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黏度合成油下CrN/TiN多层薄膜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全德 陈庆春 +3 位作者 苏桐 赵勤 郭峰 王晓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180,共10页
目的探究在不同黏度合成酯润滑油的作用下,CrN/TiN多层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及协同润滑机制。方法选用聚α烯烃(PAO)与三羟甲基丙烷辛癸酸酯(TME)复配,得到不同黏度梯度的合成油。利用全自动黏度测定仪、倾点测试仪、开口闪点测定器和傅里... 目的探究在不同黏度合成酯润滑油的作用下,CrN/TiN多层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及协同润滑机制。方法选用聚α烯烃(PAO)与三羟甲基丙烷辛癸酸酯(TME)复配,得到不同黏度梯度的合成油。利用全自动黏度测定仪、倾点测试仪、开口闪点测定器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对合成油的运动黏度(40、100℃)、倾点、闪点和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316不锈钢和单晶硅片基底表面制备CrN/TiN多层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FIB-TEM表征手段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用纳米压痕仪和划痕仪测试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利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表征薄膜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XPS对摩擦实验后的磨痕元素价态进行表征。结果CrN/TiN薄膜具有典型的面心立方结构(FCC)、异质多层结构,且其硬度可达32.2 GPa。在干摩擦条件下,与裸316基体相比,经表面镀制CrN/TiN薄膜后平均摩擦因数由0.95降至0.71,磨损深度由25.0μm降至16.8μm。在合成油作用下,316不锈钢-GCr15钢球(钢-钢摩擦副)、CrN/TiN多层薄膜-GCr15钢球(CrN/TiN多层薄膜-钢摩擦副)2种摩擦配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随着合成油黏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趋势,且在同一黏度条件下薄膜试样的磨损率更低。结论CrN/TiN多层薄膜在PAO与TME复配获得的一系列不同黏度合成油的作用下,随着合成油黏度的增加,薄膜的磨损率和磨损深度逐渐下降,其减摩抗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磨痕表面的XPS分析可知,合成油中极性的酯基吸附在滑动界面,增强了油膜的承载性能,从而减缓了对偶间的摩擦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TiN多层薄膜 聚α烯烃 多元醇酯 摩擦学性能 固-液复合润滑
下载PDF
合成顶驱齿轮油的研制
2
作者 蒲宸光 周康 +1 位作者 于海 李灵威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顶驱齿轮箱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TDS)的关键传动部件,对齿轮油的泡沫特性及温度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对顶驱齿轮油进行了研制。通过对基础油和复合剂的选择,以及对氧化后齿轮油泡沫特性的考察,得到了合成顶驱齿轮油由合成基础油(PAO... 顶驱齿轮箱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TDS)的关键传动部件,对齿轮油的泡沫特性及温度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对顶驱齿轮油进行了研制。通过对基础油和复合剂的选择,以及对氧化后齿轮油泡沫特性的考察,得到了合成顶驱齿轮油由合成基础油(PAO4+mPAO+POE),2.5%的RHY4206工业齿轮油复合剂以及120μg/g的复合抗泡剂(20μg/g的甲基硅油+100μg/g的改性硅聚合物)组成,其泡沫特性(24℃,93℃,后24℃)为0 mL/0 mL,0 mL/0 mL,0 mL/0 mL(68号)及5 mL/0 mL,10 mL/0 mL,5 mL/0 mL(150号)。应用表明,合成顶驱齿轮油的使用温度稳定在34.8℃~49.6℃之间(<60℃报警值)。研制的合成顶驱齿轮油具有良好的泡沫特性和温度控制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顶驱齿轮箱的润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多元醇酯 泡沫特性 温度控制能力
下载PDF
PAO基础油在I-40℃变压器油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陈子华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为拓展PAO基础油的应用领域,探索PAO2基础油在I-40℃变压器油应用的可行性,分别从理化特性、低温特性、绝缘特性、气体特性、氧化特性等开展验证,并与传统的环烷基变压器油、加氢异构变压器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AO2基础油完全满足I-4... 为拓展PAO基础油的应用领域,探索PAO2基础油在I-40℃变压器油应用的可行性,分别从理化特性、低温特性、绝缘特性、气体特性、氧化特性等开展验证,并与传统的环烷基变压器油、加氢异构变压器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AO2基础油完全满足I-40℃变压器油技术指标要求,且在界面张力、闭口闪点、倾点、低温运动黏度、氧化特性、绝缘特性等方面优于环烷基变压器油和加氢异构变压器油,是I-40℃变压器油适宜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PAO基础油 I-40℃变压器油 低温运动黏度 氧化安定性
下载PDF
吗啉衍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水琳 韩宁 +2 位作者 孙毓霜 刘维民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吗啉衍生物;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作为添加剂对聚α-烯烃减摩抗磨作用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和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吗啉衍生物作为添加剂... 合成了一系列吗啉衍生物;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作为添加剂对聚α-烯烃减摩抗磨作用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和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吗啉衍生物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聚α-烯烃对钢-钢摩擦副的抗磨作用,但对其减摩作用影响不大.含添加剂的润滑油在摩擦过程中同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由有机含氮化合物、氧化铁和其它含氮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边界润滑和防护薄膜,从而使得钢-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啉衍生物 聚α-烯烃(PAO)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茂金属/MAO催化1-癸烯齐聚制聚α-烯烃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朝阳 苏亚东 +3 位作者 赵益霏 曹晨刚 姜涛 陈延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9-762,共4页
采用rac-Et(Ind)_2ZrCl_2/MAO(MAO:甲基铝氧烷)体系催化1-癸烯齐聚制备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反应温度、n(Al)∶n(Zr)、催化剂用量等对催化剂活性和产物运动黏度的影响,利用GC,^(13)C NMR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倾点... 采用rac-Et(Ind)_2ZrCl_2/MAO(MAO:甲基铝氧烷)体系催化1-癸烯齐聚制备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反应温度、n(Al)∶n(Zr)、催化剂用量等对催化剂活性和产物运动黏度的影响,利用GC,^(13)C NMR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倾点、运动黏度等。实验结果表明,当1-癸烯用量为40 m L、催化剂用量为10μmol、n(Al)∶n(Zr)=30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时,催化剂活性为1 150 kg/(mol·h),产物的综合性能较好,100℃时的运动黏度为65.1mm2/s、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 781、倾点为-52℃,是一种具有高黏度、高黏度指数,高低温性能较好的聚α-烯烃合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茂金属催化剂 1-癸烯 齐聚
下载PDF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与芳胺抗氧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建强 朱焕勤 +1 位作者 孙元宝 费逸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TMOT)分别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和芳胺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季戊四醇酯和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并以红外光谱跟踪考察了润滑油在氧化过程中结...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TMOT)分别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和芳胺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季戊四醇酯和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并以红外光谱跟踪考察了润滑油在氧化过程中结构组分的变化情况。DSC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含DODPA的季戊四醇酯中加入SnDDC,可明显提高润滑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二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协同效应。TMOT实验结果表明,SnDDC和DODPA在聚-α-烯烃中复配后,可明显降低氧化油样的蒸发损失和红外面积比值,具有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 对二辛基二苯胺 合成润滑油 季戊四醇酯 聚-α-烯烃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纳米Fe3O4磁性液体的实验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善飞 王正良 虞秀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有氧开放的化学共沉法,选择合适的摩尔比、pH 值、反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实验制备出低成本的Fe_3O_4纳米磁性微粒,突破了无氧密闭的传统工艺。以聚α-烯烃合成油(PAO)为基液,选取适配的表面活性剂(PG-3),制备出了低挥发度... 采用有氧开放的化学共沉法,选择合适的摩尔比、pH 值、反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实验制备出低成本的Fe_3O_4纳米磁性微粒,突破了无氧密闭的传统工艺。以聚α-烯烃合成油(PAO)为基液,选取适配的表面活性剂(PG-3),制备出了低挥发度、多粘度级别的实用化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聚α-烯烃合成油基磁性液体。应用于扬声器中,显著提高了扬声器线圈的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聚α-烯烃合成油 磁性液体 实验制备 扬声器
下载PDF
聚氨酯包覆聚α-烯烃减阻剂微囊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璇 张露 韩莎莎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0期3-4,17,共3页
在水溶液体系中,以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为原料进行界面聚合,通过一步反应制备出聚氨酯包覆聚α-烯烃减阻剂微胶囊,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的摩尔比为3∶2,聚氨酯壁材用量与聚α-烯烃颗粒用量比为2%,表面活性... 在水溶液体系中,以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为原料进行界面聚合,通过一步反应制备出聚氨酯包覆聚α-烯烃减阻剂微胶囊,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的摩尔比为3∶2,聚氨酯壁材用量与聚α-烯烃颗粒用量比为2%,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水量的0.5%,聚α-烯烃减阻剂粉粹至90~100目,常温反应30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α-烯烃聚氨酯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表观形貌性状、减阻性能优异、并具有优良的存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Α-烯烃 减阻剂 微囊化
下载PDF
计算机集成自动化制备油基磁性液体
9
作者 夏建汉 沈辉 +3 位作者 黄向阳 张伟 黎宪静 徐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报道了采用计算机集成自动化制备系统(CIAPS)制备的聚烯烃合成油和真空泵油基磁性液体的研究结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材料是均匀... 报道了采用计算机集成自动化制备系统(CIAPS)制备的聚烯烃合成油和真空泵油基磁性液体的研究结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材料是均匀分散、球形、单畴的立方相Fe3O4纳米材料,粒径集中在大约7~13nm范围,两种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26.90kA/m和17.92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颗粒 聚烯烃 真空泵油 磁性液体
下载PDF
佐剂对日本血吸虫31/32kDa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
10
作者 宋文剑 李雍龙 万中原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本实验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31/32k Da 蛋白( Sj31/32 蛋白)辅以polyalphaolefin( P A O)佐剂免疫小鼠,同时比较了 Sj31/32 蛋白辅以福氏完全佐剂( F C A)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 本实验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31/32k Da 蛋白( Sj31/32 蛋白)辅以polyalphaolefin( P A O)佐剂免疫小鼠,同时比较了 Sj31/32 蛋白辅以福氏完全佐剂( F C A)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 Sj31/32 蛋白+ P A O 组小鼠减虫率为3755% ,肝减卵率为6702% ; Sj31/32 蛋白组小鼠减虫率为2118% , 肝减卵率为 4903% ; Sj31/32 蛋白+ F C A 组小鼠减虫率为 2402% , 肝减卵率为5224% 。结果提示, Sj31/32 蛋白辅以 P A O 佐剂的减虫作用优于 Sj31/32 辅以 F C A 的减虫作用( P< 005),且明显强于单纯 Sj31/32k Da 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j31/32kDa蛋白 PAO佐剂 FCA佐剂
下载PDF
聚α烯烃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和毒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文轩 张英华 《润滑油》 CAS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低粘度聚α烯烃(PAO)基础油(υ100℃为2~4mm2/s),在CEC-L-33-T-82试验程序的条件下是容易生物降解的。PAO基础油对哺乳动物是无毒和无刺激性的,在海洋微生物荧光细菌的Microtox试验中,对... 低粘度聚α烯烃(PAO)基础油(υ100℃为2~4mm2/s),在CEC-L-33-T-82试验程序的条件下是容易生物降解的。PAO基础油对哺乳动物是无毒和无刺激性的,在海洋微生物荧光细菌的Microtox试验中,对含有49000μg/g浓度的PAO水溶性馏分,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生物降解 毒性 基础油 润滑油
全文增补中
煤基混合烯烃制备聚α烯烃合成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霍思含 张丹 +2 位作者 李君华 钱建华 于廷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4-27,共4页
用煤基混合烯烃分离出的C12-C16烯烃馏分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用AlCl3催化聚合,研究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压力及催化剂质量对聚α烯烃合成油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反应条件,并对产物进行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冷阱油中C12-C16烯烃的... 用煤基混合烯烃分离出的C12-C16烯烃馏分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用AlCl3催化聚合,研究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压力及催化剂质量对聚α烯烃合成油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反应条件,并对产物进行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冷阱油中C12-C16烯烃的蒸出温度在214~274℃。在聚合温度为137℃、聚合时间为40 min、聚合压力为4.0 MPa和催化剂质量为10 g的条件下,聚合反应收率为84.57%,所得聚α烯烃合成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为32.53 mm^(2)/s,闪点为221℃,凝点为-53℃,溴值为9.6 g(Br)/(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烯烃 烯烃聚合 聚α烯烃基础油
下载PDF
聚α-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益霏 苏碧云 +2 位作者 陈刚 焦龙 张新强 《工业催化》 CAS 2020年第11期25-30,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α-烯烃聚合过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聚α-烯烃润滑油的应用及优势,总结概括AlCl3催化剂、BF3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以及茂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对聚α-烯烃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化学工程 Α-烯烃 聚合 润滑油
下载PDF
辛烯-癸烯共聚物减阻浆液的制备
14
作者 孙丰顺 齐先志 +4 位作者 刘洪达 王晓霖 赵巍 王海 宾月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19-2823,共5页
在前期聚α-烯烃减阻剂合成工作的基础上,以经过合成条件优化的辛烯-癸烯共聚物为基础,配制聚α-烯烃减阻剂浆液,探究了主悬浮介质、密度调节剂、乳化剂、固含量、减阻聚合物颗粒粒径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配制稳定的减阻... 在前期聚α-烯烃减阻剂合成工作的基础上,以经过合成条件优化的辛烯-癸烯共聚物为基础,配制聚α-烯烃减阻剂浆液,探究了主悬浮介质、密度调节剂、乳化剂、固含量、减阻聚合物颗粒粒径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配制稳定的减阻剂浆液的条件为:主悬浮介质为正己醇,密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丁醚,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油醇醚,浆液固含量为35%,减阻聚合物颗粒粒径大于40目。存放稳定性和耐温性测试结果表明,浆液可以在-30~70℃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存放。流变性测试结果表明,浆液呈明显的剪切稀化,且固含量越高的浆液剪切稀化越明显。研究可为高性能减阻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减阻剂 悬浮浆液 辛烯-癸烯共聚物 表观粘度
下载PDF
矿物油型和聚α-烯烃型基础油的鉴别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宸 张圆星 +3 位作者 谭智毅 李为民 王志德 宋昌盛 《检验检疫学刊》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分别对矿物油型和聚α-烯烃(PAO)型基础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油型和PAO型基础油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基本相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Ⅰ类(矿物油型)基础油含有一定量的芳烃组分...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分别对矿物油型和聚α-烯烃(PAO)型基础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油型和PAO型基础油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基本相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Ⅰ类(矿物油型)基础油含有一定量的芳烃组分,而Ⅱ类(矿物油型)、Ⅲ类(矿物油型)和Ⅳ类(PAO型)基础油不含芳烃组分;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油型和PAO型基础油的分子量分布均呈“单峰形”,PAO型基础油的分子量明显大于相同黏度等级的矿物油型基础油;当矿物油型基础油与PAO型基础油混合后,混合后的基础油凝胶色谱出现“双峰形”。因而,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分析基础油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从而鉴别出矿物油、合成油和“半合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油 聚Α-烯烃 基础油 凝胶渗透色谱 合成油
下载PDF
聚α烯烃润滑油黏度调节剂的制备与研究
16
作者 程行 何显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188,共5页
黏度调节剂是改善聚α烯烃(PAO)润滑油黏度适应性的功能添加剂。丙烯酸高级酯较长的烷烃侧链使其在PAO润滑油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具有作为润滑油黏度调节剂的可能。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腈共聚物P(LMA-co-AN)... 黏度调节剂是改善聚α烯烃(PAO)润滑油黏度适应性的功能添加剂。丙烯酸高级酯较长的烷烃侧链使其在PAO润滑油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具有作为润滑油黏度调节剂的可能。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腈共聚物P(LMA-co-AN),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氢谱仪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共聚物加入聚α烯烃润滑油中,利用旋转流变仪考查了共聚物润滑油溶液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共聚物在聚α烯烃润滑油中具有较好的增黏和改善润滑油黏温关系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润滑油的耐温性,具有一定的作为聚α烯烃润滑油黏度调节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调节剂 聚α烯烃润滑油 流变行为 增黏
下载PDF
Ionic liquids as boundary additives in water-based and PAO lubricants 被引量:1
17
作者 Wahyu WIJANARKO Hamid KHANMOHAMMADI Nuria ESPALLARGAS 《Friction》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405-1423,共19页
Ionic liquid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as potential lubricants,however,their properties make them also very good potential candidates as lubricant additives(e.g.,friction modifiers and anti-wear).In this work,the tr... Ionic liquid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as potential lubricants,however,their properties make them also very good potential candidates as lubricant additives(e.g.,friction modifiers and anti-wear).In this work,the tribological study of two ionic liquids(tributylmethylphosphonium dimethylphosphate(PP),and 1-butyl-1-methylpyrrolidinium tris(pentafluoroethyl)trifluorophosphate(BMP))as lubricant additives has been performed on stainless steel(AISI 316L)exposed to polar(water-glycol)and non-polar(polyalphaolefin)based lubricants under boundary lubricating conditions.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ionic liquids as lubricant additives has been compared to a classical organic friction modifier(dodecanoic acid(C12)).The water–glycol lubricant formulated with the two ionic liquids showed friction values higher than the same base lubricant formulated with dodecanoic acid,however,opposite results were observed for polyalphaolefin(PAO).A detailed surface chemical analysis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revealed differences in the passive/tribofilm thicknes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tested in all lubricants.In the case of the polar lubricant additivated with ionic liquids,the tribochemical reaction accompanied by a tribocorrosion proces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unstable passive/tribofilm resulting in high friction and wear.However,in the absence of tribocorrosion process(polyalphaolefin base lubricant),the tribochemical react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passive/tribofilm resulting in low friction and wear.A detailed surface and subsurface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quipped with a focused ion beam(SEM-FIB)showed that high wear rates resulted in thicker recrystallization region under the wear track surface.Among all lubricant additives tested in this work,BMP in non-polar lubricant media showed the best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lubricant polyalphaolefin(PAO) ionic liquids TRIBOCHEMISTRY TRIBOCORROSION TRIBOFIL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