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tic polycistronic sequences in eukaryotes 被引量:4
1
作者 Xuekun Wang Mario Andrea Marchisio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SCIE 2021年第4期254-261,共8页
The need for co-ordinate,high-level,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genes is essential for the engineering of biosynthetic circuits and metabolic pathways.This work outlines the functionality and design of IRES-and ... The need for co-ordinate,high-level,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genes is essential for the engineering of biosynthetic circuits and metabolic pathways.This work outlines the functionality and design of IRES-and 2 A-peptide-based constructs by compar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co-expression in polycistronic vectors.In particular,2 A sequences are small peptides,mostly derived from viral polyproteins,that mediate a ribosome-skipping event such that several,different,separate proteins can be generated from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When applied to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synthetic gene circuits,2 A peptides permit to achieve co-regulated and reliable expression of various genes in eukaryotic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biology 2A peptide IRES polycistronic sequence
原文传递
HPV18间隔序列介导真核基因以双顺反子形式表达
2
作者 张煜豪 孙小强 +3 位作者 鲍正好 李雨彤 刘佳艺 何红鹏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14,25,共7页
HPV18是一种DNA病毒,其E6和E7基因可读框(ORF)相隔8个核苷酸,以双顺反子形式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达E6和E7蛋白。为探究此间隔序列是否在基因双顺反子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此序列构建2个双顺反子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 HPV18是一种DNA病毒,其E6和E7基因可读框(ORF)相隔8个核苷酸,以双顺反子形式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达E6和E7蛋白。为探究此间隔序列是否在基因双顺反子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此序列构建2个双顺反子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细胞,检测上下游2个ORF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显示2个ORF同时转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个蛋白同时表达,荧光显微镜结果进一步显示红色荧光蛋白(RFP)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共表达。以上结果证明HPV18 E6和E7基因间隔序列可在上游ORF翻译结束后重新启动下游ORF翻译。此现象在真核细胞中比较罕见,分子机制可能与核糖体重新结合有关,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起始 多顺反子 HPV 基因表达 核糖体结合序列 真核细胞
下载PDF
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2基因联合人Mx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鞠辉明 白立景 +3 位作者 牟玉莲 杨述林 刘宗平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0-155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构建同时表达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2及人抗黏液病毒基因A(Myxovirus resistance gene,MxA)的真核表达载体,比较双基因表达载体和相应单基因表达载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从pcDNA-ap-pA2载体上扩增CMV-appA2-BGHpA片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构建同时表达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2及人抗黏液病毒基因A(Myxovirus resistance gene,MxA)的真核表达载体,比较双基因表达载体和相应单基因表达载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从pcDNA-ap-pA2载体上扩增CMV-appA2-BGHpA片段,通过MluI酶切位点连接到pcDNA-MxA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cDNA-appA-MxA(下称AMP),分别将pcDNA3.1(+)、pcDNA-MxA、pcDNA-appA2及AMP质粒转染猪PK15细胞,经G418筛选后,取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内appA2及MxA的表达,同时部分细胞通过Westernblot测定细胞内MxA蛋白表达量,采用改进的钼酸铵显色法测定细胞内植酸酶活性;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AMP载体;QRT-PCR结果表明,转AMP细胞组MxA表达水平是转pcDNA-MxA组的1.118倍,转AMP细胞组appA2表达水平是转pcDNA-appA2组的1.134倍,上述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灰度分析结果表明,AMP细胞组细胞内MxA表达量是转染pcDNA-MxA细胞组的1.07倍;植酸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转AMP、pcDNA-appA2细胞组及对照组细胞内植酸酶酶活和对照组平均酶活分别为0.294、0.235及0.082FTU·μL-1,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双基因表达载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比相应单基因表达载体表达效率高,本研究为以后多基因共表达及制备多基因转基因动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黏液病毒基因A 植酸酶 appA2 真核表达载体 多顺反子
下载PDF
miR-17-5p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增殖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倩 张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miR-17-5p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17-5p进行检测。将人宫颈癌细胞株He La分组,分别转染人工构建的miR-17-5p质粒、阴... 目的观察miR-17-5p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17-5p进行检测。将人宫颈癌细胞株He La分组,分别转染人工构建的miR-17-5p质粒、阴性对照质粒、miR-17-5p的反义寡核苷酸质粒及无关序列寡核苷酸质粒,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和克隆数目。结果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7-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5±0.185、1.143±1.373,两者相比,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He La细胞相比,转染miR-17-5p质粒的He La细胞生长活性、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均<0.05);与转染无关序列寡核苷酸质粒的He La细胞相比,转染miR-17-5p的反义寡核苷酸质粒的He La细胞生长活性、克隆形成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iR-17-5p表达减少,其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顺反子miRNA基因 miR-17-5p基因 宫颈肿瘤 宫颈癌 宫颈癌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一种小肽的多顺反子串联表达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利军 杨涛 +3 位作者 程牛亮 解军 张悦红 牛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7,共3页
目的:构建蛇毒锯鳞蝰素(Echistatin,Ecs)多顺反子串联多拷贝基因。方法:以pMD18T-Ecs为模板,利用三对引物分别扩增Ecs基因,每个Ecs基因都有独立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然后通过三个Ecs基因之间合适的酶切位点使之串联,再与表达载体pET30a... 目的:构建蛇毒锯鳞蝰素(Echistatin,Ecs)多顺反子串联多拷贝基因。方法:以pMD18T-Ecs为模板,利用三对引物分别扩增Ecs基因,每个Ecs基因都有独立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然后通过三个Ecs基因之间合适的酶切位点使之串联,再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后得到三拷贝重组质粒,在三个Ecs基因之间分别有SD序列和SD间隔序列。将质粒转化E.coliBL21(DE3)后IPTG诱导表达,18%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结果:Ecs的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18%,实现了Ecs的串联表达。结论:Ecs多顺反子的串联表达为小分子蛋白的体外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锯鳞蝰素 多顺反子 克隆及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iPS cells using defined factors linked via the self-cleaving 2A sequences in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 被引量:12
6
作者 Lijian Shao Wei Feng +9 位作者 Yan Sun Hao Bai Jun Liu Caroline Currie Jaejung Kim Rafael Gama Zack Wang Zhijian Qian Lucy Liaw Wen-Shu W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from somatic cells has been achieved successfully by simultaneous viral transduction of defined reprogramm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 However, the process re...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from somatic cells has been achieved successfully by simultaneous viral transduction of defined reprogramm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 However, the process requires multiple viral vectors for gene delivery. As a result, generated iPS cells harbor numerous viral integration sites in their genomes. This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gene mutagenesis and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present significant barriers to both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studies of iPS cell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imple lentivirus reprogramming system in which defined factors are fused in-frame into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via self-cleaving 2A sequences. A GFP marker is placed downstream of the transgene to enable tracking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polycistronic expression system efficiently generates iPS cells. The generated iPS cells have normal karyotypes and are similar to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in morphology and gene expression. Moreover, they can differentiate into cell types of the three embryonic germ layers i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ssays. Remarkably, most of these iPS cells only harbor a single copy of viral vector. This system provides a valuable tool for generation of iPS cells, and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balance of expression of transduced reprogramming TFs in each cell is essential for the reprogramming process. More importantly, when delivered by non-integrating gene-delivery systems, this re-engineered single ORF will facilitat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human iPS cells free of genetic mod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 cells embryonic stem cells self-cleaving 2A sequences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polycistronic lentiviralvector
下载PDF
酿酒酵母gpd1和hor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杜丽琴 韦宇拓 +2 位作者 陈发忠 罗兆飞 黄日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利用途径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条新的产甘油的代谢途径。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克隆3_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3_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 ) ,并将两个基因串连到启动子trc的下游,构建由trc启动子控制的能高效... 利用途径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条新的产甘油的代谢途径。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克隆3_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3_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 ) ,并将两个基因串连到启动子trc的下游,构建由trc启动子控制的能高效表达的多顺反子重组质粒pSE_gpd1_hor2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 1菌株中,构建得到的重组菌株GxB_gh能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结果表明重组菌株GxB_gh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甘油产量为4 6 6 7g L ,葡萄糖的转化率为4 2 87%。这为利用工程菌绿色生产甘油进行了前期的探索,也为进一步构建能生产1,3_丙二醇的工程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3-磷酸甘油脱氢酶 3-磷酸甘油酯酶 多顺反子 工程菌
下载PDF
多顺反子腺病毒表达载体PCA_(13)/FasL-IRES-iNOS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江锋 罗春霞 +2 位作者 于芙蓉 张志奇 吴志勇 《胃肠病学》 200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腺病毒具有免疫原性,可被机体快速免疫清除,导致目的基因失去表达,这是其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主要缺陷。一些特定的细胞,如角膜上皮细胞和睾丸Sertoli细胞能表达和分泌Fas配体(FasL),诱导带有Fas分子的免疫细胞发生凋亡。目的:构建FasL... 腺病毒具有免疫原性,可被机体快速免疫清除,导致目的基因失去表达,这是其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主要缺陷。一些特定的细胞,如角膜上皮细胞和睾丸Sertoli细胞能表达和分泌Fas配体(FasL),诱导带有Fas分子的免疫细胞发生凋亡。目的:构建FasL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共表达PCA_(13)质粒用于腺病毒的包装,以进一步观察FasL对腺病毒载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内源性核糖体进驻位点(IRES),通过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质粒抽提、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限制性内切酶等多种基因工程技术,经多步亚克隆后完成能同时表达FasL和iNOS基因的多顺反子腺病毒表达载体PCA_(12)/FasL-IRES-iNOS的构建。结果:新质粒PCA_(13)/FasL-IRES-iNOS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得到1600 bp(600 bp FasL,1000 bp IRES)和4000 bp(iNOS)的相应基因片断,基因序列经测定与基因文库报道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多顺反子腺病毒表达载体PCA_(13)/FasL-IRES-iNOS,为门脉高压症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顺反子腺病毒 表达载体 PCA13/FasL-IRES-iNOS 鉴定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多顺反子质粒重编程人脂肪干细胞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被引量:1
9
作者 曲鑫建 刘天庆 +3 位作者 宋克东 李香琴 葛丹 关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6-444,共9页
为建立多顺反子质粒载体转染技术获得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ASCs)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cy stem cells,iPSCs),应用2A元件连接Oct4/Sox2/KLF4/c-Myc四因子基因,构建为单一开放阅读框的多顺反子质粒载体.使... 为建立多顺反子质粒载体转染技术获得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ASCs)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cy stem cells,iPSCs),应用2A元件连接Oct4/Sox2/KLF4/c-Myc四因子基因,构建为单一开放阅读框的多顺反子质粒载体.使用该质粒对ASCs进行转染及重编程为iPSC.采用形态学观察、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鉴定、体外拟胚体诱导分化和体内畸胎瘤形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ASCs成功重编程为iPSCs,具有与人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形态学及多向分化潜能;通过拟胚体和畸胎瘤实验证实iPSCs能在体内外分化成三胚层细胞;DNA印迹实验显示质粒载体序列未整合至iPSCs基因组中.因此,通过多顺反子质粒载体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的人iP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减免发生插入突变和免疫排斥问题,为iPSCs在遗传性或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顺反子质粒载体 诱导多能干细胞 人脂肪干细胞
下载PDF
真核生物多顺反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苗素平 苗素生 +1 位作者 扈廷茂 刘明秋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4,共7页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内皮抑素基因endostatin插入含有FHIT(抗肿瘤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EGFP的pIRES2-FHIT-EGFP载体中构建了真核多顺反子表达载体pES-IRES-FHIT-IRES-EGFP,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后,用G418筛选出稳...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内皮抑素基因endostatin插入含有FHIT(抗肿瘤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EGFP的pIRES2-FHIT-EGFP载体中构建了真核多顺反子表达载体pES-IRES-FHIT-IRES-EGFP,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后,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经RT-PCR、RT-PCR 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证明单顺反子和三顺反子在RNA水平都得到表达.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荧光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Endostatin、FHIT和EGFP在Hela细胞中均得到表达,为基因药物和肿瘤多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顺反子 IRES 内皮折素基因 FHIT EGFP
下载PDF
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作者 李文品 廖玉才 +1 位作者 黄涛 李和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0-466,共7页
根据拟南芥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从我国甘蓝型油菜栽培品种F4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了长度为1.5kb的trnI和trnA2个基因序列,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与拟南芥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4%和99%,这两个克隆的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trnI和trnA被... 根据拟南芥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从我国甘蓝型油菜栽培品种F4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了长度为1.5kb的trnI和trnA2个基因序列,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与拟南芥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4%和99%,这两个克隆的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trnI和trnA被用于构建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利用烟草叶绿体基因强启动子Prrn和终止子TpsbA,以及筛选标记基因aadA和目的基因HSA,构建了多顺反子表达盒Prrn-aadA-HSA-TpsbA,将表达盒置于油菜叶绿体trnI和trnA序列之间,最后构建成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IPaHTA。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表达载体具有预期的调控元件及结构,这为后期油菜叶绿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叶绿体 同源重组 多顺反子表达载体
下载PDF
嗜热噬菌体TSP4的一种非通读转录现象
12
作者 林连兵 郑健 +1 位作者 张琦 魏云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转录是生物体基本的生命现象,原核生物的转录普遍存在"通读"的现象,多个ORF(Open Reading Frame)共同转录形成一条多顺反子mRNA.在转录时,当一次转录终止后,转录复合物解体,RNA聚合酶需要再次识别模板DNA上的启动子区并与之... 转录是生物体基本的生命现象,原核生物的转录普遍存在"通读"的现象,多个ORF(Open Reading Frame)共同转录形成一条多顺反子mRNA.在转录时,当一次转录终止后,转录复合物解体,RNA聚合酶需要再次识别模板DNA上的启动子区并与之结合形成转录复合物才能启动下一次转录.然而,在研究嗜热噬菌体TSP4基因组中间隔仅8个残基的两个ORF(ORF47和ORF46)的转录时发现,这两个ORF的转录并没有得到一条与这两个ORF对应的mRNA,而是分别转录出两个独立的mRNA.对这一段DNA序列的基因克隆表达结果表明,仅有ORF47表达出蛋白.可见RNA聚合酶对这两个ORF的转录不是通读,而是被它们之间的长度仅为8 bp间隔序列所中断并独立转录成两个mRNA.嗜热噬菌体TSP4的独特非通读转录现象是否与其基因组小、结构紧凑以及调控机制相对简单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噬菌体TSP4 启动子 转录通读 多顺反子mRNA
下载PDF
两种策略实现1,3-丙二醇关键酶基因的共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荟锦 王凤寰 +1 位作者 田平芳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甘油脱水酶(GDHt)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是甘油歧化为1,3-丙二醇(1,3-PD)的两个关键酶。采用多顺反子重组和质粒共存两种策略,对来自克雷伯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两个关键酶进行共表达。构建表达载体pET-28a-dhaB1 B... 甘油脱水酶(GDHt)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是甘油歧化为1,3-丙二醇(1,3-PD)的两个关键酶。采用多顺反子重组和质粒共存两种策略,对来自克雷伯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两个关键酶进行共表达。构建表达载体pET-28a-dhaB1 B2 B3-dhaT将两酶基因dhaB1 B2 B3和dhaT用SD序列相隔,在E.coliBL21(DE3)高水平共表达了GDHt 3个亚基和PDOR,表达蛋白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8%、9%、7%和9%。质粒pET-28a-dhaB1 B2 B3和pET-22b-dhaT共转化E.coliBL21(DE3)得到稳定的双质粒系统,48 h后84%的细胞能同时含有两种质粒,GDHt 3亚基和PDOR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8%、6%和14%。两种酶在两种表达方法下均显示高于原始菌株的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脱水酶 1 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 共表达 多顺反子重组 质粒共存
下载PDF
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载体系统的新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俊杰 单娟娟 +2 位作者 骆菁菁 刘立 钱程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61-566,共6页
利用pSM155-GFP载体为骨架质粒,构造IRES-2A联用结构,成功实现该结构向2A结构的简单切换,得到可以同时表达shRNA和多基因、可切换多功能的真核表达载体。克服目前在单基因或多基因功能机制的研究中,普遍需要构建多个真核表达载体才能完... 利用pSM155-GFP载体为骨架质粒,构造IRES-2A联用结构,成功实现该结构向2A结构的简单切换,得到可以同时表达shRNA和多基因、可切换多功能的真核表达载体。克服目前在单基因或多基因功能机制的研究中,普遍需要构建多个真核表达载体才能完成的研究过程。并进一步将p53基因克隆至载体中,通过多种方法证实构建得到的IRES-2A和2A元件均能有效介导多顺反子的表达,且表达的蛋白具有完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顺反子 IRES 2A SHRNA
下载PDF
人线粒体RNA加工及调控
15
作者 熊清平 刘如娟 王恩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7-918,共12页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参与细胞凋亡、钙稳态以及先天免疫反应的调节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参与细胞凋亡、钙稳态以及先天免疫反应的调节等过程,对细胞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拥有自身的基因组DNA,编码37个基因,包括2个rRNA基因、13个m 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线粒体的基因表达需要经过复杂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过程,包括多顺反子RNA的切割、RNA的修饰以及RNA的末端加工等过程。异常的线粒体RNA加工会导致线粒体RNA表达谱发生变化、线粒体翻译紊乱、线粒体功能失常等,从而造成多种线粒体相关疾病。本文综述了线粒体DNA的转录、RNA转录后加工以及影响RNA加工的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RNA 转录 加工 多顺反子
下载PDF
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合成蒎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诗语 王鹤蓉 +6 位作者 黄子豪 陈飞 张霞 赵彦斌 朱晨 刘刚 陈惠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4期455-463,共9页
目的: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导入外源杂合蒎烯合成代谢途径,构建高效合成蒎烯的微生物工厂。方法:将来源于酵母和粪肠球菌的异源杂合甲羟戊酸(MVA)代谢途径和来源于北美巨冷杉的牻牛儿焦磷酸合酶(GPPS)和蒎烯合成酶(... 目的: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导入外源杂合蒎烯合成代谢途径,构建高效合成蒎烯的微生物工厂。方法:将来源于酵母和粪肠球菌的异源杂合甲羟戊酸(MVA)代谢途径和来源于北美巨冷杉的牻牛儿焦磷酸合酶(GPPS)和蒎烯合成酶(PS)基因序列共同导入大肠杆菌,构建催化蒎烯合成的大肠杆菌工程菌。首先优化合成GPPS、PS基因,再分别以pETDuet-1和pET-24a(+)载体为基础构建GPPS、PS共表达和融合表达载体,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获得工程菌E.hzh01和E.hzh02,摇瓶培养后利用GC-MS技术检测E.hzh01和E.hzh02的蒎烯产量。进一步获取MVA代谢途径相关酶基因mvaE、mvaS、ERG12、ERG8、ERG19、IDI序列,分别利用多顺反子模型和Bio?Brick方法构建2种不同方案的异源MVA代谢途径,再将异源MVA代谢途径和GPPS、PS融合表达基因共同转化大肠杆菌,构建完整蒎烯合成代谢工程菌株E.hzh03和E.hzh05。结果:摇瓶培养E.hzh01和E.hzh02的蒎烯产量分别为0.85和1.86 mg/L,结果表明融合表达更有利于蒎烯的合成。E.hzh03和E.hzh05摇瓶培养得到的蒎烯产量分别为6.32和19.26 mg/L。结论:利用融合表达载体和多顺反子模型导入异源蒎烯代谢途径构建大肠杆菌工程菌,可以显著提高蒎烯的产量,为工业生物合成蒎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蒎烯 甲羟戊酸代谢途径 融合表达 多顺反子
下载PDF
抗真菌肽CGA-N46基因多顺反子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7
作者 李瑞芳 熊前程 +2 位作者 张宗武 黄亮 王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8,共6页
目的:为提高抗真菌肽CGA-N46表达量,对该基因多顺反子表达进行研究。方法:以pEASY-Blunt为克隆载体,以"pET-30a rbs序列-起始密码子-CGA-N46编码序列-终止密码子"为外源片段,利用同尾酶Nhe I、Spe I和Xba I,构建了含有上述外... 目的:为提高抗真菌肽CGA-N46表达量,对该基因多顺反子表达进行研究。方法:以pEASY-Blunt为克隆载体,以"pET-30a rbs序列-起始密码子-CGA-N46编码序列-终止密码子"为外源片段,利用同尾酶Nhe I、Spe I和Xba I,构建了含有上述外源片段1、3、5、8拷贝的重组载体pT-CAN46、pT-3CAN46、pT-5CAN46和pT-8CAN46;将pEASY-Blunt上的外源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ET-30a的rbs序列下游,构建了CGA-N46基因1、3、5、8顺反子的重组表达载体pET-CAN46、pET-3CAN46、pET-5CAN46和pET-8CAN46;利用感受态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进行了表达研究。结果:在IPTG诱导下,CGA-N46基因1、3、5、8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均能表达CGA-N46单体,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CGA-N46的量在总蛋白中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4%、5.0%、12.4%、17.1%。结果表明随着CGA-N46基因顺反子个数的增加,外源蛋白表达量也越来越多。其中,8顺反子表达量最高,实现了CGA-N46的高效表达。结论:多顺反子表达可以克服融合表达和串联表达肽类蛋白的不足;创建的多顺反子表达载体构建方法简化了传统基因工程构建方法的步骤,为基因工程有效提高小肽表达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肽 CGA-N46 多肽基因工程表达 多顺反子表达 载体构建
原文传递
含I-A^dα和β链cDNA的三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及真核表达
18
作者 李煜 钱书兵 +1 位作者 陈诗书 钱关祥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4-147,153,共5页
为了协同表达MHCII类分子的两个链α和 β ,利用脑心肌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内核糖体进入位点 ,构建了含MHCII类分子α和 β链及选择标记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三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经包装细胞包装成重组逆转录病毒后 ,感染NIH... 为了协同表达MHCII类分子的两个链α和 β ,利用脑心肌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内核糖体进入位点 ,构建了含MHCII类分子α和 β链及选择标记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三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经包装细胞包装成重组逆转录病毒后 ,感染NIH3T3、MM45T Li、COS7细胞 ,经PCR、RT PCR、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及流式细胞术在多水平上证实了α链和 β链的基因表达和MHCII类分子的正确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Ⅱ类分子 三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 内核糖体进入位点 基因治疗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