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cial Polyandry and Multiple Paternity in the Omei Treefrog in the Southwest China
1
作者 Hui WANG Zhenhua LUO +2 位作者 Jian CHEN Mian ZHAO Hua W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Group spawning, polyandry reproductive behaviors, and multiple paternity are increasingly reported in anuran species. The Omei treefrog (Rhacophorus omeimontis), endemic to subtropical and mountainous forests of cen... Group spawning, polyandry reproductive behaviors, and multiple paternity are increasingly reported in anuran species. The Omei treefrog (Rhacophorus omeimontis), endemic to subtropical and mountainous forests of central and southwestern China, is a polyandrous lek-patterned breeder commonly showing multiple males-one female mating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To detect the traits of social and genetic polyandry in this species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raits, we investigated the breeding behaviors of a population of R. omeimontis in the Fengtongz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aoxing County, Sichuan, China. We conducted paternity analyses using six microsatellite genetic markers. A total of 30 matings were recorded in the field (four monogamous pairs and 26 spawning groups). Our results revealed high proportions of social polyandry (86.7%) and multiple paternity (70.0%) and the numbers of joining males and genetic fathers among matings ranged from 1 to 8 and from 1 to 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nsities of social and genetic polyandry, indicating that multiple males-one female breeding behaviors could be an important promoter of multiple paternity. We considered the intense social polyandry and multiple paternity as consequences of intense male-male competition under a male-biased sex ratio and genetic benefits pursuing of the females.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genetic fathers in a spawning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joining male number and most of their offspring belonged to a few males. This might be caused by a "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lot" reproductive strategy of the inferior male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polyandry multiple patemity Rhacophorus omeimontis social polyandry
下载PDF
Group-spawning and Simultanous Polyandry of a Stream-dwelling Frog Feirana kangxianensis
2
作者 Jie WANG Feng XIE +1 位作者 Gang WANG Jianping JIANG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4期240-244,共5页
Here we provide an example of simultaneous polyandry based on genetic evidence in Feirana kangxianensis. This stream-dwelling species occurs only in Kangxian County, southern Gansu Province, where it is sympatric with... Here we provide an example of simultaneous polyandry based on genetic evidence in Feirana kangxianensis. This stream-dwelling species occurs only in Kangxian County, southern Gansu Province, where it is sympatric with its sibling species E quadranu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the sex ratio of E kangxianensis was marginally female- biased (44~:59~) and the encounter rate in a relatively pristine habit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vily quarried habitats (9.6 ± 4.8 indiv./km vs. 3.2 ± 2.5 indiv./km). Three egg masses containing an average of 698 eggs were deposited on the underside of one or two adjacent flat rocks, 6.0-10.0 cm under the water surface and 1.0-3.5 cm above the streambed. Using Bayesian sibship clustering of nin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genotypes, two females were detected as group-spawning in one oviposition site, with three males fertilizing each female's eggs simultaneously. We also discuss the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of this range-restricted species and the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 of its unusual reproductiv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p-spawning oviposition site sex ratio simultaneous polyandry habitat conservation
下载PDF
三论“过剩妇女”的成因和出路
3
作者 坚赞才旦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西藏农牧区,兄弟共妻、佛教修行和“过剩妇女”是紧密勾连的传统文化特质。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三者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了。1978年至今45年间,落实宗教政策以来,“过剩妇女”问题又凸显了。文章梳理了以往的研究质点,重新启航寻找新... 在西藏农牧区,兄弟共妻、佛教修行和“过剩妇女”是紧密勾连的传统文化特质。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三者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了。1978年至今45年间,落实宗教政策以来,“过剩妇女”问题又凸显了。文章梳理了以往的研究质点,重新启航寻找新材料。事实证明“过剩妇女”的成因没有改变,大家庭依然是消化淤积人口的主渠道,经济政治的持续发展增大了社会受益面,走上共同富裕的“过剩妇女”增多,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大家庭往日承受的压力也减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剩妇女 兄弟共妻 人口淤积 社会修复机制
下载PDF
雌性动物多次交配行为的机制及进化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晓明 李明 魏辅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雌性动物的后代数量不可能超过她的卵子数。在理论上 ,一个生殖季节内 ,一次或几次交配就足够使雌性所有卵子受精 ,最大化其生殖潜能。但与理论预测相反 ,许多物种的雌性经常与同一个或多个雄性发生多次交配。交配通常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 雌性动物的后代数量不可能超过她的卵子数。在理论上 ,一个生殖季节内 ,一次或几次交配就足够使雌性所有卵子受精 ,最大化其生殖潜能。但与理论预测相反 ,许多物种的雌性经常与同一个或多个雄性发生多次交配。交配通常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所以很难理解为什么雌性动物要反复进行多次交配。本文综述了解释此行为的一些适应性和非适应性假说。从获得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二个角度介绍了适应性假说。直接收益主要包括求偶喂食和“彩礼”、受精保证、亲代抚育、生殖刺激和护卫交配权等 5个方面。还着重介绍了多次交配对雌性后代的间接遗传受益 ,即获得优质基因、提高后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互补性3个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动物 多次交配行为 机制 进化 性选择 一雌多雄制 遗传互补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下载PDF
蜜蜂一雌多雄交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静 李亚辉 +1 位作者 谭垦 和绍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一雌多雄交配体制是较为少见的交配体制,至今人们只对极少数一雌多雄制的鸟类进行过详尽的研究。该文从3种学说的研究进展和交配顺序的研究进展两方面对蜜蜂一雌多雄交配现象作了阐释,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蜜蜂 一雌多雄交配 精子
下载PDF
论青藏高原和南亚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被引量:15
6
作者 坚赞才旦 许韶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61,共8页
一妻多夫制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的婚姻形式,其基础条件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底层出现种姓制度,并出现不分家的私有制观念。文章指出,青藏高原毗邻南亚,历史上这两个区域的一妻多夫制先行后续,空间上连片出现,文化特... 一妻多夫制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的婚姻形式,其基础条件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底层出现种姓制度,并出现不分家的私有制观念。文章指出,青藏高原毗邻南亚,历史上这两个区域的一妻多夫制先行后续,空间上连片出现,文化特质亦相同,具有同根关系,因而青藏高原的一妻多夫制很可能来自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妻多夫制 进化论 播化论 功能论 文化特质
下载PDF
多次交配对雌性蛾类生殖适应性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诗语 曾菊平 +2 位作者 吴先福 彭龙慧 刘兴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2-1279,共8页
多次交配是昆虫中一种重要的交配行为,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解释雌性昆虫多次交配行为的适应性意义。在鳞翅目蛾类昆虫中存在两种典型的交配策略(单配制和多配制),但这两类交配策略的雌蛾进行多次交配获得哪些利益和代价目前... 多次交配是昆虫中一种重要的交配行为,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解释雌性昆虫多次交配行为的适应性意义。在鳞翅目蛾类昆虫中存在两种典型的交配策略(单配制和多配制),但这两类交配策略的雌蛾进行多次交配获得哪些利益和代价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采用Meta分析法对搜集到的24篇文献中来自8科25种蛾类进行分析,比较两种不同交配策略的雌蛾多次交配与其适应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交配行为明显增加了雌蛾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而导致寿命的下降。其中,多次交配导致多配制蛾类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明显的增加,但寿命趋于延长却没有明显差异;而对单配制蛾类而言,多次交配对相应的适应性参数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交配 适应性参数 蛾类 单配制 多配制 META分析
下载PDF
藏族一妻多夫婚俗:一项文化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扬 尚会鹏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4,共9页
本文应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提出一个假设: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藏族社会中兄弟关系比较亲密,是所谓"优势亲属关系",因而兄弟倾向于不分家甚至共妻,由此发展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另外,藏族以超自然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总取向&... 本文应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提出一个假设: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藏族社会中兄弟关系比较亲密,是所谓"优势亲属关系",因而兄弟倾向于不分家甚至共妻,由此发展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另外,藏族以超自然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总取向"使得人们淡化血缘关系,也促使了一妻多夫婚俗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妻多夫 婚姻制度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赤眼蜂寄生行为研究(Ⅱ)——雌蜂交配行为与子代性比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明昉 《昆虫天敌》 CSCD 1992年第2期51-53,共3页
本文通过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交配行为观察,探讨了多雄交配和多次交配对子代性比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具有与多雄蜂多次交配特性,产子代为两性;当雌蜂营孤雌生殖时,其子代皆为雄性。多雄多次交配行为并不对... 本文通过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交配行为观察,探讨了多雄交配和多次交配对子代性比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具有与多雄蜂多次交配特性,产子代为两性;当雌蜂营孤雌生殖时,其子代皆为雄性。多雄多次交配行为并不对子代数量产生影响,但由于随着交配雄蜂和交配次数的逐渐增加,雄性后代不继增多,这实际上是降低了雌蜂有效繁殖力。根据本试验结果,我们对大量繁蜂时如何控制亦眼蜂子代性比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寄生行为 雌蜂 交配 性比
下载PDF
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探析——兼谈我国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丽 张冀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91-195,201,共6页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一种古老婚姻家庭制度的遗存,即一个女子同时可与数个男子有合法婚姻关系,一妻多夫制婚姻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本家兄弟共妻。从古至今,一妻多夫制婚姻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它有过较多的深刻论述。在我国西...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一种古老婚姻家庭制度的遗存,即一个女子同时可与数个男子有合法婚姻关系,一妻多夫制婚姻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本家兄弟共妻。从古至今,一妻多夫制婚姻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它有过较多的深刻论述。在我国西部地处偏远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今还存在一妻多夫的婚姻习俗。我国个别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是在特定的民族生境下形成的,除了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外,与经济因素、历史制度、古代文化等也都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妻多夫 藏族地区 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 古代文化
下载PDF
反思与超越:传统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中的伦理议题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成洲 杨帆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6,共7页
在解释西藏传统社会中被广泛实践的一妻多夫制婚姻时,人们常常忽略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环境差异,以致无法真正理解其产生与存续的原理与发生机制。从伦理学的视角纠正原有的偏见与误解,研究发现: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中的性关... 在解释西藏传统社会中被广泛实践的一妻多夫制婚姻时,人们常常忽略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环境差异,以致无法真正理解其产生与存续的原理与发生机制。从伦理学的视角纠正原有的偏见与误解,研究发现: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中的性关系将会严格遵循规则;刻意淡化父亲的生物性身份而强化社会性身份;这种婚姻具有被广泛接受的经济价值与伦理逻辑;妇女拥有较高家庭和社会地位,并在这种婚姻中扮演核心角色。不难发现,要从"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与宗教伦理的互动"中,"生存性智慧"的逻辑中,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才能全面理解传统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伦理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一妻多夫制 婚姻 伦理 道德
下载PDF
崎岖山路上的攀登人——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二十二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杰舜 何国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8,共10页
任何真正的人类学都是田野研究的精华。作者的道路并非平坦笔直 ,他在哲学的基础上 ,致力旁通政治学和人类学 ,上下求索、一路攀登 ,依靠坚韧的毅力、严格的理论训练和难得的田野经历 ,向文化人类学无限风光的险峰接近。
关键词 哲学 政治人类学 客家 一妻多夫制 梁钊韬 黄淑娉
下载PDF
一妻多夫:一种民间法视角的“生存性智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清 王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62-73,共12页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缺乏生物社会学基础且十分罕见,在生物学界这属于不正常的行为之一。"一妻多夫"作为一种非典型的婚姻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延绵不断,在我国西藏地区至今仍然存在。"一妻多夫"有兄弟共妻、父子共妻、...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缺乏生物社会学基础且十分罕见,在生物学界这属于不正常的行为之一。"一妻多夫"作为一种非典型的婚姻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延绵不断,在我国西藏地区至今仍然存在。"一妻多夫"有兄弟共妻、父子共妻、舅甥共妻、叔侄共妻、朋友共妻等形态和典妻、转房婚俗、群婚等亚形态,国内外不同学者论述了其存在的成因,"民间法"更为我们剖析这种婚姻形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体现为"生存性智慧"的实践逻辑。不能因为"一妻多夫"与传统婚姻价值体系有冲突,而将其定性为"原始的""粗俗的""落后的"婚姻形式,甚至忽视其既有功能和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夫一妻 一妻多夫 民间法 “生存性智慧”
下载PDF
再论兄弟共妻制的成因和妇女的出路——来自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六个乡村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坚赞才旦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14,共8页
本文以麦克伦南的猜想为引线,引出兄弟共妻制的起源和社会能否消化过剩的妇女这两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评注了摩尔根对麦克伦南的批评,呼吁用多因素的观点看待兄弟共妻制。进而结合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历史和现实数据,探讨兄弟共妻制与性别... 本文以麦克伦南的猜想为引线,引出兄弟共妻制的起源和社会能否消化过剩的妇女这两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评注了摩尔根对麦克伦南的批评,呼吁用多因素的观点看待兄弟共妻制。进而结合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历史和现实数据,探讨兄弟共妻制与性别比例的关系,展示卫星家庭吸纳过剩妇女的作用,分析隐显两套机制的"互补"原理,力证兄弟共妻制和藏传佛教是产生过剩妇女问题的源头,同时也是吸纳过剩妇女的有效管道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共妻制 过剩妇女 卫星家庭 藏传佛教
下载PDF
《诗经》远古婚俗透视 被引量:3
15
作者 易思平 《北方论丛》 2002年第6期75-79,共5页
《诗经》有不少远古不文明婚俗的反映:以女方为支配的赘婚,以男子为中心的媵妾婚,前者造成了《诗经》时代独特的弃夫现象,后者更造成了当时大量存在的弃妇现象;此外,还有兄弟共妻制、多夫多妻制、收继制等婚姻形式。所有这些都是远古蒙... 《诗经》有不少远古不文明婚俗的反映:以女方为支配的赘婚,以男子为中心的媵妾婚,前者造成了《诗经》时代独特的弃夫现象,后者更造成了当时大量存在的弃妇现象;此外,还有兄弟共妻制、多夫多妻制、收继制等婚姻形式。所有这些都是远古蒙昧、野蛮时代遗留下来的群婚与对偶婚的习俗。以此可见,《诗经》时代是一个婚姻状况混乱、婚恋比较自由的特殊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古代 婚姻习俗 赘婚 兄弟共妻制 群婚 对偶婚
下载PDF
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进展(七):动物的婚配体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玉昌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8-263,共6页
动物有4种不同类型的婚配体制:(1)一雄一雌制或单配制;(2)一雄多雌制;(3)一雌多雄制;(4)混交制。一雄一雌制是指在同一个生殖季节或同一个生殖周期内一只雄性个体只与一只雌性个体配对并生活在一起。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都属于多配制... 动物有4种不同类型的婚配体制:(1)一雄一雌制或单配制;(2)一雄多雌制;(3)一雌多雄制;(4)混交制。一雄一雌制是指在同一个生殖季节或同一个生殖周期内一只雄性个体只与一只雌性个体配对并生活在一起。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都属于多配制,它们是多配制的两种不同形式。混交制则是指包括多个雄性个体和多个雌性个体的一种婚配体制,这种婚配体制也有两种不同的亚型。笔者简要介绍近期关于动物婚配体制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体制 一雄一雌制 一雄多雌制 一雌多雄制 混交制 求偶场 莺科鸟类 系统发生史
下载PDF
安多-玛曲游牧藏族“兄弟共妻婚”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6,共7页
长期以来,以藏系民族①见常的“未杰求冒”(shug gchig khoy mang②,一妻多夫)尤其是“兄弟共妻”婚(Fratemal Polyandry)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学界针对藏族“兄弟共妻”婚的研究则认为:这种婚姻形态普遍分布于卫藏、康巴农区... 长期以来,以藏系民族①见常的“未杰求冒”(shug gchig khoy mang②,一妻多夫)尤其是“兄弟共妻”婚(Fratemal Polyandry)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学界针对藏族“兄弟共妻”婚的研究则认为:这种婚姻形态普遍分布于卫藏、康巴农区却不现于安多地区。实质上,根据安多一玛曲地方志提供的线索与当代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资料互证:玛曲游牧藏族不仅在历史上就存在“共妻式”婚姻,沿革至当代仍有数量零星的“共妻式”家庭,其存续原因、社会功能则与卫、康两地既相区别又有所关联。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活态案例呈现当代玛曲“兄弟共妻”婚的原貌,以打破前人认知上的误区,探索因由、分析功能、发掘隐藏在婚姻逻辑背后的传统藏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 游牧藏族 一妻多夫 兄弟共妻
下载PDF
西藏一妻多夫的法社会学思考
18
作者 郭双节 柳杨 次仁片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58-63,共6页
一妻多夫是西藏一种传统的婚姻形式,至今在西藏地区仍有一定数量的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仍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婚姻形式明显有违我国《婚姻法》所倡导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但在西藏民主改革和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建设后,仍然长期存在,与一... 一妻多夫是西藏一种传统的婚姻形式,至今在西藏地区仍有一定数量的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仍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婚姻形式明显有违我国《婚姻法》所倡导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但在西藏民主改革和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建设后,仍然长期存在,与一妻多夫婚姻的民族性、地域性相联系,同时一妻多夫构建了社会秩序,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构建各种社会关系,其自身独具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一妻多夫 习惯法 法社会学
下载PDF
浅谈古代汉地与西藏多偶婚的区别
19
作者 周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7-98,106,共3页
多偶婚是古代汉地和藏地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形态。但由于社会价值观、家庭伦理观、自然环境等差异,两地多偶婚在形式、目的、家庭地位和法律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分清这些区别,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婚姻形态多样性和复杂性... 多偶婚是古代汉地和藏地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形态。但由于社会价值观、家庭伦理观、自然环境等差异,两地多偶婚在形式、目的、家庭地位和法律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分清这些区别,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婚姻形态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偶婚 一夫多妻(妾) 一妻多夫
下载PDF
藏族亲属称谓研究——以藏东南部三村为例
20
作者 许韶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2-30,共9页
本文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南部三个藏族村子亲属称谓的具体情况,得出了三个重要的结论:第一,藏族的亲属称谓构成丰富的亲属关系信息库;第二,藏族的亲属称谓在文化上共享着一种深层结构,是亲属制度的直接反映;第三,一些... 本文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南部三个藏族村子亲属称谓的具体情况,得出了三个重要的结论:第一,藏族的亲属称谓构成丰富的亲属关系信息库;第二,藏族的亲属称谓在文化上共享着一种深层结构,是亲属制度的直接反映;第三,一些地区的兄弟共妻制婚姻对亲属称谓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亲属称谓 深层结构 兄弟共妻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