚雨晴 +8 位作者 刘鑫鑫 尹清强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王利军 刘梦洁 党晓伟 卢富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2,共7页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可改善肠道菌群状态,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动物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膳食纤维中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且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能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故多有研究者采用物理、...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可改善肠道菌群状态,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动物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膳食纤维中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且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能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故多有研究者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使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本文对这些改性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生理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为未来膳食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改性 理化特性 生理功能 畜禽生产
下载PDF
PA/PEI层层自组装改性PAN织物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17
作者 赵云霞 徐静 +1 位作者 陈烨 柯福佑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使用植酸(PA)对聚丙烯腈(PAN)织物进行预处理,制备出预处理PAN织物(PAN-PA),再利用PA和聚乙烯亚胺(PEI)交替吸附层层自组装在PAN-PA织物表面,制得10层自组装阻燃改性PAN织物(PAN-10BL),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及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并研究... 使用植酸(PA)对聚丙烯腈(PAN)织物进行预处理,制备出预处理PAN织物(PAN-PA),再利用PA和聚乙烯亚胺(PEI)交替吸附层层自组装在PAN-PA织物表面,制得10层自组装阻燃改性PAN织物(PAN-10BL),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及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织物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经PA预处理后,PAN织物表面成功引入羧酸和磷酸基团,磷元素质量分数提高至8.61%;经过PA和PEI层层自组装10层后,PAN织物表面纤维无明显界限,氮氢键含量升高,燃烧时最大热释放速率温度达到769℃,900℃残碳质量分数为5%,极限氧指数由17.4%提升至21.8%,织物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植酸 层层自组装法 阻燃改性
下载PDF
膳食纤维物理改性及其营养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园园 徐晨凤 +3 位作者 王露露 张驰 邓伶俐 商龙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46-356,共11页
膳食纤维是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具有增强饱腹感、减少胆固醇吸收、延缓血糖升高和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作用。但天然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如溶解性、流变特性及界面性质等往往难以支撑日渐增长的食品工业需求。因此,... 膳食纤维是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具有增强饱腹感、减少胆固醇吸收、延缓血糖升高和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作用。但天然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如溶解性、流变特性及界面性质等往往难以支撑日渐增长的食品工业需求。因此,如何高效精细的调控其物化性质一直是膳食纤维加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物理改性因其高效、绿色、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青睐,常被用于改善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以拓展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该文简述了膳食纤维的结构与分类,综述了膳食纤维营养效应的物性基础以及不同物理改性技术对膳食纤维的物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膳食纤维基于其物性的营养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物理改性 物理性质 功能特性 营养效应
下载PDF
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玉婷 张瑞 +2 位作者 柴燃 田振扬 常世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23,共8页
为提升黑米渣的利用率,该研究以黑米渣为原料,探究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fermented modified black rice residue dietary fiber, FBD)的最优工艺,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和体外吸附能力进行研究;采用粗糙脉孢菌对黑米渣发酵改性,以纤... 为提升黑米渣的利用率,该研究以黑米渣为原料,探究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fermented modified black rice residue dietary fiber, FBD)的最优工艺,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和体外吸附能力进行研究;采用粗糙脉孢菌对黑米渣发酵改性,以纤维素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改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发酵前后黑米渣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吸附能力和微观结构,研究发酵改性对FBD功能特性的影响。在发酵时间6 d、料液比1∶0.6 (g/mL)、发酵温度29℃的条件下效果最优,纤维素酶活力为2.399 U;相比未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unfermented modified black rice residue dietary fiber, UFBD),FBD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升了71.68%,纤维素含量降低了22.83%。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增加了1.9,2.3,2.6倍。胆固醇吸附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胆酸钠吸附能力均极显著提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FBD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结晶度降低。该研究确定了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得出了发酵改性对黑米渣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影响,为黑米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渣 膳食纤维 发酵 改性 响应面法 功能特性
下载PDF
大丝束腈纶的表面改性及其热环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梅 钟俊俊 +3 位作者 钱鑫 张永刚 宫浩婷 李春洁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为降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生产成本,采用低成本大丝束腈纶作为前驱体,利用单宁酸的活性基团羟基对大丝束腈纶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单宁酸改性大丝束腈纶预氧化丝,研究了预氧化阶段大丝束腈纶的热环化行为。结果表明:经单宁酸溶液处理后... 为降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生产成本,采用低成本大丝束腈纶作为前驱体,利用单宁酸的活性基团羟基对大丝束腈纶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单宁酸改性大丝束腈纶预氧化丝,研究了预氧化阶段大丝束腈纶的热环化行为。结果表明:经单宁酸溶液处理后,大丝束腈纶环化反应的起始温度从275℃降至200℃,从原来自由基聚合困难的反应转化为相对简单的离子聚合反应;改性大丝束腈纶经预氧化后氧元素质量分数从15.03%提升到27.43%,单宁酸改性显著促进了大丝束腈纶的氧化反应;改性大丝束腈纶经预氧化后体密度达到1.3746 g/cm^(3),满足后续碳化处理对纤维的结构要求,从而为后续大丝束腈纶基碳纤维制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碳纤维 大丝束腈纶 活性基团 环化反应 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