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lation Property of Ceramics/Carbon Fibers/Resin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1
作者 JunQIU XiaomingCAO +1 位作者 ChongTIAN Jinsong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NSHC) is prepared with three-dimension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3DRC),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s and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PR) in this paper.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super-hybr...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NSHC) is prepared with three-dimension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3DRC),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s and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PR) in this paper.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super-hybrid composit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SHC has less linear abl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pure BPR and CF/BPR composite, for example, its linear ablation rate is 50% of CF/BPR at the same fiber content. Mass ablation rate of the NSHC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ure BPR and CF/BPR composite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ce in the densi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3DRC can increase anti-erosion capacity of materials because its special reticulated structure can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and strengthen the stability of integr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ation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Three-dimensional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Super-hybrid composite materials
下载PDF
Prediction on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blative Performance by Artificial Neutral Net 被引量:1
2
作者 Guanghui BAI Songhe MENG Boming ZHANG Yang LI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45-952,共8页
A 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ablation property for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by artificial neutral net (ANN) method was presen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density,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and... A 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ablation property for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by artificial neutral net (ANN) method was presen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density,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and the sort of matrix are the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its ablative performance. Then, a brief fuzzy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ablative performance.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N was evaluated, which was used in the ablativ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C/C composites. When the training set, the structure and the training parameter of the net change, the best match ratio of these parameters was achieved. Based on the match ratio, this paper forecasts and evaluates the carbon-carbon abl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experiences, the ablativ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carbon-carbon using ANN can achieve the line ablation rate, which satisfies the need of precision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carbon material ablation property predict Control factor Artificial neutral net
下载PDF
树脂基防热材料烧蚀性能表征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闫联生 傅立坤 刘晓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氧 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传统炭布增强酚醛(钡酚醛)、硼改性酚醛及聚芳基乙炔三种防热材料(C/BaF、C/FB、C/PAA)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基体树脂的耐热性能一致,数据变异系数Cv较小(7.1%13.8%),可作为评价烧... 采用氧 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传统炭布增强酚醛(钡酚醛)、硼改性酚醛及聚芳基乙炔三种防热材料(C/BaF、C/FB、C/PAA)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基体树脂的耐热性能一致,数据变异系数Cv较小(7.1%13.8%),可作为评价烧蚀材料烧蚀性能的重要指标;线烧蚀率数据的离散系数较大(23.9%232.5%),C/BaF和C/PAA材料出现了负的线烧蚀率现象,因此线烧蚀率不适宜作为评价2D树脂基防热材料烧蚀性能的指标。采用质量烧蚀率和烧蚀因子可较好地表征和比较烧蚀材料的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防热材料 烧蚀性能 炭/酚醛材料 炭/聚芳基乙炔材料 热防护结构
下载PDF
聚芳基乙炔树脂/杉木粉木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于刚 史铁钧 +1 位作者 李忠 谭德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3,共6页
用聚芳基乙炔树脂浸渍杉木粉,固化制得聚芳基乙炔/杉木粉复合材料,经高温炭化得到了一种新型木材陶瓷。用DTG分析了聚芳基乙炔树脂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用XRD、LRS和SEM研究了炭化温度和树脂用量对木材陶瓷物相构成、断面微孔形态和抗... 用聚芳基乙炔树脂浸渍杉木粉,固化制得聚芳基乙炔/杉木粉复合材料,经高温炭化得到了一种新型木材陶瓷。用DTG分析了聚芳基乙炔树脂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用XRD、LRS和SEM研究了炭化温度和树脂用量对木材陶瓷物相构成、断面微孔形态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陶瓷呈三维多孔结构,孔分布比较均匀;复合材料保持了很高的热分解温度(325℃)和残碳率(70%)。随着炭化温度升高,d002晶面间距由0.389 5 nm减小至0.353 0 nm,而微晶尺寸Lc和La有不同程度增加。木材陶瓷的开孔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由31.5%减小至20.1%,而抗压强度由3.0 MPa增大至6.2 MPa。树脂/杉木粉质量比对木材陶瓷的微孔尺寸和形状有较大影响,但对石墨微晶尺寸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基乙炔树脂 杉木粉 碳复合材料 木材陶瓷 多孔材料
下载PDF
硼酚醛烧蚀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闫联生 姚冬梅 杨学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9-73,共5页
介绍了炭布增强硼酚醛烧蚀材料 ( 2 D C/FB)的制备 ,研究了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硼酚醛 FB树脂 90 0℃残炭率高达 70 % ,高于普通酚醛树脂 (钡酚醛 ) ,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 2 D C/FB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 介绍了炭布增强硼酚醛烧蚀材料 ( 2 D C/FB)的制备 ,研究了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硼酚醛 FB树脂 90 0℃残炭率高达 70 % ,高于普通酚醛树脂 (钡酚醛 ) ,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 2 D C/FB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优异 ,剪切强度高达 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材料 酚醛树脂 剪切强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下载PDF
碳/碳材料体积烧蚀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白光辉 孟松鹤 +2 位作者 张博明 梁军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815,共4页
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体积烧蚀在材料内部造成的微结构演变情况。给出了材料微结构沿烧蚀轴线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体积烧蚀对碳/碳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役条件下碳/碳材料发生体积烧蚀会使材料内部的密度、石墨化程度等发... 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体积烧蚀在材料内部造成的微结构演变情况。给出了材料微结构沿烧蚀轴线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体积烧蚀对碳/碳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役条件下碳/碳材料发生体积烧蚀会使材料内部的密度、石墨化程度等发生变化,这些微结构变化对材料整体烧蚀性能的影响存在复杂的耦合效应。体积烧蚀对碳/碳材料整体烧蚀性能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在一定条件下反而有利于材料烧蚀性能的提高。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碳/碳材料的烧蚀性能理论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材料 体积烧蚀 微结构
下载PDF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热防护层烧蚀计算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冰 刘小勇 +1 位作者 林小树 蔡国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5-378,共4页
为了研究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热防护性能,用类比法计算了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的烧蚀,其中考虑了热解气流对烧蚀的影响,并将国外有关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烧蚀计算时所用经验参数(指前因子)通过换算转换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 为了研究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热防护性能,用类比法计算了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的烧蚀,其中考虑了热解气流对烧蚀的影响,并将国外有关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烧蚀计算时所用经验参数(指前因子)通过换算转换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烧蚀计算中。计算结果符合物理规律,并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该项研究为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热防护层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热防护层 烧蚀 计算
下载PDF
碳布增强聚芳基乙炔新型防热材料 被引量:23
8
作者 闫联生 姚冬梅 +1 位作者 闫桂沈 庄元其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0-23,共4页
本文研究了新型高碳聚芳基乙炔树脂(PAA) 的成碳率及其碳布增强防热材料(2DC/PAA) 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芳基乙炔树脂的成碳率高于酚醛树脂, C/PAA 材料烧蚀性能优异,氧- 乙炔线... 本文研究了新型高碳聚芳基乙炔树脂(PAA) 的成碳率及其碳布增强防热材料(2DC/PAA) 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芳基乙炔树脂的成碳率高于酚醛树脂, C/PAA 材料烧蚀性能优异,氧- 乙炔线烧蚀率0 .004 m m/s ;但材料机械性能较低,剪切强度仅为5 .8 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基乙炔 树脂基体 防热材料 碳布增强塑料
下载PDF
碳基材料氧化烧蚀的双平台理论和反应控制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国义军 代光月 +3 位作者 桂业伟 童福林 邱波 刘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5-760,共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所到达的表面温度和压力范围,就碳基材料在氧化速率控制区、过渡区、扩散控制区的烧蚀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发现CO2在烧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不能忽略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该存在两个平台,且都...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所到达的表面温度和压力范围,就碳基材料在氧化速率控制区、过渡区、扩散控制区的烧蚀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发现CO2在烧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不能忽略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该存在两个平台,且都属于扩散控制区,而不是此前普遍认为的只有一个平台。从理论上阐明了双平台产生的机理,发现第一平台是由于生成CO2将氧消耗完产生的,另一个平台是生成CO引起的。文献中所谓的"快反应"和"慢反应"之说反映问题是不全面的,它们只是我们给出的新模型的两种极端情况,用一个统一的模型就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从所谓的"快反应"经过第一平台自动过渡到"慢反应"。双平台理论澄清了此前的一些争议,并且得到了试验证实,为准确预估烧蚀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氧化 反应控制机理 烧蚀模型
下载PDF
飞行器热解炭化材料烧蚀产物对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春生 杨光 +2 位作者 聂亮 周禹 赵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高速飞行器表面防热材料在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下会热解烧蚀,烧蚀产物进入空气边界层流场后,与流场中的高温空气发生复杂化学反应,对飞行器周围空气流场中组分浓度和等离子体分布产生影响。基于求解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建立... 高速飞行器表面防热材料在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下会热解烧蚀,烧蚀产物进入空气边界层流场后,与流场中的高温空气发生复杂化学反应,对飞行器周围空气流场中组分浓度和等离子体分布产生影响。基于求解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建立耦合烧蚀壁面的三维等离子体流场计算方法。理论预测电磁衰减测量项目第2次飞行试验(RAMC-II)的等离子体流场,并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方法的可靠性。针对升力体飞行器,分析表面材料烧蚀对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力体头部流场的电子数密度最高,飞行器身部区域的电子密度相比头部会降低约2~3个量级,对等离子体流场贡献最重要的离子是NO^(+)和N^(+);烧蚀产物进入流场会使激波的脱体距离变大,等离子体层厚度增加;随着流动向下游发展,飞行器身部的烧蚀速率降低,但烧蚀产物对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范围变大,飞行器身部流场的电子数密度会有一定升高;随着马赫数增大,烧蚀速率变大,壁面材料烧蚀影响更加显著,其中驻点线的峰值电子数密度改变较小,但飞行器身部对称面的电子数密度会显著增大;对于成分存在差异的同一类型防热材料,烧蚀产物进入流场后对激波脱体距离和峰值电子数密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流场 热解炭化材料 烧蚀产物 电子数密度
下载PDF
真空及大气下激光对复合材料的烧蚀试验对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家雷 王伟平 李昭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34-1339,共6页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真空及大气环境下激光对复合材料的烧蚀模式和烧蚀规律,开展了激光辐照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比试验。在不同辐照能量水平下,研究了两种环境中激光对复合材料的烧蚀特征,获得了复合材料瞬态...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真空及大气环境下激光对复合材料的烧蚀模式和烧蚀规律,开展了激光辐照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比试验。在不同辐照能量水平下,研究了两种环境中激光对复合材料的烧蚀特征,获得了复合材料瞬态温度响应数据,并对烧蚀样品进行了显微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入射激光能量水平紧密相关。在低辐照能量水平下,复合材料表面烧蚀形貌具有差异,但瞬态热响应非常接近。在较高辐照能量水平下,复合材料烧蚀形貌差异较大:在真空环境下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发生热解和挥发,碳纤维束发生脱层;在大气环境下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发生明显的氧化反应,碳纤维束轻微脱层。最后,结合样品显微观测结果,分析了真空及大气环境下激光对复合材料烧蚀模式差异的原因,为建立激光烧蚀理论模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烧蚀 真空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下载PDF
再入体碳基材料烧蚀特性分析与工程计算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海波 陈伟芳 +1 位作者 袁雷 刘伟强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针对使用碳基烧蚀防热材料的球双锥再入飞行器,构建了飞行器的热环境与烧蚀特性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几何流线法,计算了有攻角情况下球双锥再入体的表面热流密度;基于碳基防热材料的烧蚀机理,建立了对应的烧蚀模型,构造了再入体壁面烧蚀... 针对使用碳基烧蚀防热材料的球双锥再入飞行器,构建了飞行器的热环境与烧蚀特性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几何流线法,计算了有攻角情况下球双锥再入体的表面热流密度;基于碳基防热材料的烧蚀机理,建立了对应的烧蚀模型,构造了再入体壁面烧蚀的工程计算方法.分析了高超声速情况下球双锥再入体选用碳基防热材料的热环境和烧蚀特性.实验证明建立的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为再入体的防热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再入 碳基防热材料 热环境 烧蚀 工程计算
下载PDF
纳米银粒子对聚合物激光离解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戎 梁海春 +2 位作者 容敏智 章明秋 曾汉民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4-658,共5页
采用激光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添加纳米银粒子的聚合物PS和PMMA的激光离解方式的变 化,发现纳米银粒子导致聚合物炭化,在两相界面有诱导石墨化的作用;而且纳米银粒子的这种作用与两相 的界面相互作用和结构有关.热处理导致纳米... 采用激光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添加纳米银粒子的聚合物PS和PMMA的激光离解方式的变 化,发现纳米银粒子导致聚合物炭化,在两相界面有诱导石墨化的作用;而且纳米银粒子的这种作用与两相 的界面相互作用和结构有关.热处理导致纳米银粒子与PMMA的界面反应会改变激光能量的转化方式, 从而减弱其激光炭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激光离解 聚合物 炭化 石墨化 飞行时间质谱 界面作用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深空环境轻质防热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馨 方洲 +3 位作者 程雷 罗丽娟 贺朝晖 吴永智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7-471,共5页
针对轻质防热材料在深空环境中较高热流的耐烧蚀问题,采用6000 kW/m^(2)电弧风洞试验对自行研制的蜂窝增强轻质防热材料A(密度0.48 g/cm^(3))的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烧蚀后材料内部的密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计算并分析了防热材料的热... 针对轻质防热材料在深空环境中较高热流的耐烧蚀问题,采用6000 kW/m^(2)电弧风洞试验对自行研制的蜂窝增强轻质防热材料A(密度0.48 g/cm^(3))的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烧蚀后材料内部的密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计算并分析了防热材料的热应力。结果表明:材料A烧蚀后碳层完整,其碳层的微观形貌可见明显的空心填料破损且基本不见树脂基体,材料中的组分发生相互反应,烧蚀表面生成SiC晶体,促进烧蚀带走热量,且提高碳层强度和抵抗氧化的作用;材料A的热解层厚度很小,说明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材料A的蜂窝结构可有效降低材料热应力。本研究对深空探测材料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热材料 烧蚀 碳化层 轻质
下载PDF
带芯子的碳碳端头烧蚀外形计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国义军 石卫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电弧加热器试验条件下端头的烧蚀外形进行了数值仿真 ,考察了碳 碳端头烧蚀外形随来流条件的变化规律 ,重点研究了将碳 -碳端头体轴附近材料换成由另一种烧蚀速度较快的材料制成的芯子后的匹配烧蚀问题 。
关键词 碳-碳材料 芯子 碳-碳端头 匹配烧蚀外形
下载PDF
碳基材料氧化烧蚀的快/慢反应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国义军 周述光 +3 位作者 曾磊 刘骁 代光月 邱波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2,101,共7页
在前期单/双平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1]),就学术上和工程应用中关注的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快反应"和"慢反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广泛使用50余年的"慢反应"并不存在,而被弃置的"快反应"... 在前期单/双平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1]),就学术上和工程应用中关注的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快反应"和"慢反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广泛使用50余年的"慢反应"并不存在,而被弃置的"快反应"则真实存在,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快反应"动力学数据,同时考虑CO、CO_2两个烧蚀产物,得到的无量纲烧蚀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存在两个平台,其中,温度稍低情况下出现的第一平台对应的主要烧蚀产物为CO_2,温度稍高情况下出现的第二平台对应的主要烧蚀产物为CO,且第一平台对应的无量纲烧蚀速率恰好是第二平台的1/2。过去常被忽略的CO_2扮演了重要角色,由它产生的第一平台,将以往文献中看似完全独立、毫无关系的"快反应"和"慢反应"曲线建立了联系。理论分析表明:第一平台之前的快速上升段属于从速率控制区到扩散控制区的过渡区,第一平台及其以后的区域都属于扩散控制区(包括两个平台之间的连接线),它是由反应生成物CO与CO_2的分压比δ从0到∞的变化引起的,与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条件完全无关。由"双平台"理论得到的从低温到高温、由速率控制区经由过渡区到达扩散控制区的整条烧蚀速率曲线,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烧蚀 反应动力学 边界层扩散 双平台理论
下载PDF
纯碳/碳材料烧蚀对飞行器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春生 袁野 +3 位作者 周禹 黄建栋 陈轩 张青青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0-326,共7页
高速飞行器表面的防热材料在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下会分解烧蚀,烧蚀产物进入空气边界层流场后,与流场中的高温空气进行复杂化学反应,对飞行器周围空气流场中组分浓度和等离子体分布产生影响。通过高频等离子体风洞,采取高频感应加热的方... 高速飞行器表面的防热材料在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下会分解烧蚀,烧蚀产物进入空气边界层流场后,与流场中的高温空气进行复杂化学反应,对飞行器周围空气流场中组分浓度和等离子体分布产生影响。通过高频等离子体风洞,采取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产生超音速高温气流,在相同外形的纯碳碳材料模型和铜制水冷模型周围形成高温绕流流场。利用朗缪尔探针对距离模型不同高度位置的电子数密度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纯碳/碳材料模型处于明显的烧蚀状态时,烧蚀产物会对流场中的电子数密度产生影响,电子数密度低于铜质水冷模型纯空气绕流流场的电子数密度;纯碳/碳材料模型的多个试样在发生烧蚀后的流场电子数密度均随着质量烧蚀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纯碳/碳材料烧蚀产物仅影响距离壁面一定距离流场的电子数密度,远离壁面的流场中电子数密度与纯空气流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纯碳/碳材料 烧蚀 等离子体流场 电子数密度
下载PDF
二氧化碳介质气动加热环境下碳化热解类防热材料烧蚀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代英 罗晓光 +2 位作者 陈思员 俞继军 艾邦成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研究轻质热解类防热材料在高焓CO2气动加热环境下的炭化层烧蚀机理。方法建立考虑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影响的材料热化学烧蚀特性计算方法,研究碳化热解类防热材料在二氧化碳介质气动加热环境下的炭化层烧蚀机理,分析与空气介质环境... 目的研究轻质热解类防热材料在高焓CO2气动加热环境下的炭化层烧蚀机理。方法建立考虑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影响的材料热化学烧蚀特性计算方法,研究碳化热解类防热材料在二氧化碳介质气动加热环境下的炭化层烧蚀机理,分析与空气介质环境下的材料烧蚀特性差异,计算得出二氧化碳气体离解、热解引射气体质量流率和组分等因素变化对防热材料烧蚀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3000K温度下,当压力为1.0×10^5 Pa时,二氧化碳组分和地球大气的无因次烧蚀因子分别为0.26和0.17。结论压力或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离解程度升高、来流扩散质量流率或热解气体流率减小,均会使材料无因次质量烧蚀率更大,同时烧蚀热效应也发生相应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动加热 碳化热解防热材料 烧蚀机理
下载PDF
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娜 应伟 +2 位作者 杨驰 景昭 李旭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传热特性,通过燃气流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反应、热化学烧蚀以及热响应模型分析,建立相应的烧蚀传热计算模型,对比燃气流平板及驻点烧蚀试验的烧蚀量试验与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在... 为研究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传热特性,通过燃气流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反应、热化学烧蚀以及热响应模型分析,建立相应的烧蚀传热计算模型,对比燃气流平板及驻点烧蚀试验的烧蚀量试验与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燃气流与空气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征的差异,以及燃气组分、压力等参数变化对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样的热环境条件下,燃气流环境下的材料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环境下的结果,烧蚀后退量高于空气环境下的结果;表面温度和烧蚀后退量分别随着H_2O和CO_2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和增大的趋势,H_2O的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流介质 碳基复合材料 烧蚀传热 燃气组分
下载PDF
激光诱导炽光法与消光法诊断烧蚀羽烟消光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卫平 马志亮 +2 位作者 张振荣 周孟莲 韦成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研究流场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时产生的烧蚀羽烟对入射激光的屏蔽效应,通过对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分析,得到了评价羽烟消光性能的平均质量消光系数的表达式,其与羽烟场浓度和激光透过率相关。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L... 为了研究流场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时产生的烧蚀羽烟对入射激光的屏蔽效应,通过对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分析,得到了评价羽烟消光性能的平均质量消光系数的表达式,其与羽烟场浓度和激光透过率相关。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LII)和激光消光法,搭建了羽烟消光性能联合诊断实验平台,使待测激光落于LII的激发光平面上,通过同步采集待测激光的透过率和LII信号,获得激发光平面上羽烟浓度场和激光消光比,得到羽烟在不同气流速度下的平均质量消光系数。实验得到气流速度为7,10,20m/s时羽烟对1064nm激光的归一化质量消光系数分别为2.51,1.08,1.00。实验发现,质量消光系数受到气流速度影响,当气流速度较低时质量消光系数曲线波动幅度大,且曲线均值较大;当气流速度较高时质量消光系数趋于稳定且均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炽光法 消光法 质量消光系数 碳纤维复合材料 烧蚀羽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