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Nano-Silica Fume on Enhancing the Damp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1
作者 Bin Liu Norhaiza Nordin +2 位作者 Jiyang Wang Jingwei Wu Xiuliang Liu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4年第9期399-416,共18页
This paper conducte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amp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nanosilica-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carbon nanotube contents. The damp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 This paper conducte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amp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nanosilica-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carbon nanotube contents. The damp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enhancement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rough the porosity structure test, XRD analys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silica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n the cement matrix. At the same time, the addition of nanosilica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ritical pore size and average pore size of the 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 but also exhibits good synergistic effects with carbon nanotube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optimize the pore structure. Finally, a rationalization suggestion for the co-doping of nanosilica and carbon nanotubes was given to achiev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flexural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loss factor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based composites Carbon nanotubes nano silica Fume Damping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y
下载PDF
Genotoxic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Nano Silica Cross Linked Composite Specifically Used for Intra-Vas Device
2
作者 Shu-Jian Chen Yao Bai +2 位作者 Xun-Bin Huang Jin-Ping Suo Juan Li 《Soft Nanoscience Letters》 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
The Context: Aims: To evaluate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in vitro genotoxicity of a non-copper nano silica polymer modified composite for filtering-type intra-vas devices. Settings and Design: Academic research laborat... The Context: Aims: To evaluate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in vitro genotoxicity of a non-copper nano silica polymer modified composite for filtering-type intra-vas devices. Settings and Design: Academic research laborator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spective experimental study. Methods and Material: Non-copper nano silica polymer modified composite rod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back muscle of rabbits for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Comet assay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DNA damage, while, Mutagenic activity was tested by means of Ames test using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8 and TA 100 tester strains with and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us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tested using the Chi-square test and Student’s test. Results: Only mild inflammatory 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of the implanted nano-silica modified polymer composite in the early implantation stag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ham-operated group.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was completely disappeared after 12 weeks. No significant DNA damage (P > 0.05) were tested on the nano-silica modified polymer composite in Comet assay. In Ames test, the extracts from non-copper composite did not exert mutagenic effect on the bacterial. Conclusions: The non-copper nano silica modified composite did not exhibit in vitro genotoxicity and obvious inflammation in tissue, it would be a safe biomaterial for further clinical t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silica Genotoxicity Biocompatibility Intra-Vas DEVICE composite
下载PDF
辊压连续成型制备聚丙烯超疏水表面
3
作者 王胜利 吴大鸣 +3 位作者 黄保东 岳耀宇 赵中里 孙靖尧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在平板热压印技术的基础上优化了工艺,以不锈钢筛网作为模具,通过控制变量法,采用热辊压压印的方式,以聚丙烯(PP)薄膜为基材,并使用具有疏水性的二氧化硅(SiO_(2))微球进行修饰,最终制备出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薄膜,并对样品的耐久性进行... 在平板热压印技术的基础上优化了工艺,以不锈钢筛网作为模具,通过控制变量法,采用热辊压压印的方式,以聚丙烯(PP)薄膜为基材,并使用具有疏水性的二氧化硅(SiO_(2))微球进行修饰,最终制备出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薄膜,并对样品的耐久性进行了测试。实验总结出了合适的辊压工艺参数:辊压温度为170℃,辊压压力为10 MPa,辊轮转速为2.0~2.2 r/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PP薄膜表面连续构筑出具有较好疏水效果的二级复合微纳结构,并且,表面镶嵌的SiO_(2)微球使薄膜耐久性显著提高,接触角为154°,滚动角为1°。文章优化了热压工艺,即采用了热辊压印的方式,采用SiO_(2)疏水微球修饰薄膜表面,显著增强了薄膜表面的耐久性和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热辊压压印 SiO_(2)微球 湿涂法 微纳复合结构
下载PDF
PP/POE/表面接枝改性nano-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玲玲 卢凯杰 +1 位作者 宁洋 曲敏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接枝改性的方法,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分别制备聚丙烯(PP)/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SiO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SiO2-g-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接枝物的加入有利于PP异... 采用接枝改性的方法,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分别制备聚丙烯(PP)/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SiO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SiO2-g-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接枝物的加入有利于PP异相成核,使PP球晶尺寸减小,晶界模糊,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当SiO2-g-PMMA,SiO2-g-PBA的含量为2份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分别为39.3kJ/m2和60.0kJ/m2,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1-辛烯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硅 接枝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回收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5
作者 游一兰 贺国文 +3 位作者 孟洪量 马德崇 肖春光 张园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复合改性,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回收聚丙烯(RP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改性nano-SiO2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效果。随着改性nano-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RP...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复合改性,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回收聚丙烯(RP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改性nano-SiO2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效果。随着改性nano-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RPP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改性nano-SiO2的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达到最大值。当改性nano-SiO2的质量分数仅为0.5%时,RPP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22.23 kJ/m^(2),比0.5%未改性nano-SiO2/R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34.99%。随着改性nano-SiO2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3%改性nano-SiO2/RPP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0.6 MPa。当红磷(RP)的质量分数为20%,改性nanoSiO2的质量分数为2%和3%时,RPP复合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94 V-0级。通过研究改性nano-SiO2对RPP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回收聚烯烃材料的高质化再生利用提供了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红磷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绝缘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毅 曲烽瑞 +2 位作者 孙奇珍 李梦阳 葛佳菲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166-2170,共5页
交联聚乙烯(XLP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缆导体部分绝缘的主体聚合物,可用于地下配电系统和输电电缆的绝缘。然而,由于连续载荷、热应力、电应力和机械应力的作用,交联聚乙烯的化学成分和形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失效。在XLPE基体中... 交联聚乙烯(XLP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缆导体部分绝缘的主体聚合物,可用于地下配电系统和输电电缆的绝缘。然而,由于连续载荷、热应力、电应力和机械应力的作用,交联聚乙烯的化学成分和形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失效。在XLPE基体中引入纳米二氧化硅以期提高XLPE的绝缘性能。通过在XLPE基体中添加不同量的二氧化硅纳米填料,研究二氧化硅纳米填料对XLPE的局部放电强度和介电击穿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二氧化硅纳米填料的XLPE纳米复合材料与其他复合材料相比,最大局部放电值最低。当二氧化硅纳米填料的分散量为1%(质量分数)时,交联聚乙烯的介电击穿强度显著提高。然而,当纳米填料质量分数提高为3%和5%时,趋势趋于饱和,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交联聚乙烯 复合材料 绝缘性能
下载PDF
新型纳米保温材料PTA装置蒸汽管道应用总结及经济分析
7
作者 丁利明 汤磊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某公司动力中心供PTA(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蒸汽管线有中压蒸汽管道和高压蒸汽管道,高压蒸汽管道设计压力9.81 MPa,设计温度545℃和380℃(减温),管道材质为12Cr1MoVG。中压蒸汽管道设计压力4.5 MPa,设计温度465℃,管道材质为12Cr1MoVG。高... 某公司动力中心供PTA(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蒸汽管线有中压蒸汽管道和高压蒸汽管道,高压蒸汽管道设计压力9.81 MPa,设计温度545℃和380℃(减温),管道材质为12Cr1MoVG。中压蒸汽管道设计压力4.5 MPa,设计温度465℃,管道材质为12Cr1MoVG。高压和中压蒸汽管线总长度约5000 m。为保证装置长周期稳定供汽,该公司采用了导热系数更低、憎水率极高的新型纳米气凝胶保温材料+硅酸铝复合的保温方案,应用后实测保温效果良好,通过数据计算节能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保温材料 PTA装置 蒸汽管道 二氧化硅 气凝胶 层下腐蚀 复合保温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适用于原油集输的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研究
8
作者 李林峰 常亮 +2 位作者 陈铁 王浩然 于洋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9期59-62,共4页
为提高含蜡原油的集输效率,有效降低蜡沉积对集输管道的堵塞风险,以改性纳米SiO2和聚合物降凝剂PSM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PSO-T,以原油的凝点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评价了PSO-T对原油的降凝和降... 为提高含蜡原油的集输效率,有效降低蜡沉积对集输管道的堵塞风险,以改性纳米SiO2和聚合物降凝剂PSM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PSO-T,以原油的凝点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评价了PSO-T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SiO2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时,制备的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PSO-T对目标原油的降凝效果最好。随着PSO-T加量的逐渐增大,目标原油的凝点和黏度值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推荐PSO-T的最佳用量为0.15%,可使目标原油的凝点降低至-14.5℃,黏度降低至12.8Pa·s。另外,PSO-T的抗老化能力较强,老化60d后仍可使目标原油的凝点降低至-11.4℃,黏度降低至18.3Pa·s,降凝降黏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集输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降凝剂 凝点 黏度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SILICA MORPHOLOGY ON PROPERTIES OF PVA/SILICA NANO-COMPOSITES 被引量:2
9
作者 Lei Bi Jin-wen Wang +1 位作者 陈枫 傅强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546-1553,共8页
Two kinds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silica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ne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directly mixing PVA with 80 nm silica nano-particles which were made from tetraethoxysil... Two kinds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silica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ne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directly mixing PVA with 80 nm silica nano-particles which were made from tetraethoxysilane (TEOS). The another was obtained by the mixing PVA and hydrolyzed TEOS in the presence of acid-catalyst. The properties of the two PVA/silica hybri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UV-Visible spectroscopy, solubility tests,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test, tensile test and dynamical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VA-TEOS composites (PT for short) display more transparency than PVA-silica nano-particles hybrids (PS for short). At the same time, The PT composites presented mo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an PS in water resistance, fire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Moreover, the Tg of P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OS content, while that of PS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 Poly(vinyl alcohol) TEOS Network nano-composite.
原文传递
PNB/nano-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苏蕾 徐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7-9,共3页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负载乙酰丙酮二氯化钯催化剂(记作负载钯催化剂),并以三五氟苯硼[B(C6F5)3]为助催化剂,通过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降冰片烯/nano-SiO_(2)(PNB/nano-SiO_(2))复合材料。通过改变聚合工艺,实现对聚合行...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负载乙酰丙酮二氯化钯催化剂(记作负载钯催化剂),并以三五氟苯硼[B(C6F5)3]为助催化剂,通过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降冰片烯/nano-SiO_(2)(PNB/nano-SiO_(2))复合材料。通过改变聚合工艺,实现对聚合行为的调控。结果表明:当负载钯催化剂为10μmol,B(C6F5)3为0.20 mmol,聚合温度为60℃,聚合物活性为1.02×10^(6) gPNB/(molPd·h)时,PNB/nano-SiO_(2)复合材料中的SiO_(2)粒子分散良好、分布较均匀,体系相容性较好。制备的PNB/nano-SiO_(2)薄膜拉伸强度随着SiO_(2)含量增加而提高,且透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负载乙酰丙酮二氯化钯催化剂 原位聚合 聚降冰片烯/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纳米SiO_(2)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
11
作者 许华杰 郭举 +4 位作者 潘胜芳 车瑞 韩思璐 何传雨 徐钰和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4期146-148,共3页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隔热材料因其导热系数低、密度低、孔隙率高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的综合化学实验,以偏硅酸钠为原料,在盐酸和硫酸的作用下进行水解,涂布到无纺布基材上,基材通过热水老化和溶剂置换后,在...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隔热材料因其导热系数低、密度低、孔隙率高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的综合化学实验,以偏硅酸钠为原料,在盐酸和硫酸的作用下进行水解,涂布到无纺布基材上,基材通过热水老化和溶剂置换后,在三甲基氯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混合液中进行改性,最后通过常压干燥获得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隔热材料。该实验的开展可加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隔热材料 综合化学实验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廖建国 王学江 +3 位作者 左奕 张利 文季秋 李玉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进行处理,并研究了n-HA与KH-560的界面作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偶联剂在羟基磷灰石表面黏附,其中硅羟基(Si-OH)与磷酸氢根(HPO_4^(2-))基团之间脱水...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进行处理,并研究了n-HA与KH-560的界面作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偶联剂在羟基磷灰石表面黏附,其中硅羟基(Si-OH)与磷酸氢根(HPO_4^(2-))基团之间脱水形成稳定的Si-O-P化学键,此外,硅羟基与HA表面-OH间亦脱水形成化学键合.偶联处理的HA与聚碳酸酯(PC)复合后,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与未经处理的相比有明显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经处理后的HA微粒在PC中分散均匀,两者间结合紧密,表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间良好的界面作用是提高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硅烷偶联剂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硬脂酸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廖建国 张利 +2 位作者 左奕 王雨利 李玉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7-1273,共7页
采用硬脂酸(C17H35COOH)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进行处理,并研究了n-HA与C17H35COOH的界面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C17H35COOH在n-HA表面黏附,其中羧酸根离子(-COO-)与钙离子... 采用硬脂酸(C17H35COOH)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进行处理,并研究了n-HA与C17H35COOH的界面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C17H35COOH在n-HA表面黏附,其中羧酸根离子(-COO-)与钙离子(Ca2+)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以羧酸钙形式存在。C17H35COOH改性后的n-HA与聚碳酸酯(PC)复合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未改性n-HA相比有明显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经处理后的HA微粒在PC中分散均匀,两者间结合紧密,无明显界面,复合材料的断裂呈明显的韧性断裂,随着n-HA无机粒子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也逐渐向韧性与脆性断裂共存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硬脂酸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立柱 马红杰 +2 位作者 朱兴松 金镇镐 樊渝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丙交酯和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作用下,制备了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等对其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FT-IR和SEM分析表明,纳米二氧化硅与聚... 以丙交酯和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作用下,制备了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等对其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FT-IR和SEM分析表明,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乳酸发生了化学结合,并且均匀的分散于聚乳酸基体中。TG结果表明,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可以看出无机纳米粒子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复合材料
下载PDF
环氧树脂/SiO_2,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惠雪梅 张炜 王晓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纳米Si0_2的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冲击强度为37.9 kJ/m^2,弯曲强度为192.8 MPa,弯曲弹性模量... 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纳米Si0_2的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冲击强度为37.9 kJ/m^2,弯曲强度为192.8 MPa,弯曲弹性模量为4.5 GPa,马丁耐热温度为 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粘度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对硼酸铝晶须-二氧化硅熔附体填料复合树脂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文云 袁艳波 +2 位作者 陈庆华 肖玉鸿 李星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所得纳米二氧化硅(SiO2)含量对硼酸铝晶须(AlBw)与SiO2熔附体填料复合树脂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TEOS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SiO2,按不同比例通过高温烧结使其熔附于AlBw表面,制作试样并测试其弯曲强度和... 目的研究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所得纳米二氧化硅(SiO2)含量对硼酸铝晶须(AlBw)与SiO2熔附体填料复合树脂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TEOS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SiO2,按不同比例通过高温烧结使其熔附于AlBw表面,制作试样并测试其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高温处理过程对晶须表面形态的影响以及不同比例的熔附体形貌。结果 AlBw-SiO2熔附体复合填料可显著提高牙科复合树脂的弯曲性能;AlBw和SiO2的质量比为3∶1时牙科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达(130.29±8.38)MPa。结论 TEOS溶胶-凝胶法水解所得的纳米SiO2含量可改善AlBw-SiO2熔附体填料复合树脂的弯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晶须 复合树脂 弯曲性能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小芳 周会鸽 +2 位作者 刘源 戴亚辉 曹新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6,共6页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处理和添加增容剂改性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改善作用,并讨论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结构对复合材料...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处理和添加增容剂改性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改善作用,并讨论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在改善聚合物渗透性、阻燃性、导电性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改性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晓英 蔡旭 +1 位作者 洪若瑜 李洪钟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7,共5页
以NazSiO3·9H2O为原料,浓H2sO4为酸试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讨论Na2SiO3浓度、搅拌速度、pH值、分散剂Na2S04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 以NazSiO3·9H2O为原料,浓H2sO4为酸试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讨论Na2SiO3浓度、搅拌速度、pH值、分散剂Na2S04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利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以及透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在50~100nm范围内、分布均匀、呈无定形;填充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尼龙6/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魏珊珊 张平 王霞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44,59,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合成法制备了综合性能很好的尼龙 6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与自制纯尼龙 6相比 ,当纳米SiO2 的含量在 3 .6%时力学综合性能最优 ,拉伸强度提高了 18% ;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3 5 % ;U型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 13 % ;弹性模量提高了 1... 通过原位聚合合成法制备了综合性能很好的尼龙 6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与自制纯尼龙 6相比 ,当纳米SiO2 的含量在 3 .6%时力学综合性能最优 ,拉伸强度提高了 18% ;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3 5 % ;U型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 13 % ;弹性模量提高了 19% .随着纳米SiO2 含量的增加 ,各种力学性能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同时对这些趋势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尼龙6 纳米SIO2 力学性能 纳米二氧化硅 拉伸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顾元松 陈莉 陈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介绍了纳米SiO2的分散方法和原理,讨论了使用纳米SiO2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机械强度 热稳定性 聚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