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fficient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aryls and Polyaryls
1
作者 Zhi Yong WANG Zheng Gen ZHA +1 位作者 Jia Hai ZHANG Ji Hui W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In the case of Pd(PPh3)4 as catalyst and toluene as reaction solvent, the desired biaryls and polyaryls were synthesized in excellent yield and on a large scale.
关键词 Palladium-catalyst coupling reaction preparation BIARYL polyaryl.
下载PDF
Synthesis of New Soluble Polyarylates Containing Phthalazinone Moiety 被引量:2
2
作者 Yu Rong GAO Jin Yan WANG Cheng LIU Xi Gao JI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0-142,共3页
A novel diacid chloride, 2-(4-chlorocarboxyphenyl)-4-[3,5-dimethyl-4-(4-chlorocarbo-xylphenoxy)phenyl]-2,3-phthalazin-l-one 2,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arylates with inherent viscosities... A novel diacid chloride, 2-(4-chlorocarboxyphenyl)-4-[3,5-dimethyl-4-(4-chlorocarbo-xylphenoxy)phenyl]-2,3-phthalazin-l-one 2,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arylates with inherent viscosities of 0.25-0.37 dL·g^-1.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polyarylates were in the range of 217-272℃. The temperatures at 10% weight loss of polyarylates were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of 434-464℃ in nitrogen atmosphere and their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FTIR and IH NMR. The amorphous polyarylates exhibited excellent solubility in a variety of solvents such as NMP, DMAc, DMF and chloro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rylATES PHTHALAZINONE SOLUBILITY thermal behavior.
下载PDF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olyaryls via sterically hindered double Suzuki cross-couplings
3
作者 Zhan Zhang Hai Ying Ji Xian Lei Fu Yu Yang Yun Rong Xue Guo Hua G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27-930,共4页
Substituted polyaryl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via sterically hindered double Suzuki cross-couplings of arylboronic acids with aryl dibro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Pd(PPh3)4 and KOtBu within a very short time. ?... Substituted polyaryl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via sterically hindered double Suzuki cross-couplings of arylboronic acids with aryl dibro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Pd(PPh3)4 and KOtBu within a very short time. ?2009 Guo Hua Gao.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uzuki coupling Sterically polyaryls
下载PDF
热致液晶高分子膜的表面处理及化学镀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述梅 陈红 +1 位作者 赵建青 肖中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5,140,共7页
论文采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Vecstar型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膜表面进行刻蚀粗化,然后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在膜表面引入氨基,利用氨基络合银离子使膜表面活化,再进行无钯化学镀铜,提升了TLCP膜与金属铜之间的黏附力。借助... 论文采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Vecstar型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膜表面进行刻蚀粗化,然后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在膜表面引入氨基,利用氨基络合银离子使膜表面活化,再进行无钯化学镀铜,提升了TLCP膜与金属铜之间的黏附力。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剥离测试等对经表面处理及化学镀铜后的TLCP膜进行表征,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表面粗化温度和时间、活化溶液组成等对TLCP表面化学镀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后TLCP膜表面产生均匀的孔洞,接触角下降至29.30°,亲水性大幅提高;所镀铜层呈光亮的粉色,带有金属光泽,致密平滑,纯度高,镀层厚度可达2.78μm,与TLCP膜间的附着力等级达到了5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液晶膜 粗化 活化 化学镀铜
下载PDF
含酮羰基热固性液晶聚芳酯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5
作者 韩雨菲 刘萍 +4 位作者 庄耀中 胡兴其 姚敏刚 管清宝 游正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液晶聚芳酯(LCPs)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但LCPs面临高熔点(t_(m)>350℃)所带来的加工难题。利用活性端基苯炔基封端LCPs主链,在不破坏液晶性的基础上有效调控分子量并降低聚合物熔... 液晶聚芳酯(LCPs)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但LCPs面临高熔点(t_(m)>350℃)所带来的加工难题。利用活性端基苯炔基封端LCPs主链,在不破坏液晶性的基础上有效调控分子量并降低聚合物熔点,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液晶聚芳酯固化物(LCTs);调控的主链结构可进一步调控LCTs的热学性能。通过一步熔融缩聚法合成由对羟基苯甲酸(HBA)、对苯二甲酸(TA)、对苯二酚(HQ)、4,4'-二羟基二苯甲酮(DHBP)和2,6-萘二甲酸(NDA)构成主链并由苯炔基封端的LCTs。为进一步研究酮羰基与LCTs热学性能的关系,调节HQ与DHBP的比例合成一系列LCTs。结果表明:制得的LCTs均具有高热稳定性(t_(d,5%)>470℃)、典型向列相液晶纹影织构与取向微纤形貌;酮羰基的引入影响分子链的规整度及软硬段比例,随着酮羰基含量增多,LCT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聚芳酯 酮羰基 苯炔基 熔融缩聚 高性能聚合物
下载PDF
耐污染PVDF/C-PAES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刘兴晨 周庄 张江华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20-324,共5页
利用含羧基的亲水聚芳醚砜材料,采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耐污染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水的静态接触角以及拉伸强度、牛血清蛋白溶液过滤实验测试,考察了亲水聚芳醚砜共混比对膜的结构、表面亲水性、机械强度、渗透通... 利用含羧基的亲水聚芳醚砜材料,采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耐污染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水的静态接触角以及拉伸强度、牛血清蛋白溶液过滤实验测试,考察了亲水聚芳醚砜共混比对膜的结构、表面亲水性、机械强度、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聚芳醚砜共混比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超滤膜的机械强度,同时膜表面亲水性和耐污染性能被显著增强;当共混比为3∶1时,正洗后的膜通量恢复率为85%左右,显示出理想的耐污染性能及在污水处理中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聚芳醚砜 亲水改性 聚偏氟乙烯
下载PDF
缓冷条件对TLCP初生纤维分子链取向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施永明 朱金唐 +4 位作者 吴鹏飞 崔华帅 史贤宁 张泽天 崔宁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8-13,共6页
采用熔融纺丝法在不同缓冷条件下制备热致液晶聚芳酯(TLCP)初生纤维,研究不同缓冷条件下TLCP初生纤维的分子链取向及结晶度,以及缓冷条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冷条件的变化对TLCP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其分... 采用熔融纺丝法在不同缓冷条件下制备热致液晶聚芳酯(TLCP)初生纤维,研究不同缓冷条件下TLCP初生纤维的分子链取向及结晶度,以及缓冷条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冷条件的变化对TLCP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其分子链取向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缓冷温度固定在280℃、缓冷高度由80 mm降为40 mm时,TLCP初生纤维的取向因子(f)由0.945增加至0.964,当缓冷高度固定为80 mm、缓冷温度由280℃变为无缓冷时,纤维的f由0.945提高至0.970;TLCP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缓冷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缓冷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缓冷高度固定为80 mm、缓冷温度由280℃变为无缓冷时,TLCP初生纤维断裂强度由5.9 cN/dtex增加至8.7 cN/dtex,当缓冷温度固定为280℃、缓冷高度由40 mm增至80 mm时,纤维断裂强度由7.3 cN/dtex下降至5.9 c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 初生纤维 缓冷条件 分子链取向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芳酯材料特性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尧 肖中鹏 +1 位作者 姜苏俊 徐显骏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4期8-12,共5页
对聚芳酯材料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综述。先对常规聚芳酯材料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目前聚芳酯材料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从工业化的角度分析评价了不同聚合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其中相转移催化聚合的应用潜力较大。阐... 对聚芳酯材料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综述。先对常规聚芳酯材料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目前聚芳酯材料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从工业化的角度分析评价了不同聚合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其中相转移催化聚合的应用潜力较大。阐述了聚芳酯材料常用的化学与物理改性方法研究现状。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引入其它结构的分子链段或与其它材料进行共混改性,可以对聚芳酯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特性、耐磨特性等进行调整。此外,对聚芳酯材料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概述和展望,聚芳酯材料未来有望在电子,汽车,机械,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 性能特点 应用与改性
下载PDF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激光烧蚀损伤形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贵兵 罗飞 +1 位作者 刘仓理 王春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69,180,共3页
通过不同功率的激光辐照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烧蚀实验回收样品的微观分析,得到在不同的激光参数下,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的热损伤形态和损伤物理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热损伤的关键在于化学变化,焦化和炭化使树脂和纤维剧烈收缩,收... 通过不同功率的激光辐照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烧蚀实验回收样品的微观分析,得到在不同的激光参数下,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的热损伤形态和损伤物理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热损伤的关键在于化学变化,焦化和炭化使树脂和纤维剧烈收缩,收缩所产生的应力促使性能变坏的复合材料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芳纶纤维 微观分析 热损伤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芳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Ⅰ.基膜的制备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雪梅 陆晓峰 +2 位作者 刘光全 王彬芳 许汝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脱盐能力,对Na2SO4的脱除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膜 复合纳滤膜 聚芳酯 界面缩聚法
下载PDF
透明耐热PC/PAR合金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佑安 熊传溪 +3 位作者 曾繁涤 周志勇 姚军龙 董丽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97-1499,1503,共4页
研究了加工条件对PC/PAR合金的模量、透光性能、相容性以及热性能的影响。DMA、SEM、TGA以及透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DSDP,可有效提高酯交换共混物模量、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加入0.4%DSDP在270℃密炼8min,性能最佳,350℃时的失重率仅... 研究了加工条件对PC/PAR合金的模量、透光性能、相容性以及热性能的影响。DMA、SEM、TGA以及透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DSDP,可有效提高酯交换共混物模量、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加入0.4%DSDP在270℃密炼8min,性能最佳,350℃时的失重率仅为2.81%,透光率可达83.3%,可作为透明的耐高温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芳酯 聚合物合金 透明性 耐热性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表征新型环状聚芳酯预聚体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怡萍 刘淑莹 +1 位作者 高军波 张万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498-1500,共3页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对新型环状聚芳酯预聚体进行了表征,从而确 定了该环状聚合物不同聚合度(n=1,2……8)的存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本方法 是测定环状聚合物不同聚合度快速、有效、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MALDI 环状 预聚体 聚芳酯 聚合度
下载PDF
聚芳醚三乙酸铵树枝分子保护的Pt、Pd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伟 杜玉扣 +2 位作者 华南平 王筱梅 杨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7,共5页
以聚芳醚三乙酸氯化铵树枝分子为稳定剂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金属Pt和Pd纳米粒子。通过UV-Vis、IR、TEM和XRD等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聚芳醚三乙酸氯化铵树枝分子根部3个乙酸基基团与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原子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以... 以聚芳醚三乙酸氯化铵树枝分子为稳定剂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金属Pt和Pd纳米粒子。通过UV-Vis、IR、TEM和XRD等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聚芳醚三乙酸氯化铵树枝分子根部3个乙酸基基团与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原子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以其为稳定剂制备的Pt和Pd金属纳米粒子在溶胶中及反应过程中均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以间苯氧基苯甲醛催化加氢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Pt和Pd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反应性能。以Pt金属纳米粒子为催化剂,在常压,40℃下反应12h,间苯氧基苯甲醛加氢转化率大于99%,在相同反应条件下Pt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加氢活性高于Pd金属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三乙酸氯化铵树枝分子 PT纳米粒子 PD纳米粒子 间苯氧基苯甲醛 催化氢化
下载PDF
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酯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玉荣 刘程 +3 位作者 张守海 王锦艳 董黎明 蹇锡高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以新二酸4-[4-(4-羧基苯氧基)苯基]-2-(4-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1)和4种商品二酚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古杂萘联苯结构新型聚芳酯,其特性粘度在0.50-0.58 dL·g-1之间.以FT-IR.1H-NMR证明了聚合物的结构.该类聚芳醇... 以新二酸4-[4-(4-羧基苯氧基)苯基]-2-(4-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1)和4种商品二酚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古杂萘联苯结构新型聚芳酯,其特性粘度在0.50-0.58 dL·g-1之间.以FT-IR.1H-NMR证明了聚合物的结构.该类聚芳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9-272℃之间,在N2气氛下10%的热失重温度在468-481℃之间.聚芳本具有无定型结构,可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间甲酚,吡啶和氯仿(CHCls)中.扭曲和非共平面的结构存在使该系列聚芳酯既耐高温又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杂萘联苯 聚芳酯 热性能 溶解性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新型金刚烷基聚芳酯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卅 郭建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56-1564,共9页
金刚烷基聚合物是一类高性能聚合物,本文对新型金刚烷基聚芳酯的合成和性能进行了探索研究。以金刚烷为原料合成了4-(1-金刚烷基)-1,3-二苯酚(ADRL)和1,3-二(4-苯酚)-金刚烷(BHAD)单体。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剂,通过水/有机两相... 金刚烷基聚合物是一类高性能聚合物,本文对新型金刚烷基聚芳酯的合成和性能进行了探索研究。以金刚烷为原料合成了4-(1-金刚烷基)-1,3-二苯酚(ADRL)和1,3-二(4-苯酚)-金刚烷(BHAD)单体。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剂,通过水/有机两相界面缩聚法使ADRL与对苯二甲酰氯、BHAD与对苯二甲酰氯分别缩聚合成了新型金刚烷基聚芳酯(P1、P2)。所得聚合物为无定形聚合物,可溶于DMSO、NMP、DMF、DEC等多种溶剂。采用DSC和TG等方法分析了聚合物的热性能,P1和P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214℃和189℃,10%热分解温度高于400℃。对反应条件研究表明,BHAD比ADRL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相同条件下更易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在30℃、NMP溶剂中P1和P2系列聚芳酯最高特性黏度分别为43ml·g-1和76m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聚芳酯 相转移催化 合成 热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Vectr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覃俊 王桦 +3 位作者 陈丽萍 岳海生 陈佳月 何勇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将Vectran树脂在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纺丝,制得Vectran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在氮气气氛中,于高温腔室中180℃预热1 h后,分别在200~270℃下热处理10~60 h,制得Vectran纤维,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Vectr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将Vectran树脂在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纺丝,制得Vectran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在氮气气氛中,于高温腔室中180℃预热1 h后,分别在200~270℃下热处理10~60 h,制得Vectran纤维,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Vectr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260℃下热处理Vectran初生纤维,0~10 h时,纤维强度上升较快,40 h时强度增长缓慢;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Vectran纤维的熔点也随之上升,在热处理时间为20 h时,处理温度超过260℃,Vectran纤维的结晶、结构受到影响;在热处理温度为200~260℃,时间小于40 h处理Vectran纤维,可使Vectran纤维的力学性能增强,熔点提高,结晶完善,但纤维的表观形貌没有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纤维 热致液晶 热处理 温度 时间 结晶度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酯的合成及其在绝缘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玉荣 王锦艳 +3 位作者 阎庆玲 刘程 蹇锡高 董黎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19,423,共3页
以二酸4-[4-(4-羧基苯氧基)苯基]-2-(4-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Ⅰ)与4,4’-二羟基二苯丙烷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酯,采用FT-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研究... 以二酸4-[4-(4-羧基苯氧基)苯基]-2-(4-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Ⅰ)与4,4’-二羟基二苯丙烷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酯,采用FT-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聚芳酯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芳酯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27℃),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高于455℃。聚芳酯可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氯仿等多种溶剂,该类聚芳酯制成的绝缘漆,具有机械强度高,柔韧性和附着力好,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 聚芳酯 热性能 绝缘漆
下载PDF
新型含磷聚芳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晓婷 李恺军 唐旭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共2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双酚A(BPA)和含磷化合物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对苯二酚(DOPO-HQ)为原料,采用相转移催化界面缩聚法合成了含磷聚芳酯。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用量、NaOH用量、官能团配比和油相体积对聚... 以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双酚A(BPA)和含磷化合物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对苯二酚(DOPO-HQ)为原料,采用相转移催化界面缩聚法合成了含磷聚芳酯。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用量、NaOH用量、官能团配比和油相体积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特性粘数为1.7 dL/g的聚合物。用FT-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SC和TG结果表明,含磷聚芳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255℃,热分解温度高于400℃。含磷聚芳酯的LOI大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 相转移催化 界面缩聚 DOPO-HQ
下载PDF
主链含磷可溶性聚芳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晨旭 刘鹏清 +1 位作者 叶光斗 徐建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以苯磺酰氯/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为缩合剂,采用双酚A与双(4-羧苯基)苯基氧化膦(BCPPO)通过高温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酚A型聚芳酯PAR-P,并与双酚A和对苯二甲酸反应制备的传统双酚A型聚芳酯PAR-T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含... 以苯磺酰氯/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为缩合剂,采用双酚A与双(4-羧苯基)苯基氧化膦(BCPPO)通过高温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酚A型聚芳酯PAR-P,并与双酚A和对苯二甲酸反应制备的传统双酚A型聚芳酯PAR-T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含磷聚芳酯的结构与性能。PAR-P和PAR-T的特性黏数分别为0.86和0.34 dL g 1;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失重分析(TGA)测试结果表明:PAR-P为非晶聚合物,PAR-T为结晶聚合物;PAR-P比PAR-T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溶解性测试结果表明:PAR-P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可以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但PAR-T溶解性较差。阻燃性测试结果表明:PAR-P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聚芳酯 高温溶液缩聚 溶解性 热稳定性 结晶性 阻燃性
下载PDF
芳香族聚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新华 伍林 +1 位作者 宗志敏 魏贤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12-15,共4页
主链型芳香族聚合物由于具有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好、质地轻且牢固以及良好的加工成型性等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聚芳醚(酮、砜)、杯芳烃和树形化合物、导电聚合物三个方面综述了主链型芳香族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芳香族聚合物 聚芳醚酮砜 导电聚合物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