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of Polyaniline/Silver Nanocomposite Under Gamma-ray Irradiation
1
作者 黄志辉 石磊 +2 位作者 朱清仁 邹均庭 陈锬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1-706,746,共7页
Polyaniline (PANI)/silver composite was one-step synthesized under γ-ray irra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UV-Visible, and X-ray diffraction, ... Polyaniline (PANI)/silver composite was one-step synthesized under γ-ray irra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UV-Visible, and X-ray diffrac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PANI and face-centered-cubic silver were synthesized under γ-ray irradiat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PANI wa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aniline cation radical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aniline cation and -OH, and Ag wa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Ag+ and eaq.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consisted of PANI nanofibers and Ag nanoparticl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morphology formation was discussed,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rapid mixing lik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well fitted with the variable-range-hopping model in 80-300 K and deviated from the model below 8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niline Silver composite nanofiber Transport property
下载PD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VDF/PANI-nanofiber composite membrane aligned in an electric field 被引量:1
2
作者 Hong Guo Xin Li +3 位作者 Ziyi Wang Bao'an Li Jixiao Wang Shicha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213-1218,共6页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is a semi-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 polymer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whic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applied in industrial ...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is a semi-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 polymer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whic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applied in industrial nonmetallic heat exchanger and piezoelectric-film sensor. In this study, polyaniline(PANI) nanofiber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dodecylbenzene sulfonic acid as the surfactant. The obtained PANI nanofibers were blended in PVDF matrix to enhanc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composite materials. Electric field was applied for the orientation of membrane structure during membrane form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images exhibited that the PANI nanofibers were well-dispersed in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Th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membranes was more orderly after alignment.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PANI nanofibers contribu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VDF from α-phase to β-phase. Both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tendency was further enhan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fiel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was obtained when the content of PANI nanofibers was 3 wt%, which was 46.44%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PVDF membrane. The maximum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 membranes after alignment was 84.5% greater than that of pure PVDF membrane when the content of PANI nanofibers was 50 wt%.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s a promising new potential material in heat transfer field and the mechanism explored in this study would be informativ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imilar thermal conductive polymer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vinylidene fluoridel polyaniline nanofibers composite membr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下载PDF
Tunable Enhancement of a Graphene/Polyaniline/Poly(ethylene oxide) Composite Electrospun Nanofiber Gas Sensor 被引量:1
3
作者 Andrew J.Burris Kelvin Tran Quan Cheng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EI 2017年第2期20-29,共10页
Electrospun nanofibers of a polyaniline(PANi)/(+)-camphor-10-sulfonic acid(HCSA)/poly(ethylene oxide)(PEO)composite doped with different variants of graphene oxide(GO)were fabricated and evaluated as chemiresistor gas... Electrospun nanofibers of a polyaniline(PANi)/(+)-camphor-10-sulfonic acid(HCSA)/poly(ethylene oxide)(PEO)composite doped with different variants of graphene oxide(GO)were fabricated and evaluated as chemiresistor gas sensors oper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A new strategy for enhancing PANi/PEO gas sensor performance is demonstrated using GO dopants reduced via thermal(trGO)or chemical(crGO)routes.By varying the chemical reduction duration(6 h,crGO-6 or 24 h,crGO-24),tunable enhancement of sensor response was achieved.Upon exposure to short-chain aliphatic alcohol vapors,the partially reduced crGO-6 dopant exhibited higher response than GO and crGO-24,suggesting that the dopant enhances sensor performance via increas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ver neat GO,and enhanced hydrogen bonding capability over the further-reduced crGO-24 variant.Sensor arrays consisting of PANi/PEO doped with trGO,crGO-6 or crGO-24 moieties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methanol,ethanol,and 1-propanol vapor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polyaniline ELECTROSPINNING composite nanofibers CHEMIRESISTOR Gas sensor
原文传递
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杨海贞 周泽林 +1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总结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ANI基纳米纤维在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生物医用、吸附、油水分离以及有机物降解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ANI基纳米纤维在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生物医用、吸附、油水分离以及有机物降解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PANI制成纳米纤维有助于提高PANI材料的性能。与传统PANI材料相比,PANI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及活性高、易于同其他原子结合等优势。未来可以通过化学修饰、共混纺丝、后处理等方法将PANI与其他材料有效结合扩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苯胺 复合 传感器 智能可穿戴
下载PDF
聚苯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雷勇 何水剑 +2 位作者 陈水亮 郭乔辉 侯豪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81-3186,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纤维(PANI/CNF)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孔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并运用循环伏安(CV)法和计时...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纤维(PANI/CNF)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孔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并运用循环伏安(CV)法和计时电位法测试了PANI/CNF布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NI/CNF复合材料具有粗糙的毛刺结构,PANI沿碳纳米纤维均匀分布;PANI/CNF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良好;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当PANI含量为44.4%(w)时,复合材料比电容量高达587.1F·g-1,比能量为66.1Wh·kg-1,电流密度为800mA·g-1时比功率可达1014.2W·kg-1;在5A·g-1的电流密度下,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衰减28%.PANI/CN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是一种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纤维布 聚苯胺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量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苯胺/凹凸棒石黏土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溶液中痕量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惠 徐垚 陈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黏土(PANI/ATP)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它对含痕量Cr(Ⅵ)废水的吸附,考察了物料配比、投料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pH值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物料配比为m(An)∶m...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黏土(PANI/ATP)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它对含痕量Cr(Ⅵ)废水的吸附,考察了物料配比、投料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pH值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物料配比为m(An)∶m(ATP)=2∶1,用量为0.4 g,50 min时对Cr(Ⅵ)的吸附量达到99.8%,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该复合材料充分发挥了有机和无机吸附材料的协同作用,具有成本低、再生性能良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 痕量六价铬离子 吸附
下载PDF
聚苯胺/介孔碳纳米线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娟 吴雪艳 +2 位作者 魏霄 王开学 陈接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40-1544,共5页
以介孔碳纳米线为基体,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了新型聚苯胺/介孔碳纳米线(PANI/MCFs)复合材料,采用SEM和TEM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附在介孔碳纳米线表面,并填充到纳米线介孔孔道中.将复合材料组装成三电... 以介孔碳纳米线为基体,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了新型聚苯胺/介孔碳纳米线(PANI/MCFs)复合材料,采用SEM和TEM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附在介孔碳纳米线表面,并填充到纳米线介孔孔道中.将复合材料组装成三电极体系超级电容器,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1 mol/L H2SO4溶液中,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达到391 F/g,其循环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介孔碳纳米线 聚苯胺 复合电极材料
下载PDF
交联状聚苯胺包覆碳纤维复合纳米线制备及电容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阚侃 付东 +3 位作者 王珏 任滨侨 张伟君 张晓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60-2067,共8页
以交联状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NF)为碳骨架,采用插层辅助原位氧化聚合法使聚苯胺(PANI)均匀地在CNF表面包覆生长,制备了交联状聚苯胺包覆碳纤维(PANI/CNF)复合纳米线。采用TEM、SEM、TG、FTIR、Raman、XRD、XPS和BET对PANI/CNF复合纳米线... 以交联状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NF)为碳骨架,采用插层辅助原位氧化聚合法使聚苯胺(PANI)均匀地在CNF表面包覆生长,制备了交联状聚苯胺包覆碳纤维(PANI/CNF)复合纳米线。采用TEM、SEM、TG、FTIR、Raman、XRD、XPS和BET对PANI/CNF复合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CV、EIS和GCD测试了PANI/CNF复合纳米线的电容特性。结果表明:PANI/CNF复合纳米线相互连通,表面呈荆棘状,具有多级空间结构。CNF质量分数为40%的PANI/CNF40复合纳米线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比电容达到820.31 F/g。电流密度增加到20.0 A/g时,比电容保留率为74.8%。在10.0 A/g时,经过2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极的比电容保持率达到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碳纤维 复合纳米线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乳液共混法制备PANI/PAN复合纳米纤维 被引量:5
9
作者 董宪君 黄锋林 +2 位作者 王清清 马超 魏取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2,共3页
采用乳液共混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进行聚苯胺(PANI)的乳液聚合,并将该乳液与聚丙烯腈(PAN)的DMF溶液共混形成PANI/PAN复合分散体系;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I/PAN复合纳米纤维。利用傅里叶红外测试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采用乳液共混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进行聚苯胺(PANI)的乳液聚合,并将该乳液与聚丙烯腈(PAN)的DMF溶液共混形成PANI/PAN复合分散体系;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I/PAN复合纳米纤维。利用傅里叶红外测试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乳液聚合产物进行了鉴定;利用数显电导率测试仪、旋转式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测试仪(TG)分析了PAN用量对共混液的可纺性及纤维结构、热稳定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MF中合成了具有共轭结构的PANI,制备的PANI/PAN复合纳米纤维结构规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共混法 静电纺丝 聚苯胺 复合纳米纤维
下载PDF
聚苯胺/凹凸棒石与磷钛粉协同型防腐蚀涂料的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超 叶凯 +2 位作者 左士祥 刘文杰 赵绍洪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7,8,共5页
传统的聚苯胺颗粒粗大,在涂料中分散性差,涂料制备成本高。以聚苯胺/凹凸棒石(PANI/ATP)与磷钛粉为防腐蚀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了聚苯胺/凹凸棒石与磷钛粉(PAP-C)协同型防腐蚀涂料。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开路电位(OCP)对... 传统的聚苯胺颗粒粗大,在涂料中分散性差,涂料制备成本高。以聚苯胺/凹凸棒石(PANI/ATP)与磷钛粉为防腐蚀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了聚苯胺/凹凸棒石与磷钛粉(PAP-C)协同型防腐蚀涂料。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开路电位(OCP)对其涂层防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ANI/ATP用量、颜基比和分散剂用量对PAP-C涂层的力学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P-C涂层较磷钛粉(P-C)涂层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及更高的耐冲击强度;当PANI/ATP用量为4%,颜基比为1.00,分散剂用量为1.0%时,PAP-C涂层耐冲击强度50 cm,附着力1级,柔韧性2 mm,可耐中性盐水(3.5%Na Cl)腐蚀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蚀涂料 涂层 耐蚀性能 凹凸棒石 聚苯胺 磷钛粉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辉霞 罗梓轩 +3 位作者 鲁华涛 陈姣 刘生丽 张建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05-807,812,共4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掺杂剂、引发剂和乳化剂等影响因素为灰作用量,分析得到了影响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盐酸、过硫酸铵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添加量。考察了以凹凸棒石为模板,把聚苯胺修饰在其表面,形成具有核壳式结构的导电复合材料,...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掺杂剂、引发剂和乳化剂等影响因素为灰作用量,分析得到了影响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盐酸、过硫酸铵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添加量。考察了以凹凸棒石为模板,把聚苯胺修饰在其表面,形成具有核壳式结构的导电复合材料,建立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导电材料电导率变化规律的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凹凸棒石量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获得模拟精度为97.69%,一步预测精度为99.13%。结果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凹凸棒石量对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呈现饱和S型增长趋势。得到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盐酸掺杂 凹凸棒石 复合材料 电导率 灰色理论 灰色关联分析 Verhulst 模型
下载PDF
悬浮静置聚合制备PANI/ATP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惠 陆海林 陈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359-1362,1366,共5页
采用悬浮静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硝酸掺杂的聚苯胺/凹凸棒黏土(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含Cr(VI)废水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物料配比、投料质量、温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化... 采用悬浮静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硝酸掺杂的聚苯胺/凹凸棒黏土(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含Cr(VI)废水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物料配比、投料质量、温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化学过程,化学配位作用起主要吸附作用,质量配比An∶ATP=1∶0.75,投料质量为0.5 g,吸附50 mg/L的Cr(VI)溶液,1 h时吸附率为99.60%,残留Cr(VI)的浓度为0.2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 ATP复合材料 聚苯胺 凹凸棒黏土 吸附 Cr(Ⅵ)
下载PDF
有机酸掺杂的聚苯胺/凹凸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秀丽 马雯 +2 位作者 沈秉晨 吴海霞 冯文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7-199,共3页
以磺基水杨酸为掺杂剂,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凹凸棒土(PANI/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和FT-IR技术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苯胺(Ani)与凹凸棒土(ATP)质量比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磺基水杨酸为掺杂剂,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凹凸棒土(PANI/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和FT-IR技术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苯胺(Ani)与凹凸棒土(ATP)质量比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单体在凹凸棒土的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并以非晶态形式包覆在凹凸棒土的表面,形成有机包覆层。随着苯胺用量的增多,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逐渐增大,当Ani/ATP质量比超过20∶80时,电导率增加缓慢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凹凸棒土 复合材料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PANI@Ag纳米纤维及其PVDF基复合膜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燕 张晓婷 +3 位作者 孙梦晓 魏玉鹏 李澜 张定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16-2220,共5页
通过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纤维,并以此作为填充相,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苯胺@银/聚偏氟乙烯(PANI@Ag/PVDF)高介电复合薄膜。结果表明,PANI@Ag复合纤维的形貌均一,直径约100 nm。在103 Hz,随着填充量的增加,复合膜的介电常数... 通过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纤维,并以此作为填充相,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苯胺@银/聚偏氟乙烯(PANI@Ag/PVDF)高介电复合薄膜。结果表明,PANI@Ag复合纤维的形貌均一,直径约100 nm。在103 Hz,随着填充量的增加,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先增加后下降,但介电损耗仍急剧增加,在10%(质量分数)时已高达0.84。填充量6%(质量分数)时,PANI@Ag/PVDF复合膜介电常数达47,介电损耗仅为0.39。不同填充量的复合膜介电性能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特别是在105~107 Hz之间,介电损耗值都较低,且都趋向于0.1~0.2之间。该PANI@Ag/PVDF复合材料在高性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和柔性储能材料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性能 聚苯胺 复合材料 纳米纤维
下载PDF
聚苯胺/凹凸棒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亮 冯洁 李强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040-3044,共5页
使用硅烷偶联剂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改性凹凸棒粘土(ATP),制备了表面具有自组装单片层的SAM-ATP,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了结构较为均一的SAM-ATP/PANI纳米纤维。对制备工艺中SAM-ATP的用量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当SAM-ATP含量为15.4%... 使用硅烷偶联剂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改性凹凸棒粘土(ATP),制备了表面具有自组装单片层的SAM-ATP,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了结构较为均一的SAM-ATP/PANI纳米纤维。对制备工艺中SAM-ATP的用量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当SAM-ATP含量为15.4%(质量分数)时,SAM-ATP/PANI纳米纤维结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且具有最好的室温电导率2.3×10-4S/cm,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电导率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使用热重分析仪(TGA)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SAM-ATP的引入可有效提高PANI热稳定性。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SAM-ATP/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凹凸棒 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纳米纤维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石墨烯的种类对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梓润 韦春 +1 位作者 龚永洋 徐子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80,87,共6页
基于绿色可再生的剑麻纳米纤维素,采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CNF/G)分散液,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苯胺(CNF/G/PANI)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 基于绿色可再生的剑麻纳米纤维素,采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CNF/G)分散液,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苯胺(CNF/G/PANI)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侧重研究石墨烯的种类对CNF/G/PANI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纳米片(GNS),聚苯胺(PANI)和剑麻纳米纤维素(CNF)穿插于GNS中,产生较多的孔洞,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最高值达到322.25 F/g,内阻仅为0.77Ω,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1000次,复合材料的电容保持率达到7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纳米纤维素 石墨烯 聚苯胺 复合膜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文翀 胡文 +2 位作者 张弘楠 覃小红 张坤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9-697,712,共10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丙烯腈(PAN)/聚苯胺(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即先通过改良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AN纳米纤维纱线,再通过气相原位聚合法制备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数字万用表等仪...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丙烯腈(PAN)/聚苯胺(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即先通过改良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AN纳米纤维纱线,再通过气相原位聚合法制备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数字万用表等仪器对复合纳米纤维纱线进行测试表征,讨论了氧化剂浓度、聚合时间、盐酸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其表面形态、电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剂浓度为0.375 mol/L、聚合时间为5h、盐酸浓度为1mol/L、聚合温度为20℃的条件下,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电导率最大可达(3.15±0.19)S/m,此时拉伸强度达到(30.30±5.6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聚苯胺复合纳米纤维纱线 气相聚合 电导率 拉伸强度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表面印迹聚合物对4-氯酚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航 李红强 闫永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7-781,共5页
以聚苯胺/凹凸棒土复合材料(PAS)作为支架,合成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s)和非印迹聚合物(NIPs),用于吸附水环境中的4-氯酚(4-CP)。实验用SEM和氮气吸附-解吸附分析对聚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pH、溶液中醇含量、静置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行... 以聚苯胺/凹凸棒土复合材料(PAS)作为支架,合成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s)和非印迹聚合物(NIPs),用于吸附水环境中的4-氯酚(4-CP)。实验用SEM和氮气吸附-解吸附分析对聚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pH、溶液中醇含量、静置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通过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吸附剂分别在25、35和45℃时的吸附动力学性能。通过Langmu ir和Freund lich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M IPs和NIPs在常温时的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48.05 mg/g和32.6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聚苯胺/硅胶复合材料 4-氯酚 吸附
下载PDF
聚苯胺/金复合纳米纤维在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芳芳 郭志睿 +1 位作者 张宇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250-255,共6页
目的:研究聚苯胺/金(PANI/Au)复合纳米纤维修饰电极能否高灵敏、高选择检测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方法:基于PANI/Au修饰电极,电化学方法检测DA的响应电流,脉冲伏安法分析DA和抗坏血酸(AA)共存下的情况。结果:PANI/Au修饰电极可以获... 目的:研究聚苯胺/金(PANI/Au)复合纳米纤维修饰电极能否高灵敏、高选择检测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方法:基于PANI/Au修饰电极,电化学方法检测DA的响应电流,脉冲伏安法分析DA和抗坏血酸(AA)共存下的情况。结果:PANI/Au修饰电极可以获得DA的响应电流分别是单纯PANI修饰电极和裸电极的1.5和2.4倍,并且检测到DA和AA的峰电位相差达260 mV。结论:PANI/Au复合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可以提高DA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纤维 多巴胺 聚苯胺 金纳米颗粒 抗坏血酸 电化学
下载PDF
石墨烯/聚苯胺/凹凸棒土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掺杂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琪 袁宁一 +1 位作者 马飞飞 丁建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以原位聚合法制备石墨烯/聚苯胺/凹凸棒土改性剂,并用溶液混合法制备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用XRD、红外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掺杂剂在聚氯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使用废油和甲基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吸附及降解性能。
关键词 石墨烯 聚苯胺 凹凸棒土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